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15年獻血260次 19萬毫升血可救300多人

2021-01-21 搜狐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 曾莉 實習生 王成龍 通訊員 聶東航

  19萬毫升血液意味著什麼?足以挽救三百多條生命。這,就是武漢市民郭珍玲一家三口的獻血總量。15年來,他們共獻血260次,丈夫獻血102次,妻子獻血100次,兒子獻血58次。

  19日,59歲的郭珍玲第100次獻血,成為我省首位獻血過百次的女性。

  丈夫瞞著妻子獻血

  丈夫劉源是這個家庭參與獻血的第一人。

  劉源是武漢市信訪局公務員,軍人世家。30多年前,劉源在部隊時就多次獻血。當時的人對獻血沒有認識,很多人一談到獻血就滿臉恐懼,郭珍玲也不例外。一次,劉源獻血後,領導來到家裡慰問,郭珍玲得知後大發脾氣,「你這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不負責任」!

  1998年轉業後,劉源從報紙上得知解放公園首次設立流動獻血車,當天就趕去獻血。他告訴妻子,自己曾是一名軍人,如今又是國家公務員,更應自覺參與獻血。

  經過丈夫的勸導,郭珍玲對丈夫獻血的行為有所改觀。

  兒子獻血讓母親感動

  讓郭珍玲下決心加入無償獻血行列的,是兒子劉明明的一封信。1999年2月,剛剛入伍的劉明明給父母寄來入伍後的第一封家書,信裡夾著獻血證和醫院的慰問信,他自豪地寫道,「媽媽,部隊號召獻血,有人很害怕,我覺得很可笑,第一個就報了名,爸爸早就開始獻血了,沒什麼好怕的。」

  看到信後,郭珍玲感到自豪又心疼。她心想:我也要獻上自己的愛心。

  幾天後,丈夫去獻血,郭珍玲特意跟去看。看到針頭、針管、血袋,她又驚又怕。回家後,郭珍玲仔細觀察了丈夫2天,發現他一切正常,便終於打消了疑慮,決定獻血。

  同年6月1日,郭珍玲鼓足勇氣,第一次獻血。「選擇兒童節,是因為獻血是受兒子的感動,我想在這天為孩子們獻出一份母愛。」

  一家三口獻血15年

  從此,這家人成了「鐵桿」獻血志願者。為打破人們「春節不能獻血」的禁忌,2002年大年初一,郭珍玲一家人登上獻血車,成為新年獻血的第一撥人。

  2004年6月,劉源從血液中心獲悉,捐獻成分血同樣可以救人,並且只需間隔一個月,每年最多可捐12次,可救更多的人。捐獻成分血是將血液中的血小板析出,再將血液回輸到本人體內。不少人擔心因此感染疾病,招募捐獻成分血的志願者很難。這家人當即表態說:「我們來帶頭吧。」從那時起,郭珍玲一家每月都會花上半天時間,到血液中心捐成分血。

  2008年,郭珍玲滿55歲,按獻血法規定不能再獻血。汶川大地震時,大量傷者急需用血。郭珍玲主動向武漢市血液中心申請獻血,經過嚴格體檢和特批,她終於如願。

  郭珍玲能獲得特批,是因為她的身體素質和血液化驗指標合格。郭珍玲是武漢市冬泳隊的隊員,膚色透出健康的紅色。2004年,郭珍玲將冬泳隊友帶到血液中心獻血,幾年來,共有30多名冬泳隊員參加了獻血。

相關焦點

  • 三口之家14年獻血16萬餘毫升 可挽救300人生命
    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14年內無償獻血16萬多毫升,足以挽救三百人的生命。這個家庭被市民譽為江城「第一熱血家庭」(如圖),男主人是武漢市信訪局的公務員劉源,女主人郭珍玲是城投大橋集團的一名退休職工,他們的兒子劉明明從部隊退伍後在武漢城投集團支鐵部上班。
  • 22年累計獻血近19萬毫升 相當於全身換血38次 他成為鄭州獻血300次...
    這是年近59歲的他,第300次參與無償獻血,也是鄭州市單人獻血新紀錄誕生的「歷史」時刻。工作人員拿到表格主動打起招呼,「今兒個可得紀念一下,第300次獻血,您可是咱鄭州第一人!」楊澤予猶記得第一次獻血是在1998年10月2日,頭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正式施行。「當時在綠城廣場看到宣傳車,也沒想那麼多就獻了200毫升。」從此,他踏上無償獻血之路。
  • 獻血狀元21年獻15萬毫升血 相當於全身換血38次
    獻血狀元21年獻15萬毫升血 相當於全身換血38次 2015-06-16 13:26:51來源:齊魯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 「惜時的哥」每隔20天花2小時獻1次血,獻血總量超5萬毫升
    田東亮要一直獻下去,無償獻血不是「上癮「,是責任。18日上午,田東亮第129次無償獻血,獻血總量突破5萬毫升。但每獻一次成分血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而且對我來說基本沒有什麼影響。」10時許,結束採血後田東亮就繼續駕駛計程車開始營運了。2018年,田東亮從原單位下崗後借錢買了一輛計程車,這輛車載著全家人的希望。每天早上不到5時他就開始忙碌一直工作到19時,中午餓了就隨便吃口司機盒飯,困了就在車裡休息20分鐘。
  • 人肉搜索「熊貓血」互救群9年獻血總量近5萬毫升
    王曉磊想把這些「熊貓血」集合起來,自救、互救。「這樣一旦發生危險需要用血,我們至少知道能去找誰。」那段時間,血站成了他常去的地方。「多留意,獻血的人有沒有『熊貓血』,多打聽,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果然找到了幾個人,大家分享了彼此的想法,都挺認同的。2006年3月,王曉磊建了一個QQ群,Rh陰性血互救群自此成立。
  • 無償獻血1000毫升可終生免費用血
    2018年,全省無償獻血達116.59萬人次,採集全血415.52噸,採集血小板15.73萬單位,居全國前列。自去年4月份取消互助獻血以來,我省採血量平穩增加,實現臨床用血全部來自公民無償獻血。  捐獻熱血,挽救生命,如今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到了愛心隊伍中來。
  • 男子16年獻血56次共計2萬餘毫升 瞞家人8年
    我市無償獻全血最多的人 瞞著親人獻了近8年血  周敏16年獻血2萬多毫升  在外地4年依然堅持女兒支持打動妻子  今天是第九個「世界獻血日」,我市有10名獻血英雄受到嘉獎。其中,41歲的武漢市民周敏,在16年內共計無償獻血56次,總計獻血量達22400毫升,成為我市無償獻全血最多的個人。  7月1日起  我省實行獻血者體檢新標準  今年,我國修改了獻血者健康體檢標準,從7月1日開始,我省將全面實行「新標準」政策。
  • 安徽大叔連續19年獻血5萬毫升 相當於人全身血液量10多倍
    原標題:大叔連續19年獻血5萬毫升「每位獻血者都是英雄!」今年55歲的許江安是安徽大學一名保安,他用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19年來,他堅持無償獻血,獻血量達到5萬毫升。許江安是合肥市首個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的市民。
  • 連續17年獻血1.7萬毫升 他用熱血救了很多人
    「醫院有病人要輸血,我們可以現在來接你獻血嗎?」……今年63歲的徐信昌曾是舟山市中心血站常年「預約捐獻志願者」,隨叫隨到。他連續獻血17年,累積獻血32次,獻血量達17800毫升。可能你並不知道17800毫升是個什麼概念。
  • 鹽城有個獻血"牛人" 連續獻血19年總量達97000毫升
    中國江蘇網2月5日訊 昨天上午,記者從鹽城市中心血站獲悉,市民帖牛連續19年、累計無償獻血69次,其中獻血小板60次,獻血總量達97000毫升。先後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銅獎各兩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星級獎。他身邊的朋友、同事都稱他是獻血「牛人」。
  • 男子無償獻血251次:獻一次血也許能救一個人
    錢國鈿最早開始獻血,是因為一次偶然,「1997年年底的一天,我遇到一位到寧波尋人的老婆婆,我陪她從海曙找到江北,後來又將她送到救助站,整晚陪著她。第二天,有一位醫生朋友問起,我說自己一晚上就做了一件好事。沒想到,他跟我說,要做好事很簡單,去獻血就好了。」於是,1998年春天,錢國鈿路過陽光廣場時看到一輛獻血車,就走過去獻了200毫升血。
  • 55歲保安大叔連續19年獻血5萬毫升,相當於全身血量十倍
    19年來,他堅持無償獻血,獻血量達到5萬毫升。許江安是合肥市首個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的市民。2017年,他正式註冊成立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三獻志願愛心服務社,目前,這支隊伍裡已經有100多名愛心志願者,其中有40多人籤訂了器官捐贈志願書。
  • 20年獻血3萬多毫升 嘉峪關王雪杉捐獻的總血量相當於7名成人全身的血
    嘉峪關市民王雪杉是該市第一位無償獻血者,他堅持獻血20年,累計無償獻血3萬多毫升,相當於7個成人全身的血。嘉峪關首位無償獻血者12月11日,記者在嘉峪關市觀心小屋見到了38歲的王雪杉。在這20年中,他共獻血69次,累計無償獻血3萬多毫升。按一個成年人全身總血量計算,他獻的血相當於7個成人全身的血。他是一座流動「血庫」隨著獻血次數的增加,王雪杉成了中心血站的老熟人,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認識他。每次急需用血時,王雪杉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獻血現場。
  • 女孩11年獻血2萬毫升 人多久可以獻一次血
    沈雲萍是喬司街道永西村村民,1989年出生的她年齡不大,但參與無償獻血卻已經長達11年,累計獻血52次,累計獻血量達20000餘毫升。「獻血對我來說,其實是件挺平常的事,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沈雲萍說。
  • 「紅十字救在身邊」為什麼提倡一次獻血300-400毫升?
    1.一次獻血300或400毫升是經實踐證實的安全獻血量。獻血300-400毫升不到人體總血容量的10%,不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影響。放眼世界,很多國家獻血者的一次獻血量都超過400毫升,如荷蘭、德國、美國等。2.一次獻血400毫升更有益健康。
  • 17年獻血超11萬毫升 他是杭州無償獻血最多的人
    捐獻完造血幹細胞後半年,章梁君繼續定期捐獻成分血。截至目前,17年時間,他無償獻血237次,總捐獻血量達到116600毫升,是他自身血液含量的將近20倍,是杭州捐血最多的人。獻血會感染傳染病?經常獻血會上癮?
  • 男子無償獻血17年 相當於全身「換」20多遍血(圖)
    鄭州供電公司普通員工張學東無償獻血17年 獻血近10萬毫升他說:「能救人,覺得活得有價值。」身為黨員的張學東用自己的獻血證擺出黨徽形狀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在鄭州供電公司綜合服務中心保衛部,有一名普通的員工張學東,做好事堅持了17年,17年來,累計獻血112次,總獻血量94400多毫升。熟悉他的人,對他的熱心腸都是交口稱讚。他為啥要堅持獻血,獻血給他帶來了什麼?他還要獻多久?讓我們一同走近好人張學東。
  • 鄭州有位「牛人」:累計獻血300次、每年跑步約6000公裡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文/圖12月13日早上8點,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大廳來了一位熟面孔,就在剛剛,他結束了當天的15公裡晨跑。這是年近59歲的他,第300次參與無償獻血,也是鄭州市單人獻血新紀錄誕生的「歷史」時刻。
  • 為什麼提倡一次獻血300-400毫升?
    1.一次獻血300或400毫升是經實踐證實的安全獻血量。獻血300-400毫升不到人體總血容量的10%,不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影響。放眼世界,很多國家獻血者的一次獻血量都超過400毫升,如荷蘭、德國、美國等。2.一次獻血400毫升更有益健康。
  • 寧波53歲木匠化身「獻血達人」 百餘次獻血近6萬毫升
    堅持18年、獻血百餘次、獻出近6萬餘毫升血……很難想像到,來自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橋頭胡街道鐵界吳村的吳永成,這位不善言辭的木匠,竟然還有另一重身份——「獻血達人」。今年53歲的吳永成幹了幾十年木匠,勤快能幹、手藝活兒很是出色。談及獻血的初衷,他告訴記者,那是2002年2月的一天,他在街頭上看到了一輛無償獻血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