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開騎手「脫困」處方 外賣平臺博弈升級

2020-12-22 瀟湘晨報

外賣平臺在騎手端的競爭正在加劇。12月17日,餓了麼推出外賣配送過程中七大異常配送場景的相應解決辦法,優化配送場景提升配送效率和騎手體驗。這也是今年有關「騎手之困」「多等X分鐘」等有關外賣配送的爭議發生後,餓了麼公開提出相應的優化方案,從這次發布也不難看出餓了麼「秀肌肉」的意圖,但同時這也意味著,外賣平臺之間的技術、騎手管理的競爭也正在不斷加劇,而這些競爭背後就是為了爭奪更多的騎手資源。

「解圍」配送難題

在發布會現場,餓了麼就商戶出餐慢、聯繫不上用戶、用戶修改地址、道路封路、社區不讓進、電梯擁堵等7個異常配送場景,推出通過調整規則設置、靈活增加配送時間、加強智能設備投入等解決方案。

在商戶出餐慢問題上,餓了麼將藉助數字和人工智慧技術,了解商戶過往實際出餐情況。針對經常出餐慢的商戶,餓了麼會機動調整騎士配送時長,同時從商戶側推動出餐流程優化。此外,餓了麼還將在今年底上線「智能外呼」功能,在商戶出餐後提示騎士取餐,避免提前到店等待。

另外,在騎手遇到聯繫不上用戶,或者行駛途中遇到交通封路、堵車等情況,騎士可以在後臺進行異常報備,若因上述問題導致騎手配送出現超時、差評等問題,騎士可以免責。在辦公樓、醫院等電梯人流量較大的場所以及雨雪天結冰路面等特殊天氣情況,平臺識別場景異常後也將會調整,給騎士增加彈性時間,並提供一定特殊天氣補貼。

餓了麼CEO王磊表示,如今整個即時配送生態已經非常複雜,一個單點問題的改善,背後是整個上下遊和全鏈條的優化。只有不斷解決好一個個具體問題,才能一步步推動整個生態、整個行業改善。

從餓了麼此次發布的內容來看,餓了么正在嘗試藉助技術手段、靈活配送時間、特殊情況免責等方式來提升配送效率,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外賣平臺也正在努力優化騎手的體驗,這是正在發生在外賣市場的新變化。今年,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再次讓外賣配送員這個職業走上熱搜,文中關於外賣平臺為了優化C端用戶體驗而不斷壓縮配送時長的描述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討論,這也直接導致餓了麼與美團外賣相繼出面給出「多等5分鐘」以及「彈性8分鐘」的解決方案,並引發熱議。

用戶體驗 vs 騎手體驗

外賣平臺開始加速提升騎手工作效率和體驗,就意味著外送平臺「競速」的升級。而這種「競速」除了提升配送效率之外,更是一場平臺之間的技術競爭。對於外賣平臺來說,配送效率的競爭從技術層面而言則是平臺配送系統研發及持續優化能力的集中體現。

而技術的提升也是留住騎手的關鍵。外賣配送是外賣平臺可控的外賣交易過程中的關鍵點,同時也是保障用戶體驗、幫助平臺獲取流量的關鍵。而隨著外賣平臺的規模擴張接近尾聲,外賣平臺在騎手端的爭奪也隨之加劇。但外賣配送領域長期存在著人員穩定性較差的問題,這也導致外賣平臺不得不開始重視提升騎手體驗。

餓了麼副總裁劉歆楊表示,騎手的穩定性取決於騎士的收入和這個職業的社會認同感。目前從配送到消費者手上的準時情況和去年相比有了比較明顯的提升,這得益於平臺在技術層面的不斷投入,「例如,準確地預估和預測有可能發生的異常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滿足騎手和消費者兩端的體驗感」,除了改善騎手的配送體驗,在社會認同感上,餓了麼升級騎士堡壘計劃,將更好地幫助騎士提升職業發展空間。12月初,有20名餓了麼騎手成為全國首批獲得「網約配送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初級證書的外賣騎士,讓獲得認證的騎手能夠享受技能人才政策,這些都是能夠提升騎手穩定性的因素。

在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工商管理部副主任陳愉瑜看來,外賣騎手這個行業的準入門檻很低,所以流動性必然很強。而流動性強、準入門檻很低的行業,解決的卻是一部分人群的生存問題,並且一部分外賣配送員將外賣配送作為一段過渡期,這類工作對於穩定就業以及促進城市發展也有實際效果和意義,但對於外賣平臺而言,設立暢通的職業發展通道,對於平臺招來騎手,穩定自身配送體系則非常重要。

流量比拼 to 技術比拼

外賣市場的下半場是一場綜合實力的長期比拼。補貼、流量逐漸成為過去,商戶、運力、數位化賦能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將逐個走向臺前,而這些都離不開平臺的技術支持。

中國社科院網際網路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堅表示,外賣平臺未來的發展和探索應該放在精準性上,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追求「快」,單純的提速不利於行業長期發展。要通過數位化、激勵措施等進行一個系統的設計,這也是降低騎手流動性的重要舉措。另外,配送效率的競爭也是一場平臺技術的競爭,隨著這個行業的發展,未來一定拼的是技術。

雖然說從技術端做出更多的改變可以有利於行業的發展,而技術水平投入也是目前該行業最具挑戰性的一點。劉歆楊坦言,通過背後技術、算法以及產品的力量,能夠幫助這個業務更加精準地判斷並提升它的運作效率。最難的恰恰是在技術的投入方面,這方面需要持續堅定地去投入和嘗試。餓了麼一直在把系統的設計、流程的設計和騎手真實的運作環境做更好的匹配,但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作業量去完善,尤其是更多技術難題,需要依靠更高的技術手段去解決。

李勇堅表示,對於這種配送行業來說,一個點的改進,整個系統需要全鏈條的優化,這也是目前外賣平臺不斷去優化和改進的原因。所以,從技術端來說,平臺既要保證其穩定性,又要不斷提升精準度,這是平臺需要去做的事情,也是目前最大的挑戰。另外,對於外賣平臺來說,騎手的數量和穩定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平臺的政策和平臺的技術也成為影響騎手流動性的重要因素。

北京商報記者 郭詩卉 郭繽璐/文並攝

【來源:北京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餓了麼CEO王磊:餓了麼要從送外賣升級到送萬物、送服務
    7月10日,餓了麼宣布全面升級,從餐飲外賣平臺升級為解決用戶身邊一切即時需求的生活服務平臺。同時,餓了麼APP將於7月17日全新改版上線。餓了麼方面表示,此次升級涵蓋四大方面:從送餐升級到提供同城生活全方位服務、個性化推薦、內容化互動、會員體系升級。此外,餓了麼外賣品牌升級,邀請王一博作為品牌代言人。「經過此次的全面升級,餓了麼從送外賣到送萬物、送服務,持續聚焦消費者『身邊經濟』。」
  • 外賣騎手最頭疼的7個事,餓了麼給了這些「處方」
    「有些區域不讓停車,有些物業不讓外賣員上樓,這讓人怎麼送」……上述這些槽點都是外賣騎手們在送外賣時遇到的難題,而在12月17日第三屆藍騎士節上,餓了麼CEO王磊、餓了麼副總裁劉歆楊也收到騎士們的現場發問。
  • 餓了麼美團抽成上漲,許多商家退出外賣平臺?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外賣平臺正悄悄上漲抽成, 其中餓了麼平均佣金接近26%,美團最高也上調至22%。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在核實過程中獲悉,餓了麼的確上漲了部分城市外賣商家的抽成,但是並未高至26%。業內人士認為,外賣抽成上漲是一個必然趨勢,商家應利用產能優化、數位化等方式來降低自身運營成本完成餐企轉型升級。對於平臺型企業來說,高抽成也應對應強大的配套服務,使商家能夠接受上漲的佣金。據職業餐飲網報導,進入2019年外賣平臺抽成不斷上漲,其中,餓了麼抽成平均佣金高至26%,由於抽成高漲,許多外賣商家退出外賣平臺。
  • 從送外賣到送萬物,「餓了麼」如何激活「身邊經濟」?
    新博弈原創文丨Camellia編輯丨劉一姿7月10日,餓了麼宣布全面升級,將從餐飲外賣平臺升級為解決用戶身邊一切即時需求的生活服務平臺,全新改版APP將於7月17日上線。而餓了麼的slogan也從「好而不貴,有滋有味」變成「愛什麼,來什麼」。餓了麼方面表示,此次升級涵蓋四大方面:從送餐升級到提供同城生活全方位服務、個性化推薦、內容化互動、會員體系升級,打造「身邊經濟」。與此同時,餓了麼外賣品牌升級,邀請王一博作為品牌代言人。
  • 美團外賣 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的確,從今年起,餓了麼在外賣業務上動作頻頻:7月10日,餓了麼CEO王磊宣布餓了麼從餐飲外賣平臺升級為生活服務平臺,由「送外賣」升級為「送萬物」;8月,餓了麼將「百億補貼」作為常態化補貼行動;10月14日,「百億補貼」從最初的24城擴至124城。近日,餓了麼又宣布已入駐近1000所高校食堂。
  • 美團外賣,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的確,從今年起,餓了麼在外賣業務上動作頻頻:7月10日,餓了麼CEO王磊宣布餓了麼從餐飲外賣平臺升級為生活服務平臺,由「送外賣」升級為「送萬物」;8月,餓了麼將「百億補貼」作為常態化補貼行動;10月14日,「百億補貼」從最初的24城擴至124城。近日,餓了麼又宣布已入駐近1000所高校食堂。
  • 餓了麼宣布升級:打造用戶「身邊經濟」,從送外賣到送萬物
    7月10日,餓了麼宣布全面升級,從餐飲外賣平臺升級為解決用戶身邊一切即時需求的生活服務平臺。餓了麼方面表示,此次升級涵蓋四大方面:從送餐升級到提供同城生活全方位服務、個性化推薦、內容化互動、會員體系升級。
  • 月活被餓了麼反超,美團外賣怎麼了?
    外賣下半場,餓了麼和美團的戰爭有了新變化。據QuestMobile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餓了麼在10月的MAU(月活躍用戶)超越了美團外賣。媒體報導稱,這是餓了麼近兩年來月活用戶首次在APP端高於美團外賣。
  • 外賣小哥皮膚大戰升級了?頭盔算啥,餓了麼全套裝備安排上了!
    (原標題:外賣小哥皮膚大戰升級了?頭盔算啥,餓了麼全套裝備安排上了!)只不過這一次的帥氣小哥沒有那麼難辨認——大家迅速從標誌性的外賣箱認出來,這不就是餓了麼的萬能藍騎士們嗎?怎麼回事?我到底錯過了什麼?才幾天的工夫,外賣小哥竟然就這麼潮了。1、從頭到從頭到尾 外賣小哥的時尚晉級之路在外賣小哥的皮膚battle這塊,大家應該對之前的頭盔大戰應該比較熟悉。
  • 被餓了麼合併了,百度外賣還是要做我吃不起的外賣平臺
    合併完成 90 天之後,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第一次聯合召開了發布會。為了表現對北方市場的重視,餓了麼特意離開大本營上海,把發布會開在北京。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的送餐機器人百度外賣的「物流之痛」,解決了嗎?百度外賣被百度賣了,主要原因是屍醬這樣的高端用戶太少。百度外賣從一開始做的就是高客單價、低頻次的「高端外賣」生意,在美團和餓了麼還沒顧得上這塊市場時,先一步在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
  • 外賣平臺送萬物!30 分鐘內華為 Mate 40 送上門,餓了麼騎手:5G...
    餓了麼:創業從學生宿舍開始早在 2008 年,餓了麼作為本地生活平臺創立,主要業務包括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餐飲供應鏈等。外賣平臺,不只外賣目前看來,餓了麼的目標是:不再只有到飯點才能被用戶想起,藍騎士在用戶的生活當中時刻準備著。早在 2018 年 11 月 1 日,餓了麼就曾在天貓旗艦店開售電子消費券,包括星巴克、肯德基、五芳齋在內的多種消費券均有銷售。
  • 美團外賣漲傭遭牴觸 餓了麼給商家免費送廣告
    據悉,武漢外賣商戶倉橋家、瀋陽外賣商戶家食樂、杭州外賣商戶喬村二十八道菜、杭州外賣商戶隱川精緻日料等餐飲企業作為首批品牌,本周內將免費使用這些廣告牌,餓了麼表示,後期還將與更多外賣商戶繼續溝通加入進來。餓了麼憑什麼可以以低於行業水平的優惠給到商家,又何以斥巨資幫助客戶免費打廣告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其背後的大樹——阿里巴巴。
  • 到底是美團厲害還是餓了麼厲害?外賣專送騎手說出了真相!
    外賣平臺在我們常用的外賣平臺中,美團和餓了麼這兩家的使用最為廣泛。除了快餐、甜點、飲品等餐飲服務之外,外賣服務還延伸到了生鮮水果、鮮花、美妝、日用品等多種生活場景。可以說,美團和餓了麼在外賣領域競爭的是非常激烈。那麼,到底是美團厲害還是餓了麼厲害?外賣平臺數據顯示,73%的的用戶點外賣會首選美團,26%的用戶點外賣會首選餓了麼,還有1%的用戶會選擇其他平臺。從市場份額的角度來看,美團領先於餓了麼,餓了麼的市場份額還不到美團的一半。
  • 外賣賣文具 晨光文具「餓了麼」
    3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文具巨頭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光文具」)已入駐了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平臺,並在餓了麼平臺上線了直播。線上業務已經成為晨光文具探索新零售模式、向文創生活轉型的一部分。
  • 餓了麼「解圍」7大配送場景 外送平臺「競速」升級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郭繽璐)12月17日,在第三屆藍騎士節上,餓了麼對於商戶出餐慢、聯繫不上用戶、用戶修改地址、道路封路、社區不讓進、電梯擁堵等7個異常配送場景,提出了將通過調整規則設置、靈活增加配送時間、加強智能設備投入等的解決辦法。
  • 騎手悲劇背後,美團外賣業務剛扭虧,餓了麼市場份額縮水30%
    9月8日,《人物》刊發報導《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報導反映了外賣平臺算法系統和騎手實際工作的大量衝突,引發全網關注。9日凌晨,餓了麼在官方微博發公告對此事進行回應。美團外賣業務同比扭虧,餓了麼縮水30%市場份額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近年來國內餐飲外賣業蓬勃發展,以及美團、餓了麼為首的外賣平臺亮眼的業績表現。
  • 同城零售勝負手:餓了麼把阿里新零售串聯落地
    除了外賣送餐,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選擇上餓了麼、美團等買商超便利、生鮮果蔬、醫藥健康、鮮花綠植。 萬物皆可外賣,正逐漸變成一種消費習慣。對消費者而言,外賣變成了剛需,疫情期間,商超便利的配送也變成了剛需。 同城零售,是電子商務進化的必然。
  • 鼎泰豐牽手餓了麼 米其林星級餐廳進駐外賣平臺
    近日,中國最大的到家服務平臺餓了麼與享譽世界的臺灣小籠包專賣店鼎泰豐達成戰略合作。消費者現在只需登陸餓了麼,即可在家享用精緻臺灣小籠以及數十種珍饈美味。據悉,雙方的合作目前已覆蓋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10個城市,未來將逐步擴展至全國。
  • 餓了麼APP升級:新版「吃貨卡」上線 圖標大變
    7月17日,新版餓了麼APP正式上線,藍色圖標顏色變淺了,下面還加入了「不只送餐」四個字。有意思的是,前不久,支付寶將APP的藍色加深了,支付寶對外宣布,將要從金融支付軟體全面「轉型」升級為數位化智能開放平臺。
  • 美團餓了麼外賣平臺的抽成這麼高,外賣商家如何質量保證?
    若要討論2020年的疫情對那個公司有優勢的話,外賣平臺無異於是其中的一位。疫情期間門店堂食不能經營的情況下,外賣行業卻打著無接觸的口號趁勢悄然崛起,這對於本就對混亂不堪的外賣市場再添一刀,疫情也促使更多的商家也加入了外賣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