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一人失能 全家拖累」 晉江「長護險」貼心服務贏得一致好評

2020-12-24 晉江新聞網

  晉江新聞網12月21日訊  今年9月,晉江市「長護險」護理服務正式啟動。一段時間以來,享受待遇的參保人員不僅失能狀況大有改善,且「長護險」工作也受到家屬們的一致好評。據統計,自試點工作開展至今,待遇享受對象及家屬回訪滿意度達100%。

  「阿伯,您的右手稍微抬起來,我給您按摩按摩……」12月16日,在磁灶蘇垵村陳清平家中,護理人員留集勝正在幫他進行全身按摩。這樣的場景,自9月以來,已成為家常便飯。

  今年77歲的陳清平,由於疾病原因,導致長期癱瘓臥床,且大小便失禁。9月,通過失能評估後,陳清平被確認為「長護險」待遇享受對象。每隔3天,護理人員留集勝便會上門為他進行專業護理,這其中,包括23項基礎生活照料、12項非治療性護理及12項功能維護。

  「這幾個月來,除了幫阿伯做一些日常清潔之外,我也一直在協助阿伯做一些生活能力上的訓練,比如關節放鬆、手掌抓力訓練等。」留集勝介紹道,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前無法下床行走的陳清平,如今已經能在他人的協助下,在客廳內小範圍走動。

  「護理人員的服務很好、很周到,感謝政府提供這樣的幫助。」陳清平十分感激地表示,對於「長護險」帶給他的好處,他的感謝是「雙倍」的。原來,今年71歲的老伴陳梅治也是「長護險」的受益者。據了解,陳梅治因疾病被截肢後,長期臥床引發褥瘡。經過護理人員一段時間以來的精心護理,不僅褥瘡逐漸好轉,精神面貌也改善了許多。

  「我婆婆現在褥瘡的傷口都癒合了,公公也慢慢能走幾步了,對我們的幫助真的很大。」作為兩口子的兒媳,謝碧顏對公婆這幾個月來的變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她表示,晉江「長護險」工作的開展,不僅讓公婆在生活上、精神上都有了較大改善,同時也減輕了家屬的負擔。「現在我們家屬都比較放心,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忙自己的事業。」謝碧顏高興地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陳清平、陳梅治兩位老人家能夠享受「長護險」待遇,還少不了蘇垵村錦裡慈善基金會的支持。記者了解到,目前,晉江市「長護險」參保對象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全體參保人,其他城鄉居民暫時無法以個人名義參保,需要以村(社區)等為單位進行集體參保。

  「當初聽到『長護險』要開展了,我們就非常支持,這是一件好事。」蘇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樹森表示,目前,該村村民不到3000人,但重度失能人員有13人。為了讓這部分村民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待遇,蘇垵村決定這部分的參保費用統一由錦裡慈善基金會支付。據介紹,晉江「長護險」城鄉居民個人負擔不超過35元/年(目前暫由村集體繳交),每月最高可享受1500元的護理服務待遇。

  「『長護險』開展一段時間以來,家屬們對『長護險』的評價都很好,我們也很開心,這是為村民謀福利的事情。」陳樹森說,相信在蘇垵慈善力量的關懷下,蘇垵老人的晚年生活將更有保障,更加幸福。

「長護險」貼心服務。

  (記者_李玲玲 文圖)

相關焦點

  • 不讓「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每隔2天,護理人員留集勝便上門為晉江磁灶鎮蘇垵村的失能老人陳老伯進行一次日常清潔、按摩等多種專業護理服務。今年9月起,晉江在全省率先試點「長護險」,包括陳老伯在內的眾多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迎來了這項新福利,「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現實難題得到解決。截至目前,晉江中度和重度失能人員424人已享受到了「長護險」提供的服務,切實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 晉江:長護險試點成效不斷凸顯 為失能人員照護減負
    去年9月份,我市長護險護理服務正式啟動,一段時間以來,享受待遇的參保人員不僅失能狀況大有改善,也大大減輕家屬照護負擔,來看報導。77歲的陳清平,由於疾病原因,導致長期癱瘓臥床。去年9月,他被確認為「長護險」待遇享受對象,每隔3天,護理人員便會上門為他進行專業的護理。
  • 「長護險」知多少?權威解讀來了!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如何破解?7月10日,晉江正式啟動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工作,重點解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人員的長期護理保障問題,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事務性和經濟負擔。對於有失能人員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然而,對於這項新的社會保險險種,大家都還非常陌生。究竟什麼是長護險?它能提供哪些服務?參保對象有何要求?每年參保費用多少?具體要怎麼申請?
  • 惠民:推行「長護險」 為失能家庭撐起一片天
    「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當前不少家庭面臨的現實難題,為解決此類問題,惠民縣醫療保障局積極推行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工作,切實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去年11月份,我去政務大廳交養老保險的時候,看見咱長護險這個宣傳單,我諮詢了諮詢人家工作人員,人家給我介紹了介紹,我一看老爺子這個情況很符合,回來和我母親一說,去醫院把資料調出來了以後,交上之後,也沒用我管,人家醫保局的工作人員。來這兒家訪(評估)就把手續辦完了,今年二月份,錢就下來了。」城關派出所小區住戶孫連勇告訴記者。
  • 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40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難題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 李超然)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照護成社會難題。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因此,失能老人居家,專業醫學護理需求非常大。網約護士、長護險,讓失能老人「老有所護」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4億人,我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1.5億。然而,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達4000萬左右。
  • 心繫群眾 試出成效 長護險居家護理的「沂水樣本」
    對這些家庭而言,「照看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致貧一家人」,一度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如果說,家人不離不棄和無怨無悔的守護,為失能患者點亮了生命的希望。那麼,沂水居家護理保險則為這個家庭帶來了生活的曙光。曾經利好政策遭遇尷尬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長期以來很多失能人員所在家庭僅靠自身力量無法破解的困局。2016年6月,人社部發布《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意見》,在全國15個城市試點。
  • 長護險+高照險,廣州失能長者尋回了笑容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獨家採訪中發現,為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廣州不斷探索解決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難題的有效路徑,先後推出了長期護理保險(下文簡稱「長護險」)和高齡照護商業保險(下文簡稱「高照險」),符合條件的長者可通過定點服務機構申請廣州補貼待遇,由專業服務機構制定服務方案。
  • 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多位市人大代表:希望推進「長護險」全覆蓋
    施穎秀、徐鳳芹、張磊等市人大代表都希望政府加快推進「長護險」的全覆蓋,讓其成為養老護理康復服務的有利制度保障,讓所有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因此,「長護險」的出臺和推廣就顯得尤為重要。建議設置科學繳費機制「長護險」是為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時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的制度安排。從2018年開始,本市陸續在石景山區和海澱區開展「長護險」試點。
  • 新樂| 減輕家庭負擔 做好醫療照護 推進「長護險」讓失能人員不失...
    日前,在新樂市大嶽鎮安莊村,村民李紅告訴記者,母親自從得了腦梗後,需要她全職照顧,家裡負擔很大,可自從新樂試點推行長護險這一社會保險制度後,不僅讓她學到了更專業的護理知識,每天還有26元的補助金。據了解,醫療保險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 截至上半年,上海39.1萬失能老人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
    來源:澎湃新聞截至2020年6月,上海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目前,上海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學習】關於「長護險」,這些新內容須知
    如何讓他們享受體面、有尊嚴的晚年生活,有效緩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窘況,是越來越多人開始考慮的問題。區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監管的「第三隻眼」,一是充分發揮第三方審計的獨立性依規履行職責,以第三方視角對服務行為開展檢查;二是充分發揮審計隊伍的充足力量。多個審計小組同時同步鋪開一張覆蓋全區的監管網,有效拓寬對長護險機構監管的強度和廣度;三是充分發揮審計人員的專業特性。重點開展對長護險機構財務、結算報表、憑證、服務等方面的專業審計,進一步判斷機構服務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 金牌護士推進護理站全國布局 著眼長護險促進健康老齡化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當前無數失能家庭面臨的現實困境。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5歲及以上人口為1.76億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餘萬,預計到2050年,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失能人員達到9253萬人。
  • 統一失能鑑定標準正被迫切需求 長護險細分護理人員仍有缺乏
    在長護險發展過程中,統一失能鑑定標準目前仍未確定,各地區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出一套,公平和真實性尚待考察。諸多險企業內人士呼籲,希望可以制定統一失能鑑定標準,這對於險企長護險具體業務的承接迫切需要。另外,長護險對於護理人員的要求很高,其並非純粹的養老機構護工,還需要懂醫。
  • 政策端持續發力,社保「第六險」長護險未來怎麼發展?
    此次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將長護險打造成獨立險種,單位和個人按同比例共同繳費。由此可以看出,長護險已被國家看做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緩解失能人員"社會型住院"問題的一大利器。同時也意味著長護險將成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之後的社保"第六險"。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長護險在國內現行社保體系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以及會帶來哪些影響。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為緩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2016年,《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對外發布,2017年初,上海市在徐匯、普陀、金山三個區先行試點長期護理保險。上海市長護險以參加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60歲以上人群為對象,經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之後可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機構和住院醫療護理三種照護服務,其中長護險基金承擔85%-90%的費用。
  • 中普達長護險平臺助力石景山區長護險制度順利推行
    近日,中央電視臺《第一時間》欄目對北京長期護理險(簡稱長護險)試點石景山區的推行現狀做了詳盡的報導,石景山區長護險平臺由採用中普達平臺技術,由愛心人壽進行建設和運營,中普達進行維護搭建和運營。據最新數據顯示北京60歲以上的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370萬人,龐大的數字之下,是強烈的護理需求,尤其是失能/半失能以及術後的老年患者,在大部分家庭難以照護和醫療護理又請不起護理人員護工的情況下,政府推出長期護理險,以這個醫保新險種對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給更多有迫切需求的人帶來了福音。
  • 長護險試點擴至49個城 失能人員合規護理費用總體報銷水平達70%
    意見著眼於建立獨立險種,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的基本護理需求。對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基金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長護險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保障了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也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照料的沉重負擔。
  • 「長護險」來排憂
    (以下簡稱「慈愛嘉」)成為長期護理保險(下簡稱「長護險」)和高齡照護商業保險(下簡稱「高照險」)的定點服務機構。截止到目前,天河南街轄內居民通過慈愛嘉成功申請並享受長護險服務的約有10餘人。其中,不少80歲以上的重度失能長者家庭既面臨著照護開支帶來的經濟壓力,也尋求著專業匹配的照護服務資源。
  • 異地養老也有機會享受長護險了,上海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
    《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將於今年3月20日起施行。日前,市醫保局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相關部門明確,本月起,以上海長護險定點品牌養老機構為主體,依託其在長三角開辦的養老連鎖機構,實現本市失能老人長護險待遇在長三角異地養老機構的延伸,上海已通過長護險統一需求評估的失能老人,可在異地連鎖養老機構享受長護險養老機構照護費用的延伸結算。
  • 晉江人又有新福利!這8個村社區率先「嘗鮮」!
    首期56戶晉江失能家庭「嘗鮮」 體驗長護險活動 1 護理服務讓養老生活更暖心 2 56戶失能人員家庭 體驗「長護險」 今年6月 我市在前期入戶摸排的基礎上 選擇了深滬鎮科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