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外賣平臺Meal Temple收購寮國外賣配送企業 加速海外擴張

2021-01-07 BTech
(圖片: Geeks in Cambodia)

柬埔寨第一家在線食品外賣配送網站Meal Temple已經收購了寮國最大食品配送平臺MyDelivery.la.

柬埔寨首家在線食品外賣配送網站Meal Temple已經收購了寮國最大食品配送平臺MyDelivery.la。

據悉,Meal Temple每天在寮國萬象200多家餐廳完成300多份線上外賣交易。如今,Meal Temple將接管MyDelivery的運營,同時增加更多物流服務,如雜貨配送等。

MyDelivery.la是Kiwi Group的一部分,Meal Temple執行長兼創始人Maxime Rosburger表示,與Kiwi Group的合作關係更是加速啟動海外物流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們對首次收購感到興奮,這是我們主導亞洲前沿市場,並在區域範圍內擴展技能技術戰略的支柱之一。"Rosburger表示,Meal Temple還與金融科技初創公司Kiwi Pay達成獨家合作夥伴關係,以便在當地使用行動支付服務來處理在線交易安全問題。

Kiwi Pay最近嘗試與支付寶、微信支付、谷歌和Apple Pay開展合作,管理其在寮國的擴張,並釋放當地電商潛力。

Kiwi Pay執行長兼創始人Gregory Schmidt表示,該公司現在專注於開發寮國的金融科技產品。"這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為每個領域的專家帶來寮國尚未被開發的電商潛力。"Gregory提到。

Meal Temple由三位年輕法國企業家於2013年創立,目前在柬埔寨食品外賣行業處於領先地位,該平臺已發展成為柬埔寨最大、最快的食品外賣平臺。

作者:魏珊珊

相關焦點

  • 在海外也能點到中餐外賣?英國「餓了麼」平臺「HungryPanda」完成...
    該輪融資,將用於公司的團隊建設和技術創新,並加速其業務在全球的擴張,同時將重點放在美國市場上。HungryPanda 是一家在線食品配送服務公司,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英國諾丁漢,由 Kelu Liu 創立,旨在為華人提供外賣訂餐服務。
  • 美版「餓了麼」上市,中國外賣模式風靡海外?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被稱為「美版餓了麼」,並且已經成為美國最大外賣公司的DoorDash,是由三位華人創立的,他們分別是Tony Xu、tanley Tang和Andy Fang,這就註定了這家外賣公司中會有「中國基因」。從商業模式來看,DoorDash與國內早期餓了麼、美團外賣的配送機制幾乎一模一樣。
  • BUYTIME自營配送團隊,以品質外賣配送平臺切入Magic模式
    BUYTIME自建配送團隊,做高端產品配送平臺簡單來講,BUYTIME做的是中高端美食平臺+品質外賣+個性化服務。現階段BUYTIME通過微信公眾帳號,用戶在平臺上預約餐廳,點餐、排隊、團購,還能看見對每一家餐廳的詳細介紹,對每一道菜,每一個廚師的細節點評,可以堂食,也可以外賣。BUYTIME在國貿、三裡屯與高品質餐廳合作,做中高端餐飲配送,在配送上選擇電子溫控箱,保證食物的品質。
  • 起底外賣眾包配送的「潛規則」
    外賣市場的快速發展令外賣平臺的配送壓力驟增,直接導致了眾包配送這支「雜牌軍」的興起。繼本報4月11日報導了《眾包催生外賣配送之亂》後,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除了針對C端消費者的亂象外,部分外賣眾包平臺本身也存在隨意剋扣配送員帳戶餘額、處理投訴管理混亂、不公平搶單等各種潛規則,加劇了外賣眾包行業的混亂。
  • ...入」外賣領域!推出企業團餐平臺,承接公司員工三餐及下午茶的配送
    【「豐食」上線 順豐入局外賣】日前,順豐同城上線「豐食」小程序。「豐食」專注於企業團餐市場,為企業提供集體預約訂餐、集中配送,無接觸安全送餐服務的訂餐的服務。據「豐食」披露數據,平臺上已有超過52家餐飲企業入駐,包括德克士、必勝客、西貝莜麵村等品牌連鎖餐飲企業。其主頁顯示,平臺的外賣下單業務已開放,堂食點餐業務還在開發之中。儘管此前有報導提到,「豐食」的定位是:主界面主打企業團餐,個人也可以在該小程序下單,但河南商報記者5月12日嘗試的情況是,在鄭州,個人用戶是無法下單的。
  • 通過自組式蜂窩網絡配送框架,HungryUS提供「免運費」外賣配送服務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外賣平臺的「無接觸」配送增長迅速。根據statista最新數據,今年美國在線食物配送的營收預計會達到265.27億美元。到2024年,市場規模能達到323.25億美元。雖然市場可觀,但競爭也趨於白熱化。
  • 餓了麼收購美團 在酒店團購外賣上遇阿里系圍剿
    2016年4月,餓了麼整合阿里旗下的口碑,為口碑平臺的外賣服務提供運營支撐。與口碑的整合不僅帶來了份額,還帶來了阿里的資源。餓了麼與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獲得12.5億美元投資。2016年10月,阿里釘釘正式上線企業服務,餓了麼成為首批接入合作商之一,為中小企業提供團體訂餐服務。2017年4月,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再次增持餓了麼,總投資金額為4億美元。
  • 外賣配送安全保障怎麼破?秀洲區這樣給外賣「上鎖」
    如今,點外賣正在成為人們的時尚生活之一。不過外賣配送容易「二次汙染」,這個食品安全難題怎麼破?近日,嘉興秀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郵儲銀行嘉興市分行來到中關村購物廣場開展「陽光廚房」宣傳活動,活動中,走訪人員向商戶們詳細講解了網絡餐飲「陽光廚房」上線的重要性,並贈送了食品安全「陽光封籤」,號召商家們在網絡訂餐中使用「外賣封籤」。
  • 美團餓了麼外賣平臺的抽成這麼高,外賣商家如何質量保證?
    若要討論2020年的疫情對那個公司有優勢的話,外賣平臺無異於是其中的一位。疫情期間門店堂食不能經營的情況下,外賣行業卻打著無接觸的口號趁勢悄然崛起,這對於本就對混亂不堪的外賣市場再添一刀,疫情也促使更多的商家也加入了外賣這個行業。
  • 外賣App湧現 送餐平臺「燒錢」戰打響
    日前,記者採訪發現,專注於餐飲配送的O2O繼專車後成為另一個在白領中逐漸流行的O2O服務——坐在辦公室或者家裡,動動手指,就能下單不同餐廳的外賣餐飲。  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的O2O市場中,餐飲行業市場份額佔比43%,居首位。預計到2015年年底,我國餐飲行業O2O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左右。餐飲O2O服務成為各大網際網路企業爭搶的下一個市場。
  • Doordash: 一個大洋彼岸的外賣故事
    受制於國人當時的消費習慣和中國餐飲重資產、低標化的狀況,並沒有多少餐館自營外賣業務,這就讓一批在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企業看到希望,藉助網際網路的便利,創業者可以自建平臺,高效連接餐館與用戶。而美國的外賣平臺更像是原有外賣網絡的迭代和補充。
  • 便利店出現在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平臺 O2O經營需有個性
    隨著消費者網上購物習慣的養成,越來越多的實體零售企業將業務開拓到線上,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小而美的便利店業態也不例外,在線上線下融合的大趨勢下,便利店也紛紛玩起了O2O。   中國商報記者發現,近一年來越來越多的便利店出現在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京東到家等O2O平臺上。
  • 外賣頭條:西貝莜麵村外賣業務獲獎;湘鄂情試水網際網路餐廳
    截至目前,西貝與美團點評、餓了麼、百度、到家美食會等四個外賣平臺合作,上線門店192家,部分區域門店還實現了區域自配送形式,年銷售額佔總營業額的10%左右。據了解,西貝莜麵村正在多方嘗試外賣、會員營銷、甄選電商等多種新零售模式,成果將會逐漸顯現。
  • 外賣發生巨變,首條外賣無人機配送航線出現
    目前試水階段,但已有上百家外賣商家達成合作,服務用戶人群也已超過上萬。這次,外賣踏入「無人+」領域,無疑是外賣上一個裡程碑。但細心的用戶會發現這次推出的外賣無人機與大多數人想像中的有些不一樣,配送全程並非無人化,而是採取了「外賣騎手+無人機」的協作方式。
  • 南京出臺外賣封籤使用規範防止外賣配送環節出現汙染
    聯商網消息:擔心外賣被打開?一次性封籤政策推出,讓消費者安心吃外賣。7月25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舉行「餐飲外賣一次性封籤使用規範」地方標準公開發布活動。據悉,為保證外賣食品安全,南京在江蘇省率先制定頒布了「餐飲外賣一次性封籤使用規範」地方標準,該標準已於7月1日正式實施。「一次性封籤」政策的推出是為保障外賣配送環節的食品安全,防止外送餐食外包裝在運送過程中被人為拆啟或意外破壞,降低了配送過程中汙染的可能性。從分類、材質、信息及使用四個方面對外賣封籤作出了詳細規定,讓廣大消費者對網絡訂餐食品更加放心。
  • 想吃的外賣超出5公裡配送範圍,誰來送?
    疫情期間不少傳統企業反思,如何在特殊時期借力網際網路平臺實現數位化轉型,成為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作為國內領先的同城速遞平臺,閃送自疫情發生以來,陸續推出無接觸配送、員工共享、餐飲企業助力等一系列公益舉措,用網際網路平臺的力量,提速復工復產與消費復甦。
  • 餓了麼開騎手「脫困」處方 外賣平臺博弈升級
    外賣平臺在騎手端的競爭正在加劇。12月17日,餓了麼推出外賣配送過程中七大異常配送場景的相應解決辦法,優化配送場景提升配送效率和騎手體驗。從餓了麼此次發布的內容來看,餓了么正在嘗試藉助技術手段、靈活配送時間、特殊情況免責等方式來提升配送效率,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外賣平臺也正在努力優化騎手的體驗,這是正在發生在外賣市場的新變化。
  • 「外送員之死」揭臺灣外賣產業擴張背後隱憂
    「外送員之死」正揭開臺灣外賣(臺灣稱「外送」)產業迅速擴張背後的隱憂。10月15日,臺北街頭的餐飲外送員。本月10日以來,已有兩名外送員因交通意外死亡,引發輿論關注。「外送員之死」正揭開臺灣外賣(臺灣稱「外送」)產業迅速擴張背後的隱憂。
  • 肯德基幫不了必勝客,百勝中國如何靠外賣拯救「拖油瓶」
    整體業績的提振,百勝看中了外賣市場的發展前景,過去幾年它也在整合必勝客和必勝客宅急送、收購到家美食會。而今年第一季度,外賣也為百勝中國貢獻了16%的銷售額。該公司高層也直言將外賣業務作為重點執行戰略。只不過,在當前外賣市場環境下,百勝改變自配模式向第三方配送平臺業務轉型,仍面臨諸多挑戰。
  • 無接觸外賣配送全面推行,外賣自提櫃迎來發展新機遇!
    無接觸外賣配送全面推行,外賣自提櫃迎來發展新機遇!,無接觸配送服務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行、深入人心。毫無疑問,天然具備無接觸配送特點的外賣自提櫃,將會再火一把!訂餐人完全有理由選擇無接觸配送的服務要求,送餐員將外賣送至訂餐人所在地址後,直接將外賣投送至外賣自提櫃,訂餐人收到取餐的消息通知後再前往外賣自提櫃前取餐,期間不需要和送餐員面對面接觸,再加上外賣櫃本身具體保溫消毒的特點,也不用太擔心外賣冷了或被別人接觸到。而外賣送餐員也減少了等待訂餐人取餐的時間,外賣配送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