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整外擴 光明食品集團營收7年增長近4倍

2020-12-23 每日經濟新聞

通過對內的整合與海外的併購,光明食品集團的銷售規模在短短7年間增長近4倍。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作為國內排名前列的綜合性食品產業集團以及上海國資委旗下食品板塊的重頭企業,光明食品集團(以下簡稱光明集團或者光明)這個國企航母舵手曾在國資改革食品板塊中扮演重頭戲。

實際上,從2006年8月光明集團成立起,其整合之路就從未停止。在上一輪國資改革中,光明乳業集團的改革重點是內部整合和資產證券化。

那麼,在新一輪國資改革中,光明集團將如何布局?對此,11月11日,光明集團董事長王宗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新一輪國資改革方案尚未出臺,尚不方便接受採訪,公司也尚未得到相關的方案。

不過,記者了解到,從上一輪國資改革以來,光明集團的戰略已逐漸發生微妙變化:從內部戰略來看,已經從內部資源整合過渡到商業模式轉型;在外部併購方面,國際化併購已經比國內併購更有看點;在資產證券化方面,海外收購項目證券化極有可能成為本輪國資改革的最大看點。

通過對內的整合與海外的併購,光明食品集團的銷售規模從2005年的283億元,在短短7年間增至2012年的營收1393億元,增長近4倍。

內部:向商業模式轉型/

光明集團由原上海農工商集團、上海市糖業菸酒集團和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等組建而成,是一家以食品產業為核心業務,集現代農業、食品加工製造和食品分銷為一體的綜合性食品產業集團。

資料顯示,成立之初的光明集團資產規模為458億元,2005年銷售規模283億元,利潤總額為20億元,產業覆蓋面極廣,包括乳業、糖業、酒業、綜合食品製造業、品牌代理業等。

但是,集團公司在成立之初,業務重疊分散,質量參差不齊。之後,光明確定了其戰略定位以及核心業務,將相關資產進行「合併同類項」。

一位長期關注光明集團的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光明的整合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縱向的產業鏈整合;二是內部的橫向整合。「光明的產業鏈很長,上下遊產業鏈之間可以有協同的地方,比如上遊的糧食可以用於酒業、上遊的農場可以用於下遊的乳業等。」

此外,光明集團還對內部進行了一系列的重組,以簡化內部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2007年7月,光明集團將其下屬的「可的便利」轉讓給農工商集團,整合開始實質啟動。2009年7月,光明集團以15億元總價從上實控股手裡接盤光明乳業30.18%的股權。

光明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軍11月1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2006年光明集團建立之後,公司的整合和重組就一直在進行。「2007~2009年主要以整合為主,確立集團的核心主業。2009年開始,公司的工作主基調慢慢發生變化,把轉型提到了前面。」

而所謂的商業模型轉型,依然是圍繞著主業展開,在品牌、科技、資源、網絡方面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記者了解到,近期,光明集團已經推進上海農場、川東農場資產的注入,並且該消息也得到了光明集團的證實。

「但是光明集團肯定不會整體上市,旗下資產只能分拆注入已經上市的公司或者單獨上市,因為集團不少資產比如農用土地等沒有辦法實現上市。」一位接近光明集團的分析師告訴記者。

目前,光明集團旗下共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光明乳業、金楓酒業、上海梅林和海博股份。

資料顯示,從目前的國有成分來看,上海牛奶集團佔光明乳業資產比例29.93%、光明食品集團佔比25.37%;在金楓酒業中,上海市糖業菸酒集團佔比34.88%、上海捷強菸草糖酒(集團)佔比1.3%、上海尚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佔比1.19%;在上海梅林資產中,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佔比36.27%、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佔比6.8%;在海博股份中,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佔比35.81%、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佔比4.25%。

收購:海外併購項目成主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發現,相比上一輪國資改革前後的併購,在這一輪的國資改革中,海外併購成為了主力。

上一輪國資改革前後,在糖業方面,光明集團通過子公司光明糖業公司以8億元收購了雲南省最大的糖業企業英茂集團60%的股份;通過子公司梅林股份收購了生豬飼養企業重慶今普食品,整合豬肉製品的上遊供應商;通過心族實業公司收購了黃山汪滿田茶葉公司50%的股權,擴張了自身的茶葉業務。

2009年前後,光明集團走上了國際化道路,海外項目的併購也逐漸成為近幾年公司在併購方面的特色。

光明集團的海外併購道路並非一切順利。記者了解到,光明食品此前曾相繼與澳大利亞企業CSR的糖類業務、英國聯合餅乾公司(UnitedBiscuits)等企業傳出收購「緋聞」,但最終未能成功,併購酸奶製造商法國優諾公司最終也未成功。

但最近幾年,光明食品在海外併購方面卻發展很快。目前,光明食品收購了4家海外企業,分別是紐西蘭新萊特乳業、澳大利亞瑪納森食品集團、法國紅酒製造商DIVA和英國維他麥 (Weetabix)食品公司。

潘建軍此前向記者表示,雖然公司已經收購了4家海外企業,但這在集團國際化道路上只是個開始。公司此後的併購主要方向還是糖業、乳業、酒業等集團主營業務,也會越來越重視收購資源的整合。

「從嚴格意義上看,我們真正的國際化是在2008年。」潘建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從2009年到2012年,我們總資產能夠達到900億,營收規模1393億,其中國際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定的走國際化道路。」

上海糖菸酒集團董事長葛俊傑也曾公開表示,目前國內糖業發展低迷,未來國際食糖價格低於國內食糖價格的趨勢將繼續維持,上海糖酒集團未來將到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收購食糖企業,來減輕國內食糖高成本的壓力。

除了海外併購之外,光明也在推進全球各個併購資產之間的整合與協同,如目前收購的維他麥在澳大利亞銷售渠道就將由瑪納森食品集團代理。

證券化:推廣「新萊特」模式/

記者了解到,在上一輪國資改革中,上海提出了「資產證券化」的方向。對此,王宗南曾公開表示,光明集團除了旗下4家上市公司外,還希望將收購來的英茂糖業和集團本身的糖業一起「打包」上市,並希望旗下農工商房產集團能夠儘快上市。

從目前光明集團旗下省市公司布局來看,集團對於上市公司的規劃為「聚焦主業」,而就集團公司而言,儘管其旗下仍有像農工商超市、地產等一些適合上市的資產,但和目前其擁有的4家上市公司的定位並不吻合。

幾年下來,光明集團旗下的糖業以及農工商房產也因為種種原因未實現資本化道路。

「當時計劃是農工商房產能夠單獨上市。」潘建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之前農房就已經報過上市了,估計最終集團還是會讓這塊資產上市。」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並且這些資產單獨上市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商超的擴張需要不少資金,直接融資將比重組注入目前上市公司更有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集團旗下光明乳業收購而來的新萊特乳業,卻在收購不到3年就成功在紐西蘭上市。

2010年7月16日,光明乳業與新萊特乳業籤署戰略投資合作協議,以8200萬紐西蘭元控制新萊特乳業51%股份,同年11月完成投資,新萊特乳業成為光明食品集團第一家海外併購企業。2013年7月,新萊特乳業在紐西蘭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新萊特乳業從完成併購、整合到成功IPO,僅用了32個月的時間,成為中國第一個在海外併購同時又在海外IPO的項目。

對此,光明集團表示,新萊特乳業的成功併購與IPO,為光明集團的國際化探索出了一條成功道路。

可以確定的是,光明收購來的海外項目很大可能能夠實現全部證券化。之前就有消息稱,光明也在推進維他麥和瑪納森的上市。

潘建軍曾對記者表示,公司還會繼續推進維他麥的上市,但最終在哪裡上市還沒有確定。「參照新萊特的路徑,其他資產能夠在海外實現證券化,也是我們努力的重點。這種模式也是我們國際化戰略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模式,通過資本市場可以釋放併購中的風險,比如財務風險。」

而對於收購來的DIVA,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隨著這塊資產的的發展,肯定會在合適的時機注入公司旗下酒業上市公司金楓酒業。

「金楓酒業現在確立了多酒種發展戰略,現在還在糖菸酒集團的紅酒業務(DIVA)和白酒(全興酒業)最終的目標就是注入上市公司。」前述業內人士表示,「但是光明的白酒和紅酒發展都還不是很好,注入上市公司也要等待一個較好的時機。」

相關焦點

  • 光明食品集團昨天「換帥」
    有消息稱,在會議之前,王宗南已經因病休假大半個月,病情困擾王宗南近兩年後,醫生近期強烈建議其停止工作、專心治療。王宗南出席了昨天的領導班子調整會議,並在發言時表示,雖然離開了光明的領導崗位,「但我仍然是光明人,我會繼續關注光明的發展。」  「到光明食品集團工作,自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非常的親切。」呂永傑在昨天的發言中這樣表示。據了解,接任者呂永傑與光明食品集團淵源頗深。
  • 光明食品集團組織架構調整 上海梅林劃歸光明國際
    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澤世)訊,財聯社記者8月6日晚間從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集團」)相關負責人處獲悉,該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上海梅林正廣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梅林」,600073.SH)已劃歸至光明集團全資子公司光明食品國際有限公司
  • 光明食品董事長職位近期面臨變動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隨著國內食品巨頭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宗南休假消息傳出,業內普遍認為,光明食品集團將面臨董事長人事變動。
  • 中國旺旺中報營收近103億,淨利潤增長兩成
    11月19日,中國旺旺(00151.HK,下稱:旺旺)發布半年報(2020年4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營收近103億,同比增長10.7%,淨利潤達19.5億,同比增長20.9%。數據顯示,上半年,米果類營收同比增長9.4%;乳飲類營收同比增長7.4%,其中,主力品項旺仔牛奶營收同比增長7.0%;休閒類營收同比猛增17.7%。
  • 味知香啟動IPO:擴產4倍將遭遇諸多入局者
    蘇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知香」)計劃募資6.54億元用於產能擴張等項目。這家以開發、生產、銷售半成品菜的公司,在過去三年獲得13.5億元的收入。但是過分依賴江浙滬區域、擴張4倍有餘的產能消化、負債率不足20%卻使用近2.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等問題,讓味知香遭受質疑。只是,半成品菜市場已有多股勢力交織其中,混戰已經開始。
  • 營收4年漲幅超30倍:兌吧高質量增長背後的發展路徑
    一、逆勢增長 營收4年漲幅超30倍兌吧(HK:1753)最近對外發布2019年業績公告。據財報來看,兌吧保持了一貫的勢頭,再次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成績。旗下兩大主營業務呈高速增長態勢,財務表現強勁。公告顯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兌吧年度總收入為人民幣16.5億元,同比增加約45 %。
  • [公告]17光明01: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公告]17光明01: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2017年受託管理事務年度..》、《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之受託管理協議》等相關規定、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公布的《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等相關公開信息披露文件、發行人提供的證明文件以及第三方中介機構出具的專業意見等,由本次公司債券受託管理人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編制。
  • 九州通10年營收增3.7倍將跨入千億俱樂部 劉寶林「退而不休」向...
    ●長江商報記者黃聰  九州通(600998)三年發展戰略開篇之年,劉寶林退居二線,留下了這家營收近千億的上市公司。公司2015年營業收入逼近500億元,2016年跨過600億元,2017年超過700億元,2018年越過800億元門檻,每年增長幅度均超過百億元。  2019年,九州通營業收入達994.97億元,離「千億俱樂部」僅一步之遙,營收10年間增長3.7倍。2020年前三季度,九州通實現營業收入803.2億元,同比增長9.46%,如果按照正常增速,公司今年營收過千億元已不在話下。
  • 營收、淨利雙增長 旺旺集團財務長詳解增長邏輯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旺旺近日發布的2020財年(2020年4月1日-2020年9月30日)上半年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收近103億元,同比增長10.7%,淨利潤達到19.5億元,同比增長20.9%。
  • 光明食品集團原董事長王宗南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8年
    8月11日上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原光明食品集團董事長、上海友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宗南挪用公款、受賄一案作出一審判決,判處王宗南犯挪用公款罪、受賄罪,決定對其執行有期徒刑18年、
  • 和英乳業阿米巴視角 | 光明乳業陷200億營收困局,昔日巨頭能否再現...
    近五年來,光明乳業營業收入在200億左右徘徊,未能獲得較大突破。雖然2017年營業總收入增長超過7%,但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收入增長再度呈現乏力之勢。光明乳業2018年全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14億元,其中預算外資產減值準備1.7億元。
  • 歐派家居2019年營收突破135億元,整裝大家居接單業績近7億元
    2020年4月28日晚間,歐派家居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全年,歐派家居共實現營收135.33億元,同比增長17.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39億元,同比增長17.02%。結合過去6年的業績數據來看,歐派家居的業績增速喜人,2019年營收數據幾乎是2014年業績的3倍。
  • 親親食品2019年淨利增147.8% 營收已連續五年負增長
    親親食品表示,報告期內,集團持續調整產品結構,重心於新產品開發以豐富產品種類,以提高整體利潤及企業長遠發展為目標。儘管年內產品銷量及總體收入有所下滑,綜合純利大幅增加是主要由於本集團持續調整產品結構及銷售策略,重心發展新產品及高毛利產品。 年內,本集團積極增加對新產品及高毛利產品推廣及費用支持同時,並減少對原有及低毛利產品的促銷活動和費用投入。
  • 大牛股4年暴漲12倍,高管趁機「割韭菜」
    年內,安井食品股價從最低48元漲至最高200.03元,區間累計漲超2.5倍,股價登頂後也開始回落調整,最新收盤價報193.55元,即將追平年內最高價,公司總市值報458億元。把時間拉長看,從2017年2月份上市以來,安井食品整體保持上升趨勢,股價從最低14.63元逐步攀升至歷史最高價200.03元,4年間累計漲超12倍(前復權),妥妥的大牛股代表。
  • 靠火鍋料製品營收連增6年,速凍食品龍頭安井食品怎麼做到的?
    其中,安井食品就是靠著專門生產火鍋料製品而一步一步發展壯大,最終成為速凍食品龍頭企業的代表。最近幾年,安井食品業績不僅連續增長六年,營收還首次突破50億元。加上近期疫情影響,公司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股價在4個月內漲了148%,最高達到119.5元/股,可謂風光無限!那麼,安井食品這幾年都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做到業績的持續增長呢?
  • 原長寧副區長劉平履新光明食品集團總裁:該職位曾空缺近一年
    原長寧副區長劉平履新光明食品集團總裁:該職位曾空缺近一年 視覺中國 資料圖上觀新聞6月29日消息,光明食品集團來了新總裁。
  • 一年股價翻兩倍、淨利潤增長四倍 三全食品暗藏這些貓膩
    業績方面,三全食品預告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增長3.9到4.2倍。實際上,三全食品一季度的淨利潤就已經增長5.4倍,半年報業績高速增長也在預料之中。   一年股價翻兩倍的三全食品,業績大幅增長是否合理?這種增長又能持續多久?
  • 康師傅2018年財報「兩副面孔」:營收淨利雙增長 五年裁員近2.5萬人
    康師傅2018年財報「兩副面孔」:營收淨利雙增長 五年裁員近2.5萬人  Winnie Lee • 2019-04-25
  • 【主題演講】光明食品集團國際化品牌之路
    光明集團是上海一家集現代食品、加工製造以及食品分銷零售為一體,具有完整食品產業鏈的國資企業集團,它是一個既年輕又厚重的企業。說它年輕,因為2006年8月才重組成立。說它厚重,因為集團旗下擁有眾多歷史悠久的知名品牌。比如說大家今天桌子上的正廣和,是151年的品牌,還有100年的冠生園,85年的梅林,65年的光明,55年的大白兔等等。
  • 推出網紅大白兔雪糕的光明乳業 去年收入利潤雙增長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憑藉莫斯利安酸奶冰激凌、大白兔雪糕等網紅新品,光明乳業近來頗受消費者歡迎。4月20日晚間,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乳業)發布了2019年年報,通過不斷加碼「新鮮」的戰略布局,「低溫大王」光明乳業去年實現了收入、利潤的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