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錄家庭這件事上,你需要點強迫症

2020-12-25 BYPHOTO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說自己喜歡歷史,愛看考古類的節目或紀錄片,有空會去博物館轉轉,但實際上腦子裡關於歷史的知識少的可憐,基本上從高考之後就全還給了書本,能記住的大概只剩下歷史朝代表了。有時會在書店裡也常會看到一些寫某段歷史的書,書裡的文字也不再是乾澀刻板的學者風格,而是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描寫曾經發生過的生動的故事,這倒是一種讓普通大眾接近歷史更好的辦法,運用文字的不同組合方式來讓畫面活起來,包括近些年走網紅路線的故宮博物院,都是在用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告訴我們,歷史不只是一門學科。

事實上,我們所知道的歷史是模糊的,甚至是「假」的,因為在缺少實物證據的前提下,很多被文字記載的歷史都是被「加工」過的,所以,那些擺放在博物館展櫃裡的瓦片銅器才是真正的歷史本樣,還有流落在民間和國外的器物。但就算是這些器物,也有它們說不清的歷史,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過關於它們的描述,僅是年代中的一個「大約」就是百餘年甚至是幾百年出去了,所以要感謝那些一直小心翼翼工作在考古前線的工作者以及那些埋頭於書叢中的學者,他們所作的每一絲努力,都是在讓歷史的迷霧變得更薄。

越是靠近我們的事,我們了解的更清楚,雖然不是親身經歷,但現在已經有太多的方式幫我們記住不久前發生的事,也正是因為素材的豐富才讓歷史從古代到現代越來越明晰,看著古人的用過的物品我們只能去猜想,而現在我們有文字、照片和視頻可以留存,所以可見當考古中發現銘文的存在是一件多麼興奮的事,文字是我們了解過去最好的方式,不僅僅是文學上的優美,譬如《詩經》,除了有許多我們不認識的字以外,也藏著古人的生活方式。然而歷史還是存在著許多猜想、謬誤和空白,有些可以通過未來的發現去填補,而有很多都消失在歷史更迭的煙塵中無從考據,成為永遠的遺憾。

很巧合的是我在追的一部動漫裡面主線就是尋找「歷史文本」,雖然從中文譯名到情節畫面上看都是一部打怪升級的熱血漫畫,但我想,只有本名才是作者創作的立意所在,One piece究竟是哪一塊兒歷史中的拼圖,消失的一百年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D之一族真的是我們猜測中的那樣嗎?這比猴子當不當海賊王更值得期待吧。

說的有點遠啦,其實並不是在呼籲大家熱愛歷史保護文物什麼的,只是在想我們本就是歷史的一部分,我們所有的經歷也是歷史的一部分,那我們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讓歷史變得更加豐富。我們總在說拋開過去談未來,但一方面過去不是能拋開的,另一方面是在過去的生活中有很多我們值得去珍惜的故事,無論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因為這些過往是我們站在現在這個地方的原因,所以不拋棄過去才是正視自己的最好方式。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歷史,但很多時候我們在意的是血脈的延續,而並不會有意識地去探究家族前人的生活,祖輩們只在族譜裡或是父輩的描述裡,還好後來有了照片,才讓我們可以看到爺爺年輕時候的模樣,看到他們生活的年代,而如今,我們有了更加豐富的方式可以去記載,至少從我們開始,可以讓家庭的歷史更多的被保存了。

不知還有多少人寫日記,用文字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日常,上學那會兒寫日記總被老師說是流水帳,後來發現日記裡既要有每天的瑣碎也要有心情和感受。這其實就是生活有趣的地方,很多人都會感覺日常是無聊的,每天重複,但在這些重複之中也存在著不同的驚喜,尤其是有孩子之後,每一天的都存在變化,而童年就是在這些變化中度過,就算是日常也會覺得不那麼平常,因為在你的心裡會有家的感受,雜亂無章壓力山大的同時也會感受到孩子帶來的幸福,即使這幸福很平凡。

我們當然渴望美好的事情都可以延續,但也不得不接受生活中的那些戛然而止,譬如削蘋果到一大半的時候皮斷了、看一部小說看到中間突然少了十來頁、一條路走到頭發現沒有出口需要回頭,當然了,這些並不影響結果,但與時間有關的事則不同,一旦缺失就只能接受,可能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有個佛系的心態啦。

時間一直在不停的向前走,將所有這一刻發生的事裝入歷史的收藏室,我們希望歷史能夠變得更加清晰,是關於國,也關於家,從這些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在乎的人,也可以看到他們在乎的事。照片的留存是記錄歷史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對於每個家庭,而很多人並不會意識到現在拍下的照片對於後代有著怎樣的意義,任其散落或遺失。

或許我們都該多少有點強迫症,讓所有的照片都能有序的整理存放,讓記錄的習慣不斷持續,也讓未來記憶中可能出現的空白段落儘量的少,讓家庭的歷史能夠更加完整的延續,現在的故事放在遙遠的未來去解讀大概更有意思吧。最後,送大家一首歌,希望我們的快樂也能一直延續。

相關焦點

  • 關懷強迫症:你給的,是別人真的需要嗎?
    其實媽媽對小方的關愛確實有些過度了,她沒有考慮到現在的小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否還需要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也沒有在意小方會有什麼感受,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覺得」、去「認為」,忘記了小方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被人尊重、被看到,這樣的事情頻繁發生,小方的情緒就會不斷累積,對媽媽的厭煩與不滿,最終以這件事為導火索爆發。
  • 你的「強迫症」需要治療嗎?
    ,走路一定要踩格子線、兩邊的鞋帶一樣長等等……但你真的了解強迫症嗎?,如人際關係不佳、壓力太大,家庭不和、親人逝世和突然的驚嚇等。說起強迫症的治療,大多數人會對強迫症有個誤解,以為既然是心理上的毛病,那就應該用心理的方法來解決,甚至試圖靠自己來「克服」。
  • 心理學:了解了強迫症這2點原因,你就能戰勝強迫症
    這裡將再分析一下強迫症難治的2點原因。 1、人都有強迫傾向 強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願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頭腦裡再也不要出現一絲的強迫觀念了。這個想法雖然是美好的,但同時也是危險的,因為沒有一絲的強迫觀念是完美主義的想法,它會為你以後從強迫症的旋渦裡走出來埋下一個隱患。
  • 你的「強迫症」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
    這年頭,不給自己打上什麼「強迫症」「焦慮症」之類的標籤,感覺都要趕不上時代的步伐。桌面上有一堆雜亂不堪的文件,你一看到便感覺渾身難受,遏制不住自己的衝動,花費了大量時間把文件擺放整齊,甚至連每個文件邊緣都要對齊才罷休。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五﹞「三高」家庭
    作者:新雨流泉壹強迫症病人的原生家庭通常具有高焦慮、高標準、高指責的特質,這「三高」特徵相當大程度地增強了兒童對強迫症的心理易感性。當生活發生應激性改變(如離家、結婚、孩子出生、工作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個體需要提高責任感時,過去的經歷可能對他具有特殊影響。故而,強迫症病人(特別是具有檢查儀式的病人)可能感到闖入性想法(幾乎每一個人在壓力狀態下都會出現)完全不可接受,因為它們對個體認為該負責的事物具有潛在危險。
  • 強迫症患者家屬需要做什麼
    他們本身是在上學期間,沒有經濟能力治療,因為倫理道德上的原因又不告訴自己家長的話,就不會得到及時的治療,造成很多患者的症狀會泛化加重。因為症狀泛化加重影響了自己學習注意力的集中,讓自己學習效率下降,考試成績進一步的下滑,這讓原本就有很強上進心的患者就會更加著急,考試成績的下滑會進一步加重他們感受到的痛苦,變得更加焦慮不安,自己還無能為力,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 四步驟自我治療強迫症
    頭狀核有障礙則會有強迫症狀出現,所以思考動作都會不順。前腦變得太活躍,用太多能量,就像車子陷入泥淖中,不斷地轉動輪胎,但是卻越陷越深。前腦的部分稱之眼額葉皮質,因為發生錯誤的偵測回流以致陷入泥淖中。這可能是強迫症使得人們有「事情有些怪怪的感覺,揮之不去」的原因,你必須做到讓這輛車離開泥淖。用手排檔代替自排檔,來修理這個故障的變速器。我們現在知道可以改變腦部的生化平衡,這需要花數周、數個月的時間。
  • 強迫症的自我治療 3大緩解強迫症的療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近些年有很多人都會有強迫症的現象,那你知道強迫症因該如何自我治療嘛?,強迫症對我們的身體又會有哪些危害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強迫症的危害1、思想包袱會加重患上這種疾病,患者會出現做一件事反覆反覆的去做,動作極為刻板機械,造成了心理包袱糾纏不堪,做什麼事都不會用心去完成,從而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和學習,嚴重的引發重型精神疾病,給內心帶來了極大痛苦。
  • 你還在犯「以愛之名」的強迫症嗎
    首先是早起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難了,孩子爸爸也一樣,在非工作日,是很難做到早起的。 相反,如果這件事是自己喜歡的,再難也會去完成。 《這,街》裡的孩子們,在跳舞這件事上,就是特別堅持,不管前方有多困難,都會排除萬難,一戰到底。
  • 強迫症:根本上是人格的缺陷
    文:我愛我心理諮詢室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說,強迫症的本質就是「一個人自相搏鬥」,由於自相搏鬥的內在衝突不斷延續,強迫症也不斷擴展,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淵。 推動強迫症狀的是焦慮情緒,焦慮情緒和強迫症狀交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強迫症是很頑固的神經症,但也不是對他束手無策的。 作為一個強迫患者,應該覺得有希望。
  • 8張讓強迫症抓狂的圖片,來測試測試你有沒有強迫症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大家身邊都出現過強迫症患者吧?其實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強迫症的。強迫症顧名思義就是強迫自己一定要將某種事物搞成某種符合自己的心意才好。強迫症有時候好,有時候又覺得很煩。有時候,這強迫症真的是比較耽誤事情,還可能給我們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可是你卻沒有一個有效的辦法克服它。這有8照片可以讓強迫症患者抓狂。大家可以借這些照片測試測試自己有沒有強迫症。第一張,是我們手機頁面上各種軟體的提示消息未讀所產生的小紅圈。
  • 看完這個,你還敢調侃強迫症嗎?
    「順其自然」本來是舒緩的方法,放鬆的方法,雜念出現後不去在乎它,而我,因為緊張,網上的解決方法「不在乎」雜念的出現,在我這裡,演變成了強制性的「不在乎」雜念的出現,真的發心底的不在乎和強迫自己不在乎是不一樣的,真的不在乎是真的不管,而強迫自己不在乎,你反而會一直在乎、一直去想,直到滿腦子裡全是那件事,越是逼迫自己不在乎,那就越是在乎。
  • 有事沒事總搗鼓到深夜 晚睡強迫症,你中招了嗎?
    有這麼一群人,白天上班的時候疲勞犯困,可一到晚上就開始興奮,不管有事沒事,總要搗鼓到深夜……如果你覺得這些症狀很熟悉的話,那麼說明你也得了這個時髦的病——晚睡強迫症。  大家都知道熬夜有損健康,可有些人為什麼就喜歡熬夜呢?有什麼方法能幫他們改掉這一毛病呢?我們來聽聽杭州市七醫院睡眠診療中心的專家是怎麼說的。
  • 走出強迫症
    「我有強迫症!」成了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口頭禪。比如,「處女座」和「強迫症」的標籤經常被捆綁在一起;很多人表示必須點完所有手機上的紅點才能安心入睡;一些不規則的網絡趣圖也使得自稱有強迫症的網友大呼「我有強迫症,這種圖片讓我感覺很難受!」
  • 一分鐘測試你的強迫症程度
    (5分)3.睡覺前一定要上廁所或者刷牙。(2分)4.電腦或者手機桌面的圖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5分)5.做一件事必須重複檢查多次方才放心。(3分)6.晚上睡覺,手機必須不關機並且放在枕邊。(3分)7.看到別人沒把黑板擦乾淨就覺得彆扭。(2分)8.反覆檢查記錄下的東西或填寫的表格。
  • 卡點強迫症
    新的一天一定要整整齊齊」「算了,11:30再起床」直到家裡人在客廳喊你出來吃飯,你才開始緩緩起身、刷牙、洗臉,然而,一個上午又過去了。吃了個飯又繼續躺在床上,心想該睡午覺了,午覺起來再去讀書、工作。到了下午,熟悉的場景和心裡鬥爭又復現了...
  • 強迫症和完美主義者,最不想經歷的事,你中了幾個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分享出了一組照片,照片裡的內容都是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一般人看了並沒有什麼太大感覺,但如果是完美主義者,或者有強迫症的人那就要注意了,因為這組圖片的內容,都是你最不想經歷的一些事。想把水倒進另一個杯子,結果水全撒桌子上了。
  • 強迫症患者
    過度追求完美其實是另一種病態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強迫症吧,我這自認為地解釋太過片面,索性在百度百科中來解釋這詞語的意思。以下為百度百科內容:「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中
  • 強迫症就是反覆檢查重複行為?關於強迫症你還需要了解這些
    important}強迫症是以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本特徵的一種神經症性障礙。強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佔0.1%~0.46%,在一般人口中約佔0.05%。雙卵雙生子的患病一致率為27%~49%,提示強迫症與遺傳有關。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八﹞神經行為療法
    每當強迫思維侵襲時治療師或病人不會使用概率論、現實檢驗等認知重塑技術矯正強迫思維,而是給強迫思維迅速診斷﹝命名﹞,例如:「這不是我,這是我的強迫症」﹝這是將症狀從病人身上分離,以減輕焦慮﹞,而後將重點轉移到行為治療上來。以下是行為認知自我療法四個治療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