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護險試點擴至49個城 失能人員合規護理費用總體報銷水平達70%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紅梅

核心閱讀

近日,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意見,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增至49個。意見著眼於建立獨立險種,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的基本護理需求。對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基金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長護險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保障了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也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照料的沉重負擔。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著眼於建立獨立險種,擴大試點。在原有試點城市及吉林、山東2個重點聯繫省份的基礎上,新增14個試點城市,試點期限兩年,總計49個城市。探索建立以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擴大試點的城市主要是未開展試點的省份新增1個城市開展試點。擴大長護險試點參保對象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群起步,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籌資可從職工醫保單位繳費和個人帳戶劃出一部分,不新增單位和個人繳費負擔。報銷水平總體為70%左右。

探索建立獨立險種,保障基本護理需求

我國失能人員超4000萬,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不足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性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加劇,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成為越來越迫切的社會需求。

據國家醫保局官網政策解讀材料,2016年起,國家組織部分地方積極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試點整體進展順利,在制度框架、政策標準、運行機制、管理辦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減輕了失能群體經濟和事務性負擔,優化了醫療資源配置,推進了養老產業和健康服務業發展。社會各方對試點總體評價良好,要求全面建立制度、推開試點的呼聲很高。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擬在更大範圍檢驗試點成果,進一步探索適應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

國家醫保局官網政策解讀材料明確指出,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大制度安排。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管理鏈條、管理環節、保障內容上都有自身的獨特性,保障功能通過現有社會保險制度拓展無法實現。《意見》著眼於建立獨立險種,明確制度試點目標,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基本形成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老齡化發展趨勢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推動建立健全滿足群眾多元需求的多層次長期護理保障制度。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宗凡說,我國正在試點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以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參保的長期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老齡化加快,失能老人等群體需要社會化的長期專業照護,家庭也因此面臨相應的經濟負擔。長護險應運而生,保障這部分人群的護理需求。」王宗凡說。

優先保障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

長護險保障的是哪一類人群?保障待遇水平是什麼?具體怎麼繳費?《意見》提出,長護險試點階段參保人群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群起步,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隨試點探索深入,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資金籌集能力和保障需要等因素,逐步擴大參保對象範圍,調整保障範圍。

籌資方面,長護險試點的資金籌資將探索建立互助共濟、責任共擔的多渠道籌資機制。科學測算基本護理服務相應的資金需求,合理確定本統籌地區年度籌資總額。籌資以單位和個人繳費為主,單位和個人繳費原則上按同比例分擔,其中單位繳費基數為職工工資總額,起步階段可從其繳納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中劃出,不增加單位負擔;個人繳費基數為本人工資收入,可由其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代扣代繳。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通過財政等其他籌資渠道,對特殊困難退休職工繳費給予適當資助。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水平相適應的籌資動態調整機制。

保障待遇方面,長期護理保險基金主要用於支付符合規定的機構和人員提供基本護理服務所發生的費用。經醫療機構或康復機構規範診療、失能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經申請通過評估認定的失能參保人員,可按規定享受相關待遇。根據護理等級、服務提供方式等不同實行差別化待遇保障政策,鼓勵使用居家和社區護理服務。對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基金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做好長期護理保險與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以及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等政策的銜接。

社會力量可參與經辦服務

在基金管理、服務管理和經辦管理方面,《意見》提出,以試點為切入口探索社會保險領域治理創新,確保基金安全,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長期護理保障。

基金管理方面,參照現行社會保險有關制度執行,基金單獨建帳、單獨核算;服務管理將健全協議管理和監督稽核制度。推進健全統一規範的長期護理保險保障範圍、相關標準及管理辦法;經辦管理方面,支持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經辦服務,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建立健全相應的績效評價、考核激勵、風險防範機制。加快系統平臺建設,實現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

擴大試點的城市主要是未開展試點的省份新增1個城市開展試點。人社部原明確的試點城市和吉林、山東2個重點聯繫省份繼續開展試點。試點城市於今年內啟動實施,試點期限2年。

2016年,我國開始在15個城市、2個重點聯繫省份開展試點,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試點城市通過建立互助共濟的長護險制度,大大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照料的沉重負擔,化解了失能人員家庭照護帶來的經濟風險。通過長期護理保險的支付和管理,也促進了養老服務產業的培育發展和護理服務的規範。同時提高了管理水平,在參保對象、保障範圍等方面更加精準,評估管理更加科學高效。

王宗凡認為,綜合地方試點經驗,《意見》對保障人群、保障範圍、待遇水平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在管理方面,提出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經辦,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我國在「十四五」期間搭建起長護險的制度框架,構建多層次的長期護理保障制度,有效應對老齡化帶來的挑戰,保障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

相關焦點

  • 醫療護理費用報銷90%?青島「長護險」的解答都在這裡
    青島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 李麗濤)長護險是什麼?能報銷多少費用?到底如何申請?今天下午2點,青島市醫療保障事業中心護理保險處副處長(臨時負責人)張秋立通過青島市醫療保障局政務網站「在線問政」欄目,就「長期護理保險」方面的工作為廣大網友解答了相關問題。
  • 全省醫療保障工作會傳出好消息 長護險試點範圍擴至省本級、宜賓和...
    本報訊(記者 劉春華)擴大長期護理保險(簡稱長護險)試點範圍;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降低高值醫用耗材虛高價格……2月27日,省醫療保障局召開組建以來的首次全省性醫療保障工作會議
  • 政策端持續發力,社保「第六險」長護險未來怎麼發展?
    根據我們觀察,目前國際上在推行「長護險」的國家並不多,那為何這次國家要如此堅定的推行「長護險」的試點工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逐漸凸顯,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不足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性問題。
  • 長護險+高照險,廣州失能長者尋回了笑容
    89歲的老伴陸澱(化名)看著潘佩日漸消瘦的身子,滿是憂愁—— 潘婆婆將長期臥床,但只要有協助服藥、臥位護理、心理慰藉等照護服務支持,他們依舊可以和過去的退休生活一樣幸福安寧。然而,額外的護理費用將帶來經濟上的壓力,而且尋找專業的照護也是個問題。 失能如同一場急速下墜,包括潘佩在內的老人在床上感受到生活的流失。而重度失能人員照護保險,成為了他們的一個轉折點。
  • 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範圍擴大,保障對象由城鎮職工擴至城鄉居民
    石景山全域開始試點「長護險」企業退休職工退休金月均4157元,但城區養老機構收費普遍在5000元以上,老年人長期照護支付能力不足怎麼辦?醫療保險支付護理項目偏少,影響康復院、護理院等醫療機構向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怎麼辦?長期護理保險自國家啟動試點以來,全國已有49個城市開展了試點。但本市目前僅在石景山區開展了長期護理保險社會保險試點,覆蓋3個街道,保障範圍限於重度失能人員,參與人數少、覆蓋範圍窄。目前,累計268人享受到照護服務,已支付護理費用385.7萬元。
  • 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多位市人大代表:希望推進「長護險」全覆蓋
    施穎秀、徐鳳芹、張磊等市人大代表都希望政府加快推進「長護險」的全覆蓋,讓其成為養老護理康復服務的有利制度保障,讓所有失能老人體面養老。施穎秀代表做過相關調研,她舉例,如果一個老人在醫院住院,一天沒有任何治療就要花費護理費、床位費200元,加上入院各項檢查,基本1個月要花掉幾萬元。「這些費用主要走醫保報銷,造成醫保資金的大量損失。」因此,「長護險」的出臺和推廣就顯得尤為重要。
  • 統一失能鑑定標準正被迫切需求 長護險細分護理人員仍有缺乏
    此次《徵求意見稿》調整主要包括試點範圍由原先的14省的試點城市,擴大至27省的試點城市、資金籌集提及科學測算基本護理服務和資金需求、經辦管理強調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等五個方面。在長護險發展過程中,統一失能鑑定標準目前仍未確定,各地區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出一套,公平和真實性尚待考察。諸多險企業內人士呼籲,希望可以制定統一失能鑑定標準,這對於險企長護險具體業務的承接迫切需要。另外,長護險對於護理人員的要求很高,其並非純粹的養老機構護工,還需要懂醫。
  • 石家莊:護理重度失能親人也能領「工資」
    目前,正定縣第一批入住定點護理服務機構的49人提交的失能等級評定申請已經完成,46人符合重度失能標準,並將在這個月領到相應的待遇。  此外,正定縣還對居家護理的個體服務人員、定點護理服務機構的服務人員進行技能培訓,與正定縣就業局合作開展長護險專題技能培訓並頒發職業資格證書,實現1+1大於2的社會效果。為個體服務人員加贈意外傷害保險,讓制度的溫暖向長護險服務人員延伸。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意見》的出臺預示著我國長護險試點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的長護險試點工作起源於2016年。2016年7月,人社部正式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上海、廣州等15個城市相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經過3年多的試點工作,上海、廣州構建起了怎樣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以及評估體系,和已經實施20年的日本長護險制度相比,又有哪些異同?
  • 新樂| 減輕家庭負擔 做好醫療照護 推進「長護險」讓失能人員不失...
    日前,在新樂市大嶽鎮安莊村,村民李紅告訴記者,母親自從得了腦梗後,需要她全職照顧,家裡負擔很大,可自從新樂試點推行長護險這一社會保險制度後,不僅讓她學到了更專業的護理知識,每天還有26元的補助金。據了解,醫療保險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 試點三年實現社會和經濟效應雙贏,長護險能否成為社保「第六險」
    長護險不僅緩解了試點地區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問題,同時也節省了醫保基金。江蘇省南通市醫保中心副主任潘濤在上述研討會上表示,長護險試點優化了醫療資源配置,三年間,南通的失能人員享受長護險前後的醫療費用由1.62億元降低到9970萬元。
  • 社保第六險「長護險」來了!它能享受哪些待遇?了解一下
    證師傅靈活用工APP: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新增14個城市。至此,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市(區)已擴至49個(試點城市名單見文末)。那麼,長期護理保險究竟是什麼險?今後養老能靠它嗎?
  • 截至上半年,上海39.1萬失能老人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
    來源:澎湃新聞截至2020年6月,上海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澎湃新聞記者從9月27日下午召開的「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獲悉上述消息。目前,上海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長護險試點三周年:長期照護體系未搭牢 仍在「摸石頭過河」
    此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同樣表示要加快實施長護險制度試點,並鼓勵發展商業性長護險產品,為參保人提供個性化長期照護服務。頻現重要文件背後,不難窺見政府對長護險的重視程度。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大陸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67億,佔總人口的比例達11.9%,預計在2025年將會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 「長護險」知多少?權威解讀來了!
    高昂的護理費用該如何解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如何破解?7月10日,晉江正式啟動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工作,重點解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人員的長期護理保障問題,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事務性和經濟負擔。對於有失能人員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然而,對於這項新的社會保險險種,大家都還非常陌生。究竟什麼是長護險?它能提供哪些服務?參保對象有何要求?
  • 長期護理保險,居家老人護理服務費最高可享受90%報銷
    「長護險」就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指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對經評估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2020年5月6日,國家醫保局就《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意見》指出,將擴大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範圍,並對長護險的籌資方式、參保與保障範圍作了規定,明確了長護險將設計成獨立險種,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群起步,先行保障重度失能人員。
  • 金牌護士推進護理站全國布局 著眼長護險促進健康老齡化
    長期護理險是指對個體由於年老、疾病或傷殘導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療養院治病醫療由專人陪護所產生的費用進行支付的保險。簡單來講,就是給通過失能評估的參保人提供基本護理服務,比如洗頭、洗臉、餵食等生活照料和壓瘡換藥、導管護理等醫療護理,目的在於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長期護理事務性和經濟負擔。
  • 晉江:長護險試點成效不斷凸顯 為失能人員照護減負
    去年9月份,我市長護險護理服務正式啟動,一段時間以來,享受待遇的參保人員不僅失能狀況大有改善,也大大減輕家屬照護負擔,來看報導。77歲的陳清平,由於疾病原因,導致長期癱瘓臥床。去年9月,他被確認為「長護險」待遇享受對象,每隔3天,護理人員便會上門為他進行專業的護理。
  • 解答青島長護險:符合規定的醫療護理費用可報銷90%
    1、請問什麼是長期護理保險,誰該辦理,到哪裡辦理?張秋立:長期護理保險是為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喪失自理能力的完全失能人員和重度失智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或者資金保障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青島市失能失智參保人可按規定申請護理保險待遇。
  • 心繫群眾 試出成效 長護險居家護理的「沂水樣本」
    2016年6月,人社部發布《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意見》,在全國15個城市試點。作為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補充和延伸,職工長護險制度被定位為: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後的獨立「第六險」。2018年3月,臨沂市確定繼蘭山、費縣之後,新增沂水縣為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縣。當年9月,沂水縣職工長護險試點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