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長護險試點成效不斷凸顯 為失能人員照護減負

2021-01-07 身邊24小時

去年9月份,我市長護險護理服務正式啟動,一段時間以來,享受待遇的參保人員不僅失能狀況大有改善,也大大減輕家屬照護負擔,來看報導。

77歲的陳清平,由於疾病原因,導致長期癱瘓臥床。去年9月,他被確認為「長護險」待遇享受對象,每隔3天,護理人員便會上門為他進行專業的護理。

護理人員留集勝:剛來的時候大伯整個人就是癱在床上,大小便全部失禁。當時是沒辦法下床,那我們來了之後主要就是做一些生活上護理。然後在一些生活自理方面恢復或者訓練。比如說手的抓力 基本的一些生活的、吃飯的能力,讓他手腳比較靈活。生活自理能力訓練。還有一些就是幫他按摩關節放鬆。慢慢的調理完以後,我們讓他就嘗試著站立。

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前無法下床行走的陳清平,現在已經可以在他人的協助下,在客廳內小範圍的走動。記者了解到,陳清平的老伴陳梅治也是「長護險」的受益者。陳梅治因疾病被截肢後,長期臥床引發褥瘡,經過護理人員一段時間以來的進行護理,不僅褥瘡逐漸好轉,精神面貌也改善了許多。

陳清平的兒媳 謝碧穎:之前兩個老人一直臥床,要長期有人照顧,然後晉江長護險現有人來給我們幫助,然後我就覺得很輕鬆。我現在就比較減輕這些負擔,幫助很大,這個政策非常的好。

值得一提的是,陳清平、陳梅治能夠享受「長護險」待遇,還少不了磁灶鎮蘇垵村錦裡慈善基金會的支持。

磁灶鎮蘇垵村黨支部書記 陳樹森:2020年9月份我們蘇垵村參加首批的長護險,我們蘇垵村有13名中度跟重度失能人員在享受這個長護險,我們聯繫了我們蘇垵村的慈善基金會,讓我們慈善基金會來做這個慈善。因為她這個專業護理會比較到位,還有到了我們家裡面,可以教他們家屬,怎麼對病人做一些護理,飲食起居怎麼做,所以說這個大家感覺都是比較不錯的。

【來源:晉江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截至上半年,上海39.1萬失能老人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
    來源:澎湃新聞截至2020年6月,上海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澎湃新聞記者從9月27日下午召開的「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獲悉上述消息。目前,上海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長護險試點三周年:長期照護體系未搭牢 仍在「摸石頭過河」
    此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同樣表示要加快實施長護險制度試點,並鼓勵發展商業性長護險產品,為參保人提供個性化長期照護服務。頻現重要文件背後,不難窺見政府對長護險的重視程度。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大陸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67億,佔總人口的比例達11.9%,預計在2025年將會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 長護險試點擴至49個城 失能人員合規護理費用總體報銷水平達70%
    長護險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保障了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也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照料的沉重負擔。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著眼於建立獨立險種,擴大試點。在原有試點城市及吉林、山東2個重點聯繫省份的基礎上,新增14個試點城市,試點期限兩年,總計49個城市。
  • 「長護險」知多少?權威解讀來了!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如何破解?7月10日,晉江正式啟動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工作,重點解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人員的長期護理保障問題,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事務性和經濟負擔。對於有失能人員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然而,對於這項新的社會保險險種,大家都還非常陌生。究竟什麼是長護險?它能提供哪些服務?參保對象有何要求?每年參保費用多少?具體要怎麼申請?
  • 異地養老也有機會享受長護險了,上海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
    日前,市醫保局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相關部門明確,本月起,以上海長護險定點品牌養老機構為主體,依託其在長三角開辦的養老連鎖機構,實現本市失能老人長護險待遇在長三角異地養老機構的延伸,上海已通過長護險統一需求評估的失能老人,可在異地連鎖養老機構享受長護險養老機構照護費用的延伸結算。
  • 擺脫「一人失能 全家拖累」 晉江「長護險」貼心服務贏得一致好評
    晉江新聞網12月21日訊  今年9月,晉江市「長護險」護理服務正式啟動。一段時間以來,享受待遇的參保人員不僅失能狀況大有改善,且「長護險」工作也受到家屬們的一致好評。據統計,自試點工作開展至今,待遇享受對象及家屬回訪滿意度達100%。
  • 長護險+高照險,廣州失能長者尋回了笑容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獨家採訪中發現,為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廣州不斷探索解決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難題的有效路徑,先後推出了長期護理保險(下文簡稱「長護險」)和高齡照護商業保險(下文簡稱「高照險」),符合條件的長者可通過定點服務機構申請廣州補貼待遇,由專業服務機構制定服務方案。
  • 新樂| 減輕家庭負擔 做好醫療照護 推進「長護險」讓失能人員不失...
    日前,在新樂市大嶽鎮安莊村,村民李紅告訴記者,母親自從得了腦梗後,需要她全職照顧,家裡負擔很大,可自從新樂試點推行長護險這一社會保險制度後,不僅讓她學到了更專業的護理知識,每天還有26元的補助金。據了解,醫療保險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 心繫群眾 試出成效 長護險居家護理的「沂水樣本」
    如果說,家人不離不棄和無怨無悔的守護,為失能患者點亮了生命的希望。那麼,沂水居家護理保險則為這個家庭帶來了生活的曙光。曾經利好政策遭遇尷尬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長期以來很多失能人員所在家庭僅靠自身力量無法破解的困局。
  • 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多位市人大代表:希望推進「長護險」全覆蓋
    長期照護保險被稱為「五險一金」之外的「第六險」,在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眾多代表對此展開熱議。施穎秀、徐鳳芹、張磊等市人大代表都希望政府加快推進「長護險」的全覆蓋,讓其成為養老護理康復服務的有利制度保障,讓所有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針對上述問題,特發布長期護理保險系列研究報告,本篇為系列研究報告第一篇:上海篇。摘 要高齡、失能老年人不斷增加,照護服務需求日益凸顯。為緩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2016年,《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對外發布,2017年初,上海市在徐匯、普陀、金山三個區先行試點長期護理保險。
  • 上海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長三角延伸
    由上海定點養老機構負責為符合條件的失能老人,統一向所在區醫保中心辦理異地登記備案手續。經登記備案後,失能老人即可在上海異地連鎖養老機構享受長護險養老機構照護費用的延伸結算。現在長護險政策從上海延伸到了長三角的養老機構,為他們這些異地養老的上海老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這樣異地養老比以前方便多了,也更加實惠了。據悉,目前本市已有上海舒孝、上海親和源等連鎖品牌養老機構啟動該項試點,其在長三角地區吳江、嘉興等地的異地分支機構已納入延伸結算範圍。
  • 統一失能鑑定標準正被迫切需求 長護險細分護理人員仍有缺乏
    在長護險發展過程中,統一失能鑑定標準目前仍未確定,各地區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出一套,公平和真實性尚待考察。諸多險企業內人士呼籲,希望可以制定統一失能鑑定標準,這對於險企長護險具體業務的承接迫切需要。另外,長護險對於護理人員的要求很高,其並非純粹的養老機構護工,還需要懂醫。
  • ...進一步明確長護險功能定位 42項服務內容精準對接失能老人照護...
    截至今年6月,本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全市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   近日舉行的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傳出消息:上海以繡花般功夫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將進一步明確長護險功能定位,進一步完善需求評估機制,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能力,抓好「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賦能長護險工作,讓符合條件的失能老人從中受益,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據悉,本市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9000人。
  • 政策端持續發力,社保「第六險」長護險未來怎麼發展?
    根據我們觀察,目前國際上在推行「長護險」的國家並不多,那為何這次國家要如此堅定的推行「長護險」的試點工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逐漸凸顯,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不足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性問題。
  • 中普達長護險平臺助力石景山區長護險制度順利推行
    近日,中央電視臺《第一時間》欄目對北京長期護理險(簡稱長護險)試點石景山區的推行現狀做了詳盡的報導,石景山區長護險平臺由採用中普達平臺技術,由愛心人壽進行建設和運營,中普達進行維護搭建和運營。據最新數據顯示北京60歲以上的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370萬人,龐大的數字之下,是強烈的護理需求,尤其是失能/半失能以及術後的老年患者,在大部分家庭難以照護和醫療護理又請不起護理人員護工的情況下,政府推出長期護理險,以這個醫保新險種對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給更多有迫切需求的人帶來了福音。
  • @老年人,1月起上海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長三角延伸
    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徐先生被評定為二級失能,已享受上海市的長護險待遇。這對上海老年夫婦說,此前住在上海養老機構在吳江辦的分部,享受不到上海的長護險待遇。現在長護險政策從上海延伸到了長三角的養老機構,為他們這些異地養老的上海老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這樣異地養老比以前方便多了,也更實惠了。
  • 試點三年實現社會和經濟效應雙贏,長護險能否成為社保「第六險」
    李奶奶是上海長期護理保險(下稱「長護險」)試點以來,享受到長護險待遇的18萬人之一。在李奶奶所在的小區,很多失能的老人都申請了長護險,老人們根據不同的評估等級,可以享受到不同的服務時間。李奶奶被評估為最高級別6級,護理員每天來一小時,每次服務價格為65元,由長護險基金支付90%,李奶奶自己只需要支付6.5元。
  • 青島「長護險」的解答都在這裡
    青島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 李麗濤)長護險是什麼?能報銷多少費用?到底如何申請?今天下午2點,青島市醫療保障事業中心護理保險處副處長(臨時負責人)張秋立通過青島市醫療保障局政務網站「在線問政」欄目,就「長期護理保險」方面的工作為廣大網友解答了相關問題。
  • 【學習】關於「長護險」,這些新內容須知
    2020年閔行邁入了長護險第二輪試點,在這一年裡,區醫保局將第一輪試點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和發現的問題作為著力點、攻堅點,對於服務機構分散、服務人群龐大、護理需求複雜等管理難點,不斷破題,創新監管模式,引入審計「第三隻眼」,利用行政管理與專業審計之間的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管理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