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園之後有很多中大班的家長已經提前開始做上了選擇題。應不應該退園提前去學前班學習呢?還是要留在幼兒園在待一年,等到時候直接上小學?
不提前學習的話跟不上進度怎麼辦?
一系列的教育問題讓許許多多的家長開始踏上疑問的列車,其中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抓緊學習一些未來用到的知識,學拼音、學英語、學數學、學朗誦等等,放棄了遊戲玩具,端起了課本,上起了學前班。
2.懷著想讓孩子在這個年紀多玩玩的心理,繼續讓孩子在幼兒園享受無憂無慮的孩童時光。
3.兩種心態都在思索中,又想抓學習又想讓孩子多玩玩,猶豫不前。
提前上學前班好還是不好?
到底應該怎麼抉擇呢?先來看看其中的利弊。
先講一個超前學習的故事:
一位孩子的媽媽為了讓孩子在開始就先人一步,在短短的幾年內花高價給孩子報了10多個學習班,孩子在多種學習中也不負眾望,在上一年級的時候成績非常不錯,在孩子的眼裡,老師講的都太簡單了,慢慢的到了二年級三年級,這位媽媽卻發現孩子的成績開始走了下坡路,慢慢的他開始討厭上學,不喜歡寫作業,經常走神。
故事是個例,但是卻提醒我們,提前學習小學知識雖然會讓孩子在一年裡時比其他孩子優秀,但會讓孩子覺得內容簡單缺乏求知慾,覺得不用聽也會,會養成上課不注意聽講的習慣。
等孩子升了年級,超前學習的知識大部分透支完了,加上之前學習的欲望不強,也沒有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後面只會發展的越來越糟糕。
所以並不建議提前早早的讓孩子接受小學課程。還是應該在合適的年紀做合適的事兒。
不上小學上幼兒園,幼兒園會給孩子帶給什麼?
1.培養自理能力,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孩子成長必經一步。
在家裡會依賴父母的幫忙,在幼兒園,老師會帶著孩子,學習很多一點一滴生活中的小事,自己吃飯、穿衣服鞋子、自己洗手、洗襪子、自己整理玩具、房間等等等等。
孩子可以和一群相同年齡的小夥伴一起做這些事,環境更有趣,行動更積極,輕鬆掌握生活小技能。
2.良好的行為習慣
好的行為習慣真的太重要了,作為成人的我們也時刻在讓自己保持好習慣,作為兒童來說這也是他們早期教育中的核心任務。
其中包括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生活習慣又分為作息(不賴床)、衛生(整理房間玩具書本)、文明禮貌(用文明用語、主動打招呼,長輩有禮貌,懂得道歉)、規則(用完東西放回原位、知道開始和結束)的習慣等。
學習習慣又包括閱讀(安靜看書)、傾聽(認真聽別人講,講完自己再發言)習慣等等。
不要覺得孩子小就不重視這些好習慣的培養,長大後再改真的很難了,細數自己是不是有很多習慣從小養成的呢?長大後重新培養習慣是容易還是困難?
很多的家長和老師會反應,上學的孩子經常筆本橡皮丟了又丟,找不到在哪裡,桌面亂七八糟自己不會整理,忘記帶課本,聽課不專心,後期在培養教育的時候收效甚微,改不過來……因為習慣沒有培養好才會這樣不是嗎?
孩子小,更容易習慣養成,錯過黃金時期就只能後悔了。可能一些不良的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
3.良好人際交往能力
很多的家長都擔心孩子交不到好朋友怎麼辦?
幼兒一般在3歲以後會有和別人交朋友的意識,如果不對這個社會交往能力鍛鍊的話可能會導致孩子自我、驕橫、不合群。
在幼兒園,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追逐嬉戲、做手工、玩玩具、滑滑梯、扮演遊戲等等,不知不覺的互相模仿、合作、分享、溝通。
等上了小學,表達、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都不用擔心,而且會在此基礎上更加有提升。
其實在幼兒園老師也會教古詩、學數字,只不過用的是更親切易懂遊戲的方式罷了。
比起上學早或許晚一點兒更有優勢
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必須遵循孩子的客觀發育規律,就拿學寫字來說,5歲孩子和6歲的孩子相比,手部力量就有著不少的差距,不是孩子不好好學而是肌肉還沒有發育成熟。
稍大點兒的孩子更懂事!也會提前進入狀態,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專注力、理解能力都會比年紀小的孩子要好很多,吃飯睡覺也會更認真,和老師溝通起來也比較順暢,相信他也會成為老師的得力小助手。能力強對應的會得到更多的表揚,會讓孩子產生自信感。
當然了,孩子晚一年上學可以,但也一定要在8歲前上學。
說了這麼多,到底應該怎麼做出選擇呢?
我的建議是,遵循孩子年齡發展的規律,到了入學年齡再上學,對於幼兒園大班的幼兒,沒到年齡不要著急上幼小銜接班、學前班之類的。
通常大班在同年的六月份左右舉行畢業典禮,孩子還有三個月上學,時間也完全夠用了。
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快快樂樂準備上小學,告訴孩子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
帶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走一走家裡到學校的路,試一試一節課45分鐘的感覺,和孩子一起準備上學用具等等;
最後依舊是繼續培養好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美好的童年是一生僅有一次的旅程,不要把它作為百米競賽來毀掉這一生一次的美好,而是應該比作一場緩慢有趣的馬拉松比賽。
也許最開始贏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後期因為體力不支輸了比賽;
也許前期和中途都很好的保持了體力,最後放棄了,沒有堅持下來;
也有堅持到最後並且掌握了好的方法贏得比賽的人。
好的選擇會一定帶給孩子不一樣的世界,相比讓孩子為了成績你追我趕,或許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更能讓我們開心。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