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看我」,連睡覺都要盯著看的孩子,究竟是霸道還是離不開

2020-11-18 蘭媽談育兒

文/蘭媽談育兒

「媽媽,看我」,這是3歲小寶這幾天晚上睡覺天天說的話,光說還不行,還霸道地用一雙小手扭過我的頭正對著她,看到小寶霸道的模樣心裏面還有少許的感動,這是霸道也是離不開媽媽的依賴?

實際上在這份睡覺都要臉對媽媽的行為不止是霸道和離不開,還有一份沒有安全感的因素在作祟,關於孩子的依賴,拋開情感習慣來說、多半部分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才會時刻都要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餘溫。

來說說小寶為什麼沒有安全感吧:

自立冬以來,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加之姐姐上的幼兒園離家也就是400米的距離,走路快的話來回也不過五六分鐘,每次給小寶穿衣三分鐘、脫衣一分鐘的麻煩,真想把小寶放在家裡面自己可以利索地送大寶上學,為了讓小寶在家裡面安心地待著,還特意給小寶一部手機解悶。

持續了一個星期之後,小寶有一天突然說什麼也不願意在家裡面、非要跟著接送姐姐上學,細心觀察之後得知,原來小寶獨自在家時喜歡看一些恐怖視頻,明明很怕還非要看得執拗可笑又無語,為了消除小寶內心的害怕,每天早起送大寶上學的時候都會特意叫醒小寶。

隨著這幾天溫度下降、早上七點天空還黑黑的環境影響,小寶開始了睡懶覺有好幾次喊都喊不醒,在小寶睡到八九點發現姐姐已經上學後,她還經常自言自語地說「姐姐,騙我」,面對小寶非要跟著接送姐姐上學的行為,我時而無語地對她說「天氣那麼冷,你在家待著不好呀,非要跟著出去幹什麼,又不是跟姐姐去幹什麼好事沒帶你似的」。

實際上,對於小寶來說可能還真認為「媽媽帶著姐姐做什麼好事情,遺漏了她」,這是屬於二胎家庭裡與生俱來的爭寵觀,就像是我們買棒棒糖只買了一顆,不論把棒棒糖給誰、另一個孩子都會心裏面不平衡沒有安全感,關於二胎家庭教育的平衡性非常重要,儘管一碗水真的很難端,但生活一些小妙招還是可以儘量減少偏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比如:

1、兩娃爭東西時不要去和稀泥

二胎家庭最常見的就是兩個孩子爭東西,面對這種情況不管是如何妥協周轉,我們都避免不了東西最終歸誰的決定,而任何一句話、一個舉動,都有可能成為兩個孩子認為家長偏心的理由,這也就是為什麼「一碗水是端不平的」,每個人的思想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那麼所得到的信息量也自然會有偏差。

想要避免一碗水端不平的傷害影響孩子成長,此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安安靜靜地做一個旁觀者,千萬不要去參與孩子的爭奪之戰、更不要嘗試兩邊說好話地和稀泥,孩子的成長包括我們和孩子相處的點滴,都是需要經過生活事實的歷練磨合,不給倆個孩子爭爭吵吵隨心相處的機會,他們又怎會吵完又接著哥倆好、姐妹情深呢?

很多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淡化,都是和父母的偏心一碗水端不平息息相關,不要擔心孩子間的打架、爭東西,因為孩子離開這個家也會和其他人如此爭吵,提前和手足歷練磨合提升自己的處事能力不是更好嗎?

2、不能一分為二時寧願一個不給

在二胎家庭裡,我們除了要靜觀孩子們的爭奪戰、不做參與之外,還要在物質滿足上做到公平公正,還記得暑夏期間,大寶被爺爺帶到運動廣場活動,小寶睡醒後吵著鬧著要找姐姐,無奈之下寶爸只得帶小寶出去找姐姐,結果姐姐沒找到倒是帶回來一根棒棒糖,大概五分鐘後姐姐回家看到妹妹吃棒棒糖時,當下就是「我想要」的吵鬧聲,甚至還不停地問「爸爸是不是不愛我了」。

對寶爸進行簡單的言語批評後,寶爸說「一會就要吃飯了也沒想著買兩顆糖」,但是這樣的理由大寶會相信嗎?顯然是不會的,從物質上傾向於妹妹那一刻,姐姐就認定「爸爸愛的是妹妹、不是姐姐」,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偶爾性買東西就一份,而這份東西不能或者不願意一分為二時該怎麼辦呢?此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一個都不給。

有一次爺爺帶大寶出去也犯了同種錯誤,只買回了一根風車糖,當下是風水輪流轉、小寶氣得躺在地上放賴,而姐姐說什麼也不願意分享給妹妹一口,這個時候我告訴兩個女兒「這顆是爺爺買的,既然你們都不能和平吃掉它,就把糖還給爺爺讓他吃了,這樣不就可以不用再爭了嗎」。

最後,因為風車糖兩姐妹回歸理智後商量一人兩片「花瓣」,還剩一片餵給了爺爺吃,看著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的兩姐妹,那一刻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為什麼總盯著媽媽看呢?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不管你在房間哪裡,寶寶都一直盯著你,連吃奶時也無數次抬頭看你對著你笑,再回去吃兩口,再抬頭看你…….有些寶爸還會在旁邊調侃說:你這輩子從未被一個「男人」這麼依賴過、這麼注視過了,好好珍惜點吧!
  • 寶寶愛盯著媽媽看 在想什麼呢
    雖然照顧寶寶是件很累人的事兒,但是寶寶總會給媽媽帶來感動的瞬間,讓你在疲憊中感到暖心。比如餵寶寶吃奶的時候,寶寶忽然停下來盯著你微笑,這種瞬間真的會被寶寶萌化。@姍姍:我兒子才3個多月,就喜歡盯著我看,每次我經過他面前,他就會停下來看著我微笑,我走開他的眼睛就會追著我看,非常可愛。我老公打趣說,果然兒子是前世情人啊,老公都嫉妒了,說兒子很少會看他的。
  • 孩子盯著屏幕看,到底是在玩還是在學習?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孩子的眼睛盯著屏幕不放,一定就是在看抖音、IG、聊天、打電玩?爸媽、老師們心中的疑問,讓很多孩子要喊冤了。這一代師長、尤其是文青們年輕時上圖書館、逛書店、讀文章、看電影、聽音樂會、泡咖啡廳或茶藝館聊天的這些事,現在孩子們都可以在網絡上完成。甚至,做功課、查數據、討論報告,也都大量運用網絡。
  • 寶寶在地鐵上,盯著別人連看20分鐘,媽媽一抬頭直接笑噴了
    導語:孩子們對外面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帶孩子出去,他們經常有問不完的為什麼,遇到新奇的事物,還會一直盯著看。案例:今天在網上看到很火的一個視頻,媽媽帶著桐桐去坐地鐵,她盯著一個人足足看了20分鐘。寶媽很納悶,於是一抬頭看到人後,然後把自己笑噴了。
  • 兒子和母親睡覺分不開:不是孩子離不開媽媽,而是媽媽離不開孩子
    最近,我腦海裡突然有一種很奇怪的想法,孩子要是不長大多好啊,每天都可以摟著她入睡,哄她開心,天天和她在一起玩。若是她長大了,她脫離了我,不再陪伴我,不再需要我,而我,還有什麼價值?也許,我怕孤獨吧,怕離開孩子的那種孤獨,怕離開孩子的種種不適應。但終究,孩子要一天天長大,總要離開父母,創造自己的生活,而我們也慢慢變老。
  • 「媽媽,它老盯著我」,4歲女兒被玩具嚇哭,網友:我看了也怕
    不過,父母在給孩子選擇玩具時還是要謹慎一些為好,要知道,可不是所有玩具帶給孩子的都是快樂。這不,曉玉給四歲女兒花了一千多元買的玩具就把孩子嚇哭了。曉玉的女兒平時最喜歡洋娃娃了,4歲生日,曉玉狠下心來花了一千多元給女兒買了一個進口洋娃娃作為生日禮物。
  • 孩子,別再「盯著看」時間了!
    明年你3歲了,就可以玩這個遊戲了快點兒,趕緊起來,要遲到了都十點了,你趕緊睡覺!.....在美國沙拉.雅各比的繪本《時間都去哪兒了》中,她以繪畫的形式,帶孩子們感受時間,探索時間背後湧動的情感,告訴孩子們,時間是有溫度的,不用「盯著看」,用手去撫摸即可。
  • 為什麼寶寶總喜歡盯著媽媽看?從大近視到看清媽媽的過程,超暖心
    寶寶特別喜歡盯著媽媽看,尤其是那些1周歲內的嬰幼兒,玩的再開心,只要看到媽媽,都會目不轉睛的盯著她,而且眼睛就像會放光一樣,特別的明亮水潤,看得媽媽整顆心都快融化了。不過隨著時間增加,他們的視力慢慢發育,等到一個月左右,基本可以看到媽媽的臉。但是要想擁有大孩子一樣的視力,看清楚所有東西,還需要一段時間。出生一周,寶寶就是個大近視,面前模糊一片,就連近距離的媽媽都看不清楚。等到一個月,視力有了明顯提高,他們能夠看到15—30釐米內的物體,只是還不是特別清晰。
  • 媽媽離不開孩子怎麼辦?
    自從有了孩子,我切身地體會到其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特別是像我這樣的上班族來說更是尤為嚴重。平時有點事情出門從來都是火急火燎,恨不得腳底下踩上筋鬥雲趕緊辦完事情回家看孩子。3、哭聲安撫功能孩子哭鬧是天性,當寶寶出現哭鬧的時候,我覺得媽媽的安撫很重要。忘了哪裡看到過的文章,寶寶哭鬧第一時間回應有助於寶寶建立安全感。
  • 孩子為啥整天都黏著媽媽,就連睡覺都不讓寶媽走?答案很暖心
    這個世界上,孩子最親人的就是媽媽。粘著媽媽,或許是孩子表達愛,尋求愛的一種方式。可如果長期以來,孩子還一味粘著媽媽,會讓很多媽媽招架不住,甚至讓不少媽媽每天面對這個「磨娘精」,身心疲憊。很多媽媽想出各種辦法,還是無濟於事。
  •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要一直盯著看!該怎麼做?
    不談學習,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談學習,雞飛狗跳,嗚嗷嗷叫;讓老人血壓高,讓鄰居不睡覺;前一秒如膠似漆,下一秒叮哐就削。"天天陪孩子寫作業,夜夜這樣咆哮、怒吼,除了肺活量飆升,其他都衰退了!傷不起啊」前段時間,家長們的朋友圈中出現一條讓人忍俊不禁的成語--遠交近攻。
  • 孩子說討厭媽媽太傷人?看繪本《我討厭媽媽》學著和孩子溝通
    注意看小兔子的表情,特別的生動,動作也很微妙,讓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它的不滿,只見它把頭一轉,鼻子嘴角都上揚,連耳朵都轉向同一方向,家長可以回想自己家的小朋友,在生氣時是不是也有一樣的表情呢?繪本中作者以大片淺藍色為背景,用白色,淡黃色,黑色來強調重點,刻意不均勻的色彩和斷斷續續的黑色輪廓線讓畫面更加的具有動感,營造出非常溫馨復古的感覺。
  • 《告訴世界我可以》:不是孩子離不開大人,而是大人離不開孩子
    有很多犯罪者、自殺者或者其他心理問題都是源自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所以怎樣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怎樣給予孩子恰當的愛,這不僅是已經當父母的人要學習的課題,也是未來要當父母的人、包括爺爺奶奶都要學習的課題。
  • 「她總盯著我看」,3歲娃被玩具嚇哭,網友:我看著都害怕
    因為幼兒園馬上就要開學了,每個孩子都要帶一個玩具到幼兒園,以免孩子對幼兒園排斥。這位媽媽想著從來沒給孩子買過什麼特別好、特別貴的玩具。就狠心買了一個國外的洋娃娃,花了800塊。女兒也是非常的喜歡。>:「她...她總是盯著我!」
  • 睡著難還是起床難?王源&千璽:睡著!阻擋孩子睡覺的究竟是啥?
    解決這個問題,重點應該放在」睡不著「上,因為孩子起不來的原因正是睡得晚,所以雖然早上不想起特別容易導致遲到,但我們的重點還是要放在入睡這件事上。我想起來以前看過TFBOYS組合的一個採訪,當時還小的三個小小少年被問了一個問題:「睡著難還是起床難?」
  • 「它一直盯著我看」,4歲女兒被千元玩具嚇哭,網友:換我我也怕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離不開玩具,玩具承載了孩子所有的樂趣,出於寵愛,父母往往會給孩子買很多心愛的玩具,這些玩具由於做工精良,所以費用並不低。但是玩具的做工過於精良,似乎並不全都是好處,因為仿真類的玩具乍一看還是有些可怕的,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選玩具的時候,也是要多加考量的,不要給孩子起到反作用。
  • 盯著看十秒,連「媽」都不認識了!
    盯著看十秒,連「媽」都不認識了! 一直盯著一個字看 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這到底是為什麼? 到底為什麼一個字看得越久越不認識了呢?
  • 小寶寶為什麼總愛盯著媽媽看,原因有3個,比你想的更暖心
    導讀:小寶寶為什麼總愛盯著媽媽看,原因有3個,比你想的更暖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寶寶為什麼總愛盯著媽媽看,原因有3個,比你想的更暖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學生作文「媽媽睡覺的樣子」,老師:不能什麼都給孩子看!人才
    不過,時光進入21世紀,語文教學出現了新的變化,一二年級的作文改變了風格,啟蒙以圖畫的形式展開,激發孩子的觀察力和想像力。教學思路沒問題,只是,面對新世紀的10後,老師和家長真的很無奈!媽媽睡覺的樣子題目要求通過日常觀察,畫一畫「媽媽睡覺的樣子」,就是為了考察孩子平常有沒有認真觀察生活。
  • 4張圖讓你認識寶寶視力發育的過程,難怪他總喜歡盯著媽媽看
    寶寶特別喜歡盯著媽媽看,尤其是那些1周歲內的嬰幼兒,玩的再開心,只要看到媽媽,都會目不轉睛的盯著她,而且眼睛就像會放光一樣,特別的明亮水潤,看得媽媽整顆心都快融化了。為什麼寶寶總喜歡盯著媽媽看?答案比你想像的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