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三隧一橋」跨河通道建設,開工建設濟南黃河體育中心

2021-01-12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12日,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濟南市市長孫述濤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濟南將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面起勢。

完善規劃和政策體系。按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生態優美的要求,加快完成起步區發展規劃編制和報批,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各類專項規劃和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繪製黃河兩岸南北呼應、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城區新藍圖。用活用好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經驗政策,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和開發運營機制,強化產業布局統籌、要素支撐保障等政策供給。

加快導入高端高新產業。大力引進對接全球創新資源,超前謀劃布局戰略前沿技術。加快中科新經濟科創園、數字經濟和智慧物流產業園建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高端裝備、現代物流等產業集聚發展。高水平打造綠色建設產業園,吸引集聚一批龍頭企業、研發機構。加快發展高端會展,建成綠地國際博覽城會展中心。

高標準建設現代化新城。實現濟濼路穿黃隧道、鳳凰黃河大橋、齊魯黃河大橋建成通車,加快「三隧一橋」跨河通道建設。開工建設濟南黃河體育中心,積極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向起步區集聚。高起點規劃建設區域路網、智能電網、燃氣管網、供熱管網、供排水管網,推進組團式市政綜合體建設,加快太平水庫項目前期工作。建設綠色數字城市平臺,推進數字孿生城市規劃建設。制定完善綠建規劃、綠建標準、綠建體系,打造綠色城市示範區。

相關焦點

  • 濟南新「三隧一橋」即將開工 規劃跨黃通道數量翻番
    12月22日,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期間,濟南跨黃通道建設突破歷史,長清黃河公路大橋、石濟客專公鐵兩用橋建成通車,齊魯大橋、鳳凰大橋和濟濼路隧道加快建設,黃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濟濼路北延隧道和黃河大橋復橋即將開工,規劃跨黃通道實現數量翻番。
  •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加快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2020年4月28日,省市主要領導到先行區調研,2020年7月23日,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北起戰略,2020年8月31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明確提出「支持濟南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先行區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發展機遇。2021年,先行區將聚焦落實黃河戰略,加快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 未來5年6條高鐵建成 「三隧一橋」將開工
    濟鄭高鐵濟南段總裡程34公裡,投資總額為115億,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徵地拆遷、三電遷改和主體建設工作,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黃臺聯絡線總裡程10.5公裡,投資總額為24.4億元,目前工程正在按計劃加快推進,施工單位已全面進場施工,預計2022年建成。  「十四五」期間開工的項目有3個,分別是濟棗高鐵、濟濱高鐵、德商高鐵。
  • 濟南新跨黃通道「三隧一橋」即將開工
    濟南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賈玉良,請他圍繞「交通先行『城』就未來」,介紹「十三五」時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濟南全力打造了高快一體高速網、縱橫環聯國省道網和四好農村路三張公路網,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77萬公裡,新改建幹線公路裡程441公裡(高速公路273.1公裡、普通國省道167.9公裡),幹線公路密度達到173.5公裡/百平方公裡,提高10個百分點,居全省前列。一是「三環十二射」高快路網加快構建。
  • 從渡過到穿過,黃河天塹變通途
    20世紀70年代末,國家開始改革開放,黃河兩岸經濟交往漸趨頻繁;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黃河北岸成為濟南城區的主要「菜園」;農產品要運出來,農民要利用農閒時節進城打工……多種因素反映出同一個問題,輪渡已無法承擔日益增多的人車流量,濟南黃河大橋建設勢在必行。
  • 濟南「三隧一橋」即將開工,規劃跨黃通道實現數量翻番
    一,十三五期間,濟南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77萬公裡,幹線公路密度居全省前列。其中跨黃通道建設突破歷史。長清黃河公路大橋、石濟客專公鐵兩用橋建成通車,齊魯大橋、鳳凰大橋和濟濼路隧道加快建設,黃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濟濼路北延隧道和黃河大橋復橋即將開工,規劃跨黃通道實現數量翻番。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正式盾構掘進
    9月20日上午,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十四局負責施工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正式盾構掘進,隧道開挖直徑15.76米,為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宣布濟南黃河隧道盾構掘進正式啟動。該工程位於濟南城市中軸線上,北連鵲山、濟北次中心,南接濟濼路,隧道全長4760米,其中盾構段長2519.2米,管片外徑15.2米,內徑13.9米。設計為雙管雙層,上層為雙向6車道公路,下層為城市軌道交通預留。
  • 中國夢·黃河情丨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亮點頗豐 先進技術促進黃河兩岸...
    為促進山東省經濟新一輪騰飛,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濟南市著力「一山、一河、兩泉、八湖、多廊」的市域生態格局規劃,構建「一體兩翼多點」空間格局,濟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攜河北跨發展戰略,先行建設「三橋一隧」。濟南鳳凰黃河大橋將為促進山東省經濟新一輪騰飛,實現可持續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 產業培育與生態保護齊頭並進,濟南「黃河文章」正展開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黨政辦公室主任黃治修的一篇署名文章《黃河兩岸先行區》中提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支持濟南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起步區的規劃尚未公布,但確定的是起步區也跨黃河兩岸。公開信息顯示,濟南市十四五規劃指出,要高水平建設起步區,崛起北部全力建設未來希望之城。
  • ...北起、中優」◆加快建設黃河北岸主城區濟南打造城市發展新格局
    7月23日,記者從中共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為適應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濟南提出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東強」就是要做強東部的科創實力和產業能級,以三大國家級開發區為載體,打造智造濟南、科創濟南東部隆起帶。要加快建設以齊魯科創大走廊為核心的發展軸,推動章丘區加速融入主城區,加強濟淄協同發展。
  • ​濟南多區域利好頻傳:華山湖溼地公園一期開放,工業北路高架11月通車,劉長山路有新進展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作人員稱。除試驗段已建設的湖外,一期景觀工程還將有荷花池和一個4萬多平米的湖面,未來這三個湖也將作為華山湖的內湖成為整個湖區的構成。華山溼地公園景觀核心區四周還將建設幾座橋梁,目前橋梁工程已完成方案設計。
  • 濟南這個片區將建黃河體育中心!面積2000多畝,可容納6萬人……
    近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部經濟區城市設計及標誌性建築形體設計項目、濟南黃河體育中心城市設計及標誌性建築形體設計項目方案徵集專家評審會召開。積極引入國內外總部企業,建設總部集群,加快布局高端商業金融、商務辦公等現代服務業,打造總部與商務中心。結合重大文化設施建設,導入知名動漫、文旅、教育等文化產業,建設教育基地,打造泉城特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
  •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
    今天是我市「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三場,我們邀請南部山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文東河,請他圍繞「聚力突破、創新求實,全力爭當省會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介紹南部山區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保護、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情況。
  • 濟南黃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等四條跨黃通道即將開工
    十三五期間,濟南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77萬公裡,幹線公路密度居全省前列。12月22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召開。據悉,濟南幹線公路密度達到173.5公裡/百平方公裡,提高10個百分點,居全省前列。濟南全力打造了高快一體高速網、縱橫環聯國省道網和四好農村路三張公路網,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77萬公裡,新改建幹線公路裡程441公裡(高速公路273.1公裡、普通國省道167.9公裡),幹線公路密度達到173.5公裡/百平方公裡,提高10個百分點,居全省前列。
  •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重點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面起勢實現「一隧兩橋」建成通車,加快「三隧一橋」跨河通道建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面起勢,是濟南發展進程中需要著力走好的重要一步。今年,濟南將加快完成起步區發展規劃編制和報批,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各類專項規劃和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繪製黃河兩岸南北呼應、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城區新藍圖。今年,濟南將實現濟濼路穿黃隧道、鳳凰黃河大橋、齊魯黃河大橋建成通車,加快「三隧一橋」跨河通道建設。並且,開工建設濟南黃河體育中心,積極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向起步區集聚。
  • 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加快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圍繞打造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完成鄭州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總體發展規劃和起步區建設方案,努力在打造幸福河上走在前列。加快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謀劃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黃河灘區公園及沿黃慢行系統、黃河文化演藝綜合體、國家文化交流中心、黃河中下遊分界線標誌性建築等項目,推進雙槐樹遺址等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著力打造黃河文化遺產廊道。
  • 萬裡黃河第一隧!中國開建第一大黃河隧道!
    但是最近,一項全新的工程在山東濟南開始建造濟濼路穿黃隧道,又稱濟南黃河隧道,面對黃河如此多變的河道,複雜的地質條件,人們或許從來沒有想像過可以駕車或乘坐軌道交通由黃河之下穿越黃河這條被譽「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在黃河之下54米深處的隧道將濟南南北城區相互連接。
  • 新建中蘭客專(甘肅段)控制性工程靖遠黃河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11月1日5時30分,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泵送入模,新建中蘭客專(甘肅段)控制性工程「四隧一橋」之一的靖遠黃河特大橋主橋連續梁中跨順利合龍。  據悉,由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蘭州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建設管理,中國中鐵大橋局承建,中鐵濟南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負責工程監理的靖遠黃河特大橋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灣鎮和糜灘鄉,是整條線路最長的橋梁,中蘭客專(甘肅段)「四隧一橋」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甘肅段唯一跨越黃河的橋梁。
  • 「一張藍圖幹到底」,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根據《綱要》,濟南將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標杆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在保護母親河、打造幸福河偉大事業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 小清河跨河通道已近40餘處,又將再添一座跨河大橋——洪園橋,連接...
    公告顯示,洪園橋的建設單位為濟南濱河新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長度為361.7米,包含臥牛山路段、跨小清河路段,其中臥牛山路段長度為146.8米,跨小清河橋梁包含一座新建橋梁,長145.8米,總長214.9米,紅線寬43米。8月11日,記者來到洪園橋附近。洪園橋位於濟南市華山片區東南角,連接小清河北路與小清河南路,往北直通臥牛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