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2-27 泉州晚報

每隔2天,護理人員留集勝便上門為晉江磁灶鎮蘇垵村的失能老人陳老伯進行一次日常清潔、按摩等多種專業護理服務。今年9月起,晉江在全省率先試點「長護險」,包括陳老伯在內的眾多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迎來了這項新福利,「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現實難題得到解決。截至目前,晉江中度和重度失能人員424人已享受到了「長護險」提供的服務,切實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本報記者 王麗虹 通訊員 王芳麗 文/圖

護理人員上門服務癱瘓夫妻

今年77歲的陳老伯是磁灶鎮蘇垵村村民,因疾病導致長期癱瘓臥床,他的老伴因病截肢後同樣長期臥床。今年9月,這對癱瘓在床的老夫妻同時被確認為「長護險」待遇享受對象,每隔2天,護理人員便會上門為他們進行專業護理。

「這幾個月來,除了幫阿伯洗頭、洗澡、理髮、修剪指甲等日常清潔,也一直在協助阿伯做一些生活能力上的訓練,比如關節放鬆、手掌抓力訓練等。」護理人員留集勝介紹,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前無法下床行走的陳老伯,已能在他人協助下在客廳內小範圍走動。陳老伯的妻子此前長期臥床引發褥瘡,經過護理人員幾個月來的護理,褥瘡逐漸好轉,精神面貌也隨之改善了許多。

「護理人員的服務很好、很周到。」陳老伯的兒媳謝碧顏對兩位老人的變化最為清楚,她表示,「長護險」的作用很大,不僅讓公婆在生活上、精神上都有了較大改善,同時也減輕了家屬照顧的壓力。據了解,目前該村已有13名中度和重度失能人員在享受「長護險」。

「長護險」參保人數近24萬

今年9月,晉江市在全省率先開展長期護理保險的試點工作,成立「長護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掛靠泉州市醫療保障局醫保晉江分局,下設醫養融合組、民政養老組、綜合協調組。醫保晉江分局、民政局、衛健局、財政局四個主導部門聯動配合,其他相關部門落實各自職責,充分發揮鎮村主體作用,積極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統籌推進試點工作。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晉江各年齡段的失能人群超過5000人,發展長期護理保險成為現實需要。目前,晉江「長護險」已將職工群體和28個村(社區)的城鄉居民對象納入,參保人數近24萬。

「享受『長護險』待遇的失能人員可從機構護理、社區護理、居家護理三種護理服務中選一種,選擇機構護理每月最高可享受1500元的護理服務待遇,選擇居家護理每月最高可享受1050元護理服務待遇。」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長護險」每人每年90元,屬於職工醫保對象的,個人按60元/人/年標準繳費,從職工醫保個人帳戶中劃轉,晉江市政府給予補助30元/人/年;城鄉居民繳費方面,在晉江市政府補助30元/人/年的基礎上,個人繳費部分由市、鎮兩級分別再給予試點村(社區)15元/人/年和不少於10元/人/年的補助,剩餘個人繳費部分暫由村(社區)集體統一籌資繳費,進而實現全村整體參保。

據了解,參保後,因疾病、傷殘等原因經過不少於6個月治療後,處於生活不能自理狀態或因年老導致長期失能,經申請評定為重度失能等級的長期護理保險參保繳費人員,可被定為待遇享受對象。截至目前,晉江「長護險」待遇覆蓋人群424人,其中278人符合重度失能待遇享受標準,12人選擇機構護理、266人選擇居家護理;146人符合中度失能試體驗享受標準,6人選擇機構護理、140人選擇居家護理。

相關焦點

  • 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40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難題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 李超然)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照護成社會難題。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林康的父母都已年過80,父親多年前突發中風,出院後手腳就變得極不靈便,現在即使拄拐,都寸步難行;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多年,還在五年前摔骨折過一次,如今已經完全喪失語言和行動能力,吃飯也只能吃流食。「一下子照顧兩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希望這個保姆可以幹久一點吧。」
  • 在舞臺上發光發熱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王旖旎 文/圖 冬日的寒風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上個周末小小藝術家風採秀陸續在泉州市區城東萬達廣場和晉江寶龍廣場拉開帷幕。選手們一個個爭奇鬥豔,讓觀眾們在寒風陣陣的冬日依舊感覺如春天般百花齊放。 晉級選手 神採飛揚 在泉州賽區複賽的現場,可以看到小選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早早地來到比賽現場。
  • 【泉州晚報】特殊畢業季的依依…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泉州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季被完全改變。「雲答辯」、合成「雲畢業照」、畢業作品「雲展示」、「雲畢業典禮」等「雲畢業」方式,今年畢業季,很多活動只能轉戰「雲」上。 最近,華僑大學、泉州師範學院、仰恩大學等高校畢業生分批次返校,在一周左右的「最短畢業季」裡,領取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辦理離校相關手續,並與母校老師和同學道別。
  • 【泉州晚報】吸收優質資源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志勇 通訊員曾玲華)近日,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二實驗幼兒園籤約儀式舉行,臺商區再添一張優質學前教育名片。 市政協副主席、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志平,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賴麗水,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蘇白茹,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林清泉等出席籤約儀式。
  • 文創裡的泉州古城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商報記者 蘇田田 文/圖 泉州是大家永遠無法割捨的記憶與情感,每位創客心中都有一份「泉州情」。當產品和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火花,越來越多的泉州古城元素創意被融入工業文創設計中。《泉間小景》則以泉州臺商區洛陽橋、昭惠廟、八仙過海酒店、海絲公園四個旅遊景點為原型,設計了一系列徽章,助力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 《洛陽橋IP形象設計:萬安橋團》設計師表示,藉由泉州古蹟洛陽橋衍生的靈感進而創造出豐富的創意產品,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棲身於各類衍生品之中,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泉州古城的魅力所在。
  • 泉企「擁抱」人工智慧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如今,人工智慧這一帶著未來感的科技元素正深入泉州各個應用場景中,與泉州傳統產業加速融合。 人工智慧「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正不斷延伸,在養老服務、政務服務等細分領域「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技術不僅能識別人臉,還具有「讀心術」。
  • 閩臺「王爺總館」 在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申報過程中,泉州鯉城區泉郡富美宮和臨江街道新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晉江市深滬鎮鎮海宮董事會等作為該項目相關社區組織或代表,為此次成功申報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報記者 陳智勇 流傳久遠 清代泉州王船漂至臺灣 「泉州民間王爺崇拜由來已久,泉郡富美宮被譽為閩南和臺灣『王爺總館』。」
  • 大學生暢想智能時代校園建築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此次實踐教學課題打破了院校間的壁壘,由國內外17所高校架起院校與院校的互動橋梁,以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建築與景觀更新概念設計、泉州城鄉園林景觀歷史建築實考為課題,為院校間學術性交流搭建了平臺,共享多校優秀教學資源,同時,以當代智能設計撬動學校圖書館及西街古城區的全面升級,服務泉州地方建設發展。
  • 泉州大橋人行道「減半」使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昨日下午,在濛濛細雨中,市公路局直屬分局幾名施工人員將一塊塊「護欄危險、禁止跨越」的警示牌,放置在市區泉州大橋人行道出入口,目的是提示市民不要越過這幾天剛剛增設的人行道中間隔離欄,只在靠裡側的人行道上通行。「泉州大橋人行道下的託梁是懸臂結構,支撐力本身就有限。在2016年的橋梁全面檢測中,人行道被鑑定為限制使用的四類構件,託梁也存在一定病害。
  • 商業地產下半年或迎入市小高峰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記者從業界獲悉,今年下半年福建將有15個商業地產項目擬開業,泉州也有中駿、寶龍、悅禾匯等多個商業地產擬入市。此外,全國下半年計劃開業的商業地產數目多達415個,而上半年這個數字只有63個。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由於受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僅63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築面積≥2萬方)。
  • 特色小城鎮 唱響時代之歌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和深厚的文化沉澱,各鄉鎮產業發展特色鮮明,人居環境持續提升。 為了更好地呈現泉州城鄉發展新面貌,總結、分享泉州城鄉融合發展經驗,由市住建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資源規劃局、泉州晚報社、中國郵政泉州分公司參與主辦,福建華創置業協辦的「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遴選」活動,歷時半年多落下帷幕,「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榜單重磅出爐。
  • 首屆伴手禮評選活動開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張敏麗)為進一步開展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挖掘特色文化,推動伴手禮研發工作,打造「唐雕、宋橋、元港、明回」文化品牌,日前,泉州臺商投資區開展首屆伴手禮評選活動,以大力培育新區文旅業態和消費模式,更好服務新區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 酒店業「疫」中謀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為「星級美食」帶貨 泉州不少酒店順勢推出各類特惠「星級套餐」,依託品質優勢和價格優惠贏得消費者青睞 今年以來,泉州不少酒店餐廳都把關注重點放在寫字樓區的商務客和白領身上,並調整營銷「打法」,順勢推出各類特惠「星級套餐」,有單人、多人套餐,多種搭配任選,利用自身品質優勢和價格優惠「打江山」。
  • ★六年級【期末複習】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單位「1」未知 求單位「1」,量率對應,已知量÷對應的分率=單位「1」(注意:是否對應) (1)單位「1」未知,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已知量÷百分之幾=單位「1」 (2)單位「1」未知,已知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已知量÷(1±百分之幾)=單位「1」 【經典例題1】 據《泉州晚報
  • 重陽節陪父母來個泉州兩日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不少老人惦記要接送孫子,捨不得走太遠,大泉州周末兩日遊是不錯的選擇,記者為您推薦一些不遠不近、景色美又不會累的線路。 □本報記者 黃寶陽/文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供圖(除署名外) 登高賞秋色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眼下秋高氣爽,正是外出登高賞秋的好時節。
  • 遊走蟳埔 觸碰歷史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11月28日下午,北師大泉州附中附屬小學的20多名學記來到蟳埔社區,在泉州市臨海小學鄭思玲老師和小導遊的帶領下,參觀了泉州市臨海小學的科技創新工作室和福建省「非遺」蟳埔女服飾代表性傳承人黃晨老師的工作室,了解蟳埔女從女童到老嫗的著裝差異。最後還參觀了閩南沿海的特色建築——蚵殼厝。
  • 幫廚不挑食 「光碟」從幼兒做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訊 (記者李菁 莊麗祥 通訊員劉雪芬 文/圖)「你拍一,我拍一,光碟行動我做起;你拍二,我拍二,鋪張浪費不再現……你拍十,我拍十,光碟行動要堅持。」昨日,在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裡,孩子們在幼兒勞作室裡念起《光碟行動》的童謠。這個勞作室,每天都會有前來幫廚的孩子,自己動手摘菜、切菜、體驗做菜,感受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讓「光碟行動」從幼兒做起。
  •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雙滿意」工程紀實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年來,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始終將「客戶滿意、政府放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在創業奮鬥中愛拼敢贏,敢為人先,開啟新時代「雙滿意」工程的篇章。 □本報記者 黃墩良 通訊員 李毅鵬 陳珍妮 文/圖 供電更給力 用電量連續24年全省第一 2003年是「晉江經驗」提出的第二年。
  • 臺灣也有清源山和承天寺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16日,記者採訪了泉州承天寺和臺灣承天寺有關人士,了解了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原來,臺灣的「承天寺」與「清源山」,是具有傳奇一生的廣欽老和尚建起和命名的,與泉州有著極深的淵源。  廣欽老和尚是泉州人  廣欽老和尚生於清光緒十八年,原是泉州惠安人,家裡赤貧如洗,三四歲時被賣到晉江李氏人家。  李家務農,在山坡上種些水果維生,日子勉強過得去。
  • 雲端「智」援復工復產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臺灣國喬公司董事長楊品正說,國喬一直在大陸尋找合適的投資發展機會,選擇與福建泉州泉港合作,是看中泉港雄厚的石化產業基礎、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發展空間。近年來,福建推出一系列惠臺惠企政策舉措,不斷營造「親商、安商、重商、富商」的良好投資環境,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疫情防控、雙招雙引,兩手抓、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