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臺灣人媚日,換來的是日本人徹底的鄙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評論:臺灣人媚日,換來的是日本人徹底的鄙視!

2017-02-18 14:33:54來源:環球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2017年02月18日 14:33 來源:環球網

參與互動 

  熱臉貼上冷屁股……

  臺灣人的「哈日」有名,據說堪稱世界第一。既然同是東亞黃種人,年輕人因喜歡日本的動漫、服飾、化妝品等文化而哈日,自然情有可原。這種哈日,就像某位旅日華僑的書名一樣:「哈,日本」。

  然而,一些臺灣人「哈日」的實質是媚日。最近從朋友處聽來一段經歷,讓我感覺有些異樣。朋友出差住在某個旅館,遇到一隊臺灣人入住。裡邊有幾個人操著結結巴巴的日語激動不已地對服務員說自己是臺灣人,最喜歡日本,日本是「第二故鄉」……朋友開玩笑對我說:「還以為那幾個臺灣人在日本找到失散多年的親生骨肉呢」。朋友轉眼發現日本服務員帶著很職業的微笑說:「歡迎光臨」,等臺灣客人剛離開,便迅速地跟同事交換一下眼色。服務員的職業操守另當別論,但熱臉貼上冷屁股是無疑的。難怪網上時常能看到個別清醒的臺灣人對日本人發牢騷:「看來臺灣人在日本要用英語冒充美國人了。」

  臺灣人對日本的態度,大概有兩種。老一輩的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長大,曾是「日本人」。當然,像李登輝那樣美化日本的殖民統治,甚至在釣魚島等關係國家利益的問題上都迎合日本人的,乃是少數。

  另一種態度的根源則是「臺獨」勢力的坐大。教科書裡對大陸歷史的介紹越來越少,導致臺灣大部分年輕人已不再知道對日抗戰與南京大屠殺,不再知道誰領導了抗戰。在某些「臺獨」分子的鼓動下,他們有意無意間丟失了中國人的自我認同,恨不得生為「高臺灣人一等」的日本人。

  日方近年來因為不能正視歷史,與近鄰中國和韓國關係惡化,於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便鼓吹日臺友好,美化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提出「日臺命運共同體」的謬論。右派漫畫家小林善範就是一例。可笑的是,「臺獨」分子積極做日本右派的幫兇,卻不知自己不過是右派反華的棋子罷了。

  蔡英文上臺後為爭取國際支持,在與日關係上費盡心思,積極媚日。先是任命民進黨元老謝長廷出任「駐日代表」,又派「立法院長」蘇嘉全率多名「立委」訪日。可惜日本並非日本右派的當然代表,對臺當局的「媚日」行為並沒有照單全收,而是宣稱對臺政策不變,也無意炒作。

  已經過世的前臺灣駐日代表林金莖曾經說過:「有些臺灣人,老是把『日本人統治非常卓越,戰後的國民黨統治不行』掛在嘴上,他們也許想用這類發言討日本人歡心。但如果讓生長在日本殖民時代的我來說一句話,只是一味否定戰後、而認為戰前什麼都好的話,結果等於是自己承認『臺灣人是呆子,只是個無能的民族,當然會被異民族統治』。」這是一種自知之明,因為日本人打心眼裡看不起那群人。

  我時常與一個做教師的日本朋友飲酒聊天,話題往往閒雲野鶴。有一天酒過三巡,他突然正色道:「有一事百思不得其解。臺灣被日本殖民統治了數十年,後來靠中國文化的力量成了亞洲四小龍,這些年則是依靠中國大陸給的機會發展經濟民生。可是我認識的一些臺灣人,為什麼一點沒有感激之情,甚至對自己同族的中國大陸人一點感情都沒有呢?」

  「同族」一詞使我想起「臺獨」的拙劣文字遊戲——「大陸和臺灣不是同一個民族,而是同一種族!」對這些頑冥不靈的人,除了看他們出醜,又有什麼法子呢?正所謂「人各有志,何必強求」。

  但是,這位日本友人的困惑,其實恰恰部分反映了日本人對「哈日」者的真實心態。「哈日」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徹底的鄙視。

  (作者系旅日學者吳雲鶴,原標題:媚日,換來的是日本人的鄙視)

相關焦點

  • 看臺絮語:一些臺灣人媚日卻換來日本人鄙視
    這種「哈日」,可理解為某位旅日華僑的書名:「哈,日本」。  然而,一些臺灣人「哈日」的實質是媚日。最近從朋友處聽來一段經歷,讓我感覺有些異樣。朋友出差住在某個日本旅館,遇到一隊臺灣人入住。裡邊有幾個人操著結結巴巴的日語激動不已地對服務員說自己是臺灣人,最喜歡日本,日本是「第二故鄉」……朋友開玩笑對我說:「還以為那幾個臺灣人在日本找到失散多年的親生骨肉呢。」
  • 媚日卻換來日本人鄙視(看臺絮語)
    臺灣人的「哈日」有名,堪稱世界第一。既然同是東亞黃種人,年輕人因喜歡日本的動漫、服飾、化妝品等文化而「哈日」,自然情有可原。這種「哈日」,可理解為某位旅日華僑的書名:「哈,日本」。   然而,一些臺灣人「哈日」的實質是媚日。
  • 港媒評慰安婦像被踢:蔡英文當局「媚日」 換來的卻是鄙視和輕蔑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日本右翼團體代表藤井實彥日前因腳踹臺南慰安婦銅像,被島內輿論狂批。對此,大公網9月11日發表署名為朱穗怡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與其說藤井實彥腳踹慰安婦銅像,還不如說是踢了蔡英文當局一腳。因為他看到民進黨「媚日」的死穴,知道蔡英文當局不敢拿他怎麼樣。
  • 為何臺灣現在有不少人媚日?和日本侵華時期在臺灣的一項措施有關
    前兩天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過世了,網上有很多人一提起李登輝,恨得牙根痒痒,為什麼,主要原因就是大家覺得他太媚日了。說實話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講,你說你如果羨慕美國經濟發達,羨慕法國風景優美,甚至羨慕德國人的嚴謹踏實,這都沒大問題。
  • 臺灣人哈日莫淪為媚日 防日不等於仇日
    中新網8月8日電臺灣淡江大學副教授林金源8日在臺灣《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說,哈日無罪,但哈日不能淪為媚日,臺灣人不必仇日,但不能不防日,更不能不防「獨派」勾結日本,瓦解臺灣人的「國族」認同與尊嚴。難道七夕民俗來自日本?還是臺灣人必須回到日據,再度化身日本人才能快樂過節?臺北市府藉由節慶,帶動商機,用心良苦,值得嘉許。但人活著不只為麵包,還需有尊嚴。何況促進觀光,哈日媚日並非唯一之途。臺北市府偏愛日風,好像不哈日活動就辦不下去。
  • 臺學者:臺灣人哈日莫淪為媚日 防日不等於仇日
    中新網8月8日電 臺灣淡江大學副教授林金源8日在臺灣《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說,哈日無罪,但哈日不能淪為媚日,臺灣人不必仇日,但不能不防日,更不能不防「獨派」勾結日本,瓦解臺灣人的「國族」認同與尊嚴。  文章摘編如下:  7月27日各媒體出現如下突兀畫面:臺北市觀光傳播局局長孫廷龍與一群穿著日本「浴衣」的男女,聚在臺北城隍廟前合影。
  • 羅鼎鈞:日本嘲笑臺灣媚日,臺灣青年怎麼看?
    近日,日本富士電視臺製作了一檔節目,探討臺灣盜版日本商標等等問題,譏諷臺灣對於日本的抄襲。全程冷嘲熱諷,即便是平時「哈日」的臺灣朋友也笑不出來。而那一邊,臺灣民進黨籍立法院長蘇嘉全率團訪日,一如既往,又大談臺日關係有如「夫妻關係」。 這兩者雖然是發生在不同層面的事件,對臺日關係多少又一定程度的扭曲。但多少反映出臺日看待對方的心態。為何臺灣人如此友日?
  • 臺灣「媚日」亂象:多地推倒蔣介石銅像,臺中欲重立日本神社
    乙未年)4月17日,清政府與日本籤署喪權辱國條約,臺灣以及澎湖列島等原屬中國的領土,割讓給日本。【一種執著】統派幾乎每年「國恥日」都有行動       近些年來,每逢4月17日「國恥日」,臺灣統派都會自發舉辦紀念活動,今年是《馬關條約》籤署120周年,自然也不例外。
  • 臺灣光復了嗎?──帶你看臺灣遍地開花的媚日遺蹟
    就在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乙未割臺兩甲子的2014與2015年,臺灣連續發生了「太陽花」之亂、九合一選舉及反課綱微調運動,使島內藍綠板塊徹底翻轉。最後,今年年初民進黨完勝總統與立院大選,臺獨完全執政,使「再皇民化」步入高潮。媚日反中一體兩面其實,日本當年是把臺灣人視作中國人來歧視的。
  • 日本電視臺嘲笑臺灣「媚日」:包裝寫日文冒充日貨
    原標題:日本電視臺嘲笑臺灣「媚日」,臺網友:「熱臉貼冷屁股」據臺媒8月9日報導,近日,日本富士電視臺最近製作了一個搜查臺灣盜版品的專題節目,共分為「美食、觀光景點、超市和招牌」四方面。整個節目都是以譏笑的口吻嘲笑臺灣對日本的抄襲,稱其「媚日」。
  • 安倍施政演說罕見提臺灣,蔡英文習慣性「去中媚日」
    蔡英文的「去中媚日」遠不止於此,民進黨當局曾在歷史問題上不斷「合理化」侵略,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早前推動「新南向」時,蔡英文不斷展現媚日姿態,聲稱期待和日本有更多合作。她還多次用日文發推特,不少島內網友憤憤不平地質問:「你的母語難道是日語?」「見日本人就矮人一截」。
  • 蔡英文「去中媚日」的姿態,終於讓臺灣民眾忍無可忍!
    日前,民進黨強力促成「轉型正義條例」通過,不僅清查了國民黨,還透露了「去中國化」的心機,而蔡英文一直以來「去中媚日」姿態,終於讓臺灣民眾忍無可忍。蔡英文(資料圖)日前,民進黨強力促成「轉型正義條例」通過,不僅清查了國民黨,還透露了「去中國化」的心機,而蔡英文一直以來「去中媚日」的姿態,也讓臺灣民眾忍無可忍。今日(24日),島內民眾稱將發起「公投」,提議將蔡辦改為抗日英雄紀念館,以紀念日據時期遇害的臺灣人民。
  • 李登輝醜陋的「一體兩面」:媚日、「臺獨」,島內網友批「臺灣歷史...
    2018年6月,李登輝又再次竄訪日本,出席1945年衝繩戰役「臺灣人戰歿者」慰靈碑的揭碑儀式,並叫囂「日臺」要合作對抗大陸,遭到島內外輿論的強烈譴責。「中華海域漁業權益協會」理事長莊苓宗對此批評道,李登輝赴衝繩發表的「日本與臺灣合作對抗大陸在東海與南海的活動,推動『臺日』間的軍事交流」等言論,透露出李登輝妄想勾結日本,破壞兩岸關係的醜惡嘴臉。
  • 媚日!颱風肆虐日本,蔡英文又用日文發推了
    日前,颱風"海貝思"肆虐日本,造成多處河川潰堤、民宅淹水等災情。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用日文發推表示,「日本是最重要的友人,不管何時我們都會趕到支援。」島內網友直批其媚日,「真是丟人丟到了國外,還用日文發,自己的漢語也沒見用這麼熟!」
  • 媚日組織佔「臺灣政府」宣揚恢復日本殖民遭譏諷
    媚日組織佔「臺灣政府」宣揚恢復日本殖民遭譏諷 2014-07-08 09:17:56「臺灣省政府」辦公大樓,7日下午遭上百人佔領。他們稱自己所屬的組織是美國體制下的「臺灣政府」,還在現場插起美國國旗。由於該組織既媚日又涉嫌詐騙,且這一幕發生在臺灣當局和民間紀念「七七事變」的當天,島內相當警覺。  臺灣「中央社」的報導稱,自稱「美國臺灣政府」的團體7日中午以上廁所為由進入「省政府」,200人在省府大廳、外圍或坐或站。他們唱著《雨夜花》等臺灣民謠,宣稱要寫下歷史,讓「臺灣政府」執政。
  • 九成對白是日語 魏德聖新片惹「媚日」爭議
    原標題:九成對白是日語 魏德聖新片惹「媚日」爭議   據海峽導報報導,本月27日,臺灣知名導演魏德聖監製的電影《KANO》將在島內上映,預售票房已超3300萬(新臺幣,下同)。不過,這部反映日據時期臺灣「嘉農棒球隊」故事的電影,因大量起用日本演員,並且日語對白高達九成,未上映就在臺灣引發不小爭議。有臺灣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充滿「媚日情結」;有人撰文指出「KANO腐蝕臺灣主體性」;還有網友表示,該片充斥日語對白,連金馬獎都報不了。  臺觀眾誤以為是日本電影  電影《KANO》因何引發爭議?這還得從劇情說起。
  • 安倍施政演說提到臺灣,蔡英文立馬發表媚日言論
    安倍施政演說提到臺灣,蔡英文立馬發表媚日言論 2020-01-22 09:26:00   據臺灣「中央社」21日報導,日本國會20日開議,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施政演說時談到東京在1964年首度舉辦奧運會,如今再度舉辦,日本要辦一場帶給全世界感動的最精彩奧運。他表示日本政府把今年奧運會定位為「復興奧運」,要讓世人看到災後重建情形,境內有許多城市將分別接待各地好手,其中巖手縣野田村是「臺灣接待城」、福島縣二本松市是「科威特接待城」,29個災區自治體將加強與馳援人士交流。
  • 安倍演說罕見提到臺灣 蔡英文立馬發表媚日言論
    原標題:安倍施政演說提到臺灣,蔡英文立馬發表媚日言論[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勝選沒幾天,就開啟了媚日節奏。據臺灣「中央社」21日報導,日本國會20日開議,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施政演說時談到東京在1964年首度舉辦奧運會,如今再度舉辦,日本要辦一場帶給全世界感動的最精彩奧運。
  • 稱日本是「大哥哥」 蔡英文當局為何如此媚日?
    來源:解放日報原標題:稱日本是「大哥哥」、臺日關係是「夫妻」,蔡英文當局為何如此媚日?臺灣屏東的後灣村,是臺灣海峽邊一個偏僻的漁村。1894年,日本發動了侵略中國臺灣的「牡丹社事件」。當時,日軍沿保力溪河口登陸佔領社尞村。後因保力溪漲水淹沒營地,日軍便翻過海拔僅80米的龜山到後灣村紮營。後灣村人在村旁的龜山上看到日軍沿著四重溪進攻牡丹社,看到日軍趾高氣揚地出入營地,看到日軍因為不服臺灣水土而瘟疫蔓延,看到日軍在後灣海邊焚燒戰死病死的軍士屍體,看到日軍爬上那艘從美國租來的商船撤離臺灣。
  • 蔡英文將收安倍親筆信 又要現"媚日"姿態了?
    蔡英文(圖源:臺媒)海外網1月15日電 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勝後,日本國會最大的跨黨派「親臺」議員組織「日華議員懇談會」將於16日開啟為期2天的訪臺日程日媒稱,和蔡英文見面時,日方人士不僅要祝賀其勝選,還要就安全保障、經濟等領域的「日臺合作」交換意見。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安倍首次給蔡英文寫信。早在2016年1月,古屋圭司也曾赴臺向蔡英文遞交了安倍的親筆信,蔡英文還請求日本為臺灣加入TPP提供支持。日本共同社曾評論稱,安倍有意默默支持蔡英文,是謀求與在亞太地區影響力日益增強的中國之間的「勢力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