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專家齊聚潮州共議分子診斷技術臨床應用最新進展

2020-12-24 美通社

潮州2018年6月26日電 /美通社/ -- 由廣東省醫學會主辦、潮州市醫學會承辦,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指導,潮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支持、凱普生物協辦的《2018年廣東省醫學分會分子診斷技術臨床應用粵東地區研討會》在韓山師範學院偉南國際會議中心順利召開。

作為粵東地區分子診斷領域極具影響力的會議,本次研討會為學術界、醫務界搭建分子診斷技術臨床研究與應用橋梁,推動粵東區域分子診斷技術臨床應用的快速發展。在這裡,國內醫學大咖、行業精英、粵東六市各級醫療機構專家和醫生代表近300餘名齊聚一堂,展開精彩的近距離智慧碰撞。

2018年廣東省醫學分會分子診斷技術臨床應用粵東地區研討會

開幕式上,潮州市醫學會會長、潮州衛計局楊偉淳副局長主持大會,並對參加會議的領導嘉賓、粵東六市醫療行業同仁及分子診斷行業的精英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的敬意。

會議開幕式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副秘書長王玲、潮州市委書記劉小濤、廣東省醫學會柯尊富主任、凱普總裁管喬中先生上臺發表致辭。劉小濤書記高度評價凱普是潮州的驕傲,為潮州衛生健康事業助威。潮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殷昭舉、潮州副市長餘鴻純、潮州衛計局局長朱圓圓等領導出席會議。研討會分別由潮州市中心醫院陳錦生院長、潮州市人民醫院劉祥治副院長、潮州市婦幼保健院吳豐院長、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江劍輝主任主持。來自北京、廣東等十餘位國內醫療領域頂尖專家、學者齊聚潮州,聚焦精準醫療背景下分子診斷技術的應用,緊扣研究熱點,緊密結合臨床,展示研究成果,總結交流經驗,探討臨床應用,為前來參會的臨床醫生更新了知識體系,提供了新的診療思路,給分子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在粵東地區的運用帶來了積極的思考。

精彩學術講座

趙健教授:HPV分型檢測在臨床中的意義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趙健主任指出HPV分型檢測宮頸癌前期篩查的重點工作。目前HPV分型檢測覆蓋率還需提高,醫院應與第三方檢測機構加強合作,使自取樣檢測方式得到推廣。

楊立業教授:出生缺陷防控

潮州市中心醫院楊立業主任指出,出生缺陷是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出生缺陷的防控工作需受到重視。目前,潮州地區出生缺陷防控體系需要健全,綜合防治能力需得到提高。出生缺陷患兒醫療保障制度有待進一步改善。

王清濤教授:檢驗醫學區域協同發展思考與實踐

北京市臨床檢驗中心王清濤教授強調檢驗醫學是醫院的支撐平臺,目前各地區醫學檢驗存在不平衡,要以人民需求為導向使檢驗醫學區域協同發展,並分享了京津冀地區檢驗醫學協同發展的實踐。

江劍輝教授:新生兒遺傳代謝病串聯質譜篩查和治療

江劍輝教授介紹了遺傳代謝病的特徵和種類,中國對新生兒篩查的現狀和需求,同時分享了串聯質譜平臺在遺傳代謝病篩查診斷的應用及優點。

柯尊富教授:肺癌罕見靶點檢測策略與實踐

柯尊富教授從專業角度講述肺癌相關基因突變類型及當前運用於肺癌檢測的分子診斷技術,勉勵學者們在肺癌分子檢測道路上要持續努力。

黎青教授:地中海貧血三級防控

黎青教授從基因水平上詳細講述了地中海貧血致病原理,並指出了對地中海貧血疾病進行婚檢、孕檢以及新生兒疾病篩查的重要性。

蔡應木教授:分子診斷臨床檢測質量保證

蔡教授從分子診斷實驗室運行的所有方面和要素介紹了進行質量控制意義、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從臨床問詢、開單、病人準備和標本採集、保存和送檢、標本檢驗、報告、結果解讀和諮詢幹預等方面。

謝龍旭博士:宮頸癌篩查精準化檢測與治療

廣東省HPV相關疾病分子診斷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凱普首席科學家謝龍旭博士分享HPV檢測方法最新進展,宮頸癌的精準檢測,一針見血指出只有做到精準檢測才可以指導精準治療,對凱普當初打破國外試劑壟斷與不能分型技術障礙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

管秩生:凱普檢驗集團檢測項目建設

凱普董事、副總經理管秩生分享凱普檢驗集團檢測項目建設,指出凱普醫檢網絡已建立覆蓋全國近20多個地區,利用凱普在核酸診斷領域優勢地位以及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的成功經驗,以高端、前沿、精準、規範的品牌精神,分級診療新模式助力健康中國。

鄭焱博士:腫瘤分子病理檢測項目

鄭焱博士分享凱普分子醫學檢驗所腫瘤分子病理檢驗的特色項目,包括腫瘤用藥指導和遺傳性腫瘤檢測兩個方面。凱普腫瘤用藥指導及遺傳性腫瘤檢驗的核心技術優勢在於,緊跟權威指南設計包含多重技術的檢驗方案和流程,通過顯微切割技術精準的挑取腫瘤組織細胞,兩種技術檢驗,並且進行雙端測序,針對每一個案例緊貼臨床需求進行分析和報告出具。以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為模版和標杆,將先進的檢驗技術、標準、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在內地落地和推廣。

劉海平主任:佛山市耳聾基因篩查項目經驗分享

佛山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劉海平主任分享了十多年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經驗,從基因水平詳細地講解了耳聾疾病類型和篩查過程,同時也表達了對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認真負責的初心和決心。

陳亞軍主任:無創產前檢查和基因晶片技術檢測

韶關市婦幼保健院陳亞軍主任講述了對染色體相關遺傳疾病無創產前篩查和基因晶片檢測的原理、作用和意義,並對相關的檢測結果作出了詳細的解讀,同時也對分子診斷技術的不斷進步寄予厚望。

在精準醫療如火如荼的當下,分子診斷憑著快速、精準和特異性強的獨特優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專注精準檢測,堅持科技創新,凱普重點布局婦幼健康領域,基於中國專利金獎平臺技術,凱普開發出包括耳聾基因檢測、地貧基因檢測等系列婦幼健康檢測產品,適用大規模出生缺陷基因篩查。關注婦幼健康,積極推行「出生缺陷三級防控」,在分子診斷水平上指導優生優育,努力為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質做出貢獻。凱普的地貧、耳聾、STD(性傳染病)檢測產品市佔率皆位列前三,產品競爭力強,臨床應用廣泛,適用於出生缺陷和優生優育管理領域。

健康中國」成為國家戰略,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及民眾健康意識提高,體外診斷產業的關注也已從醫療領域拓展到健康領域。作為核酸檢測龍頭企業,凱普專注婦幼健康領域十多年,已成為臨床醫生較好的診斷夥伴。凱普產品逐漸多元化,深度布局婦幼基因檢測領域和第三方分子檢驗所網絡,形成「儀器+試劑+大數據」全鏈條產業服務模式。立足潮州,發展全國,進軍世界。凱普不忘初心,堅持良心品質科學管理,在潮州醫療衛生健康管理領域加大投入,成立「凱普醫療健康服務管理集團」,積極探索優質資源下沉,推進分級診療落地實施,為潮州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出力,用行動推動潮州健康事業發展,打造潮州新醫改新標杆,創造公共衛生新高峰。

相關焦點

  • ...診斷,新技術,不孕,診治,不育,分子,臨床,基因晶片,檢測,醫學會...
    近日,由上海醫學會主辦的首屆東方分子診斷學術會議傳出消息:近年來,隨著精準醫療的推廣,分子診斷技術迅猛發展、臨床應用也更加廣泛。在兒科感染疾病、不孕不育等領域,分子診斷技術已大幅提升疾病診治成功率。未來基因晶片技術、下一代測序技術等分子診斷新技術還將在臨床不斷擴展,以此造福更多患者。
  •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首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圓滿舉辦
    12月6日-7日, 以「見微知著 核聚共贏」為主題的第一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在湖北武漢圓滿舉辦。 見微知著大咖論道核醫學發展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核電子學、核藥學、分子生物學和加速器微型化等現代技術的迅速發展,核醫學和分子影像學因其在疾病早期診斷、分期與再分期、療效評估、監測腫瘤復發及轉移
  • 「病毒檢驗與臨床管理智慧融合」 -2019年第三屆臨床呼吸道病毒實驗室診斷與應用學習班
    「2019年第三屆呼吸道病毒實驗室診斷與應用學習班」如期舉行。與來自全國各地200多名臨床醫生、科研同行和基層檢驗同行分享微生物(呼吸道感染病毒、細菌)和院感各分支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新進展,更新基層醫生在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預防、診斷與治療方面知識體系,並注入「新鮮血液」。
  • 北京生科院在甲狀腺乳頭狀癌預後及診斷的分子標誌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在前期研究中,孫中生研究團隊運用自主開發的目標區域捕獲測序技術,首次繪製中國人群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遺傳圖譜,揭示中外人群甲狀腺乳頭狀癌遺傳圖譜的差異,為中國人群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分子診斷提供了理論依據。,鑑定了兩個新的長鏈非編碼RNA及八個基因與腺外侵犯及甲狀腺乳頭狀癌病人的無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顯著相關,並在一些已報導的能潛在應用於甲狀腺乳頭狀癌診斷的基因(SERPINA1、FN1)中發現了新的與癌症發生相關的可變剪切事件,為提高這些基因診斷的靈敏性提供了新的分子證據。
  • 國內分子診斷主要技術與市場現狀
    分子診斷是指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病原體或人體內生物大分子的存在、結構、表達水平變化等而做出診斷的技術。分子診斷是體外診斷行業的重要細分領域,也是體外診斷行業中技術要求較高、發展速度較快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生命科學的最前沿,分子診斷技術具有精準、快速、簡便等特點,能夠有效指導疾病預防預測、精準診斷、精準治療,是當代「精準醫學」發展的基礎。
  • 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子診斷平臺在天津建成
    「基因檢測技術在腫瘤個體化診療中的應用」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市腫瘤醫院召開。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腫瘤研究所所長郝希山院士、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安道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天津市科委李寶純副主任致函。
  • 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
    因此,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應該明確、簡潔、準確可靠,並具有充分的解釋、可信性和權威性。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分子診斷專家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對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模式進行了研討並達成以下共識。一、基本要素1.題目與格式: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應具有醒目的題目,明確標示出檢驗的靶標。
  • 2020全年最新分子診斷行業現狀總結及趨勢展望
    目前來說,基於雜交的檢測技術已逐漸被數字 PCR、下一代測序技術(NGS)和質譜技術所取代。其所能應用到的範圍也非常之廣,包括遺傳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疾病的檢測與診斷。 據Kalorama Information公司最新的報告顯示,分子診斷行業2020年預計會增長到100億美元;而Grand View Research也表示,到2025年分子診斷行業會超過150億。這樣誘人的前景讓該領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巨頭企業和小型公司。
  • 產前基因診斷和胎兒個體化醫療技術的進展與展望
    產前基因診斷和胎兒個體化醫療技術的進展與展望   姓名:董豔玲隨著遺傳學技術在產前診斷方面的廣泛應用,胎兒基因組與轉錄組的深入研究。意味著結合胎兒基因組信息及生理學信息可以實現胎兒在宮內期間的治療。
  • 專家:弓形蟲病診斷方法研究進展
    本文從病原學、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方面,綜述了各診斷技術的研究進展以期為疫病診斷方法的選擇提供參考。病原學診斷目前常用的弓形蟲病檢測方法為顯微鏡鏡檢和動物接種。病原學診斷方法雖然操作簡便,但步驟繁瑣,耗時長,靈敏度低等,無法滿足高效、快速的檢測需求,因此在實驗室診斷方面應用較少。
  • 「第二屆中國睡眠與心身醫學論壇暨睡眠障礙的臨床診斷與治療進展...
    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中心、中國睡眠研究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睡眠與心身醫學論壇暨睡眠障礙的臨床診斷與治療進展培訓班」於2015年7月2-4日在北京大學醫學部成功舉辦。,加深國內外同行科研成果和新技術、新方法在睡眠和心身醫學領域的深入應用,促進我國睡眠與心身醫學相關專業的科研、醫療、醫技和護理水平的提高。
  • 完善精準醫學核心平臺,開啟分子影像嶄新篇章
    、人工智慧、大數據、健康產業多個領域的合作交流平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影像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繼學分分子診斷相關的精準檢測分會成立以來,又一精準醫學領域的核心——分子影像平臺也建立起來了。因此,分子影像分會將充分發揮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的平臺優勢,致力搭建跨領域、多學科的分子影像學交流、合作和共享平臺,匯聚廣東省分子影像領域的專家團隊,以期共同推動分子影像學在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 2018 EDC易貿診斷系列峰會—聚焦分子診斷和醫學實驗室?
    2018 EDC易貿診斷系列峰會—聚焦分子診斷和醫學實驗室  暨 2018(第六屆)分子診斷產業高峰論壇&2018(第二屆)中國醫學檢驗實驗室高峰論壇  精準診斷 助力臨床  2018.6.09-11 江蘇 南京  參會及推廣 聯繫:
  • 2018液體活檢新技術與臨床應用論壇即將召開
    上海2018年7月12日電 /美通社/ -- 由生物谷舉辦的「2018液體活檢新技術與臨床應用論壇」將聚焦國內外最新液體活檢技術研究,邀請國內外科研院所專家學者、臨床醫生、檢驗機構、高精新技術企業進行分享
  • 萬字長文描繪中國分子診斷產業的崛起|41家技術龍頭企業領銜打破...
    同時,分子診斷設備已越來越向數位化、自動化、高通量轉型,基於雜交的檢測技術逐漸被數字 PCR、下一代測序技術(NGS)和核酸質譜所取代,並且分子診斷所能應用到的範圍也越來越廣,不再局限於遺傳病、傳染性疾病、生殖健康的檢測與診斷。
  • IVD新星--分子診斷產業解析
    分子診斷——監管與分類監管體系根據下遊應用領域的不同,分子診斷監管分為醫療器械和藥品兩種。臨床分子診斷產品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共三類,第三類是最嚴格的一類)監管。預計未來衛計委在應用層面逐漸推開LDT模式。產品分類分子診斷(基因診斷)從技術平臺角度,可以分為以下幾種:PCR(擴增技術)FISH(螢光原位雜交)基因晶片基因測序>>>>分子診斷——市場規模市場規模與增速我們將產品端與服務端分別考慮。
  • 【精準醫學】廣州組學與臨床大會11月舉辦,推進組學臨床應用
    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臨床上對疾病的研究愈發深入,過去從單一角度去檢測和診斷疾病的方式和技術已無法滿足臨床研究和應用的需求
  • 羅非魚無乳鏈球菌病分子診斷技術
    羅非魚無乳鏈球菌病分子診斷技術2012-10-16 18:0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通威報          目前,臨床上對無乳鏈球菌的檢測方法主要依靠對患病樣品的症狀觀察以及對病原物的鏡檢、分離、培養和生化鑑定,但這些方法或者依靠經驗,極易導致誤診,或者操作繁瑣,檢測周期長,不利於臨床上人們對患病魚的快速診斷。  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在檢測水產動物致病菌方面得以廣泛應用。
  • 陸倫根:肝纖維化的分子基礎與臨床診治現狀
    近年來,病因特異性的肝纖維化分子機制受到廣泛關注。去除原發疾病可能逆轉肝纖維化進程。肝纖維化的診斷包括傳統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技術、血清分子標誌物、影像學診斷技術以及預測性統計模型。近年來肝纖維化分子基礎的研究進展飛速,為肝纖維化的臨床診治提供了新的方向。1  肝纖維化分子基礎研究現狀與進展肝纖維化的本質是慢性肝損傷與修復的動態過程。
  • 山東大學病理中心成立學術會議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消化病理診斷新進展研討會」在濟南順利召開
    2018年10月20-21日,由齊魯醫院病理科/山東大學病理學系主辦,齊魯醫學檢驗所協辦的山東大學病理中心成立學術會議(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消化病理診斷新進展研討會」)在濟南順利召開,來自國內外的300餘人專家學者參加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