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行各業開啟了復工復產加速度。疫情期間不少傳統企業反思,如何在特殊時期借力網際網路平臺實現數位化轉型,成為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
作為國內領先的同城速遞平臺,閃送自疫情發生以來,陸續推出無接觸配送、員工共享、餐飲企業助力等一系列公益舉措,用網際網路平臺的力量,提速復工復產與消費復甦。
|01
餐企美食實現全城送達
餐飲是受到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即使陸續復工後,食材等上遊供應鏈沒有完全恢復,客流量也大幅減少,而房租、人工等固定成本又要持續支出,「活不過三個月」並不是危言聳聽。
餐飲企業數位化升級所面臨的首個難點便在於獲客,尤其是對於那些此前深耕於門店業務的高端餐飲企業來說,轉戰線上有利於打破門店地域性限制,將服務延伸到更遠範圍,從而為企業獲取更多客群。
急餐飲之所急,疫情期間閃送專門推出「餐飲企業助力行動」,其優勢便在於服務範圍的擴大。
眾所周知,一般外賣平臺的服務半徑在3-5公裡,而閃送的服務半徑可以覆蓋全城,門店可以藉此吸納更多客源,擴大業務範圍和營收。
與全城送達匹配的是成本的相對降低,眾所周知,外賣平臺高佣金高抽成一直是餐飲行業所頭疼的問題,有數據顯示外賣平臺佣金比例多在15%-26%之間。
若使用閃送,商家每次只需支付配送費。且對於5公裡以上的遠距離訂單,閃送服務成本更低,可以幫助經營者有效節省經營成本。
以火鍋品牌大龍燚為例,其負責人表示,假設一單外賣的金額為240元,如果選擇外賣平臺配送,每單扣點20%,費用是48元。如果餐企是平臺的新客,扣點會高達25%,費用為60元。
如果與閃送合作,同樣是5公裡,外賣平臺扣點費用是48元,再加上配送費用10元左右,而閃送只有配送費16元,直接節省42元。
讓消費者安心、放心,是餐飲商家最大的訴求之一。閃送作為行業內唯一一家採用「一對一急送」服務模式的同城速遞平臺,每次遞送都只服務一筆訂單,從而有效避免了因不同食物放在同一保溫箱內所導致的汙染、串味等問題,滿足高端餐飲客戶價值需求。
正是看到了閃送在遞送服務方面的競爭力,越來越多的高端餐飲企業選擇使用閃送服務,其中不乏海底撈、大龍燚、淘汰郎、八合裡等知名品牌。
隨著企業復工人數的增加,閃送餐飲訂單周環比漲幅均超過20%。
|02
助力靈活就業消費復甦
陝西寶雞的鄭勇今年32歲,已經在汽修行業摸爬滾打近10年,春節前後本應是汽修行業全年生意最火爆的時間段,結果因為疫情的原因,他陰差陽錯成為了一名閃送員。
鄭勇發現,能夠在家門口就拿到收入很知足,「就這麼先跑著吧,等生意恢復了再說其它的。」
3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催生新崗位新職業、支持發展共享用工、就業保障平臺,為靈活就業者提供就業和社保線上服務。
春暖花開,就業市場也開始加速「解凍」。早在2月初,閃送平臺就宣布開展「企業僱員幫扶計劃」,旨在吸納那些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營業的企業員工成為閃送員,為他們提供收入,幫助企業減輕經營壓力順利渡過疫情。
這些靈活就業崗位不等於「臨時工」,也並非低收入崗位。來自四川宜賓的徐師傅之前做廚師,目前超過12個小時在路上,其中最高一天更是跑到了62單,每個月到帳收入超過1萬元。
「後來疫情爆發了,訂單又成倍的增長,除了常規的商戶,還有各路微商送酒精送口罩的」。徐師傅坦言,能在疫情期間為社會做點貢獻,自己也感到很有價值。
跟徐師傅一樣,許多因疫情賦閒的服務員、代駕員被「共享」到閃送平臺,閃送表示,平臺服務極為自由靈活,閃送員可以決定自己的每日接單時長和從業天數。
同時平臺對人員去留不做任何限制,待企業恢復正常經營後,可隨時將其召回,不會與企業存在人事交接危機。
截至目前,閃送已出臺多項措施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包括無接觸配送、智能圖像識別系統、企業僱員幫扶計劃、餐飲企業業務助力行動等,從品質、成本、效率、服務範圍多個層面全力支持消費復甦。
服務商家復工可穩就業,服務消費復甦可穩經濟。業內專家表示,此次疫情中,凸顯了以閃送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的作用,它們不但加速了中國服務業的全面數位化,也依靠新業態創造了大量的靈活就業崗位,成為靈活就業的新引擎。
來源丨快遞觀察家
作者丨米亞
版式丨安妮
點擊播放 GIF 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