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嚴重,缺少信心,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正在失去重要的機會

2020-10-07 少年心靈寫作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這一點不假。不過,如果父母太害怕自己的孩子吃虧,處處護犢子,是對孩子很大的傷害。

碩碩是一位9歲的男孩,在他4歲時由於春節在奶奶家放炮竹,不小心傷到了眼睛,後來經過治療,碩碩的眼睛已經恢復了正常,只是由於受傷時養成了有些頻繁眨眼的習慣,如果不仔細觀察,其實誰也發現不了碩碩這個特點,偏偏碩碩的媽媽將孩子頻繁眨眼,看得非常的嚴重。碩碩的傷早已好了,但是媽媽心中的傷卻一直沒有好。媽媽內心愧疚極了,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因此媽媽在生活當中對碩碩的關心特別的多,保護也特別的多,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不一樣,因為心存愧疚,媽媽對於碩碩提出來的要求,無論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都給予滿足,比如碩碩不想學習,媽媽不是鼓勵,而是每次都允許碩碩找藉口拖延不學習。



碩碩的父母經濟收入很一般,但是對於兒子提出的要求都是不打磕兒的給予滿足,我媽媽一年都捨不得買一件新衣服,卻給碩碩花好幾千塊錢買玩具,碩碩渾身上下穿的都是名牌,理由很簡單,說碩碩那個眼睛有毛病,擔心別人看不起,她要讓碩碩能夠有資本在別人面前揚眉吐氣。如果碩碩跟班裡哪個同學發生了矛盾,即使是很小的事情,碩碩媽媽也要找到對方的家長去哭訴理論。

碩碩到了三年級的時候,不但學習成績非常的糟糕,也變成了一個非常霸道不懂事的孩子,稍有不順心就又哭又鬧,還打父母,對爺爺奶奶也不尊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讓全家人都不舒服。



說媽媽覺得就是因為碩碩的眼睛受到了傷害,所以他很情緒不好,但實際上碩碩媽媽沒有反思,正是因為自己過度誇大了兒子的眼睛受傷的事情,對孩子毫無原則地滿足,導致碩碩被過分的溺愛。碩碩媽媽這是典型的護犢子情結,護犢子情結傳遞給孩子的是:「你是有問題的孩子,你不如別人,你很差!你需要媽媽出手幫助,否則你一切都搞不定!」

其他的什麼都不用說了,光是媽媽這一個暗示就足以讓孩子成為了一個自卑的人,孩子的那些飛揚跋扈,比如在學習當中一遇困難就退縮的行為,背後都是有一個聲音——我不行,我做不到。媽媽出於所謂的愛對孩子的袒護,卻是對孩子難以言說的打擊和否定,是很殘忍的傷害。而這種傷害帶來的不舒服感,孩子又無法用語言表達,於是又化為了喜怒無常的情緒。



而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會在任何的一個細節當中都會傳達一種,我相信你,你能行試試看。就算孩子最初的時候做不好,或是在某種情境當中吃了虧,但是這都是他們成長的禮物,在父母寬大的胸襟面前,孩子也會成長為一個內心有力量的孩子。

雖然保護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是切不可太順應自己的本能而失去理智,父母對孩子的護犢子情結,只不過是把孩子推向更深層的自卑。

相關焦點

  • 「自卑」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重視起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積極向上,大膽自信的,而不是有嚴重的自卑情結。孩子為什麼會自卑呢?這背後固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父母要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的表現,然後積極地對症下藥,不要讓自卑心理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過度保護孩子,可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這些阻礙
    孩子缺失探索,阻礙智力發展 自孩子出生以後,很多父母就在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不讓孩子亂翻亂爬、四處亂摸,但這種過度保護會讓1~3歲處於探索期的孩子失去動腦
  • 家長越過度保護孩子,對孩子的傷害越大,學會3點教孩子直面危險
    孩子出生後,家長擔心的問題,從來沒有斷過。常聽家長說「不要碰這個,危險。不要去那兒,危險。」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几乎把所有危險,都屏蔽在外。為了讓孩子可以遠離危險,家長也是絞盡腦汁。對孩子來說,家長的過度安全保護,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 這4個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要及時改正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信,而不是自卑的。但很多家長並不知道,自卑感是從孩子一出生就伴隨著他們的。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提到:自卑感從嬰兒期就存在,這源於弱小的孩子對成年人的天然依賴。但若隨著成長發展到某種程度,也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想要幫助孩子,察覺到孩子的自卑情緒是至關重要。
  • 家長的這些行為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自信多一點,自卑少一點。自信的孩子才能更出眾,自信是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墊腳石。反之自卑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悲觀失望、喪失信心等。自卑的孩子內心是孤獨而痛苦的。1 過度勤儉的家庭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但如果父母過度節儉,就會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一種窮的觀念,畢竟每個小孩子都有一顆攀比心,看到其他小朋友擁有的,自己也想要。
  • 別讓你的「自卑」毀了孩子的生活
    很多人在生活、工作、人際交往中常常因為自卑而失去了許多機會。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我們就開始受到了周圍人,事的影響。特別是父母帶來的直接影響。 父母的過度保護,不理解不支持孩子的一些行為,尤其是一部分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社會地位強行帶入到孩子的身上,持「父母有多大本事,子女就有多大本事」這種錯誤觀點。自己眼裡無法完成或者不能實現的事,就直接否定了孩子的行動。
  • 我的孩子自卑嗎?7個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所以,父母能夠識別孩子自卑的特徵和表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西恩庫帕通過多年研究,總結了自卑孩子常有的7個表現和父母的應對方法。自卑孩子常有的8個特徵1、敏感生活中,自卑的孩子往往比較內向、敏感和多疑。
  • 怎樣克服自卑感?4個方法,讓孩子告別自卑,充滿自信
    而孩子的情感和感受被父母忽視,比如被父母打罵、吼叫等這些方式,都是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在這些方式下對待的孩子,自我價值低,覺得自己不如人,不重要,因而會孤僻、膽怯、自卑。自卑的孩子很少有過成功的體驗,而對生活不抱希望。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充滿了失敗的感受,他們的思緒總是更多地轉向過去,無暇面對未來。
  • 如何讓孩子克服自卑
    自卑的孩子一般缺少熱情,缺少進取心,無論做什麼事效率低下。如果自卑心不能得到克服,時間長了就有可能變成自閉或憂鬱。如何才能讓孩子克服自卑,重塑自信? 1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懂得無論做任何事,都不會一下子就成功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經不起失敗,不能一蹶不振,更不可自卑而失去信心。
  • 家長注意:孩子自卑的表現
    自卑的孩子內心缺少陽光、溫暖和愛,他們可能存在交友困難、心理疾病、職場坎坷、感情受阻等問題,而家庭往往是孩子自卑的源泉,如果您的孩子出現這些跡象,說明骨子裡透著自卑,需要及時「挽救」。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出以下早期徵兆1.常年情緒低落自卑感強的兒童,往往伴有不安、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還會呈現出一種病態的自我保護心理,對別人的批評或者建議,會作出過度的反應,如大哭大鬧,極度消沉等。
  • 過度保護的父母:如何放手養育獨立的孩子
    你想讓你的孩子是健康的,安全的,並成功的-所以難怪你會發現自己幫助了一點太過多或加強在保存一天任何時候去的東西稍微歪。但是,不斷的「 直升機 」活動可能會阻礙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過度保護父母意味著好,但是追求完美往往弊大於利。那麼,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是保護過度的父母?潛在的後果是什麼?而且,最重要的是,您現在如何才能阻止無意的窒息呢?
  • 這6個跡象,說明你可能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自卑的小孩,內心充滿了痛苦,充滿了對自己的貶低。在機會面前,不敢表現,小手心裡掐出了血印子,都不敢跟老師報名合唱團。,常常容易自卑,並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很多極端行為。
  • 自卑的父母更易「過度保護」,學會做「過濾器」才能培養優秀娃
    (一)權威者和自卑者都容易陷入「過度保護」的怪圈「為了孩子好」這個藉口之下,隱藏的是父母更加關注自己的心,而不是致力於培養孩子的愛。以前的父母忙於生計,沒有功夫和精力對孩子過度保護,甚至適當保護都做不到,很多孩子都是被放養長大的。
  • 如何放手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不要做過度保護的父母
    你有責任撫養、塑造和約束一個小人兒,風險很高,後果也很嚴重。你希望你的孩子健康、安全、成功,但也經常會覺得自己可能管的太多了,甚至當事情稍微出錯的時候,你挺身而出挽救局面,也不足為奇。
  • 當孩子透露出這「3個跡象」,說明孩子很自卑,家長務必提起重視
    文/小漁媽媽育兒自信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樂觀大方,總是能夠抓住命運給予的機會,做出不俗的成績。自卑的孩子則往往把自己縮在一個角落,即便自身非常優秀,也不敢表達自我。所以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身上存在自卑的跡象,家長就要提起重視,給予相應的引導,幫助孩子消除自卑的情緒。
  • 我們必須對過度保護有意識,對培養孩子獨立的各種機會保持敏感
    極少有父母會故意不讓孩子發展獨立和自立的能力,我們都希望孩子擁有這些。因此,我們必須對過度保護有意識,並且對能夠培養孩子獨立的各種機會保持敏感。當我們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時,其實是在展示我們比他大、比他好、比他有能力、比他有經驗、比他更重要,會更加強化我們比孩子優、孩子比我們差的想法。最後,我們自己還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覺得自己很無能。替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情,讓他非常氣餒,這樣剝奪了孩子體會自己能力的機會。
  • 孩子的自卑,往往是父母造成的,用好這五個對策,孩子會變自信
    過度怕人害羞,可能是內心深處隱含著強烈的自卑情緒。如今,自卑成了孩子存在的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因為自卑,孩子膽小、敏感、不自信,性格上有所缺失。然而孩子自卑,往往是父母造成的!在小學時期,家長、老師和同伴等重要他人的評價直接關係到孩子自我的發展,過多的批評與否定會導致孩子自卑
  •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自卑的困擾?
    自卑的成因阿德勒認為人格的形成是在幼年開始的,尤其是4-5歲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期由於環境或者家人等的不良影響下,會使孩子的價值觀發生扭曲,容易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因為他們將注意力太多的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失去了與社會的聯結,缺少克服問題的能力。在你的描述裡,你可能將你自己自卑的原因歸咎於物質的匱乏!
  • 孩子出現幾個跡象,可能已身處自卑的邊緣,家長鬚及時「挽救」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俗話說,人可以自謙,但不能自卑,自卑會影響人的一生。自卑的孩子內心缺少陽光、溫暖和愛,他們可能存在交友困難、心理疾病、職場坎坷、感情受阻等問題,而家庭往往是孩子自卑的源泉,如果您的孩子出現這些跡象,說明骨子裡透著自卑,需要及時「挽救」。
  • 4個不經意的細節,暗示你的孩子正在悄悄自卑,不注意就晚了
    導讀:4個不經意的細節,暗示你的孩子正在悄悄自卑,不注意就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4個不經意的細節,暗示你的孩子正在悄悄自卑,不注意就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