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農曆正月十五,恭賀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聖誕!

2020-12-22 道家文化漫談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也是道教先天神祇天官大帝的聖誕之日,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合稱為三官大帝。同時農曆正月十五對於道教來說意義非凡,它還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的聖誕之日。

道教有三祖,即始祖、道祖、教祖,道教把黃帝奉為始祖,最早的神話傳說是黃帝問道於廣成子,這也是道教思想正式形成的標誌;道教的道祖是老子,道教認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太上老君位列三清,是道教最重要的尊神之一;教祖即為張道陵天師,張天師創立了天師道也被認為是道教的正式創立。很多人認為農曆五月十八才是張道陵天師的聖誕,甚至各地的許多道教宮觀也在五月十八舉行各種法會來慶賀天師的聖誕,根據《龍虎山志》等古籍記載,祖天師張道陵的聖誕之日是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

張道陵為東漢沛國豐邑人,乃是漢代留侯張良的八世孫,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於天目山。《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描述了祖天師出生的不凡經歷,祖天師的母親夢到有一位從北鬥魁星來的神人下凡到家中,贈予她蕾薇香,香氣四溢,整個房間和衣服上都留有香味,數月不散。後來其母感到懷有身孕,東漢光武建武十年甲午正月十五日生張天師於吳地天目山。不凡之人必定天生異象,在天師出生的時候,黃雲覆室,紫氣盈庭,室中光氣如日月。

張道陵天師幼年就顯得天資聰穎,熟讀各類經書典籍,懷著輔佐漢室的理想,在漢明帝永平二年,時年25歲的張道陵,經郡守舉薦,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令一職。本以為可以在官場一展拳腳,奈何江州當地官員貪贓枉法,百姓生活於水火之中,張道陵黯然辭官,決定潛心修道。朝廷幾次徵詔,張道陵均是避而不見,遁世修行。

張道陵天師開始在名山大川之間雲遊,尋找可以修道的洞天福地,最開始在河南的北邙山辟穀修行,後來張道陵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龍虎山因此得名。張道陵天師輾轉到蜀地時,發現當地民風淳樸,除了鶴鳴山適合修道以外,當地的民眾也可以得道教化,於是張天師決定在鶴鳴山潛心修行。

某天夜半三更之時,張天師正在半夢半醒間,忽然看到道祖太上老君下界到凡間,對天師說,蜀地有六大魔王在荼毒生靈,殘害百姓,你前去降服他們,這樣你的功德將會圓滿,即可升入仙界。說罷又授以張天師「正一盟威符籙」、三五斬邪雌雄劍和陽平治都功印,三五雌雄斬邪劍:「狀若生銅,五節連環之柄,上有隱起符文、星辰日月之象,重八十一兩,常用誅制鬼神,降剪兇醜。」祖天師手持三五雌雄斬邪劍,有黑虎傍身,在蜀地斬妖除邪,並降服了六大鬼王。

在張道陵壽元123歲之際,將太上老君所傳授的經籙、寶劍及天師印交付其子張衡之後,與弟子王長、趙升白日飛升。張道陵祖師位了方便教化民眾,在蜀地設立二十四治,是布化行道的機構,立教之初規定凡是入道者交五鬥米為信,因此最初的教團被稱為「五鬥米道」。後人將張道陵尊奉為第一代天師,因此教派也被稱為「天師道」,「天師」是道教修行者的一種稱謂,它的意思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在道教正統的神仙體系裡有著名的四大天師,他們分別是張道陵、葛玄、許遜和薩守堅。天師為世襲制,從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到現代,已經傳承了數千年,有六十多代。天師之位傳到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時,張恩溥攜子張允賢及祖傳劍印遠赴寶島。

祖天師寶誥本來南土,上溯蜀都。先獲黃帝九鼎之丹書,後侍老君兩度於玉局。千軸得修真之要,一時成吐納之功。法籙全成,受盟威品而結璘訣。正邪兩辨,奪福庭治而化鹹泉。德就大丹,道齊七政。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天扶教,輔玄體道。大法天師,雷霆都省。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正一衝玄神化靜應顯佑真君。六合無窮高明大帝,降魔護道天尊。

相關焦點

  • 道教神仙:道教的四大天師是哪幾位?一般人很少知道
    在《西遊記》中有幾位神仙出場次數不多,常被人忽略,但是在整個故事情節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他們就是玉皇大帝座下的四大天師,分別是:張道陵、許旌陽、葛仙翁和邱弘濟。然而正統的道教神仙譜系裡,四大天師是張道陵、葛玄、許旌陽和薩守堅。
  • 走近道教: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說一說道教的神仙三官大帝
    農曆十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下元節。下元節,又叫下元誕、下元水官節等,是道教神祇水官大帝的聖誕日,它與農曆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和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三元節」。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三清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是道教的最高神明,三清之後是玉皇大帝和四御等先天尊神。然而在確立以三清為尊的神仙體系之前,道教及民間廣泛信奉三官大帝的信仰。早在道教誕生之前,古代人們就對天、地、水產生自然崇拜,離開它們,人類將無法生存,出於對自然的畏懼與崇拜之心,於是就產生了天、地、水的信仰。
  • 道教四大天師:張道陵被稱為祖天師,另外三位也都是一派祖師
    佛教有四大菩薩、四大天王,與之相應道教裡也有護法四元帥(馬趙溫關)、四大天師,那麼這四大天師指的都是誰呢?張道陵天師估計大家知道的多,另外三個可能就不是那麼清楚了。張天師:張道陵,原名張陵,東漢時期沛郡豐縣人,《列仙傳》說他是漢留候張良的八世孫,他於東漢末年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也就是天師道,後世尊他為「祖天師」。實際上,在他之前只有道家,沒有道教,可以說他是道教的創始人。葛天師:葛玄,道教靈寶派祖師,三國時期吳國人。
  • 道教四大天師,除了張天師,知道另外三個的都算道教入門了
    佛教有四大菩薩、四大天王,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也有四大天師之說,那麼這四大天師是誰呢?作為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為一般大眾所熟知,但是另外三大天師,知道的一定是對道教有相對了解的人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這四大天師。
  • 道教赫赫有名的「四大天師」分別是哪幾位?其中有祖天師張道陵
    道教崇奉和受到民間廣泛信仰的「四大天師」分別是祖天師張道陵、葛玄(仙翁)天師、薩守堅(真君)、許旌陽(真君),為玉皇大帝通明宮的四位尊神。天師之名,始見於《莊子 徐無鬼》文日:「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實指尊敬之辭,然天師之名即源於此。相傳為上古黃帝之大臣、太醫,兼司日月、 星辰、陰陽、歷數,被尊稱為「天師」。
  • 道教四大天師張葛許邱,前三位真有其人,最後一位至今成謎
    四大天師中的前三位在歷史上都有真實人物為原型,今天這便為大家介紹道教四大天師:張道陵張道陵又稱張天師,是四大天師中最被歷史推崇、最被民間熟知的一位,他在《西遊記》中乃四大天師之首,坐騎為猛虎。在歷史上張道陵本名張陵,字輔漢,是東漢時期沛縣豐邑人,是張良八世孫。他是正一道(即五鬥米道)的創始人,被稱為祖天師、正一真人。他自幼聰慧過人,七歲時精讀《道德經》,精通四書五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管曾經官至江州令,後來棄官修道,雲遊四方,壽123歲。
  • 「一人得道,全家升天」,許遜位列道教四大天師,親戚成了什麼神
    道教有四大天師——張道陵、此四位天師,皆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因其在道教傳播中的影響,皆自成一派,均被尊稱為天師。張道陵,道教創始人;葛玄,道教靈寶派創始人;薩守堅,道教神霄派西河派祖師;許遜,道教淨明派祖師。
  • 道教四大名山,山中住著的,都是哪位神仙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如果我們去讚美一座山,那麼往往就會用到「人間仙境」這個詞,相反,當我們一提到神仙,往往也會想到他究竟是哪一座山裡的神仙;顯然,神仙與山是密不可分的。我們知道,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有著一個完備的神仙體系,道教的神仙眾多,當然,神仙們所居住的山,也就多;那麼,你聽說過道教的四大名山嗎?道教四大名山,山中住著的,又都是哪位神仙?
  • 龍虎山天師道祖師爺張道陵的生平簡介,張道陵人物事跡!
    漢順帝時永壽元年在鶴鳴山創建正一盟威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自稱「三天法師正一真人」,並纂道書24篇。漢桓帝時在四川蒼溪縣境的靈臺山(又名天柱山)飛升,傳說時年123歲,道教稱為「祖天師」。傳說第1代天師張道陵跟太上老君學道得老君親授,得天獨厚,道法高強。祖天師所創道派,稱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
  • 比較全的道教傳統神仙(附圖),如有遺漏,請各位斧正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信仰黃老,以道家、神仙家的修煉理論及方法為中心,用老子「道德」思想告諭、教化眾生,追求天人合一、宇宙和諧、天下太平,教導人們通過修道積德達到安樂幸福、長生久視、得道成仙。道教神仙是對道教信奉的神和仙的統稱。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不僅僅是一個「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人們選擇在這一天來祭奠先祖,並通過供奉果腩、燒紙錢、放河燈等儀式來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它也是中華民族對孝道的一種傳承。民間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同時中元節還被稱為「鬼節」。除了民間的習俗,中元節在道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 道教的神仙那麼多,你知道他們都是怎樣成仙的嗎?
    道教是一個發源於我國本土的傳統宗教,自東漢中葉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來,道教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是在道家的黃老思想基礎上,結合原始的神仙崇拜而形成,並以「道」作為最高信仰。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從道教的齋醮儀式上就能看出,道教舉行的羅天大醮儀式中,會供奉1200個神位,據《雲笈七籤》卷一百三:「其下曰祈谷福時壇,凡星位一千二百,為羅天大醮,法物儀範,降中壇一等。」而周天大醮會供奉2400個神位,普天大醮應供奉3600個神位,由此可見道教的神仙之多。
  • 有趣的道教:道教的六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呢?
    道教是張道陵創立的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很多人認為它是由老子創立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在東漢中葉,張道陵天師辭官修行,修道於鶴鳴山和龍虎山。在張道陵得道之時,太上老君授於他正一盟威之道,並授諸品經籙、斬邪劍及玉印。張道陵在古代傳統的神仙信仰基礎上,結合了道家的黃老思想學說,創立了五鬥米道,即道教的前身。隨著道教的創立,在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中又產生了諸多的派別,其中王重陽在老莊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將丹派與道派合二為一,開創了道教的一種全新的派別——全真道。目前道教主要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派系。
  • 四川青城山祖天師首次赴臺巡遊 兩岸道教交流再添盛事
    中新社記者 路梅 攝   中新社臺北11月23日電 (記者 路梅 劉賢)來自四川省青城山的祖天師神像首次赴臺巡遊,於23日來到臺北木柵指南宮駐駕安位,眾多臺灣民眾聞訊冒雨前來祈福,為兩岸道教交流再添盛事。
  • 江西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道緣深遠,道教文化深厚
    道法自然 而道教區別於道與道家,是我國的一種重要宗教,由東漢張道陵創立。道教徒尊稱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從源頭論,東漢張道陵在龍虎山創立天師(正一)道,江西成為中國道教的發源地。從發展看,江西是道教繁盛之地。早期道教主要是三派,即龍虎山正一派、閣皂山靈寶派、茅山上清派,其中三派中正一、靈寶兩派均位於江西;宋元以後,龍虎山統領「三山符籙」,靈寶派、上清派逐漸合併為正一派,全國道教分為江南正一和北方全真兩大道派,一直流傳至今。
  • 道家和道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都有哪些區別呢?
    道教——宗教流派道教的歷史不過兩千年,它的前身是漢朝時期的張道陵在四川創立的五鬥米教。所以姓張的那個人,就被稱為「天師」。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張天師!道教是以道家思想為基礎,尊奉道家創始人老子為道教祖師,奉《道德經》和《莊子》為道教典籍。二者的區別有什麼?
  • 道教宗派:三皇派、幹君派、清水道、李家道、北天師道、南天師道
    李家道 李家道是道教早期派別之一,是魏晉時活動於江南地區的一個道派。李家道的創始人是蜀人李寬。葛洪《抱樸子·道德》記載,吳孫權時,蜀中李阿,穴居不食,善以顏色佔吉兇險,號稱800歲公,後不知所在。後有道士李寬,到吳國而操蜀語,能治水治病,信奉者頗眾,以為李寬即蜀中神仙李阿,就共同稱他為李八百。
  • 道教的十大女神仙
    道教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宗教。張道陵成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是在道教黃老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原始的神仙信仰和崇拜而發展起來的。道教素有「一陰一陽稱道」之稱,歷來尊重男女平等,這不僅體現在道教的思想學說上,而且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也有許多女性神仙。在這期節目中,我想介紹十位道教神仙。
  • 我國四大道教名山
    齊雲山的道教發軔於唐,歷經宋、元兩代,基業初奠。公元1532年,嘉靖皇帝來山求子應驗,龍心大悅,敕建「玄天太素宮」。並命四十八、四十九和五十代天師,駐留齊雲山掌管天下道務。從此,齊雲山不僅躋身於中國四大道教聖地之列,還和武當山一起,成為分列南北的兩大皇家道場。長久以來,這座聞名遐邇的道教聖地,不僅以天開神秀的美麗景色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享譽江南;更以靈驗的祈福體驗而讓世人趨之若鶩。
  • 二月初三,恭賀文昌帝君聖誕!說一說道教「考神」的來歷
    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一年之中有許多日子都是道教神仙的聖誕日。農曆二月的神仙聖誕日比較密集,二月初一是四御勾陳大帝和冥神秦廣王的聖誕,初二是保家衛宅的土地神聖誕,二月初三則是掌管天下人功名利祿的文昌帝君聖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