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約我一起逛商場,置辦新年「戰袍」!
說是兩人互相「參謀參謀」,選到漂亮衣服的效率更高。
她試了一件橘粉色的羊絨毛衣,看試衣鏡那邊已有擠滿了小姐姐,就拉著我幫忙看看效果。
我打量一番,說,這衣服還挺好看的呢,不過,你左肩抬那麼高幹什麼?
她愣了幾秒,動了動肩膀,說,這下正了吧?
還是左高右低!我只好走過去,幫她手動糾正一下兩肩高度。
當我將她兩肩調到視覺平衡時,她吃驚的說,這樣才不平的,好吧?!
我讓她自己去照照,她就跑到鏡子那兒跟肩膀較上勁了。
要不是這次一起買衣服,平時還真沒注意到她有「高低肩」。
接下來看她試衣服時,總被她那一高一低的肩膀吸引注意力,給人一種故意抬著肩膀的感覺,看著真不太舒服。
其實,很多人都有「高低肩」,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輕微的「高低肩」,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平時也很難覺察到。如果有明顯的「高低肩」現象,甚至對健康造成危害,那就要引起重視,進行矯正或治療。
那麼,怎樣才算是「高低肩」呢?
簡單來說,就是兩邊肩膀,一個高一個低。就像這樣: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雙肩不在一條水平線上。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高低肩」呢?
很簡單,因為「高低肩」是我們體態的外在表現,用眼睛觀察就可以判斷。
你可以找塊鏡子,面對鏡子,站立,讓兩肩膀自然放鬆,自己觀察兩肩峰的高度。最好還是找個朋友幫你觀察,因為我們自己看自己,容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看自己習慣了,不容易挑出毛病。
舉例說明一下:假如你習慣用右手,那麼右側肩膀低於左側肩膀一點點,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右側肩膀比左側低很多,或者右側肩膀比左側還要高,那就有問題。
習慣用左手的人,判斷方法正相反。
為什麼會出現「高低肩」?
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左右肩胛骨不在正確位置,並且左右兩側位置有明顯的差距。
肩胛骨和鎖骨組成肩胛帶,能完成上提、下降、前伸、後縮、上旋和下旋六種運動類型。它是左右對稱的兩塊不規則三角形扁骨。
在我們肩部保持自然靜止狀態時,肩胛骨上角位於胸椎的第2段和第3段之間,下角位於胸椎第7段和第9段之間。如果我們經常使用右手,那麼我們的右側就是優勢側。我們優勢側的肩胛骨會略低於非優勢側。
當我們兩側的肩胛骨位置有很明顯的差異時,就產生了體態上看到的「高低肩」。
「高低肩」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高低肩」會讓人的體態不那麼美觀,影響個人的氣質。
你看,是不是會產生「美中不足」的遺憾?
形象問題倒是小事情,關鍵是「高低肩」會引起肩頸部疼痛。
長期「高低肩」的不平衡狀態,有可能會引起脊柱變形,進一步使頸椎側彎,會帶來肩頸部的慢性疼痛。
肩頸部位的疼痛很可能會蔓延到頭部,產生慢性頭痛。
「高低肩」的問題不解決的話,常年累月會使頸椎承受過多的壓力,可能會導致頸椎退化,甚至形成骨刺。
「高低肩」還會造成骨盆位移,使腰部肌力不平衡,導致腰痛。另外,骨盆的位移會使雙腿長度發生變化,導致「長短腿」。
「高低肩」的現象現在很普遍,不論年齡大小,男女老幼都有可能出現這個問題。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中已為「高低肩」 的產生埋下隱患:
1.長時間的學習或工作,坐姿不端正,進而形成「高低肩」;
2.很多人喜歡只用一側的肩膀背單肩包。有時為了防止單側的單肩包滑落,我們總會下意識地控制肩膀用力,去「掛」住包帶。這個動作會讓肌肉形成了一定的記憶,不知不覺出現了「高低肩」;
3.從事體力活動較多的人群,一般優先使用優勢側(比如右手)完成工作。長期下來,優勢側跟非優勢側對比鮮明,形成「高低肩」;
4.從事不平衡運動項目(比如標槍)的運動員,大量的單側運動使他們身體兩側存在不小的差異,也會出現「高低肩」現象。
5.坐著的時候總翹著二郎腿,髖關節會一高一低,致使骨盆傾斜嚴重,而且此時肩膀一側放鬆一側緊張,時間長了就形成「高低肩」。
「高低肩」是常見的不良體態之一,或多或少會帶給我們困擾。
我給大家介紹幾個動作,通過平衡肩胛帶周圍的肌肉張力,來改善「高低肩」問題。
動作一:牽拉斜方肌上束。
做法:坐在椅子上,左手扶住椅子邊緣,固定左臂不動。挺直身體將左臂拉直,然後右手扶住頭部左側,向右側牽拉。
另一側做法相同。
每組做30秒,做2-3組。
動作二:刺激斜方肌下束。
1.趴在墊子上,兩臂伸直;拇指分開,指向斜前方,與身體中線夾角大概60度。
2.保持兩臂伸直狀態,手臂向拇指方向運動到極限。
3.兩臂整體慢慢上抬,直到大臂高於耳朵所在平面,並保持2秒,再慢慢放下。
每組做15次,做3組。
動作三:刺激斜方肌中束和菱形肌。
1.趴在墊子上,兩臂張開成一條直線,與身體垂直,拇指指向遠離身體的方向。
2.保持兩臂伸直狀態,手臂向拇指方向運動到極限。
3.兩臂整體慢慢上抬,直到手腕處高於肩關節所在平面,並保持2秒,再慢慢放下。
每組做15次,做3組。
動作四:刺激斜方肌中束、下束和菱形肌。
1.趴在墊子上,兩臂張開呈「W」形,肘尖指向臀部方向。拇指分開,指向前外方。
2.兩臂整體慢慢上抬,直到手腕處高於肩關節所在平面,並保持2秒,然後慢慢放下。
每組做15次,做3組。
動作五:扶牆前鋸肌伏地挺身。
側面展示
背面展示
1.保持站立,雙手撐牆。兩臂保持伸直,與肩同高,略比肩寬。
2.做肩胛骨的前後運動,注意慢起慢落(注意兩臂保持伸直狀態)。
每組做15次,做3組。
今天跟大家介紹了高低肩的成因和危害,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是否存在這個問題。
如果有的話,一定要主動去糾正不良習慣或者通過運動去改善。
畢竟,美和健康,兩樣我們都要,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