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三層肉)位於豬的腹部,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它的肥肉遇熱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紅燒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屬。即便小食如肉粽,少了肥美的五花肉的油脂,亦是失之千裡。
五花肉,即是在豬肋排上的肉。五花肉的結構是一層瘦肉一層肥肉的間隔著。傳說中的極品五花肉是10層。選擇優質五花肉,可用手摸,略微有沾手感覺,肉上無血,肥肉、瘦肉紅白分明、色鮮豔。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豬後臀尖部位,這裡的五花肉,五花三層分明,肥瘦肉厚度相當,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五花肉連皮而烹,肉皮能讓湯汁變濃稠讓肉光亮,讓個中生發不同風味變化。
五花肉含蛋白質豐富,一般瘦肉比肥肉含蛋白質多。肉類食品含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不僅含有的必需氮基酸全面,而且比例恰當,接近於人體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主要是各種脂肪酸和甘油三脂,還有少量卵磷脂、膽固醇、游離脂肪酸及脂溶性色素,肉類脂肪可提供較多的熱量,肉類約含有無機鹽,瘦肉中較多,特別是臟器內含量很豐富。
肉類還有較多的維生素,尼克酸等,肉類中含糖量較低。按照中醫的理論,豬肉性能微寒、有解熱功能,補腎氣虛弱。肉類經烹調後,可製成多種多樣的美味佳餚,又有濃鬱的香味和鮮美的味道,可大大提高食慾。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但溼熱痰滯內蘊者慎服,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今天就用新鮮豬五花肉,做一道家常菜,炒五花肉丁,是一道由新鮮五花肉主要食材製成。這道菜做法很簡單,健康又美味。五花肉是營養豐富的食物,而且五花肉中是富含優質蛋白質的,特別是其中的無機鹽、維生素還有各種的脂肪酸和甘油三脂都是我們人體所需要的,因此五花肉就是我們人體必需的一種胺基酸了,而且吃五花肉是能提供血紅素的,特別可以起到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所以吃五花肉就能起到改善缺鐵性貧血的功效,對於容易貧血的女性來說吃五花肉很適合。所以五花肉的營養價值很豐富,是大家很適合吃的美味。而新鮮五花肉丁加上多種輔料,不僅豐富成菜的口感,而且增加了菜的營養。臘肉的香味和菌菇的香味完美地融合,是一道越煮越好吃的下飯菜。
主料
新鮮豬五花肉2000克。
輔料
食用油200毫升,食鹽20克,香蔥10克,生薑10克,蒜頭瓣10克,幹辣椒15個,辣椒麵30克,雞精1匙,陳醋30毫升,料酒30毫升,花椒5克,十三香5克、香葉5片、八角6個,桂皮10克。
炒五花肉丁的詳細做法
將在市場購買新鮮的五花肉,清水洗乾淨,用清水浸泡去掉血水,控幹水分備用。
蒜頭瓣剝皮,清水洗乾淨,擠去水分,拍碎備用。生薑清水洗乾淨,擠去水分,切片備用。香蔥清水洗乾淨,擠去水分,切段備用。幹辣椒清水洗乾淨,花椒清水洗乾淨,桂皮清水洗乾淨,香葉清水洗乾淨備用。
把控幹水分五花肉,切成均勻的五花肉丁(大概一釐米左右)。
炒鍋點火,倒入食用油,放入所有的香料,小火慢慢煸出香味。
倒入切好的五花肉丁,加入料酒,十三香慢慢翻炒。
改中小火慢慢燉30分鐘左右,待五花肉裡的油都煸出,鍋裡的油淹過肉時改中火。
加入辣椒麵,老陳醋繼續翻炒。調入鹽,雞精攪拌均勻。
待鍋裡的油色紅亮,肉質軟爛關火。
出鍋盛入盆中即可。
一道簡單,美味又鮮香可口的家常菜,炒五花肉丁,就製作完成啦。非常好吃,超爽,別有一番風味,值得一試。
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