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大律圈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和交流,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律師通常被認為是一個交友廣泛、擅長交際的職業,但並不是所有律師都活潑外向,相反更多的律師喜歡獨立思考、內心深處更加保守。儘管這個世界看起來早已成為外向者的天下,內向型律師如何展現強大力量?
如果只能用一個維度將人群區分開來的話,那麼,這個維度應該是內外傾向,它是區分個體的最基本的維度。
我們以自身為界,可以將世界分為自身以外的世界和自我的世界兩個部分,也可稱為外部世界和內部世界。外傾的人傾向於將注意力和精力投注在外部世界,外在的人,外在的物,外在的環境等,而內傾的人則相反,較為關注自我的內部狀況,如內心情感、思想。兩種類型的個體在自己偏好的世界裡會感覺自在、充滿活力,而到相反的世界裡則會不安、疲憊。
做一個小測試,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內向型律師:
如果您的回答多數是肯定的,那按照著名的職業性格測試——邁爾斯布裡格斯類型指標(MBTI),您屬於內傾型的人格。
當然,不要期望每條標準都完全符合,大部分符合基本上就可以確定了。也不要要求每時每刻都以同樣類型的方式行事。人畢竟生活在社會中,有時會順應外在環境的、工作的需要調整自己的行為,再外傾的人,在權威人士面前或者十分隆重、嚴肅的場合,也會是個好的傾聽者,再內傾的人,走上領導崗位,該發表意見的還得發表,準備充分的話,也會滔滔不絕。
關鍵在於,我們需捫心自問:到底以什麼樣的方式行事,才是自己感覺最好的,最習慣的。
需要特別澄清的一個誤區是:性格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內向者與外向者最大且唯一區別是內向者的動力之源是自己。因此,成為一名內向者,並不是性格上的缺陷。
馬蒂·蘭妮博士(MartiLaney)是《內向者優勢》一書的作者。書中,他提到內向者一般為:享受獨處時光、關心深交的朋友,即時在參加活動時表現活躍、淡定、沉默寡言、三思而言、做一名很好的聆聽者,但回家後,他們會精疲力竭。
而外向者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喜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認識許多朋友、關心許多朋友、喜歡閒聊,在說話做事前不加思慮,說話做事更有動力。
同時,蘭妮博士也描述了內向者的優勢:與他人工作融洽、友誼長存、靈活、獨立、有更強集中力、自省、有責任感、有創造力、分析能力、刻苦和聰明。而那些認為內向者有以下特徵的人,並不了解內向者的優勢。
這裡有大眾對內向者的錯誤認識:不友善、書呆子、缺乏交際能力、不與他人溝通、不喜歡接近人、沉默寡言、獨行俠、隱居。
內向型的律師往往有著極其寶貴的品質:
他們忠誠、緘默,能嚴守客戶的秘密,給予客戶萬分的安全感;
他們安靜友好,非常能體察別人的感受,因此他們顯得更注重細節與用戶體驗;
他們嚴謹、有責任感,習慣有三思而後做決定,他們願意花大量時間思考,不喜歡閒扯其他的話題,更能專心致志地把案子做好;
他們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對於怎樣更好的服務大眾有清晰的遠景。在對於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有計劃而且果斷堅定。
他們習慣邏輯,重視效率,一旦客戶有問題發生,就會馬上行動,找到實用的解決方法。分析事物運作的原理,能從大量的信息中很快的找到關鍵的癥結所在。更好的幫助客戶規避風險。
很多情況下,人們在非工作場合接觸到的律師並不是特別活躍的,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沉默寡言。但如果彼此熟悉之後進一步交流,就會發現對方其實是一個很有思想又非常幽默的人。這是因為你已經進入了內向型律師感到舒適的社交圈,可見內向性格的律師沒有社交障礙。
他們在膚淺但廣闊的社交環境中常常感覺精力不足,這其實不是瓶頸,而是可以規避的、沒有必要突破的局限。
內向者在社交時,應該多利用自己的優勢(喜歡深入、集中的思考、喜歡更有營養的交流)來選擇合適的社交環境和目標,形成質量上更高的社交結果。
1. 選擇「小而美」的社交環境 進行一對一的深入談話
在相對安靜、人數少、有營養的氛圍(比如小型沙龍,書店,圖書館,小型飯局等)中進行社交,可以有效減少過多的外部幹擾,製造良好的深度交流氛圍,這樣有利於律師發揮自己的思考深度的優勢。
一對一的談話可以極大地緩解內向者們在人多的集體活動中受到的壓力。同時如果你談話的對象是個外向者,他或她還可以幫助你融入集體中。
所以,參加聚會活動的時候,找個看得順眼的人多和他/她聊天,儘量成為朋友,既不會讓你顯得孤獨也不會顯得太拘謹。
2. 網際網路發聲 尋找同道中人
當不善於在人前侃侃而談時,你可以轉換自己的戰場,利用網際網路發聲,你可以選擇:經營自媒體,用博客、微博、或者經營微信公眾號的方式發表對時事的法律評論,自媒體及公眾號運營方法可以查看大律圈歷史文章。
多關注知識分享社區,如知乎、果殼、百度問答等網站,在各大法律諮詢網站的專家總用「諮詢具體事宜,請到律所面談」之時,一個可能只需幾百字的回覆卻足以展現你的專業知識與誠意。讓更多的人願意主動了解你,肯定你,接近你。
利用群聊、電子郵件、私信等方式與人交流。很多內向型的律師不喜說話是不想把精力浪費在無意義的討論和吹噓中。
但你可以通過加入微信群聊或QQ專業群的方式改變與人溝通的手段,對於你並不關心的消息可以選擇性回復,而採用郵件或私信的方式可以極大改善無意義的聊天,提高談話的「營養水平」。
3. 尋找性格互補的隊友團隊協作
很多律師習慣單打獨鬥,但越來越多的律師選擇在專業化細分領域組建自己的團隊。在夥伴選擇上,內向型的律師更需要一個性格互補的合作夥伴搭建團隊。
很多情況下,內向型的律師在陌生的社交環境會感到不適,性格開朗外向的搭檔能在交流中起到介紹和潤滑的作用,極大的緩解內向型律師的尷尬與拘謹。做最壞的打算,即使沒有別人聊天也能自己與自己人聊聊天。
4. 掌握一定的的社交技能
性格內向不等同於缺乏社交技能,即使你不願意與人談話,但一聲「謝謝你」和隨時掛在嘴邊的微笑還是會讓人覺得你很貼心,喜歡跟你交流。
關於這方面的文章已經有很多了,網上隨處可見的談話技巧和待人接物的禮儀整理貼還是有必要一看的。內向不能成為無禮的藉口,否則會讓你在拓展人際關係愈加困難。
5. 讓自己成為別人主動結交的對象
本文的基礎是內向型的律師雖然專業知識和自身能力過硬,但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沒有自身的強大卻一味希望通過技巧拓展社交是不切實際的。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的前提是二者都是英雄,即使你不願意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交流上,也需要把時間花在打造更強大的自己上。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
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讓別人主動結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