你是否覺得教會小組變成了無趣的流程?其實聚會不是為了有趣

2020-12-19 羊喜樂

很多時候我們拿教會、小組聚會和逛街、與朋友喝酒、看電影、在家裡睡覺、玩手機等事情相比,覺得教會聚會實在是沒有意思,但是我們搞錯了一點,教會聚會,和小組團契,並不是為了有意思,而是為了有生命。

我自己剛剛信主時候的畫面我還記得非常清楚,雖然那已經是九年多前的事情了。那一年的,平安夜那一晚我被帶到教會,聖誕節那一天我被帶到小組聚會。此後的九年多時間,我沒有離開教會,也沒有停止過小組聚會。這不代表我覺得教會聚會很有意思,也不代表我覺得小組很有意思,而是我覺得這樣的堅持是正確的。

第一次去教會和小組,很有意思;第一個月去教會和小組,很有意思;三個月以後,覺得很沒意思;一年以後,覺得是個煎熬;三年以後,每次都想放棄;五年以後,沒有想要放棄,但是也沒覺得很有意思;現在,不想放棄,覺得很有意思,很喜歡坐在教會裡敬拜,並且很享受坐在那裡。現在,也能自由的在小組做自己,並且真實的和每個弟兄姐妹建立關係,更敞開,更像朋友,以後會更像家人。

好了,來聊聊我們每個人的掙扎吧,或許我的掙扎和你的掙扎不一樣。因為我信主的第二年,我就開始做小組長了,那感覺,真的是很酸爽,想要放棄,但是有責任在,想要堅持,但是內心十分的煎熬。在做小組長的時候,每一周最擔心的就是沒人來聚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人加班、有的人周六玩的太累了,周日想要休息;有的人搬家;有的人孩子上補習班;有的人生病了;有的人就是不想來,也不回你的信息;有的人今天心情不好,不來了;有的人說想要休息……總之大家給我的感覺是,聚會很沒有意思,感覺要被勉強了,才能來聚會;或者和我當初一樣,覺得不來聚會心裡不安;但是這樣的狀態,我不是很喜歡。

起初我也找教會和團契的問題,說實話,有人在的地方就一定有問題;而教會和小組也一定有問題。尤其像我這樣的小組長,信主兩年就帶敬拜和做小組長,肯定問題一堆,因為連我自己心裡都問題一堆。所以小組沒那麼有趣,沒那麼有牧羊是非常正常的。你看啊,你們的小組長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問題呢。所以我還挺感恩的,這麼多年,竟然有很多人是堅持下來了,當然了,走的人更多。

剛開始去教會的時候,牧師講得東西都還是新鮮的,去了幾年之後,牧師講上一句,你心裡就能接下一句了;你會覺得沒有意思,因為我們停留在知識層面,還沒有進入到敬拜的層面。敬拜的層面是什麼呢?用C.S路易斯的話講:當牧師還沒開口的時候,神已經在我們的裡面開口了,我們已經被牧羊了,當我們坐在教會的時候,我們只是在使用那個流程,但真正的我們,是與神已經連在一起了,已經飽足了。

是啊,如果我們沒有和神真正的連接,那麼牧師講的東西對我們的幫助就微乎甚微。這不是說牧師講的不重要,而是我們的心是怎樣的,也很重要,而且非常重要。你想啊,聖經裡面講到撒種的比喻,撒種的種子都是一樣的,那麼不一樣的是什麼呢?是人心。

這幾年,我其實開始很享受教會的聚會,尤其是這一兩年,我如果去的早,我都會喜歡坐在第一排,靠牧師最近的地方。因為這樣不會被前排的人幹擾,有的時候前排的人在講話,睡覺,玩手機,甚至是刷小視頻,這些都很影響我們的,我們不必假裝屬靈,也不必假裝不會受影響,真的是會受影響的,就像我正在寫的這篇文章,我的孩子Enzo他剛剛出來了一下,就把我的思路全打亂了。我記得有一次我前排的前排在刷小視頻,下面牧師正在講道,我就脫下我的帽子拍了他的肩膀,並且說:不要玩手機。之後,那個人回頭看了我一眼,沒有繼續玩手機,但是過了一會他就離開了。所以我承認,我會被幹擾,如果你坐在我的前面講話,玩手機,我就會提醒你,別玩。睡覺,我一般是不管的,只要你別打呼嚕。

我是怎麼開始覺得教會聚會很有意思的呢?九年多的時間,不間斷的聚會,四百多次主日聚會,還不包括周間的。確實不少了吧。其實不應該說是有趣,而是值得。相比於在家玩手機,出去逛街,看電影,朋友聚餐,教會聚會肯定不算有趣和熱鬧,但是我發現我在教會的時候,我可以安靜我的心,如果我一個月不去教會,我的就會忙碌的死掉了,不是真的死掉,只是忙碌的沒有了自己。也不是說一直有事情,而是當我在教會的時候,我不能看手機,不能和別人講話,我的身體會去要求我的心安靜下來,思考神,這樣的一種機會,或者說過程,在其他的社會活動中都是沒有的。所以,每一次在教會聚會後,我的心像是被洗過一樣,像是汽車加好了油,不一定是加滿了,但是一定是加了油的;也像是一張滿了折皺的白紙,重新變的平整。這樣的經驗,我想沒有辦法通過文字描述,如果要說,那麼就是我們去教會要要神,而不是要神以外的東西。如果我們看敬拜,看詩班,看牧師,那麼我們總有失望的時候。有的時候歌曲你喜歡,有的時候你不喜歡;有的時候牧師講的你喜歡,有的時候你不喜歡;但是,你的心裡的眼光是看神的,那麼每一次你都會滿足的。

關於教會聚會,再說最後一些,就是不要停止聚會,儘量去順服教會的安排和流程。不要在心裡論斷流程是否好壞,只要傳講的信息不違背聖經真理,那麼我們都可以敬拜。每一家教會的流程都不一樣,但是當我們儘量順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這些流程去敬拜神。C.S路易斯說過,好的教會流程,就是固定的,大家熟悉的流程;如果一個教會的流程一直變,那麼會眾的心思意念就沒有辦法集中在神的身上,而是把精力花在了去適應流程上面。當然了,也不是不能變,如果需要變,最好是一點點的變。他也說:現在很多教會的流程變動,並沒有敬拜性,只是增加了娛樂性。這樣的變,真的是可有可無的。我們是用什麼吸引人呢?不是娛樂,而是基督。

如果一些人去到教會和小組,是為了有趣,是為了娛樂,那麼這樣的人,遲早會離開的;如果你為了他們把教會和小組變的娛樂性高於敬拜性,那麼留下來的人,也不是真正的果子,神不會喜悅的。

好了,現在來聊聊小組聚會。教會聚會對我來說,從來都是容易堅持的,哪怕是我一個人帶著三個月的孩子,從三個月帶到現在五歲多,我都是帶著他堅持去教會聚會的。太太在詩班,所以孩子是我帶,請不要誤會。為什麼教會聚會對我來說是容易堅持的呢?因為還有一個更難的,就是小組聚會。我從信主的第二年就做小組長,現在做了快七年的小組長。一個教會長輩說過,三年小組長,生不如死。我有同感。所以你想啊和小組聚會,並且做小組長相比,教會聚會就僅僅是坐在那裡參與,已經是舒服太多了。

最近一個弟兄說,他越來越不想要去他們的小組聚會了,覺得很沒有意思,很沒有得著,覺得大家都很假,做的見證也都很好笑。整個小組聚會很流程化,沒有人情味的感覺。

我聽下來之後,仿佛是把我過去的這些年的感受從他口裡說出來了一樣。所以我猜測,現在是不是很多的教會小組都名存實亡了。這樣說有點誇張,其實在現在的我看來,最差勁的小組聚會,對我們的屬靈生命都是有造就的,只要它不是異端。

好了,我的觀點已經很明朗,就是:「最差勁的小組聚會,對我們的屬靈生命都是有造就的」

小組聚會會有那些問題呢?列一下吧。

1、沒有得著

這個沒有得著,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小組長沒有能力,就像我剛剛帶小組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怎麼帶,整個聚會都是硬扛下來的。我自己都有很多問題,怎麼可以讓別人有得著呢?但還好的是,小組裡有一些成熟的弟兄姐妹和長輩,他們帶查經的時候,他們帶分享的時候,大家就很有得著。所以呢,小組長其實是需要有成長的,然後還需要有心,有心服侍,就要準備。其次,小組長要督促服侍的人,要準備,比如敬拜的人要先準備詩歌、PPT、唱熟悉等等,查經的人,要先預查經,列出問題、列出重點、查考資料。我的上一個小組長,他是一個很好的小組長,他在的時候,我們的敬拜非常好,因為周六晚上我們都會練習,直到熟練。但是他的問題是,對於查經,他們沒有很系統的基礎,也麼有給大家很好的帶領。你看啊,一個很好的組長,也會有問題。所以要給你的小組長成長的機會和時間,要包容他們會犯錯。最好的小組是,小組長上面有牧師牧羊,培訓,有重點的培訓。

然後就是,如果小組的服侍已經準備了很好的敬拜,和很好的查經。如果我們心有問題,我們也依然是不會有得著的。有的人去小組就不是為了敬拜,是為了聊天、交友、吃飯、講話、甚至是為了良心不安而去混時間……這些東西沒有絕對的對錯,但是我們的心不在於神,我們就很難得著的。

還有就是,我們總是想要得著,我們是否考慮過,我們也應該輸出。我們不能聚會了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總要,而不給。其實我們要反思一下,我們為了教會和小組做過什麼?我們去參加聚會是不是對他人有祝福,還是變成了他人的絆腳石。那些去教會和小組總是要得著,要別人服侍的人,其實也是很可憐的,因為他們的生命沒有成長。他們的生命還依靠人,還在人的身上,這樣其實第一不造就教會和小組,更不造就的是自己。一個正常的人,並且愛自己的人,他一定會做對集體有幫助的事情,並且願意成為一個對集體有益的人。因為他需要朋友,需要和弟兄姐妹深刻的交往,嘗試去付出和參與,其實是對關係很好的事情。

2、覺得大家關係很假,很表面

有很多的時候,其實是我們自己過於緊張,過於宗教,過於端著。教會又是一個特別容易讓人不自然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把自己那個真實的自己收起來了。表現出來的往往是捆住了手腳的自己,也就是說,我們自己首先是假的,很表面的,然後這樣的人在教會很多。不是說他們故意假,故意表面,而是因為生命還沒到,不夠成熟,或者是教會的引導不夠。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在現在的公司快十年了,我還記得第一天去公司的時候,我的樣子,穿著很嚴肅的衣服,和每個人講話都客客氣氣的,生怕說錯什麼。而九年後的我呢,我在公司穿的很休閒,夏天甚至穿熱褲和拖鞋,每天和周圍的同事開玩笑,大家什麼都聊。其實這需要一個過程,並且需要成長。過程就是時間,但是時間不一定帶來必然的成長,我們個人的成長,有的時候很隨機,但總是有一定的方法可以去追尋的。比如我一直都在想要和周圍的人有放鬆的關係,因為我不是一個特別放鬆的人,所以我常常禱告的方向就是,求神給我這樣的關係,大概有七八年了,我都是這樣禱告的,並且已經忘了要問神要這個回應了,只是我心裡想,但是生命慢慢的在變化,突然有一天,我就發現,我可以和同事、老闆甚至客戶很放鬆的聊,甚至是開他們的玩笑。和弟兄姐妹之間也是這樣,我們一開始大家也都沒有那麼自然,但是我心裡有一個決定,就是,如果他們不離開我,我不會離開他們,在這份關係裡面,我是選擇去委身,當我選擇去委身,我就會花時間為大家禱告,並且主動去參與大家的話題,主動思考怎樣可以把關係變的更近。當然了,你說我是小組長,本來就應該這麼想。但是我在公司只是普通員工啊,當我可以和周圍同事有很愉快的關係時,上班就變的有趣了。上面我已經說過,不要做一個去教會只想要要的基督徒,要去給,等我們開始可以給,我們就開始成長了。有的時候我們能給的就是簡單的一句讚美、一段時間的傾聽、一次積極主動的參與、一次互動。這些都是很寶貴的,你想啊,不會與一個集體永遠不散的,當幾十年後,我們想到自己曾經在的教會和小組,我們做過什麼是對其他弟兄姐妹有益處的事情呢?退一步說,我們的委身,就是給大家的祝福,讓每一個人可以有一個小組,然後敬拜,彼此支持。

3、覺得沒意思

如果你覺得小組沒有意思,那麼可以和小組長聊聊。怎樣才算有意思呢?你希望的小組是怎樣的?或者能讓你堅持去的小組是怎樣的?這些都是可以聊的。曾經我認識一個小組,他們的人數很多,有四十個人,算是一個很大的組了,一般的小組都建議不要超過十二個人,因為人多了,大家就很難建立深刻的關係。裡面的帶領者很有意思,很有能力,很會互動,但幾年後那個小組就慢慢的每人了,當帶領著不在了,或者這個有趣不能持續了,一開始被吸引來的人就會離開。最後能夠有生命的,就更少了。

有一次我在和幾個很要好的基督徒朋友聊天,我們都是一起服侍過的。我說:怎樣的小組是你們喜歡的?或者吸引你們去小組的原因是什麼?還有就是你們覺得是否有小組聚會的必要?我的這幾個朋友都是很直接的,我們的關係很好,也能互相尊重,所以我覺得他們的回答有很高的可信度。往往我們在自己的教會溝通,大家不會把真實想法那麼直接的說出來,但是他們幾個是會的。

有人說:去小組有意思,大家有共同的話題。

有人說:因為有情感的連接,也需要有情感的連接和互相的安慰。

有人說:有得著,每次帶查經的人都很有料。

有人說:很喜歡一群聊的來,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聚會。

有人說:小組聚會當然有必要,是我們生命成長的地方。

其實大家說了很多,我已經忘記了一些。其中還聊到了關於做小組長,很多人不想要做小組長,因為自己覺得沒有能力,還有就是壓力大,還有就是做了小組長想要不參加聚會就不好意思了。等等。

好吧,已經寫了五千字了。最後結論一下。

如果去教會和小組聚會是為了有趣,那麼其實有很多事情是很有趣的。但是有趣的事情,不一定對我們的生命有好處。如果我們真的是認識神的人,那麼我們一定知道聚會是重要的。如果我們還在認識神的過程中,那麼聚會同樣是重要的,除非我們不想要進一步的認識神。如果我們不認識神,那麼聚會就是我們可以認識神的地方。追求快樂和有趣,其實人類一直不是很聰明,物質的快樂是最淺層的,關係的快樂是更深的,人與神的關係的快樂是最深的,這是我最近才感悟到的,也是最近才感受到的,不是宗教說法,而是這些年我真的感受到,與神關係的那種自然美好,踏實,平安,比我吃了好東西,買了喜歡的鞋子和有好朋友都要深刻的多。

教會和小組,應該做的是餵養真理,討論真理,建立關係,私下也要多互動。這些東西不是一下子就建立起來的,需要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尊重,真的,互相的尊重十分重要,我們在社會裡還會講尊重,我們在教會裡也是要講尊重的。尊重就是,尊重大家做真實的那個自己,尊重就是要尊重真理,在不絕對的事情上互相包容,不是以防備的態度交往,而是以彼此祝福的態度交往。

很多對我們有幫助的事情,我們是需要堅持的。並且靠著真理堅持。如果你覺得讀經、禱告、聚會沒有意思,那麼想想自己是不是在逃避,或者自己有問題呢。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沒有面對上帝要我們面對的,然後外部環境就會成為我們很大的問題,包括教會和小組,公司和家庭;如果我們內心很深刻的面對了神,回應了神,那麼我想我們的心會踏實許多的。

這個世界有很多的聚會,飯局,我們的手機也可以每天玩,但是教會聚會卻不是每天有,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是不是都有價值和意義呢?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平衡。我認識一些弟兄姐妹從教會消失了,他們過的也挺好,過的也很精彩和瀟灑,但是我知道,他們失去了很重要的東西。無可替代的東西。所以你要怎麼選呢?我們需要自己面對神的。

有一點我們也需要明白,人的心是有問題的,我們喜歡的並不一定對我們有益,我們不喜歡的,也並不一定對我們無益。我們說我們有理性和感性,但是我們卻很少去使用他們,尤其是在教會裡,我們很少使用我們的感性和理性,如果使用,我們就會知道基督是很意思的,應該說是很豐富的,無限的,超過我們想像的,我們為了其他的,而放棄基督,是很不理智的。當然了,我們的認識還不夠,我們還需主的恩典,幫助我們更多人生他的豐富,幫助教會和小組成為真正可以祝福人靈魂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寫給基督徒:聊聊教會小組聚會
    最好有一個傾聽者,可以知道你的需要。10、在金錢上要謹慎。有活動的時候可以大家AA,比如出去吃飯,買一些公共用品等。實在有困難的再考慮其他人的支持。11、吃飯其實不一定是必要的,好的飯食可以吸引人,但若是飯食變成了一種拖累就不好了,寧願吃包子饅頭,把精力留給聚會,也不要興師動眾,讓大家感到很累。
  • 因疫情無法實地聚會 各地教會藉助小組或網絡慶祝復活節
    每年的復活節,教會都會為迎接這一天的到來而提前做準備,例如再走苦路十四站、復活節當天的洗禮、聖餐禮、聖樂崇拜等等……然而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教會暫停實地聚會,復活節雖然一如既往地到來,但教會也不得不為此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然而,即便只能通過別樣的方式來進行敬拜,中國各地不少教會依然會在復活節當天,以小組或網絡的模式來慶祝復活節。
  • 你刻意有趣的樣子,真的好無趣啊
    總結的這句話,其實是我自己加的,不過,我覺得他們就是這個意思啦。好了,嘚瑟完畢。03.其實,談到這個話題,是因為前段時間,我有個異性朋友失戀了,他說是因為女朋友嫌他無趣,為了挽回女朋友的心,一直在努力做一個符合他女朋友心目中有趣形象的男人,結果他還是失敗了。
  • 【譯稿·小組牧養系列】參加小組聚會的益處
    經文:使徒行傳5:42關鍵詞:鼓勵,小組聚會,愛,裝備,小組主題:參加小組聚會的益處使徒行傳5:42 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地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1.基督教信仰從來都不是獨自一人的信仰。我今天的目的是說服你並且挑戰你去參加一個細胞小組。我知道你們當中很多人在猶豫,我也理解。所以我只是請求你試著參加3次小組聚會,我很確定這是上帝對你和整個教會的旨意,到時如果你不完全滿意,那麼你不必回來。
  • 覺得自己很無趣 怎麼辦?
    有位同學說:「我有一種感覺,總是覺得別人跟我在一起時,他們認為我很無趣。他們可以和任何一個人玩得很好、聊得很好,可一旦開始跟我說話,就變得淡淡的,沒有交談的欲望,我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 教會小組中的「過度熱情」,可能是不尊重界線的表現
    在我們過往的聚會中也有勸飯的,但是沒有一定要讓你吃的。你看啊,這是一個愛的行動,勸對方吃飯,就像大多數中國家庭裡父母勸孩子吃飯一樣一樣的,但是很多孩子的痛苦就是:不想吃飯的時候,還得被苦口婆心的父母勸著吃。還有一個故事是我自己經歷的,對方說出了自己的一點煩心事情,然後聚會結束了,還拉著對方說個不停,人家已經不耐煩的要走了。
  • 一位教會大學生小組組長的心聲
    據K弟兄介紹,這個大學生小組已經組建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平時在群裡發發通知,然後舉行線下活動。今年上半年只舉辦了三、四次線下活動,而且參加人數也一次比一次少。 分析起來,K弟兄認為大學生信仰面臨的挑戰有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內心。很多大學生都會找各式各樣的藉口推脫小組聚會,反而會優先考慮其他聚會。
  • 從初代教會的小組模式學習:怎樣更好的發展小組團契
    後來,以色列人出埃及,神以小組為架構建立了以色列新的形態,有十人一組、五十人一組、一百人一組、一千人一組,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小組裡得到比較好的關照。等到新約,耶穌帶領的十二門徒就是最典型的小組。他們有三年多的時間,天天在一起,吃喝住行,形影不離。初期教會,在人數激增的情況下,很快就有了小組聚會形式。
  • 教會牧者談:如何用小組使信徒生命快速成長?
    日前,筆者正好參加了一個城市新興教會的「生日會」,為了表達對上帝的感恩帶領,教會精心準備了周年慶典。活動通過詩歌、舞蹈、幽默視頻、感人見證、話劇等形式帶著大家一同回顧了過去幾年來自教會創立年到現在神在教會的奇妙作為,牧師激動之餘不斷告白「這時代,神要做新事」。
  • 不是生活沒意思,而是你太無趣
    你有趣,生活就有趣,你無聊,生活就無聊,讓生活有趣的是你自己,讓生活無聊的也是你自己。其他犯人也來幫忙,菜越種越多,地越拓越寬,最後竟然變成了一個小型農場,囚犯和獄警的飲食由此有了大大改善。羅本島監獄的院子裡從此多了一抹動人的綠色,無趣的監獄生活漸漸變得有趣起來。然後,466號又開始了申請,申請組建一支球隊。
  • 停止聚會卻不是"放棄"信仰:淺談"停止"的正確含義
    有些基督徒平日裡就喜歡無事生非,以此引人注目,現在隔離在家,沒有了教會裡三三兩兩的吃瓜群眾,便焦躁不安。於是,他們充分利用微信這樣的網絡社交工具,在微信群裡喋喋不休,不停地轉發各個公眾號的文章,並發一些無病呻吟的評論。這其實給教會的教牧人員帶來很大的困擾,因為這些喜歡無事生非的信徒往往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高談闊論」製造矛盾,況且轉發的內容也良莠不齊。
  • 組織青少年聚會的幾點實用建議
    青少年的成長不是只在乎聚會,但聚會卻是絕佳的機會幫助青少年成長。聚會安排的平衡不過聚會應該以何者為重呢?應該以查經為主,幫助青少年打好聖經基礎嗎?還是應該多排些活動,穩住出席率並吸引福音朋友呢?青少年重視關係,是否應多安排分享為主的小組時間或聚餐?神學的議題似乎很枯燥,有必要拿出來談嗎?
  • 良院課程:《認識小組教會》第24課
    清晰專注的目標帶動果效小組的設定目標,幫助組長能有更清楚的小組牧養和帶領。1.    如果小組的目標是「小組倍增」,在實際帶領時常常會不知如何去做,結果無法使小組倍增。特別是遇到挫折和困境的時候,連如何具體禱告都不會,卻只一心想著小組的目標人數,向神祈求,然後努力做一些覺得好像可以增加小組人數的事。這是事工導向的盲區。2.
  • 對於女人來說什麼最重要:不是情商,不是美貌,而是有趣
    若此時有人送來上一個泥土捏的陶罐,你也覺得生趣盎然。這其實是我們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類似「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人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和人交往亦是如此,當大家都在同一種方式去溝通時,你的合群就很容易被人忽視。所以,想要有趣,必須得讓大腦感覺到新鮮。要新鮮,必須得有意外。
  • 杭州心連心團契小組聚會牧者談:交託上帝必不可少的四種心態
    基督徒雖然活在這個世界上,卻不是跟著世界的潮流和法則生活而是交託上帝的生活。但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才能完全交託,禱告完後煩惱憂慮仍在。近日,杭州心連心教會開展小組聚會,受邀來講道的吳牧師分享了交託上帝必不可少的四種心態。
  • 【教材】第8課 教會各層各盡其職(音頻)
    如:小組不屬靈、近於世俗化、吃吃喝喝、嘻嘻哈哈,不是旅遊,就是聚餐,聚會中做遊戲太不像樣了……他們會收集許多小組沒有做成功的教會的資料,為要證明小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目的是不認可小組模式。一次,我們的一個學員經過幾天的培訓後心裡火熱,回去以後跟教會的牧者溝通關於教會推廣小組的事工,他們的牧者毫不客氣地對他說:「怎麼,你想分裂教會啊!」
  • 佛系人生太無趣,有趣人生太折騰?其實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性……
    怎樣的人生算有趣呢?高速像停車場所以,佛系人生太無趣,有趣的人生太折騰。那麼,人生就沒有另一種可能性了嗎?比如「不用出門擠破頭,在家躺著還賺錢,整個過程很開心」那種……現在起,下載映客看直播,既佛系又有趣;不用出門感受世間喧嚷,有意思的人早在映客等你了。而且別家看直播要打賞,映客三周年可以看直播領紅包哦,更重要的是,映客直播很大氣,給了四種躺著賺錢的方法:
  • 同學聚會本是為了敘舊,現在變成這樣,還是不要參加了,浪費時間
    在大學畢業後,大大小小的同學聚會參加了不少,可我最後發現,曾經的那種同學情已經變味了。本來是為了敘舊的飯局,最後卻慢慢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我看還是不要參加了,純屬是浪費時間。我也不是說所有的同學聚會都沒有必要參加,畢竟這麼多同學,總有幾個走得比較近的。
  • 恢復聚會後,教會延長聚會時間
    分類 | 時政, 教會生活幽默,洋蔥 首發 | ruoshuimanhai.com上海的海底撈長老回應若水漫海稱,由於會眾對聚會的渴望以及愛心上漲,教會臨時調整了聚會時間,整體時間延長幅度控制在7.7%,各堂會實行差異化定價。 這場特殊時期的延時,引發了爭議。 支持者認為,好久沒有聚會,況且也是各個堂會按實際需求延時,很正常,「我巴不得能把之前沒肉身聚會的時間都補回來」。
  • 你以為自己是「無趣」,其實真相卻是「無膽」之人
    文章開始前,我們來聽一個當代大學生和一名學者的談話:「你為什麼喜歡上網呢?」「這個鬼大學除了上網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聽說你喜歡讀書,為什麼不去讀讀書呢?」「因為圖書館太遠了不方便。」「我聽說網吧好像比圖書館還要遠一點哦。」「可能我也不是那麼喜歡讀書。」「那你還有什麼其他的興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