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疾病生!教你打通三焦經

2020-12-20 騰訊網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

常看中醫的人對「三焦」一定不會陌生,三焦是六腑之一。

《黃帝內經》雖然對三焦有一定的解釋,但描述卻不像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其他六腑那麼具體。

三焦是哪一個實質性臟器嗎?還是難以捉摸的呢?明代孫一奎說它「有形無名」,明代虞搏、張景嶽說它是個腔子,裝五臟六腑的大腔子。

前部分學者認為三焦是分布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在人體臟腑中,唯它最大,故有「孤腑」之稱。

上焦、中焦、下焦合起來叫三焦,位於胸腹之間。其中胸膈以上為上焦,胸膈與臍之間為中焦,臍以下為下焦。

岐黃小廣告

睡覺敷肚臍,可以調理腸胃、養血安神,改善手腳冰涼、宮寒痛經、失眠,對風寒感冒也有效果。晚上睡覺貼一帖,扶陽排寒全搞定

三焦,是很重要的一條道路

三焦主一身之氣,是調氣的一個大通道。

《難經·六十六難》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人體的氣通過三焦輸送到五臟六腑,充沛於全身。

三焦運行水液,也是水液運行的道路。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說明三焦為人體水液運行的主要通道。

氣從這走,水從這齣,如此重要的一條道路,你想想看,如果堵塞了會出現什麼後果?

現在的很多慢性病以及女性的更年期症候群,就是長期的氣鬱不疏造成的。

三焦堵塞 ? 要不得 !

上焦不通

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兩髒以及頭面部。

《靈樞·決氣》雲「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它的生理特點主要是主氣血、水谷精微和津液的宣發和升散以充養滋潤全身。

上焦不通就會造成經絡淤堵,氣血凝滯,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風溼骨病、頸椎病等。

中焦不通

中焦是指橫膈以下,臍以上的腹部,包括了脾胃、肝膽,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並轉輸全身,為氣血生化之源。

生理特點以「泌糟粕,蒸津液」為主。

中焦不通就會造成腰肌勞損、腰部酸痛、椎間盤突出、女性產後風、老寒腰及腸胃疾病等。

岐黃小廣告

岐黃攜手大廠家、獨家定製消痛貼(20片):制川烏、草烏、威靈仙、獨活、羌活、紅花、川芎、三七、牛膝、乳香、沒藥、冰片等,祛風除溼、溫經止痛、活血散瘀,適宜各類頸肩腰腿、骨質、足跟等,傳統中醫黑膏藥熬製。

下焦不通

下焦的部位是指臍以下的部位和臟器,如小腸、大腸、腎和膀胱等。它們的功能主要是排洩糟粕和水液。

下焦不通,肝腎功能受阻,就會造成男性腎虛、前列腺疾病,女性氣虛血虧引起更年期綜合症以及婦科炎症。

疏通三焦,就靠拍!

有一個屬於三焦的經脈———手少陽三焦經,行走於上肢。打通了三焦經,三焦就通了。

而打通三焦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拍。

拍打三焦經可以調節全身之氣,增強免疫力,放鬆神經,改善頭痛、目痛、咽喉痛、出汗等身體不適症狀。

(長按保存圖片)

點擊播放 GIF 6.6M

在睡覺前,晚上21點~23點拍打最佳(其它時間也可以,每天拍打)

從肩膀開始,沿著胳膊外側的三焦經行走路線,往下拍打,稍微用力,動作、節奏、力度需一致,一直拍打到手腕。

敲完一遍後交替敲打另一隻手,兩側交替敲擊大約10分鐘。

敲的時候必須有酸痛的感覺才好。有痛點的地方多拍打。

拍完之後在陽池穴上按摩三分鐘,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揉它可以將氣血引到手上。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與鼓勵

相關焦點

  •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臟,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
  •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怎麼辦?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臟,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元氣(又名原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氣,根源於腎,由先天之精所化,賴後天之精以養,為人體臟腑陰陽之本,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 人體三焦: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臟,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元氣(又名原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氣,根源於腎,由先天之精所化,賴後天之精以養,為人體臟腑陰陽之本,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 中焦不通,上火、失眠、婦科...百病纏身
    你中焦不通,所以「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簡簡單單一句話,出現了好幾個名詞,那麼,什麼是上焦、中焦、下焦呢? 上焦、中焦、下焦合稱三焦,三焦是髒象學說中的一個特有名稱,為六腑之一,屬臟腑中最大的腑,又稱外腑、孤髒。
  • 上焦不通容易上火,中焦不通容易積食,下焦不通容易氣血瘀結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時間長了就得腎結石「上焦有火,下焦有寒「,因為中焦堵住了,所以才會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 上焦如霧 中焦如漚 下焦如瀆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臟,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
  • 黃帝內經:三焦經,人體的出氣筒,女人最重要的一條經絡
    《黃帝內經》中說,三焦經是主一身之氣的。百病從氣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三焦經就是一個出氣筒,當人之邪氣從三焦經上洩走後,人就不會生病了,怕就怕這個出氣筒堵住,問題就全來了。一身之氣分布於三焦,在上焦為宗氣,上焦宗氣的失調與心肺之病有密切的關係。
  • 打通三焦經,中醫有4個簡便之法
    「我昨兒在朋友的診所把了脈,他說我上焦有火,下焦有寒,啥是上焦、下焦啊?」在地鐵上,妙姐無意間聽見一位女生和朋友聊天時說起「三焦」的問題。民間常說五臟六腑,可大多人掰著指頭數:心、肝、脾、肺、腎是五臟;膽、胃、小腸、大腸、膀胱是五腑,那還有一腑去哪兒了呢?其實,這另外一腑就是三焦。
  • 上焦如霧 中焦如漚 下焦如瀆 (專業必讀)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臟,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
  • 中醫常說「三焦不通,百病叢生」,怎樣打通三焦?方法並不難學
    這種矛盾綜合型體質就是中醫所說的上熱下寒性體質,而導致這一體質的根本原因在於三焦不通。「三焦」是什麼意思?三焦是中醫領域的專有名詞,它屬於五臟六腑中的六腑,三焦與其他五腑不同,它並不是一個實質性的人體組織,而是將所有身體臟器都包括在內的一個巨大腔室,涵蓋了胸腔和腹腔的所有內容物。
  • 打通三焦最好的方子,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諸症自消
    現代人有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機叢雜,虛實互現,多髒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現代人常見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頑固病的總病根!三焦不通,百病生上焦不通就會造成經絡淤堵,氣血凝滯,出現上火,高血壓、高血脂、風溼骨病、頸椎病等。
  • 三焦不通老病纏身,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臟,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元氣(又名原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氣,根源於腎,由先天之精所化,賴後天之精以養,為人體臟腑陰陽之本,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 三焦經的作用 按摩三焦經讓你免疫力提高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焦經的作用 按摩三焦經讓你免疫力提高 三焦經集中於人體頭部、頸部以及手臂外側。經常按摩拍打可以幫助身體排毒,那如何按摩三焦經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下吧。 一、保養三焦經的 方法和時間 三焦經集中於人體頭部、頸部以及手臂外側。
  • 奉勸大家;上焦火,下焦寒,只需一味中藥,就可引火下行,特別適合上熱下寒者
    要麼讓你出國旅遊一次。很少會有不滿和抱怨。這可比我們投資理財待遇收益要高得多。但於西裝或外套選擇上需要調節而選擇一些較loose fit的剪裁。腎陽虛,陰寒盛於下,火不歸元而虛陽上浮,簡單的說,就是人體內腎陽氣不足,導致陰氣下行,陰不制陽,虛火藏不住上浮於面,於是開始出現咽喉紅腫疼痛、生瘡長痘的現象,但同時又會表現出很多體寒症狀,諸如舌體胖大、大魚際發青、下肢冰涼等。嘴唇發白。
  • 快看看你的三焦堵到什麼程度''
    總觀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臟,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元氣(又名原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氣,根源於腎,由先天之精所化,賴後天之精以養,為人體臟腑陰陽之本,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 上熱下寒,先通中焦:疏通三焦,中醫給出這些方法
    說起中焦,我們先了解一下它的總稱——三焦: 所謂三焦,其實是中醫上的特有名字,屬於六腑之一。 顧名思義,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總稱。《難經》中對三焦的闡述:「上焦者,在心下、下膈;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當膀胱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