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權威解讀
2011年諾貝爾獎心理學獎頒給了來自Cornell University的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因為他們的一篇報告,報告顯示:通過對人進行閱讀、駕駛、下棋、打網球等技能研究做出實驗發現:
無知要比知識更容易產生自信。並且得出四個理論:
1.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二、網球引子
網球運動是世界上第二大體育運動,說他它小眾可它卻真的不小。打網球的人好像更容易更願意進行思考,因為他們往往很容易就進入到了自我的滿足!自我的懷疑!甚至自我的崩潰中....其實在打網球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享受網球這項運動給我們帶來「初戀般」擊球瞬間的甜蜜感,更多的是對事物的理解、對問題解決的辦法、對性格的塑造、對品質氣質的鑄造、對交際的能力、對平臺的搭建、對人生的思考.....如果你真的打過網球,你不會認為我說的是誇張的,反而會非常贊同我的觀點。
甜點君每天站在球場望著看似簡單規整的場地、來回跳動的小綠球,每每都會陷入更多思考。網球運動如是,人生亦如是。網球是一項技戰術遊戲、更是一項心理遊戲。巧妙的記分規則,處處彰顯著它獨特的魅力和精密的算法、每一分對敵我精妙的影響。15:30、15:40、30:40、40:40、0:30、0:40等等等等!看似簡單的比分,卻蘊藏著無窮的魅力和智慧。然而今天甜點君並不想多談比分的心理影響,當然後面會談,今天,來談談心理學方面的另一個與網球運動「契合」度十足的「達克效應」。
三、「達克效應」
何為「達克效應」?即是: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也就是咱們通常說的:自我感覺良好其實水平一般、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無知又自大、時長優越感十足又喜歡說教別人的自大者。具體如圖所示:
1.業餘網球運動中的「達克效應」
如圖所示:
*為什麼3.0是大多數普通愛好者的愚昧之山?
網球運動的愛好者來說其實3.0及3,0以下的佔多大多數,他們往往出於對網球運動好奇,或者在學校、在社區、在俱樂部中間歇性的進行網球運動,日常又由於時間或者場地同伴的原因,不能有效的進行持續的訓練,一些手感好一些的、身體素質強一些的可以到達3.5,3.0這個階段,網球的各項技術對於愛好者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認知,愛好者這個階段提升速度最快,幾乎一下午就能感覺自己進入了新的層級,殊不知只是了解範圍的擴大,而不是真正的掌握。就像正反手不管是「蹭著」還是「撩著」都能打起回合,殊不知還有擊球「質量」二字,更不知還有深度角度速度旋轉等變化;動力鏈不合理、脫節;步法移動毫無章法,等等。還有些網球愛好者可能會意識到這些問題但是由於沒有系統的實踐,往往認知上出現極大的偏差,此時似乎他們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論,他們的自信心也是最為爆棚的狀態。也唯獨這個時期會大概率出現:網球鍵盤俠和球場上的中年甚至老年油膩「教練」。自認為水平到達頂峰,對網球認知全面,更甚者對女孩子指手畫腳的網球不雅場面。但凡了解網球文化的愛好者都對其嗤之以鼻。
2.*處於3.5左右到4.0之間的愛好者往往均是願意思考、勤加練習的,他們在球場異常謙遜,懂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哪,也經常與高手過招,渴望突破自己如果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再加以正確的理論引導和自身素質的提高一般也都有希望進入到網球的開悟階段。
3.*基本上4.0以上水平的愛好者已經基本上踏上了網球的開悟階段。再往4.5或者5.0水平業餘網球愛好者往往受於自身身體素質和訓練強度心理因素等限制,基本上達到了業餘網球水平的頂峰階段。
2.「達克效應」是:元認知
其實出現網球達克效應的原因就是過于于自我為中心,過於把「自我感覺」當作「真實情況」。比如我們經常會遇見一位多年的網球愛好者,平時酷愛費德勒,每天都要看其視頻然後模仿其動作,自我感覺極其良好,殊不知自己的身體素質和認知能力都遠遠不及,甚至自己也從來沒有看過自己打球的視頻和照片,一度自己欺騙自己終究登上愚昧之山的頂峰。
3. 「達克效應」是網球運動「層級進化論」重要的心理機制甚至是層級進化的重要屏障
其實美國的NTRP網球等級標準還是達克效應的三個階段,都是網球層級理論的重要基石,層級理論是結合各種身體、技術、認知、心理、戰術等因素,通過穩態和動態的相互作用,達到突破自我,實現進階的網球運動現象。
4. 如何擺脫網球運動中的「達克效應」走向開悟之坡?
*開放的心態和承認自己的無知
打網球首先要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這樣不僅僅有利於自己網球水平的提高,更能讓你真正的融入到網球的氛圍和感知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很多人經常抱怨,熱愛打網球卻沒有同伴,沒有場地。我想說,你的心態還不夠開放,要知道真正的網球人溝通起來共同話題不要太多了。無知在網球人的世界裡從來都是褒義詞,自大的人不會出現在網球場上,就連世界第一發球也會雙誤,0:40落後也會哆嗦,每個職業選手站在賽場上都不能說下一分我能一定能贏。承認自己的無知不可怕,在網球運動中它就像一個催化劑一樣,會幫助你迅速的成長!
*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正確的認知自己和他人
能在網球場上給你提意見的人你應該倍加珍惜,一般大家都在糾結自己的問題,能「大度」的告知你所存在的問題,你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可能真的會比較嚴重。另外也要學會對他人正確的認知,別人比你水平高,球星打球瀟灑,要懂得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和方法,遠比你的一句:太帥了!要有用的多。一般善於思考的網球人對自己都會有一個籠統的正確認知,自己的反手不盡人意,自己的發球壓迫性不夠,自己的截擊老是出界。我想說僅僅存在於此,還是不夠,職業球員比賽完還要回看自己的錄像,眾所周知的很多網球職業頂尖網球運動員比賽結束不管輸贏都還會進行長達3個小時的訓練,就是為剛結束的比賽的表現進行一個再認知和再修補的過程。更何況業餘網球愛好者的我們,身邊都有手機,按下錄像鍵,從學會認識自己開始!
*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不找藉口和理由(承認對方優秀)
我的球鞋不舒服、我的球拍不夠好、我的球拍磅數不合適、我的老師和教練不專業、我的身高不夠高、對方太能磨了、裁判不公平等等,這些理由聽得不要太多。你輸了,就要承認別人比你優秀,你贏不了就要承認你還不具備贏得水平。正確的從自身出發,你下次就會進步!
*永遠要有大局觀!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很多業餘網球愛好者的認知還是很有限,可能他所遇到過的球友和對手兩個手指都能數的過來,可能他連一本正規的網球教材書籍也沒看過,可能教學片就看了兩套就認為已經充分了解網球運動發展的趨勢。殊不知職業選手不管男女,不管排名第一還是第300,他們的技術每年還都在改變和優化,只為更好的適合當下的自己和網球的新形勢。所以!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你可以沒時間走出家門,但是不能停止你思想上的進步,目光不要僅僅局限於國內,網球是國際化的運動更要懂得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自己和專業人士的切身實踐,比如都看到這了還不知道關注甜點網球公眾號
四、名人語錄與君共勉
莎士比亞:愚人自以慧,智者自以愚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最好的,缺乏說服力,而最糟糕的,是充滿激情的強度。」——W.B.葉芝
「我們這個時代讓人困擾的事之一是:那些對事確信無疑的人其實很蠢,而那些富有想像力和理解力的人卻總是懷疑和優柔寡斷。」——貝特朗·羅素
本文素材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