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說自己喜歡歷史,愛看考古類的節目或紀錄片,有空會去博物館轉轉,但實際上腦子裡關於歷史的知識少的可憐,基本上從高考之後就全還給了書本,能記住的大概只剩下歷史朝代表了。有時會在書店裡也常會看到一些寫某段歷史的書,書裡的文字也不再是乾澀刻板的學者風格,而是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描寫曾經發生過的生動的故事,這倒是一種讓普通大眾接近歷史更好的辦法,運用文字的不同組合方式來讓畫面活起來,包括近些年走網紅路線的故宮博物院,都是在用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告訴我們,歷史不只是一門學科。
事實上,我們所知道的歷史是模糊的,甚至是「假」的,因為在缺少實物證據的前提下,很多被文字記載的歷史都是被「加工」過的,所以,那些擺放在博物館展櫃裡的瓦片銅器才是真正的歷史本樣,還有流落在民間和國外的器物。但就算是這些器物,也有它們說不清的歷史,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過關於它們的描述,僅是年代中的一個「大約」就是百餘年甚至是幾百年出去了,所以要感謝那些一直小心翼翼工作在考古前線的工作者以及那些埋頭於書叢中的學者,他們所作的每一絲努力,都是在讓歷史的迷霧變得更薄。
越是靠近我們的事,我們了解的更清楚,雖然不是親身經歷,但現在已經有太多的方式幫我們記住不久前發生的事,也正是因為素材的豐富才讓歷史從古代到現代越來越明晰,看著古人的用過的物品我們只能去猜想,而現在我們有文字、照片和視頻可以留存,所以可見當考古中發現銘文的存在是一件多麼興奮的事,文字是我們了解過去最好的方式,不僅僅是文學上的優美,譬如《詩經》,除了有許多我們不認識的字以外,也藏著古人的生活方式。然而歷史還是存在著許多猜想、謬誤和空白,有些可以通過未來的發現去填補,而有很多都消失在歷史更迭的煙塵中無從考據,成為永遠的遺憾。
很巧合的是我在追的一部動漫裡面主線就是尋找「歷史文本」,雖然從中文譯名到情節畫面上看都是一部打怪升級的熱血漫畫,但我想,只有本名才是作者創作的立意所在,One piece究竟是哪一塊兒歷史中的拼圖,消失的一百年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D之一族真的是我們猜測中的那樣嗎?這比猴子當不當海賊王更值得期待吧。
說的有點遠啦,其實並不是在呼籲大家熱愛歷史保護文物什麼的,只是在想我們本就是歷史的一部分,我們所有的經歷也是歷史的一部分,那我們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讓歷史變得更加豐富。我們總在說拋開過去談未來,但一方面過去不是能拋開的,另一方面是在過去的生活中有很多我們值得去珍惜的故事,無論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因為這些過往是我們站在現在這個地方的原因,所以不拋棄過去才是正視自己的最好方式。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歷史,但很多時候我們在意的是血脈的延續,而並不會有意識地去探究家族前人的生活,祖輩們只在族譜裡或是父輩的描述裡,還好後來有了照片,才讓我們可以看到爺爺年輕時候的模樣,看到他們生活的年代,而如今,我們有了更加豐富的方式可以去記載,至少從我們開始,可以讓家庭的歷史更多的被保存了。
不知還有多少人寫日記,用文字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日常,上學那會兒寫日記總被老師說是流水帳,後來發現日記裡既要有每天的瑣碎也要有心情和感受。這其實就是生活有趣的地方,很多人都會感覺日常是無聊的,每天重複,但在這些重複之中也存在著不同的驚喜,尤其是有孩子之後,每一天的都存在變化,而童年就是在這些變化中度過,就算是日常也會覺得不那麼平常,因為在你的心裡會有家的感受,雜亂無章壓力山大的同時也會感受到孩子帶來的幸福,即使這幸福很平凡。
我們當然渴望美好的事情都可以延續,但也不得不接受生活中的那些戛然而止,譬如削蘋果到一大半的時候皮斷了、看一部小說看到中間突然少了十來頁、一條路走到頭發現沒有出口需要回頭,當然了,這些並不影響結果,但與時間有關的事則不同,一旦缺失就只能接受,可能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有個佛系的心態啦。
時間一直在不停的向前走,將所有這一刻發生的事裝入歷史的收藏室,我們希望歷史能夠變得更加清晰,是關於國,也關於家,從這些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在乎的人,也可以看到他們在乎的事。照片的留存是記錄歷史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對於每個家庭,而很多人並不會意識到現在拍下的照片對於後代有著怎樣的意義,任其散落或遺失。
或許我們都該多少有點強迫症,讓所有的照片都能有序的整理存放,讓記錄的習慣不斷持續,也讓未來記憶中可能出現的空白段落儘量的少,讓家庭的歷史能夠更加完整的延續,現在的故事放在遙遠的未來去解讀大概更有意思吧。最後,送大家一首歌,希望我們的快樂也能一直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