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有幾道菜很考驗廚師的功底,其中的一道就是幹炒牛河,但是我們家庭小灶不比餐廳,很多人一開始直接下鍋炒就做錯了,導致牛河粘鍋,然後不停的放油,又導致河粉特別的油膩,吃完以後盤底一層的油。一位粵菜大廚告訴我,在家裡如果這樣做幹炒牛河,河粉不油不粘,牛肉還特別細嫩,色香味俱佳,足以媲美茶餐廳。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如果買不到新鮮的河粉,也可以用江西的幹沙河粉,幹沙河粉要冷水泡幾個小時,不同的幹沙河粉泡的時間會有長短,根據自己情況來調整。
二、牛肉提前醃製,醃製時放入生抽、料酒(或啤酒)、水澱粉把牛肉抓勻,最後用植物油封面,切記千萬別放鹽。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可以利用油分子和水分子在肌纖維中遇熱膨脹而爆開的效果,使菜品金黃油潤、細嫩鬆軟。
三、泡好的河粉煮一下,河粉煮到米白色就可以在水龍頭下衝洗一分多鐘,如果河粉還有硬心,就放水裡繼續浸泡下,如果沒有就可以瀝乾了水分。
四、準備輔料,一般配菜就是豆芽菜、韭黃、小蔥,講究的餐廳會把豆芽菜掐頭去尾,口感更好。
五、炒牛肉,鍋一定要燒的夠熱,然後多放油潤鍋,油燒熱以後倒出來,重新倒入冷油,同時下入醃製好的牛肉,牛肉煎到八成熟就可以了。
六、這個時候我們開始炒河粉,切記一定要把鍋燒熱,在鍋裡落下幾滴水,如果形成了水珠並且來回滾動才說明鍋燒得夠熱了,這樣做是利用「萊頓弗羅斯特效應」使食材表面形成一層水蒸氣,食材才會不沾鍋,後邊才能炒出來鍋氣(塗層不粘鍋不要這樣操作,因為會把塗層燒壞)。因為家庭爐灶火力小,唯一的辦法就是燒的時間久一點,鍋燒熱以後,再倒入冷油潤一下鍋後倒出來,然後下入河粉,這個時候河粉翻炒就不會粘鍋,而且後邊持續大火才能炒出來鍋氣。牛肉的處理也是這個辦法,可以保證牛肉不粘鍋。
六、牛河炒幹水汽,下入芽菜翻炒,這個時候芽菜會出水,炒幹了的牛河會吸收一部分芽菜的水分,增加河粉的鮮甜,再下入少量的食鹽、雞粉、生抽和老抽調味,立即大火翻炒均勻。手速一定要快,不然河粉就開始粘鍋了。
七、調料翻勻以後就可以放入韭黃和牛肉,韭黃炒到半熟出鍋。
這段時間研究了很久幹炒牛河,因為以前炒河粉總是粘鍋,河粉一下鍋就粘,簡直煩得不得了!後來發現要按照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把鍋燒到190多度,就可以達到不粘鍋的效果,而且做出來的食材更好吃。按照這個方法在家裡也能做出來媲美茶餐廳幹炒牛河了,喜歡的趕緊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