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長傅斯年:2年解聘70教員,並貼字:為子女入學,請免尊口

2021-03-04 百戰不殆123

他是人間一個最稀有的天才。——胡適

在中國傳統社會,一直存在著一張複雜而龐大的「網」,它便是「關係網」。孩子上學要找關係,出門辦事要找關係,甚至買個菜、買件衣服,都要找關係,這不,剛當上臺大校長的傅斯年,就被人找上門,讓他「幫」自家孩子弄個入學資格。

但面對來人,傅斯年立馬就拒絕了,他轉身就在自己辦公室門口貼上一張紙,勸退來人,並且在短短2年裡,解聘了70餘名僱員,那麼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傅斯年,字孟真,山東聊城人。乃我國著名,出身於舉人之家的他,從小耳濡目染,接受良好教育,17歲就考上了北京大學預科,進入北大後,他被胡適先生的思想和觀點深深震撼。

北大學生會領袖,之後五四運動爆發,傅斯年還主動擔任遊行總指揮,是一位愛國的熱血青年。

後來,他獲得了庚子賠款官費留學的機會,便進入倫敦大學讀書,研究數學、物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希望日後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學成歸來後,他便被聘任為中山大學教授,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而努力,對於這名學生,胡適先生一直是非常欣賞的,直言他是世間稀有的天才。

抗戰勝利後,傅斯年成為北京大學代理校長,併兼任。上任後,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解聘某些教員,原來,在抗戰時期,日本人偷偷將多位親日派,或日籍教師塞進了北大,想要以此來給我國的有志青年「洗腦」,傅斯年仔細調查後,清出了這些人,接著便一個一個解僱他們。

1949年1月,歷史語言研究所遷至中國臺灣,傅斯年便一起前往臺北,併兼任了臺灣大學的校長。和當年一樣,一進入臺大,傅斯年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這個隊伍,他早就有所耳聞,當年臺大不少教師,以及學生,都是靠關係、靠錢進來的,簡直是烏煙瘴氣。

很快,傅斯年就清出了70餘名靠關係進來的教員,在不到2年的時間裡,傅斯年就把他們統統趕出學校,絲毫不留情面,傅斯年的舉動,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和尊敬,臺灣大學也在他的帶領下,一步一步走上正軌。

不過這天下總有「不死心」的家長,他們就是想讓孩子進臺大讀書,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教授,傅斯年被他們的行為搞煩了,便直接在自己辦公室門口貼了張紙,上書:

為子女入學說者,請免尊口

至此,大家了解到傅斯年的性格和為人,而臺灣大學也變成了一個真正做教育的地方。除了為人正直,傅斯年對待工作一絲不苟,清正廉潔,為了學校和學生們的事,每天操碎了心,就連後來做了手術,都不願休息,身體剛能動立馬回辦公室做事了。

高強度的工作,終究是拖垮了他的身體,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在工作會議中倒下了,最終因搶救無效身亡,享年54歲。

當傅斯年校長的死訊傳到學校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這件事,直到出殯那天,他們才接受這個事實,霎時間悲痛欲絕。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傅斯年便是這樣的人,關於他的為人、他的故事、他的精神,必將永遠流傳下去。

相關焦點

  • 七百天的臺大校長——傅斯年
    「在職一日,必當積極為本校努力一日」1950年12月20日下午,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在臺灣省議會答覆教育行政質詢時
  • 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勇氣:傅斯年先生逝世70周年
    12月20日是傅斯年先生逝世70周年。當時的情況,派系鬥爭激烈,當校長是個苦差事。而且北大需要保持「學術獨立」,必須排除從政官員。教授們想來想去,「暴脾氣」傅斯年好像是最合適的人選了。於是,傅斯年收到一紙聘書:代理北大校長一職。收到聘書後,傅斯年振衣而起,神情肅然:胡適不敢做的,我替他做,胡適不敢得罪的,我替他得罪。
  • 那一代知識分子的血性和勇氣|傅斯年先生逝世70周年
    今天是傅斯年先生逝世70周年。 當時的情況,派系鬥爭激烈,當校長是個苦差事。而且北大需要保持「學術獨立」,必須排除從政官員。 教授們想來想去,「暴脾氣」傅斯年好像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於是,傅斯年收到一紙聘書:代理北大校長一職。
  • 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長之初
    □ 肖伊緋    1945年9月3日,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長的朱家驊致電胡適,稱當局已推定胡適為北京大學校長;又因胡適時在美國,待其返國期間,暫由傅斯年代理校長一職。9月6日,任命胡適為北大校長的政府令文正式發表;當日傅斯年致電胡適稱:「北大復校,先生繼蔣夢麟先生,同人歡騰,極盼早歸。
  • 傅斯年在臺大的最後歲月
    國民黨當局為安定臺灣,權衡再三,決定讓傅斯年出任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於1948年8月從美國治病回國,臨行時美國主治大夫特別叮囑其回國不要擔任繁巨行政職務,如果操勞過度,高血壓病很容易復發,後果將不堪設想。傅斯年回國不久,就開始為主持史語所及其重要文物遷臺事務而東奔西走,身體已感不堪承受。
  • 聽臺大老校長傅斯年談教育
    臺大校長李嗣涔昨天在新生始業上,丟出這個問題,勉勵新生主動求知找答案,四年後的畢業典禮他還會問一次,希望到時大家都已知道答案。」臺灣大學的「傅鍾」為什麼要敲21響呢?讀罷全文,我才知道這與他們的老校長傅斯年有關。傅斯年有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 傅斯年:一位有血性的北大校長
    為抗議巴黎和會把原來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轉讓日本的決定,5月2日,蔡元培校長將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利的消息告訴《新潮》社的羅家倫、傅斯年、康白情、段錫朋等人。 5月3日晚,北大全體學生召開大會,傅斯年等新潮社同人出席了這次大會。在這次會議上,傅斯年等20名學生被推為代表,負責第二天大示威的組織事宜。
  • 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談教育:將人格尊嚴置首位可終止奴化教育
    對於他的學問,我心存敬意不敢妄加評論。讀了其教育論著之後,我非常感動。我以為,他當年的教育理想和辦學模式,仍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一、從臺灣大學的「傅鍾」說起 為寫這篇文章,我在提筆之前先上網搜索,看到臺灣《聯合報》兩年前發表的一篇通訊,標題是《臺大傅鍾為何21響》。
  • 臺北傅斯年圖書館參觀記
    在臺灣,已知的就有兩處專門紀念傅斯年的所在。一是位於臺灣大學校園內的傅斯年墓地,被稱為「傅園」,雖然傅斯年擔任臺大校長的時間尚不足兩年,但人們公認他是為臺灣大學奠定精神內核的一任校長。(《胡適日記全集》第8卷第547頁,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版)1960年,胡適在「中央研究院」院長任上積極籌措經費,加上申請到的美國援助,陸續興建了包括這幢四層大樓在內的一批建築,為了紀念傅斯年1928年創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功業,胡適先生親自做主,將其定名為「傅斯年圖書館」。
  • 矛盾知青、搬家先生、傅大炮:學者傅斯年
    「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與你拼命」、「一天有二十一個小時,其中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這是臺灣大學第四任校長傅斯年廣為人知的幾句名言。但傅斯年除了作為臺大校長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身份,其中一個重要身份,就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後簡稱中研院史語所)的創所所長。
  • 傅斯年和臺灣大學
    傅斯年是臺灣大學的第四任校長,他在任期間對臺大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臺大的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也是出自傅斯年
  • 臺大校長談「錢學森之問」:要敢做人所未做(圖)
    1982年返臺後,任教於臺大電機系,1996年至2002年間任臺灣大學教務長,2005年任臺灣大學校長至今。  李嗣涔主要研究半導體領域,為臺灣地區早期研究非晶矽的學者,並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在該領域有較高聲望。
  • 民國的底氣:​一文讀懂傅斯年:歸骨于田橫之島
    1923年進入德國柏林大學哲學研究院,學習語言比較學等。歷任中山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等職,抗戰勝利時曾代理北京大學校長,直到胡適到任。1949年以後,他擔任臺灣大學校長。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傅斯年是一個不應被忽略,但由於特殊原因卻不為更多民眾所熟知的人物。
  • 臺大校長管中閔為何上任僅一星期就被彈劾
    的理由,以7:4的結果通過了對臺大校長管中閔的彈劾。 事發後同行順藤摸瓜,發現郭2006年至事發十年間發表的11篇論文都涉嫌不同程度的造假,其中四篇是與時任臺大校長楊泮池共同署名的。 就這樣,一個教授的學術不端行為,卻把火蔓延到了校長的身上。
  • 東北糙漢傅斯年,做事雷厲風行,連蔣介石的面子都不給?
    傅斯年北京大學教授,代理校長,臺大校長,中山大學教授。曾兼任西南聯大教授等。可以說傅斯年在中國教育史上佔據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傅斯年是一個東北糙漢子,為什麼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不僅僅是由於他學術淵博,才學匪淺。
  • 歐陽哲生:傅斯年與北京大學
    5月2日,蔡元培校長將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利的消息告訴《新潮》社的羅家倫、傅斯年、康白情、段錫朋等人。5月3日晚,北大全體學生召開大會,傅斯年等新潮社同人出席了這次大會。在這次會議上,傅斯年等20名學生被推為代表,負責第二天大示威的組織事宜。5月4日上午,傅斯年在堂子胡同國立法政專門學校主持十三校學生代表會議。
  • 至大至剛,跋扈為公:史語所中的傅斯年
    首任校長司徒雷登大刀闊斧,治校業績斐然,燕大在中國教育界的聲譽直追清華、北大。「北大老,師大窮,清華、燕京可通融」,這是「七·七」事變前流傳於北平高校的女生擇婿標準。傅斯年與王世襄的故事還有精彩的「兩句話」後繼。王世襄在中國營造學社幹得很好,抗戰勝利後,清理追還被敵偽劫奪的文物,貢獻頗多。1945年9月至1946年10月,就具體經辦收回六批文物。
  • 臺灣大學兩名教授涉論文造假被解聘
    >   中新社臺北2月25日電 臺灣大學24日晚就論文造假案作出懲處決議,認定郭明良、張正琪教授違反學術倫理,予以解聘。
  • 錢武肅王第三十五世孫,臺灣大學原校長錢思亮
    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內遷昆明,正式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錢思亮任西南聯大化學系教授,講授有機化學。由於治學嚴謹,循循善誘,在聯大教授中頗負盛名。1940年,父親在上海被敵偽刺死,輾轉取道,由昆明回到上海奔喪。事後因交通阻塞,只得滯留上海,在上海化學藥物研究所任研究員。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被委任為經濟部化學工業處處長。
  • 推薦蔡英文選校長?臺大怎麼啦?
    推薦蔡英文選校長?臺大怎麼啦? 2012年06月20日 08:5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大學要選新校長,據媒體報導,蔡英文被「遴選委員會」推薦為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