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新星--分子診斷產業解析

2020-12-22 生物谷

 

分子診斷——監管與分類

監管體系

根據下遊應用領域的不同,分子診斷監管分為醫療器械和藥品兩種。臨床分子診斷產品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共三類,第三類是最嚴格的一類)監管。用於紅十字血液中心血源篩查的產品按照藥品監管。預計未來衛計委在應用層面逐漸推開LDT模式。

產品分類分子診斷(基因診斷)從技術平臺角度,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PCR(擴增技術)

FISH(螢光原位雜交)

基因晶片

基因測序

>>>>

分子診斷——市場規模

市場規模與增速我們將產品端與服務端分別考慮。

產品埠徑:分別按照公司和應用領域劃分。高通量測序行業目前只有NIPT實現了正常的商業化,相關產品可以納入分子診斷的產品埠徑計算,但是因為2016年才開始實現商業化,目前相關公司並未明確披露該產品的收入規模。

市場規模與增速

我們將產品端與服務端分別考慮。服務埠徑:獨立醫學實驗應按照服務埠徑測算市場規模。我們將高通量測序市場從分子診斷市場中分離出來考慮。

細分領域競爭格局

傳統分子診斷行業的儀器設備和試劑是開放系統,設備已經扣為主;試劑基本上是國產的天下。

NGS領域,基本上產品均以ILLUMINA和LIFE為主流,國內取得證書的公司基本上都是貼牌本土化。測序服務沒有向外資開放,都是國內公司和醫院在做。

全球和中國的高通量測序儀數量的市場格局。

高通量測序產業鏈概況

上遊:儀器設備和試劑全球主流設備被ILLUMINA和LIFE壟斷,相關測序試劑核心配方也在設備方手中,但是國內部分企業能夠按照配方自行生產試劑。建庫試劑基本由國內產品或者應用企業自行生產,建庫試劑的開發和生物信息學水平密切相關。

中遊:合作企業應用企業直接從設備供應商或者經銷商購買設備,一些大型應用公司與供應商深度合作,幫助他們申報國內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下遊:血液樣本採集和檢測樣本採集——必須在有產險篩查或者診斷資質的醫院進行(之前不是很嚴,小醫院也能採樣送檢);樣本檢測——血樣必須送給具有相關資質的醫院或者實驗室檢測。

行業監管與政策導向況

醫學檢驗領域的監管思路轉變:白名單制度向LDTs(實驗室自配試劑)轉向

(1)白名單:衛計委臨檢中心制定檢驗科服務項目名單,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只能提供名單中的檢測項目服務,其他項目醫院不能收費。同時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醫療機構必須使用有證、合規的醫療器械產品。體外診斷試劑申報證書的流程是現有項目,然後做臨床試驗。

(2)LDTs: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普遍採用的管理制度,醫療機構獲得相關檢測方法學的資質認證後,可以自行決定開展哪些檢測項目,並且可以自己配製試劑使用,該試劑可以不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書,但是只能自己使用,不能對外銷售。

應用資質

目前除了NIPT取消了試點監管方式,其他幾個專業組別還都是按照試點模式監管。其他項目目前CFDA委頒發產品註冊證書。

產品證書

國外公司不能直接在國內進行臨床試驗,必須通過國內企業本土化之後才能進行臨床試驗申報醫療器械註冊證書。所以ILLUMINA和LIFE的設備和試劑要通過貼牌來進行臨床試驗和證書申報。

未來政策預判

CFDA向PGD/PGS和腫瘤發放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應用端取消試點,納入一般基因檢測監管序列,通過室間質評體系認證進行常規監管。時間點:預計2018年。

>>>>

臨床應用

高通量測序技術未來應用的幾大領域分別為NIPT、PGD/PGS和腫瘤領域國內NIPT市場規模測算:

PGD/PGS——資質

資質情況:目前該項目還是試點管理運行階段,是試點專業組別中發放試點資質最少的一個領域。

PGD/PGS——臨床意義與價值

提高試管嬰兒成功概率國內數據:某大型三甲醫院IVF單周期成功率從30%左右提高到70%左右。臨床效果顯著。外國IVF平均妊娠率顯著高於國內,除了IVF技術本身之外,SOP文件在IVF中的應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PGD/PGS——國內市場規模測算

PGD/PGS——技術壁壘與格局預判

技術特點:單細胞測序技術核心:單個模板DNA擴增技術(受精卵發育5天之內,從中取出一個細胞,所以DNA模板只有一個,先要將這個DNA模板進行完整的擴增)現有技術:MALBAC(多重退火和成環循環擴增技術)——謝曉亮的全球專利,序康基因(海利生物參股公司)

MDA(多重置換擴增)——華大基因,貝瑞和康等市場特點:技術壁壘與監管比NIPT高很多也嚴格很多,預計價格將比較堅挺。預計未來市場參與者不會很多。

臨床應用

腫瘤領域——為什麼要用NGS技術NGS在腫瘤領域的應用價值和臨床意義(以下按照商業化成熟度由高到低排列)1、治療階段:指導個體化用藥,包括替尼、單抗等靶向藥物,也會逐漸覆蓋傳統化療藥物。2、預後階段:已經接受了治療的患者,跟蹤、評價治療效果,是否具有擴散的風險等等。3、早期診斷:在實體瘤形成之前做到早期預警。

腫瘤領域——NGS技術市場空間

從臨床商業化現實程度的角度考慮,個體化用藥領域是最為現實的市場,早期診斷的潛在空間最大,目前主要應用於健康管理領域,距離臨床確診應用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體外診斷(IVD)行業深度解析:崛起中的朝陽行業|IVD|朝陽|深度|體外...
    體外診斷按檢測原理或檢測方法分類,主要分為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微生物診斷、尿液診斷、凝血類診斷、血液和流式細胞診斷等診斷方法,其中生化、免疫、分子診斷是目前我國體外診斷的主要方法。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尚處產業發展初期階段,呈現基數小、增速快等特點。2013年國內體外診斷試劑市場48億美元,同比增長20 %%,前5年複合增長率17.98%,遠高於國際市場同期增速。
  • 國內分子診斷主要技術與市場現狀
    分子診斷是指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病原體或人體內生物大分子的存在、結構、表達水平變化等而做出診斷的技術。分子診斷是體外診斷行業的重要細分領域,也是體外診斷行業中技術要求較高、發展速度較快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生命科學的最前沿,分子診斷技術具有精準、快速、簡便等特點,能夠有效指導疾病預防預測、精準診斷、精準治療,是當代「精準醫學」發展的基礎。
  • 2018 EDC易貿診斷系列峰會—聚焦分子診斷和醫學實驗室?
    2018 EDC易貿診斷系列峰會—聚焦分子診斷和醫學實驗室  暨 2018(第六屆)分子診斷產業高峰論壇&2018(第二屆)中國醫學檢驗實驗室高峰論壇  精準診斷 助力臨床  2018.6.09-11 江蘇 南京  參會及推廣 聯繫:
  • 近千億「體外診斷」賽道,何以多家國產IVD企業完成IPO?
    、免疫診斷、分子診斷、血液診斷、微生物診斷等多種類型。科華生物和達安基因在這一階段內先後登陸A股,成為國內最早上市的體外診斷企業。隨著國產化學發光和分子診斷技術的突破,體外診斷行業迎來國產替代。隨著體外診斷行業技術不斷升級,行業內併購和整合加速,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如美康生物、邁克生物等。體外診斷在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區形成產業集群,其中珠三角地區尤為密集。
  • 2020全年最新分子診斷行業現狀總結及趨勢展望
    中國1096家分子診斷相關企業中,北京佔據228家,並且大量優秀企業匯聚,北京堪稱中國分子診斷產業的帶頭大哥。 在國家「973」計劃專項中,高發疾病的相關臨床研究提供部分分子診斷領域創造性攻關,國家「863」計劃相關課題則著重分子診斷與疾病的預防及個體化治療相結合。
  • 萬字長文描繪中國分子診斷產業的崛起|41家技術龍頭企業領銜打破...
    據公開資料顯示,體外診斷指數成交額在疫情發生以來達到了近三年的新高,而分子診斷在體外診斷指數成分股中佔到了半壁江山。  同時,分子診斷設備已越來越向數位化、自動化、高通量轉型,基於雜交的檢測技術逐漸被數字 PCR、下一代測序技術(NGS)和核酸質譜所取代,並且分子診斷所能應用到的範圍也越來越廣,不再局限於遺傳病、傳染性疾病、生殖健康的檢測與診斷。
  • 10倍業績增長「分子診斷」背後隱藏著怎樣的一條賽道?
    根據中國產業調研網數據,過去五年我國分子診斷行業的市場規模在不斷上漲,2015年為40億元,2019年達到9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4.47%。如此高速增長的行業背後都有哪些公司?分子診斷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10倍業績增長「分子診斷」背後隱藏著怎樣的一條賽道?
  • 300專家齊聚潮州共議分子診斷技術臨床應用最新進展
    作為粵東地區分子診斷領域極具影響力的會議,本次研討會為學術界、醫務界搭建分子診斷技術臨床研究與應用橋梁,推動粵東區域分子診斷技術臨床應用的快速發展。在這裡,國內醫學大咖、行業精英、粵東六市各級醫療機構專家和醫生代表近300餘名齊聚一堂,展開精彩的近距離智慧碰撞。
  • 北京生科院在甲狀腺乳頭狀癌預後及診斷的分子標誌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生是由基因組和轉錄組等不同層面的多種分子改變所引起的複雜的生物學過程,為了實現該惡性腫瘤的精準診斷、提高治療和預後評估的效果,亟需從多組學、不同角度系統鑑定癌組織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分子改變。
  • 讓分子診斷普及到基層:「提速」新冠病毒檢測,杭州優思達想讓呼吸...
    自動化流程大大簡化了實驗人員的操作難度,使分子診斷擺脫了專業實驗室的限制,走進硬體設施相對薄弱的區縣級醫院、社區醫院等基層醫療機構,助力基層及時、準確篩查診斷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構築精準防控疫情網絡。
  • 核酸檢測「深入人心」 聖湘生物將打造分子診斷平臺型企業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分子診斷尤其是核酸檢測等精準醫療深入人心,無論是它的精準性、重要性、便捷性都被各方認可,更被重視了。」在11月18日召開的股東會上,聖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表示。
  • 腦脊液病原體分子診斷 - 新紀元降臨
    近年來,分子檢測技術突飛猛進,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病原體檢測領域。它是指利用標本中的核酸作為檢測對象,對病原體進行檢測的方法。具有特異性、靈敏度高、快速等特點。以下總結了當前已使用的腦脊液病原體分子檢測方法。PCR 技術PCR 是最常用的分子檢測技術。原理即擴增病原體特有的核酸片段,檢測以判斷病原體的存在與否。
  • 腦脊液病原體分子診斷-新紀元降臨
    近年來,分子檢測技術突飛猛進,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病原體檢測領域。它是指利用標本中的核酸作為檢測對象,對病原體進行檢測的方法。具有特異性、靈敏度高、快速等特點。以下總結了當前已使用的腦脊液病原體分子檢測方法。PCR 技術PCR 是最常用的分子檢測技術。原理即擴增病原體特有的核酸片段,檢測以判斷病原體的存在與否。
  • 259.77億IVD最大細分賽道「免疫診斷」如何實現國產替代
    體外診斷產品根據風險程度由低到高分為一、二、三類,免疫診斷試劑多屬於第二、三類體外診斷產品,實行嚴格管控措施並規定有效期5年,行業準入壁壘高。四、免疫診斷行業政策因素分析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支持體外診斷行業的發展,尤其支持國產化的試劑和儀器來實現進口替代,其中全自動化學發光是重點支持方向之一。
  • 分子診斷未來發展新趨勢:整合化、全自動一體化
    (9月25日,山東青島)近日,在2020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期間,全球體外診斷領導者羅氏診斷宣布,全新cobas6800/8800全自動分子診斷系統正式在中國上市。
  • 國內微流控技術應用最新進展:IVD產業最早迎來收穫期,融資億元
    2016年7月28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提出「體外診斷產品要突破微流控晶片、單分子檢測等關鍵技術,開發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等重大產品,研發一批重大疾病早期診斷和精確治療診斷試劑以及適合基層醫療機構的高精度診斷產品。」
  • 打造新型基因分子診斷平臺,卡尤迪生物完成6億D輪融資
    本輪融資將用於POCT分子診斷相關創新產品的研發、臨床研究及市場轉化。卡尤迪生物:研發新型基因分子診斷平臺的高新技術公司 卡尤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卡尤迪生物)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從事研發、生產便攜化基因分子診斷系統和銷售世界一流新型基因分子診斷平臺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願景是:讓每一個人都受益於分子診斷。
  • 分子診斷行業深度研究及投資策略:精準醫療,看PCR還是NGS
    分子診斷是發展最快的 IVD 細分領域,國內分子診斷市場廣闊、增長迅猛。相比生化診斷、免疫診斷等,分子診斷憑藉檢測時間短、靈敏度更高、特異性更強等優勢,在精準醫療和個性化治療需求的推動下,成為 IVD 賽道發展最快的細分領域。
  • 「大健康專題」體外診斷(IVD)投資指引之如何優選投資標的
    以前醫院的檢驗科被認為是一個從屬科室,處於醫院的邊緣位置,在這次疫情中卻成了最忙碌的科室,患者在就醫前要求必須進行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檢測,各類診斷試劑也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國體外診斷細分市場份額中,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免疫診斷佔比最大為38%,生化診斷佔比19%,而分子診斷佔比較低,僅為15%。
  • 豪思生物創始人慄琳博士入選2020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是由市財政經費支持、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實施的科技人才培養計劃。新星計劃旨在培養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的青年科技帶頭人和科技管理專家,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戰略性青年科技後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