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無償獻全血最多的人 瞞著親人獻了近8年血
周敏16年獻血2萬多毫升
在外地4年依然堅持女兒支持打動妻子
今天是第九個「世界獻血日」,我市有10名獻血英雄受到嘉獎。其中,41歲的武漢市民周敏,在16年內共計無償獻血56次,總計獻血量達22400毫升,成為我市無償獻全血最多的個人。
7月1日起
我省實行獻血者體檢新標準
今年,我國修改了獻血者健康體檢標準,從7月1日開始,我省將全面實行「新標準」政策。昨日,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主任陳涵薇對體檢新標準做了解析。
獻血年齡延長了
按「新標準」,18至55周歲的獻血者,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且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以延長至60周歲。
獻血量更精確了
「新標準」明確的規定,獻血者每次獻全血,獻血者可選擇200毫升、300毫升或400毫升;成分獻血者每次可選擇捐獻1至2個治療單位。一位獻血者全年血小板和血漿採集總量不超過10升。
成分血間隔期短了
「新標準」規定,成分血捐獻間隔期由原來的每個月獻一次,變成不少於2周一次、全年不得多於24次;獻血者在捐獻全血之後,間隔3個月後即可捐獻成分血。(記者 周曄 通訊員 李貝)
周敏是益達建築機械有限公司管理人員,之前在一家化工企業工作。
「第一次獻血是在16年前。」周敏回憶,1996年元月15日是結婚一周年,當時又很想做件有意義的事來紀念。「獻血能救人!」於是,周敏瞞著妻子悄悄來到獻血屋。
獻血後,周敏沒有任何不適,掉頭就去單位上班,回家後一切照常。從此,周敏成了獻血屋常客,一瞞就是8年。
在外地4年依然堅持
2004年,單位改制,周敏離職了,他把放在單位的獻血證偷偷拿回家藏了起來。一次大掃除時,被妻子發現。
「家裡又不缺錢,你幹嘛瞞著我們去賣血?」面對妻子的不理解,周敏解釋無果後選擇了沉默。但只要捐獻時間一到,周敏一定會準時出現在獻血屋。
此後,周敏調往浙江工作,在那邊4年,他依然堅持獻血。2007年,榮獲「浙江省無償獻血個人銀獎」。
女兒支持打動妻子
2008年的一天,12歲的女兒突然問他獻血疼不疼?頭暈不暈?……周敏隱約覺得女兒可能知道了。在他的追問下,女兒只說:「有時間,你帶我去看看獻血是怎麼回事吧。」
當年8月女兒生日那天,周敏帶著她一起來到了獻血屋。在整個獻血過程中,特愛說話的女兒那天異常沉默,一言不發,眼睛裡全是關切。周敏回憶,期間,妻子聞訊來到獻血屋。女兒見到媽媽後,大聲地說,「等我到了年齡,也要來獻血!獻血是在救人命!」
女兒的話讓周敏百感交集:女兒長大了,有責任感了!此後,妻子也支持周敏無償獻血,並會經常提醒他注意身體。
妻子的理解,工作時間變得寬裕,他從此開始每個月獻成分血,到現在已獻了20多次。「成分血對於搶救病人更有價值。」周敏說。(記者 劉璇 通訊員 聶東航 李貝)
9月1日
我省將推行省內異地用血直報
武漢血液中心招募科主任聶東航介紹,根據衛生部安排,從今年9月1日開始,湖北省即將實行「省內異地用血直報」政策。
按新規,獻血者在武漢獻血,以後如需在宜昌市用血,即可按自己方便,選擇到武漢或宜昌報銷用血費用。如武漢和宜昌兩市的用血返還標準不一樣,獻血者在哪獻血,就按當地標準執行。如獻血者在省內多個城市獻過血,異地報銷時可選擇其中任何一個獻血地的返還標準執行。
此外,武漢市還在亞洲心臟病醫院開展了醫院直接報銷試點。凡在武漢地區參加無償獻血,在亞心醫院就醫用血後,直接在亞心醫院二樓農合辦公室報銷用血費用。(記者 周曄 通訊員 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