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不再成門檻!英語計算機不再是評職稱硬槓槓

2021-01-11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考生正在諮詢職稱英語考試培訓

  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經媒體報導後,昨天成為最熱門話題。

  2016年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等級統一考試將於3月26日上午舉行。雖然政策落地得一些時日,但各界人士已開始為「釋放人才紅利」的舉措拍手稱快。

  考了5年英語無果 坐等50歲

  昨天,東郊一家事業單位開例會,最終變成了「職稱討論會」!職稱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一種任職資格,更多地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參評更高級別的職稱,成為許多人的追求。

  李先生今年48歲,是單位的業務骨幹,長期在一線工作,單位裡同事遇到業務方面的事情都會請教他。「你說,英語跟咱們從事的專業沒有一點關係,為啥評職稱偏偏要考英語?」李先生之前多次吐槽,但是為了能晉升,考了5年職稱英語,鬱悶的是,一直都沒有通過考試,後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坐等50歲!」

  「因為評職稱裡有一項,年滿50周歲並長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免考英語。我等到50歲時,就不用考英語了,那會兒再評職稱就好!」李先生說,這下好了,不用再等到50歲了,希望陝西儘快出臺具體細則,他今年下半年就好申報職稱。

  英語成門檻 工資待遇受影響

  李女士從事文字工作18年,至今沒有申報職稱,因為考不過英語和計算機。「跟我同一年到單位的兩個同事,都評上副高了,我現在連初級職稱都沒有!」李女士說,職稱和工資待遇掛鈎,自己每個月工資少拿400元左右。

  除了和工資待遇掛鈎外,很多晉升機會也錯過了。「比如當主任,要求中級職稱以上,這一條,我就被排除在外!」李女士說,在這樣的門檻限制下,有的人花很多錢報英語保過班,有的人花錢找人替考。職稱英語和計算機考試存在很多貓膩,形成灰色鏈條:職稱培訓輔導、賣考試資料、替考保過等。

  「我不願意弄虛作假,所以就沒有申報職稱。但是,我一直想不明白,職稱既然是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的反映,為啥需要通過英語水平來體現?計算機已成為大眾普及工具,為啥還要通過考試來評測?」李女士說,並不是所有的專業崗位都要用到英語,讓他們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學英語。很多人即使考試合格,職稱評上了,但英語和計算機的知識也忘得差不多了。

  「我一個老同學報了今年的職稱英語考試,聽說這個消息後,不準備參加考試了!」李女士說。

  英語考試周六舉行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建設東路一家培訓機構,3月26日就要考試,我們現在只提供押題,押題下來一套480元。」工作人員熱情地介紹,因為他們請的講師都是專家級別的,講課很有經驗,所以來該培訓機構的學員,職稱英語的通過率在90%以上,「像去年我們押題就押對了45分。」

  「因為職稱英語對一部分人來說很重要,所以臨考之前衝刺那幾天我們的教室一般有五六百個學員,老師都是帶著擴音器講課。」談話間,另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給一個即將考試的學員講解職稱英語試卷結構和答題技巧。

  記者從該機構英語課程表上看到,為期22天的臨考密訓班報價為3680元,20天的協議保障班報價為2580元,20天的全程班報價為2180元,20天的協議網絡班報價為2180元,循環播放的網絡班1880元,為期4天的協議衝刺班報價為1580元,4天的衝刺班報價為1080元。

  問及剛出臺的「職稱英語考試不做統一要求的消息」是否會對其有影響時,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影響不大,「從去年開始,有一部分醫療衛生方面的單位取消職稱英語考試,當時有學員本來要在我們這裡報名,後來單位說取消職稱英語考試了,就沒來報名培訓。大部分單位目前還是有這個要求的,每個單位的情況不一樣,以後看單位的要求吧。」在另外一家網絡培訓機構,職稱計算機培訓課程報價從100多元到500多元不等,由於網絡上有職稱計算機題庫,所以實體的計算機培訓班相對英語培訓班要少很多。

  「職稱論文代發」生意火

  目前擁有中級職稱的劉女士,要想升「副高」,除了要在任職年限、科研等多方面符合條件外,最主要的還要發表兩篇論文。「為了發表論文,可謂求爺爺告奶奶,找熟人託關係發論文,熟人的回覆是期刊單位等候排隊發論文的人非常多,得慢慢等,加急的話費用翻倍。」劉女士如今樂了,得知這個消息,真是天大的好事——「不將論文等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

  劉女士說,一個朋友曾萬般無奈在網上找人代發論文。只看論文發表的多少和發表期刊級別的高低,而不區別論文實際水平的高低,正是這樣的職稱評定體系,直接帶來了論文發表的「剛性需求」,既然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這也為「槍手」和中介提供了土壤。

  記者在百度上搜索「職稱論文代發」,網站顯示找到約8300000個相關搜尋結果,根據不同需求和時限,價格在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

  釋放人才紅利 讓職稱評審回歸本真

  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民生組組長石英說,《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出臺,破除了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增強了人才活力,使專業人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能力。以後像副研究員、副教授、研究員、教授這種副高和正高職稱的評定會根據能力、實績和貢獻,克服唯職稱、唯論文的傾向。石英表示,中央政策出臺,各省會有一個落地時間。

  在陝西理工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院長梁中效教授看來,國家出臺的這個政策非常好,不再用條條框框來約束人才,這實際上也是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際舉措,同時也是貫徹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具體措施。職稱計算機和外語不做統一安排,有利於廣大的科研人才包括高校的年輕老師,在自己專業領域更多地進行開拓耕耘,以優秀的成果獲取應有的職稱和相應的待遇,這是為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拍手稱快的。

  記者在省人社廳了解到,我省正在等待人社部出臺具體政策。記者 姬娜 實習生 成苗瑩 代澤均

相關焦點

  • 【馬青觀察】職稱英語計算機考試不再「一刀切」?
    江蘇算是行動得快的,全國還有不少地方遲遲不肯推進改革,不願取消職稱外語考試,一方面不排除這裡有培訓的利益鏈條不容易打破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人擔心,取消職稱外語等級考試等硬性門檻條件,評職稱會變得「更難」——不是比本事,而是拼關係。如果不放權,改革就進行不下去,不放權,也是惡性循環打不破的根源。
  • 深度解讀「山東職稱改革」!解決6大問題!論文英語等不再是「硬槓槓」
    >點連結看全文↓評職稱重大變動!打破多項限制、論文英語計算機不做必備條件、破除終身制(全文)今天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該《意見》快跟小編一起看看對實行全國統一考試「以考代評」專業的職稱,不再進行職稱評審或認定。
  • 評職稱不再必考外語 論文不再是硬槓槓
    評職稱不再必考外語 論文不再是硬槓槓 原標題: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記者 李金磊)職稱制度迎來大變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8日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
  • 滄州評職稱 英語計算機不再統一要求
    即通客戶端報導(滄州臺記者 吳思妤 衡水站記者王美中)據滄州市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消息,滄州市在職稱制度、職稱評價範圍、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聘用制度等方面進行重點改革。今後,職改辦對職稱外語、計算機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首次實行「評聘結合」,並開展正高級教師評審;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可直接評聘。
  • 評職稱英語、計算機、論文將不再是限制性條件
    對於面臨評職稱的人來說,傳遞出不少好消息!這個《意見》中有哪些乾貨?會帶來哪些「人才新政」?不僅是評職稱,在人才管理體制,評價、流動、激勵機制方面都有很多突破。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根據崗位特點評價人才怎麼評價一個人的工作能力?
  • 明年起評職稱將不再被英語和計算機「卡死」
    還記得著名作家鐵流考職稱英語和計算機連考你是不是也曾經或正在花費大量時間去備考職稱英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呢?【核心速讀】2016年12月9日,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辦公室印發關於《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不再把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作為職稱評定必備條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自2017年1月1日起,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職稱時,不再把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作為申報和參評的必備條件。
  • 職稱制度進行改革 外語考試不再作為考核硬要求
    職稱評審需要通過職稱外語考試已實施多年,為何不再作統一要求?取消這一硬性要求,各地進展如何?評職稱不再設外語考試硬槓槓,是不是代表外語不重要了?  人才隊伍結構層次優化,「一刀切」已不合時宜  去年年底,山東一家科研院所的老教師李華(化名),終於評上了高級職稱。  「不開竅」,是李華對個人外語學習方面的評價。
  • 明年起評職稱將不再看外語和計算機水平了
    據《勞動報》報導,明年起評職稱,外語和計算機不再作為前置條件了。目前,本市正在圍繞下放職稱評審權、完善分類評價、突出業績能力貢獻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記者昨日從市人社局了解到,上述有關職稱制度改革等實施辦法,預計於明年一季度陸續出臺。
  • 職稱制度進行改革外語考試不再作為考核硬要求
    徐駿繪(新華社發)核心閱讀今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持續推進職稱制度改革,並提出對職稱外語考試不作統一要求,受到廣泛關注。職稱評審需要通過職稱外語考試已實施多年,為何不再作統一要求?取消這一硬性要求,各地進展如何?評職稱不再設外語考試硬槓槓,是不是代表外語不重要了?
  • 職稱英語成發炎的「闌尾」 江蘇嘗試降低免考門檻
    有媒體稱,2013年初,著名作家鐵流為評副高職稱,考職稱英語和計算機連考12年未通過,這一消息曾引發社會廣泛議論。
  • 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文 今起職稱評定不再考計算機和外語
    (職稱計算機考試現場。(圖片來自網絡))  6月15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今年起,不再將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作為我省職稱評審申報的必備條件。但確實需要評價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由行業主管部門或用人單位根據專業和崗位需要,自主確定相關要求。  取消職稱評審申報「兩門檻」  據了解,今年全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工作已開始,將於9月30日前結束,各系列評審工作將在11月底完成。  今年,我省職稱制度改革將全面深化,將調整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 作家為評副高職稱考英語計算機 連考12年未通過
    元旦剛過,作家鐵流就放下手頭的創作,天天趴在電腦前備戰職稱考試。12年來,鐵流年年如此,卻屢戰屢敗。計算機和英語,就像是兩道高不可逾的門檻,無情地把他擋在副高職稱門外。然而,有一件事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同輩作家中,很多人的職稱已是正高(一級作家),而他至今仍是中級職稱(三級作家),還在為副高(二級作家)苦苦努力。而這一努力,就是十多年。這使他很苦惱,也非常失落。  鐵流是2000年在部隊評上中級職稱的。部隊要求作家考英語、計算機,畫家則考古漢語、計算機。因為沒學過英語,每次考英語,他只能在選擇題上亂點鴛鴦譜,碰運氣。
  • 自治區職稱評審外語和計算機將不再作統一要求
    2017-01-06 14:06:26    華夏經緯網
  • 專家:可在考研評職稱等嘗試英語按需求考試
    近日,北京、江蘇等地相繼傳來醞釀高考改革的消息,其中英語考試改革均被列為重點,再次引發人們對全民學英語熱潮的反思。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考研、職稱評審,人生的每個門檻幾乎都要和英語掛鈎,英語本是一種語言工具,緣何成了衡量人才的標尺?
  • 英語和職稱評審「拉郎配」 灰色利益鏈成斂財工具
    唯英語論的「硬槓槓」被指阻礙人才選拔,唯論文論、唯項目論的僵化評價指標催生出灰色產業鏈條,教育產業化的膨脹衍生出職稱考試與培訓的市場陷阱,而評審過程中人情替代規則、對人不對材料等「心裡有、嘴上無」的灰色空間現象也讓職稱評審的公正性遭受質疑。  日前,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時間表已經確定,此舉也被看做是職稱制度改革的破題之作。
  • 江蘇科技大學評職稱不再唯論文 教書育人成關鍵條件
    原標題:江蘇科技大學評職稱不再唯論文 教書育人成關鍵條件   新華報業網訊 省教育廳近日公布高校教師高級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結果,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夏惠君喜獲副高后激動地說:如果沒有學校的雙通道評審,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評上副教授。
  • 明年起,德宏人評職稱將不再被英語和計算機「卡死」
    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不再把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作為職稱評定必備條件的通知各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直各有部門結合實際,現就我省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問題通知如下:一、按照突出業績貢獻和自主創新能力,注重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的職稱評價導向,從2017年起,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職稱時,不再把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作為申報和參評的必備條件。確需評價外語水平的系列(專業),可將外語水平作為評審時的參考因素。二、鼓勵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提高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 四川評職稱對外語和計算機能力不做統一要求 申報高級職稱人數翻倍
    製圖 楊仕成近日,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3月24日,本報關注了本輪職稱改革的一大亮點,「不將論文等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引起讀者廣泛討論。今天,本報繼續聚焦職稱改革的另一大亮點,「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這讓很多考職稱的人鬆了一口氣。是否以後評職稱都不再要求外語和計算機了?省人社廳表示,不作統一要求,不代表都不做要求,而是要根據區域、層級、行業等情況進行區別對待。
  • 【重磅】好消息→ 評職稱,英語、計算機和論文,我省這樣要求……
    評高職不用再考英語和計算機了中小學教師等可評高級職稱了
  • 【評職稱】英語將不再作統一要求啦!還有這些你必須知道!
    怎麼評價一個人的工作能力?過去,要看學歷,要看職稱,要看在權威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這幾項指標往往互相影響,一項缺失,寸步難行。一位高校教師吐槽,多年來職稱未能晉升,就是因為發的論文數量不夠。這些年,論文造假抄襲亂象頻出,還滋生出論文槍手、論文買賣、版面收費的黑色產業鏈。 此次《意見》中明確,要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評價,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不將論文等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