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不通,上火、失眠、婦科...百病纏身

2021-02-12 針灸推拿學會

很多朋友都看過中醫,常聽醫生說過這樣的話: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你中焦不通,所以「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簡簡單單一句話,出現了好幾個名詞,那麼,什麼是上焦、中焦、下焦呢?

 

上焦、中焦、下焦合稱三焦,三焦是髒象學說中的一個特有名稱,為六腑之一,屬臟腑中最大的腑,又稱外腑、孤髒。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可見,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

 

我們可以打個形象的比方,三焦其實就是人體軀幹的一個大通道。經絡主要在四肢上走,好比是雙向兩車道,而三焦則在人體的軀幹上走,因為上面包括了絕大多數的經絡,好比是雙向八車道。故而,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條經絡都重要。

 

中醫用一句話概括了上中下三焦的主要功能: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上焦如霧:上焦心肺敷布氣血,猶如霧露瀰漫之狀,灌溉並溫養全身臟腑組織;

中焦如漚:中焦脾胃腐熟、運化水谷,進而化生氣血;

下焦如瀆:下焦傳導糟粕,排洩二便。

在身體的圓運動中,需要火從上往下降,以溫煦腎水,同時,需要水從下往上升,以滋養心火。火本來是往上升的,水本來是往下沉的,因此要想火下降水升騰,就需要一個力量來推動,這個力量就是中氣,它是氣機升降的關鍵。「中氣」由脾胃所生,脾胃功能虛弱,就會中氣不足,進而氣路不通,火就降不來了,就會「上熱」,同時腎水得不到火的溫煦,就升不上去,就會「下寒」。也就是說,脾胃強,則中氣足,則中焦通,則上下焦貫通,氣血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路。

由此可見,中焦的脾升胃降維持著上焦心肺和下焦肝腎的能量交換——脾氣升則下焦腎水升騰,胃氣降則上焦心火下降,心火腎水就能交於中焦。同時,脾氣升則清氣上升,營養心肺頭腦,胃氣降則濁氣下降,排出垃圾糟粕。

 

在臨床上,如果一個人有了「上熱下寒」的症狀,或者因中焦不能交通導致上下焦出了問題時,中醫多半會建議他從中焦治療,重在調脾胃。

 

上文說了,中焦不通重在調脾胃,像脾俞、胃俞、中脘、足三裡、太白等都是常用穴,如果脾氣虛,可加灸氣海;如果脾溼重,可加灸陰陵泉、豐隆、解溪。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焦不通的人灸後極易上火,針對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方法解決:

一種:引火下行

這是大多數人習慣選擇的辦法,主要通過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來引火,常用的有足三裡、陰陵泉、三陰交、湧泉等。此外,建議在艾灸前用熱水泡腳的方式引火,腿部暖了,經絡通了,上焦的火就下來了。

另一種:重灸關元

人體本身具有自我調節功能,體內陰陽的升降有其固定規律,元氣充足,陰陽就會規律運行,該升則升,該降則降,根本不必通過引火下行等方式人為調動。而關元為元陰元陽之氣閉藏之門戶,艾灸關元能使命門真火充盛,元氣得到補充,真元就會恢復「藏而不洩」的功能,會主動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上火的症狀就會自行消失,也就用不著引火下行了。建議關元、中脘一起艾灸,可加快驅除陰邪的速度。

 

所以,如果灸後上火特別嚴重,可以暫停幾天或減少灸量以便身體逐漸適應;如果可以忍受,建議快馬加鞭,重灸關元、中脘,雖然短期內上火症狀仍然存在,但堅持下來,上火症狀會自行消失。

表裡是辨別病變部位、病情輕重和病勢趨向的兩個綱領。

表與裡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如肌膚與臟腑相對而言,肌膚屬表,臟腑屬裡;而髒與腑相對而言,腑屬表,髒屬裡。

在表裡辨證中,表裡主要代表病位的外內和淺深。外邪犯表,多在疾病的初起階段,一般比較輕淺;臟腑受病,多為病邪入裡,多見於外感病的中後期,一般比較深重。

我們找中醫治病時,中醫常用表裡辨證之法,目的就是為了察知病情的輕重、明確病位的深淺、預測病情的發展,以取得治療的主動權。

 

少陽證是「三陽」證中的一種證候類型。「三陽」者,太陽、陽明、少陽也。

 

《傷寒論》裡提到:「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這句話明確指出:發熱、惡寒,是「三陽」證的共同特點。但是,同樣是發熱,有表證、裡證、半表半裡證的區別。

太陽證:為表證,治宜發汗解表。常見症狀有: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脈浮。其中,惡寒無汗,脈浮緊,稱為表實證;汗出怕風,脈浮緩,稱為表虛證;發熱,口渴,飲水欲嘔,小便不利,稱為蓄水證。太陽證的特有症狀是頭項強痛。
 
陽明證:為裡證,分為兩種:發熱、惡熱、煩躁、汗多、口大渴引飲、脈洪大者,稱為裡熱證;潮熱、譫語、腹痛、大便秘結數日不行、脈沉實有力者,稱為裡實證。陽明證的特有症狀是胃家實,也就是胃腸燥熱。
 
少陽證:為半表半裡證,常見症狀有:往來寒熱,口苦,咽幹,目眩,胸脅苦滿痛,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脈弦。少陽證的特有症狀是口苦、咽幹、目眩。

少陽病無太陽之表證,邪不在表,故不可發汗(若汗則耗傷津液,反使病邪內傳);無陽明之裡實證,邪不在裡,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則陰虛火動而易成驚);胸中無邪實,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則傷陽成悸)。所以,少陽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其治療原則應以和解表裡為主(即不發汗的解熱法)。不過,因為少陽病大多兼表兼裡,可在和解的基礎上,兼用太陽汗法,或兼用陽明下法,隨證施治。

 

少陽在表裡的關係之間起著重要作用,因為表裡的通路就在少陽。


從經絡的角度來說,少陽包括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並與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厥陰肝經互為表裡。我們從症狀也可以推斷:膽經行於兩脅,膽經不通就會胸肋苦滿痛;三焦經絡心包,心氣不能通暢,就會心煩。故而,對付表裡不和,重在疏通4條經絡:三焦經、膽經、心包經、肝經。

在表之氣,來源於在裡之氣,只有裡氣足,其在表、半表半裡之氣才能抗邪外出。而艾灸的原料是艾草,其藥性可以「走三陰通十二經」,既可解表,又可入裡——解表,可以祛邪外出;入裡,可以生裡氣,把在裡之氣輸於體表,既能助體表抗邪,又能疏通中焦,中焦無邪,則上下交通。這樣,半表半裡之邪,就被悉數去除了。 

上下不通需要疏通中焦氣機,這就需要艾灸調脾胃來暢通中氣;表裡不和需要充足在裡之氣,裡氣足,則邪氣出,這就需要艾灸補陽氣來扶助正氣。艾灸讓全身一氣貫通,自然上下通,表裡和,身體就棒棒的。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層醫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基層醫生自己的平臺:

《針刀微創新鮮人體解剖及臨床實戰精講班》(←點擊查看)

2020年7月25-28日在河南鄭州舉辦

一、培訓特色:(理論+臨床+解剖+實操,每班計4天)

1. 實體解剖:大學醫學部解剖教研室進行新鮮標本解剖

2. 名師指導:由全國知名針刀醫學專家黨東旭教授帶教

3. 三位一體:即動眼、動腦、動手新鮮屍體解剖,掌握針刀治療頸肩腰腿痛精髓。

4. 獨立實踐:獨立對病人病情進行分析,並實施針刀操作,由帶教老師指導更正

5. 提升管理:病源管理技巧,以及針刀病患溝通技巧分享。

二、報名方式:

1. 電話報名:13549932186 彭老師

2.微信報名:13549932186(添加微信有優惠哦!)

微信報名:13549932186(添加微信有優惠哦!)

不要自私,轉發朋友圈,朋友愛死您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動動手指轉發到你的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收穫知識與健康喔!

相關焦點

  • 《黃帝內經》:三焦主全身之氣,三焦不通百病纏身!
    三焦不通,百病纏身中老年人有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機叢雜,虛實互現,多髒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中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頑固病的總病根。上焦不通:就會造成經絡淤堵,氣血凝滯,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風溼骨病、頸椎病等。
  • 上焦不通容易上火,中焦不通容易積食,下焦不通容易氣血瘀結
    《類經·藏象類》所說:「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主要問題是中焦堵住了。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慣通起來了,氣血也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路。中焦是人體的中心、氣血生化之源、主宰人體的後天之本。中焦包括脾、胃及肝、膽等內臟。脾主運化,胃主腐熟,肝膽主疏洩,並分泌、排洩膽汁以助消化。
  • 黃帝內經:三焦主全身之氣,三焦不通百病纏身!
    (《中藏經》)。2、疏通水道「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能「通調水道」(《醫學三字經》),調控體內整個水液代謝過程,在水液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三焦為水液的生成敷布、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氣治,則脈絡通而水道利。
  • 三焦不通,百病易生
    三焦不通,是各種慢性病根源,三焦不通,百病易生。 中老年人有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機叢雜,虛實互現,多髒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中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頑固病的總病根。 上焦不通:就會造成經絡淤堵,氣血凝滯,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風溼骨病、頸椎病等。
  • 中醫常說「三焦不通,百病叢生」,怎樣打通三焦?方法並不難學
    你的身邊可能有這樣一種體質的人,他們稍微吃點辛辣食物,或者熬夜個夜,第二天嘴巴裡就長出了潰瘍,屬於容易上火的類型,然而,讓他們吃一些清熱去火的涼性食物,他們又容易拉肚子,天氣稍微冷一點,他們就早早地穿上了厚衣服,非常怕冷。
  •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疾病生!教你打通三焦經
    前部分學者認為三焦是分布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在人體臟腑中,唯它最大,故有「孤腑」之稱。上焦、中焦、下焦合起來叫三焦,位於胸腹之間。其中胸膈以上為上焦,胸膈與臍之間為中焦,臍以下為下焦。岐黃小廣告睡覺敷肚臍,可以調理腸胃、養血安神,改善手腳冰涼、宮寒痛經、失眠,對風寒感冒也有效果。晚上睡覺貼一帖,扶陽排寒全搞定三焦,是很重要的一條道路三焦主一身之氣,是調氣的一個大通道。
  • 打通三焦最好的方子,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諸症自消
    三焦是中醫藏象學說中一個特有的名詞,人體"五臟六腑"中六腑之一,"腑"就是容器腔。胃是一個容器腔,腸也是一個腔,三焦就是把五臟六腑都包括在裡面的大腔。正如張景嶽所說:"三焦者,確有一腑,蓋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諸髒,一腔之大腑也。"三焦作為六腑之一,可使各個臟腑間相互協調、步調一致,同心同德地為身體服務。
  • 上焦如霧 中焦如漚 下焦如瀆 (專業必讀)
    因為脾胃有腐熟水谷、運化精微的生理功能,故喻之為「中焦如漚」。因中焦運化水谷精微,故稱「中焦主化」。3、下焦如瀆:下焦如瀆是指腎、膀胱、大小腸等臟腑主分別清濁,排洩廢物的作用。下焦將飲食物的殘渣糟粕傳送到大腸,變成糞便,從肛門排出體外,並將體內剩餘的水液,通過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變成尿液,從尿道排出體外。
  • 女人脾虛不僅老得快,而且百病纏身!6個脾虛的信號,快看看你有嗎?
    女人脾虛不僅老的快,而且百病纏身 除了讓人老得快,脾虛還會給人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更容易:氣血虧虛、皮膚鬆弛、眼袋增大、月經量少、頭髮脫落、記憶力減退、精力下降、情緒不穩、失眠多夢、月經失調、盆腔積液等等問題......可謂讓人「百病纏身」。 脾虛的六個信號,對號入座!
  • 多半是「脾虛」引起的,脾虛百病起,要儘早補脾
    熱病皆傷寒之類,脾胃虛寒了之後,人還容易上火,這種上火與正常上火還不同,只上一半的火,就是身體上半部分容易上火但下半部分還是怕冷,嘴裡上著火,長潰瘍,口乾舌燥,但腿腳冰涼,呈現上熱下寒的狀況。當然了,既怕冷又怕熱,還有可能是陽虛、中焦不通、心腎不交等原因造成的。怎麼判斷自己到底是不是脾虛呢?
  • 「包治婦科百病」的凝膠並非正規藥品,賣家:做回「緊緻女人」
    目前,網購平臺上有一款打著「包治婦科百病」旗號的凝膠類產品,賣家表示各類婦科病統統都能搞定。價格不要999,也不要99,只要70就能帶回家。經查實,該產品並不屬於真正具備療效的「國藥準字號」藥品。長沙一女子就因輕信網絡上的「靈藥」,錯過最佳就醫時間,最後只能躺上手術臺。
  • 五臟老是上火怎麼辦?
    正所謂:五臟有火,百病叢生。出現上火症狀多因為人體內部陰陽平衡失調,造成五臟的陰虛或陽亢,從而出現內火旺盛的症狀。上火體質可由外界因素或自身體質等多種因素引起,如氣候乾燥、飲食過於肥甘厚味、情緒過於極端等問題引起。
  • 「包治婦科百病」的凝膠實際並非正規藥品,賣家:堅持用,能做回...
    目前,網購平臺上有一款打著「包治婦科百病」旗號的凝膠類產品,賣家表示各類婦科病統統都能搞定。價格不要999,也不要99,只要70就能帶回家。經查實,該產品並不屬於真正具備療效的「國藥準字號」藥品。長沙一女子就因輕信網絡上的「靈藥」,錯過最佳就醫時間,最後只能躺上手術臺。
  • 體內有溼氣,百病纏身!三伏天做好這些,祛除體內寒溼
    大家都知道三伏天就是365天中最炎熱的時候,在此時去溼通常是平時的3倍,旺盛的陽氣能壓迫陰氣,發揮作用於機體,疏通經絡,將體內的寒溼氣去除掉。一、艾灸艾灸是很中式的一種治療手法,是精粹。百病通過藥物的治療可以的到治癒,但體內的溼氣難以通過藥物去除,但做好上面6點,可以有效避免溼氣纏身,這個夏天,養生方法行動起來,讓身體更健康!
  • 露腳踝傷婦科!平時轉足,促代謝、消水腫、改善膝蓋痛
    少動族下焦不通 老廢囤積秋冬大自然的陽氣開始收斂,人體陽氣也從四肢往臟腑收,如果陽氣沒有收斂好,陽氣浮於體表,人體比較容易出現虛熱,像是有口乾舌燥、身體發熱、失眠等症狀。腳踝挨凍 婦科、男科就遭殃腳踝經常露在外面,容易受冷,寒氣入侵,會發現腳踝部位比較粗糙,或是僵硬轉動不順,還有很多人腳踝容易浮腫,表示有水分積存,這些都是體內囤積老舊廢棄物,下肢代謝差的證據。
  •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臟,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
  • 不想「婦科炎症」纏身,沒事常吃「4物」,消炎殺菌,遠離婦科病
    婦科炎症真的很討厭,對於女人來說,為了讓身體健康,減少身體不適之感,請一定要認真想辦法改善婦科炎症。建議女人們常吃這幾種食物,當然,除此之外,有一部分食物則不適合染上婦科炎症的女人吃,不然的話炎症會加重,比如辛辣食物等,因此要記得放棄一些吃食。那麼,不想「婦科炎症」纏身,沒事常吃「4物」,消炎殺菌,遠離婦科病!
  • 女人千萬不要洗冷水澡 小心婦科疾病纏身
    冷水刺激讓女性婦科病纏身在生活中水是好東西,但是為了預防女性關節炎和婦科病,女性(特別是處於孕、產、經期的婦女)在日常生活中,應儘量避免冷水的刺激。有條件者應該在洗衣、做飯、保潔等家務勞動中使用熱水。女人如水,女人如花,女人的美麗需要水的澆灌。從這些形象的比喻中,我們可知女人與水的關係有多麼密切。
  • 婦科疾病纏身?其實都是自己做得,勤換洗內褲是關鍵!
    導語:隨著年齡的增長,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會面臨著婦科疾病的困擾。一旦被炎症盯上,私密處就會出現瘙癢、紅腫等不適感,不利於身體健康,還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子宮疾病,卵巢疾病。對於婦科疾病缺乏相關的知識,不加以保養,不注意改善生活習慣,就會導致婦科疾病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