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武漢大學生兩年獻血1萬毫升
相當於2個成年人全身血量 曾為救人主動改籤車票
詹鑫在獻血中 「今天是我2019年最後一次獻血了,但這種行為會一直延續在我的生命裡。」5日,武昌工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土木工程專業1601班,一名大四學生詹鑫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就在前一天中午,他帶著兩位同學,再次來到熟悉的武漢血液中心,填完信息表和體檢後,順利完成了自己大學裡第26次無償獻血。
詹鑫的獻血證 兩年無償獻血26次
總量相當於成年人全身換血2次
詹鑫就讀於武昌工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土木工程專業1601班,是一名大四學生。從2017年10月7日起至今兩年多的時間裡,詹鑫完成獻全血1次,共400ml;獻血小板25次,共計50單位的治療量(相當於10000ml),所獻血總量相當於成年人全身換血2次。
一次無心的善舉開啟了兩年的不懈堅持
2017年10月7日,詹鑫和朋友在江漢路逛街時看到了獻血車,於是去獻了第一次血。「當時不知道全血和成分血的區別,只想著獻血能幫助別人,心裡就特別激動。」 由於這次詹鑫是獻全血,需要間隔6個月才能再次獻血。
2018年4月11日,距離第一次獻血剛滿6個月,武漢血液中心打來電話,告知他武漢市兒童醫院急缺血小板。「我一聽到『兒童』兩個字,就非常緊張、擔憂,只想儘自己所能幫一點忙。」詹鑫趕緊向老師請假,迅速趕到血液中心獻血。
「以前覺得做公益離自己很遠,其實就在身邊。能挽救一個小朋友真是超級開心。」第二次獻血後,詹鑫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段文字。
為救人改籤車票提前回漢
「詹同學您好!由於目前醫院產後大出血和白血病患者增多,急需要B型血小板救治,請問您這兩天方便參加一次成分獻血嗎?」2019年8月26日,詹鑫收到了武漢血液中心江南分中心的護士發來的簡訊。
當時,詹鑫正在廣東實習,原定9月回學校。看到這條簡訊後,他立刻將回武漢的車票改籤到8月27日,第二天他一下車就直奔採血點獻血。「當時啥也沒想,只希望急需血液救命的人能儘快得到血液,也希望自己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每次獻血後身體會有點輕微不適,但我都能克服。想著這些血液能幫助需要的人,心裡就滿是成就感。」據詹鑫介紹,每次血液中心都會把他的血液去向信息發給他: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兒童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一次,他獻的血輸進了大出血的產婦體內,因此挽救了兩個生命。
帶動多人獻血
原本不支持他的父親也開始獻血
「獻血大王」,同學們常常這樣調侃詹鑫。其實在詹鑫的帶動下,他所在的班級已有8人參與無償獻血。
「他每年生日、國慶都會去獻血,開學來校後第一件事也是去獻血。」班長周俊啟在詹鑫的帶動下也去獻過血,「血液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十分珍貴的,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由於擔心獻血傷身體,起初詹鑫的爸爸並不支持他獻血。詹鑫多次為其科普獻血的知識,打消了父親的疑慮,詹爸爸終於理解了詹鑫的善舉,甚至也加入了獻血的行列。
兩年的獻血經歷中,詹鑫也積累了不少有關獻血的知識。「獻血小板的過程要比獻全血過程長,一般一次半個多小時。單採血小板是最重要、最常見的成分獻血方式,對於白血病、惡性腫瘤放化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輸注血小板更是極其重要的治療手段。」至於為什麼更多地獻成分血,詹鑫解釋道:「武漢收集全血的流動獻血車很多,但是收集成分獻血的地方卻只有兩個,因此血小板供應缺口更大,而我血液裡的血小板含量比一般人高,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從小我爸媽就教育我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現在生活在這麼好的時代裡,能夠為社會做我力所能及的貢獻我個人覺得很有意義。」詹鑫說,「我不想因此而出名,只想儘可能在我的影響下,有更多的人去接觸無償獻血。」
受訪者供圖
記者汪偉頲 通訊員雷蕾 陳紫琪 黃蓉
【編輯: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