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未來會是充分個性化自我實現的時代

2020-12-20 網易財經

(原標題:郝景芳:未來會是充分個性化自我實現的時代)

中國日報網1月5日電 1月5日,中國日報網與網易傳媒共同舉辦的2019影響力峰會在北京召開,首屆影響力峰會的主題為「預見未來」。

作家,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在峰會上"預見新人類未來"的「圓桌對話:新人群新消費」環節表示,我自己覺得90後、00後這一代一定是為自我買單的,因為老一輩50後、60後,他們經歷過匱乏年代,所以他們會為人最基本的需求買單。

她表示,馬斯洛說的人的心理需求其實在人的代際、在我國特殊發展變化過程中是能看出來的,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論其實有很大的道理,在於當你最底層的需求滿足之後,你開始逐步去滿足上層需求。

郝景芳以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為例做了說明。

50後、60後人群真的是經歷過匱乏,他們覺得富足比什麼都好,所以他們買3塊錢的蘋果,覺得應該把錢省下來過上更富足的生活。他們很在意衣食住行等需求,底層需求和安全需求。

70後和80後經歷改革開放這段時間,經歷了人的地位發生極大變化的時代,所以也比較容易焦慮於自己在人群中到底是什麼地位,這比較接近於馬斯洛所講的對於成就感的需求。他們對於成就、地位、尊嚴的在意,所以會把錢省出來,投資於人際交往。他們會在意成就感。

90後、00後生下來就很富足了,社會地位已經由他們的父母奠定了,對於成就感也沒那麼在意,你讓他把錢省下來不買蘋果,自己再掙一掙,往上爬一爬,以後再提高社會地位,他們可能都沒那麼在意。他們在意的可能就是「我喜歡這個東西」,可能就會為這個買單。這對應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就對應到了高級的自我實現,因為從底層到中層,90後、00後一生下來就被滿足了,他想的就是我怎樣個性化,消費只是他這種個性化、自我需求實現的一小部分。總得來講,90後、00後會體會到自我、體會到自我生成、體會到自我實現。

郝景芳認為,在未來,90後、00後甚至10後長大了,會是充分個性化自我實現的時代,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平臺我們將看到更多非常多有趣的、充滿生機的經濟實現。90後、00後想的是我怎樣個性化,消費只是他這種個性化、自我需求實現的一部分。

【大咖觀點】

李稻葵:服務業需要大量的就業

江小涓:新服務經濟時代高度聯通及科技為其賦能

米歇爾·渥克:我們應該會針對機器人工作去徵稅

唐雙寧:藝術是人類共通的精神語言

吳彥鵬:全球化是人類新秩序構建的現實場景

韓蕾: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洶湧澎湃

李黎: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全面重塑我們的生存環境

劉亞東:科學精神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秦暉:從本質上來講歷史是需要解釋的

本文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升孩子未來核心競爭力?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培養自驅力是關鍵
    科幻作品超越時空、架構未來,而當科幻作家當了母親,在育兒上最關注的,則是培養孩子適應未來創新時代的能力。11月30日,第74屆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走進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向平臺網友傾情薦書,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曆程和寫作思維訓練,通過直播與書迷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與互動。
  • 如何提升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自述成長曆程:培養自驅力是關鍵
    科幻作品超越時空、架構未來,而當科幻作家當了母親,在育兒上最關注的,則是培養孩子適應未來創新時代的能力。11月30日,第74屆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走進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向平臺網友傾情薦書,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曆程和寫作思維訓練,通過直播與書迷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與互動。
  • 郝景芳:折摺疊疊斜槓青年
    「如果一定的名氣幫我更容易地、更好地實現這些計劃,那麼是OK的。如果超過了這個範圍,有了負面效應,那就會加以限制。」不想被模仿不過外界的一些反應不在郝景芳的掌控範圍之內。比如,獲獎之後,郝景芳的成長、成名經歷被媒體反覆翻炒了許多遍。
  • 雨果科幻獎中國得主郝景芳:現代教育無法適應人工智慧時代
    郝景芳今天發言時談到了人工智慧這個話題,並預言未來的人類社會分工會更加明確,標準化的生產由人工智慧完成,人類則負責那些創造性和情感性的工作,同時未來社會的組織也會更加靈活。說起《北京摺疊》,郝景芳認為那樣的一個社會是我們所有人不希望看到的,這意味著我們未來的教育需要和現在這樣標準化的教育系統不同。
  • 郝景芳:為什麼通識教育是幫助孩子直面未來的教育?
    未來時代的剛需工業時代提倡螺絲釘人生,但是未來進入智能時代,工作的靈活性更強、跨界性更強,要求人的綜合能力要遠勝於工業時代。太狹窄的知識技能會阻礙人事業突破,增大人被智能機器取代的風險。因此綜合素養將成為時代剛需,融合知識體系將成為教育剛需。
  • 科幻作家郝景芳:科幻的「what if」是改進現實的契機
    作為一名擁有跨學科、高學歷的科幻作家,她始終以一種溫柔的姿態,在科幻和現實主義的兼容寫作中,關懷時代現實、構想未來。  這是2017年,VR開始普及用戶,無人駕駛蓄勢待發,5月3日,世界首臺10比特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研發成功——科幻小說中所描寫的斑斕幻想,在時間的容器中一一實現。
  • 對話傅盛、郝景芳:腦機結合的超級人類會如何顛覆認知?
    從原始社會、農耕時代、工業文明到信息化世界,人類的進步仰賴於無數偉大而閃耀的科技發現。我們了解技術的原理,卻無法說清它們從何而來。我們深思技術的意義,追問技術到底能否決定人類的歷史。當技術的長河匯入新的節點,AI的時代大幕徐徐展開,人類對技術的熱情和恐懼也前所未有。我們暢想通過技術實現永生,卻又無比擔憂會被技術反噬。
  • 郝景芳的選擇:如何避免「摺疊」?
    一直以來,郝景芳都不願媒體或是其他宣傳給自己標籤化。「如果只做一件事,自己就會心生厭倦,從小到大就是這樣。」她也不認為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可以成為別人的榜樣。她曾對媒體提到過,就目前的時代,「斜槓青年」可能會被人推崇。可如若到了流行「專注青年」的時候,自己反會成為反面教材。
  •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中國教育系統是失敗的麼?
    未來,我們仍然需要很多及格線以上的「普通」人,但也需要更多擁有天馬行空般才華的高精尖人才。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所決定的,要搞「中國智造」,靠「及格線」人才是沒有希望的。畢竟,人口紅利咱們還能吃幾年?再不轉型,成麼?今天的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未來已不再遙遠。我們的教育能跟得上麼?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明白,未來的勞動力市場與今日相比究竟有何不同。
  • 劉墉、郝景芳加盟抖音「未來定義者」,以知識直播開拓家庭教育新視野
    6月21日父親節,兩場關於「家庭、教育、父子」的知識直播先後登陸抖音「未來定義者」。一場來自於科幻小說作家、雨果獎獲得者同時也是兒童教育創業者、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她向抖音直播觀眾分享自己小時候的家庭成長經歷,以及作為年輕母親的教育理念。另一場直播來自美籍華人作家、教育家劉墉和他的兒子哈佛心理學家劉軒。
  • 專訪郝景芳:我用教育對抗「摺疊」
    近幾年一個越發明顯的新風險是,人工智慧時代,未來對於職業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綜合素質和能力方面,這些對於精英和某些中產家庭,可能是從小標配的培養方式,但卻是教育資源貧瘠的家庭所無法企及的這也是《北京摺疊》的作者郝景芳這幾年在想的問題。北京夏日的一個上午,我們來到郝景芳位於朝陽的辦公室。剛和同事開完會的她,一身粉嫩的連衣裙,踩著高跟鞋,來到我們面前。
  • 讓北京不被「摺疊」——記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與她的『童行書院』
    支教過程中,雙方都很開心,但是離開後,郝景芳開始陸續收到學生們的信。「他們會寫好長好長的信給我,問我什麼時候再回去,會給我鉤鞋子,做風鈴寄過來。到那會我就開始受不了了。」說到這裡,淚珠從郝景芳的眼眶滴落。我會覺得是我把他們拋棄了,因為我知道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回去看他們了。
  • 郝景芳發起童行計劃共享教育,李開復劉慈欣等25位大咖開通通識啟蒙...
    (童行共享教育發布會現場郝景芳與李開復對談)芥末堆 寧寧 10月27日報導自2016年郝景芳的小說《北京摺疊》獲第74屆雨果獎後,她就不斷被問及一個問題,《北京摺疊》裡的描述會在未來變成現實嗎?科幻與現實的某種程度的交叉重合,讓人忍不住想像不遠的未來會怎樣。童行共享教育:推出系列通識啟蒙課10月26日郝景芳在其發起的「共享教育,共享未來——童行計劃啟動儀式」上,給出了她的答案,她說,不希望《北京摺疊》成為現實,並以「共享教育」的方式作出行動。獲獎後,郝景芳得到企業以公益形式資助的10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她的公益項目「童行書院」。
  • 童行學院創始人、雨果獎得主郝景芳:以創造為原動力
    10月30日,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發起的兒童通識教育公司童行學院,在東外斜街56號The future hall舉辦了《他鄉的童年——中國篇》線下觀影會,郝景芳與現場120名觀眾一起觀看了紀錄片之後,遠程連線了該紀錄片導演周軼君
  • 上清華讀博士得文學獎,學霸媽媽郝景芳的育兒方法
    讀完全書,記下了郝景芳育兒方法的三個關鍵點:放眼未來、通識教育、閱讀經典。她一直放眼於更高闊的未來之中,那麼,眼前的小成就和小失敗,都不會影響她前進的步伐。如何做到放眼未來,郝景芳給了如下六條建議:1、 內心篤定一點。2、 理解人的基本需求。
  • 2020烏鎮時間《北京摺疊》作者郝景芳談轉行創業:做教育比寫科幻...
    論壇現場11月24日上午,青年與數字未來論壇在浙江烏鎮國際網際網路會展中心舉行。雨果獎獲得者、科幻作家、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出席主題為「展望未來」的圓桌論壇,帶來了她對青年與教育的見解。郝景芳很多人都不陌生,1984年出生的她,因小說《北京摺疊》於2016年8月獲得第74屆雨果獎,這是繼劉慈欣的《三體》之後我國作家第二次獲得該獎項,因而備受外界關注。但這次參加論壇,在小說家的身份之外,郝景芳更重要的身份是教育行業創業者。
  • 自我實現
    心理學含義自我實現是指個體的各種才能和潛能在適宜的社會環境中得以充分發揮,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的過程。亦指個體身心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境界。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這是個體對追求未來最高成就的人格傾向性,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經濟學中含義經濟學中的自我實現的含義是一個中性詞,而且是大多數情況下是貶義的。
  • 馬斯洛:人是生成性存在,自我實現是每個人潛能的充分發揮!
    人是生成性存在,自我實現是個體潛能的充分發揮。——馬斯洛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就是一個人力求變成他能變成的樣子,「一位作曲家必須作曲,一位畫家必須繪畫,一位詩人必須寫詩,否則他始終無法安靜。具體來說,自我實現包含兩層涵義,一是完美人性的實現,即作為人類共性的潛能的自我實現,包括友愛、合作、求知、審美、創造等特性或潛能的充分展現;二是個人潛能的實現,指的是具有個體差異的每個個體的個人潛能的實現。自我實現的類型。
  • Carbon投資人鄭方:未來200年是個性化回歸的時代,押注3D列印和人工...
    未來200年是個性化回歸的時代,押注3D列印和人工智慧鄭方對投資具有極大的熱情,對歷史、哲學都頗有興趣,他開始逐漸從哲學的角度來審視投資。「投資可以看作是一種哲學的理念,聽起來很虛,但實際上所有成功的投資都是都是對人類歷史的變革、潛在需求的把控。」鄭方說。比如他看好3D列印產業。
  • 量化自我:大數據時代學習的新趨勢
    本文由《現代教育技術》雜誌授權轉載摘要基於可穿戴設備的量化自我技術帶來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可以使計算系統能夠更好地理解人類用戶的意圖和語境,更好地模擬演繹人類智能,這也將成為大數據時代學習的一種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