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員之死」揭臺灣外賣產業擴張背後隱憂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0月15日電 (記者 安英昭 陳小願)臺灣餐飲外送員5天內2人因交通意外死亡,引發輿論關注。「外送員之死」正揭開臺灣外賣(臺灣稱「外送」)產業迅速擴張背後的隱憂。

10月15日,臺北街頭的餐飲外送員。本月10日以來,已有兩名外送員因交通意外死亡,引發輿論關注。「外送員之死」正揭開臺灣外賣(臺灣稱「外送」)產業迅速擴張背後的隱憂。

中新社

記者 張遠 攝

  10月10日以來,臺灣發生多起外送員交通意外,造成至少2名外送員和1名行人死亡。圍繞平臺與外送員之間應為僱傭關係還是承攬關係的勞務糾紛問題,臺行政當局與餐飲外送公司陷入了各執一詞的「羅生門」中。

  臺當局有關部門14日晚針對餐飲外送公司Foodpanda(下稱「空腹熊貓」)和UberEats進行「勞檢」,認定兩家公司與外送員屬於僱傭關係,要求公司提供相關信息,若在規定時限內未提供即屬情節重大,可依法分別裁罰最高175萬元(新臺幣,下同),同時要求公司為外送員加購勞動保險並在規定期限內給予職業災害補償。

  空腹熊貓15日則發布聲明稱,目前與外送員為承攬關係,但其為外送員提供的保障已超過法定僱傭關係的要求,並非藉承攬制度規避企業責任。

10月15日,臺北街頭的餐飲外送員。本月10日以來,已有兩名外送員因交通意外死亡,引發輿論關注。「外送員之死」正揭開臺灣外賣(臺灣稱「外送」)產業迅速擴張背後的隱憂。

中新社

記者 張遠 攝

  UberEats臺灣區總經理李佳穎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公司非常注重點餐用戶、外送員和外賣平臺三方的使用體驗,將會成立相關團隊,根據各方需求做相應研究和改善。

  臺灣法律學者林騰鷂在《中國時報》撰文指出,若外送員受商業平臺指揮監督,就應屬僱傭關係,而不是外送員與平臺業者約定完成工作後,獲取報酬之承攬關係。「目前的外送產業無法可管,在『勞動安全』『道路安全』方面有明顯問題。」

  自2012年5月,德國餐飲外送服務公司空腹熊貓開展臺灣業務以來,餐飲外送行業在臺不斷發展。隨著美國UberEats和英國Deliveroo兩大餐飲外賣公司於2016年和2018年相繼登陸,臺灣外賣市場近年來更呈快速崛起之勢。

  據臺有關部門最新餐飲營業額統計資料顯示,臺餐飲外送產業商機已超過230億元。另據《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市場現有7家外賣平臺(2家已歇業),加之個別連鎖餐飲企業自營外賣業務,全臺外送員總數已逾8萬人。

  另據英國凱度公司調查數據顯示,全臺每4人中就有1人使用過美食外送服務,其中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的「重度使用者」佔約15%。截至今年7月,臺灣16歲至60歲人口中,約有587萬人使用過餐飲外送平臺,佔該區間人口比例達四成。

  李佳穎對記者表示,UberEats進入臺灣三年來,合作餐廳數量從不足100家迅速拓展至近9000家,在臺覆蓋縣市數量也達到15個。過去一年來,平臺活躍用戶數量、外送趟次更實現三倍速增長。

  外送員黃先生透露,自己平均每天配送超過30趟次,月收入有時可超過10萬元。「是蠻能賺的,但也確實辛苦。有許多年輕同行為了多賺『外塊』,其實都是拿命在拼。」

  臺北市交通管理部門15日表示,臺北10月1日至13日發生30起外送員交通事故,平均每天2.3起。其中11起事故的外送員年齡在18歲至25歲之間,隨著外送平臺行業興起,年輕摩託車族群大量投入到外送行業,已逐漸成為交通安全隱憂。該部門18日將邀外送平臺企業舉行交通安全座談會,以期提升行車安全。

  臺灣《經濟日報》日前發表社論指出,如何維持外送產業長期發展,同時又維護外送員工作權益,是今後臺當局制訂相關管理辦法時,必須考慮到的重要前提。(完)

相關焦點

  • 外賣背後的臺灣經濟悲歌
    >>詳細臺灣外賣產業擴張迅速本月10日以來,已有兩名外送員因交通意外死亡,引發輿論關注。「外送員之死」正揭開臺灣外賣(臺灣稱「外送」)產業迅速擴張背後的隱憂。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據目前統計,臺灣foodpanda約有3萬名註冊外賣員、Uber Eats則有2萬名註冊外賣員。 臺餐飲外送產業商機已超過230億元。
  • 陸客不去臺灣導遊失業 部分改行代駕、外送員
    陸客不去臺灣導遊失業 部分改行代駕、外送員 2019年10月19日 11: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19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陸客不來,臺「觀光局」推出秋冬旅遊補助,但帶陸客團的導遊並未受惠,仍有許多導遊失業,臺灣觀光導遊協會日前向「觀光局」陳情,希望納入秋冬遊補助紓困,但至今未獲採納;部分導遊生活陷困境
  • 臺灣大學生在大陸體驗外賣:送餐遲到10分鐘還會給紅包補償
    點外賣如今已是大陸居民的日常,行之有時,但在臺灣卻是近期才興起的飲食新模式。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愈加便利,外賣這類因工商業發展而出現的O2O服務也跟著大放異彩,在大陸廣受歡迎的「餓了麼」「美團」外賣平臺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用戶只需輕輕點開App,選擇餐點並綁定支付方式,就可完成訂餐。
  • 臺灣人看大陸:一胎化背後的隱憂
    中國臺灣網4月16日消息 臺灣《旺報》16日刊發臺北市Yatsen Chang投稿文章,文章認為,大陸一胎化造成很多6個大人供養一個小孩的家庭,表面看似一幅很美的天倫畫像,但背後卻深藏隱憂和社會問題。
  • 臺灣實驗學校量產背後,凸顯哪些教育隱憂?
    臺灣地區「實驗教育法」的大幅開放,快速打破臺灣地區教育辦學的界線,引發期待,也帶來隱憂。三年內快速開放的腳步,臺灣地區民意代表蔣乃辛在法案修改的過程中,曾經感嘆提問:「我們一下子打開這麼大的門,相關的配套措施是什麼?」實驗學校大量激增,除了為公辦學校困境帶來突破的解方,還會帶來什麼未知的隱憂?
  • 臺灣外賣員連出車禍身亡,蔡當局對得起年輕人嗎
    隨著零工經濟及共享平臺業的發達,目前臺灣有5萬名外送大軍,其中近7成將外送員工作當成正職,每月收入最高可達18萬元(新臺幣,下同),但最低只有2萬元。這個羨煞所有年輕人的18萬月入,可是必須「30天不休假,每天連上16小時,1天至少接50單,拿命來換」的所得,為了衝高外送趟數,外送員接單後就是搶快,所以部分外送員闖紅燈、超速、逆向、違規轉彎樣樣來,意外頻傳,但如果出了意外,賺再多根本也不夠賠。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背後:美團與餓了麼的隱憂和機遇
    而美團則透過媒體表態:暫不回應此事,下周會舉辦小範圍的外賣業務溝通會。今日港股美團點評低開2%,隨後震蕩走高、再行回落,及至發稿,跌幅仍逾2%。外賣平臺的江湖演義梳理時間軸來看,2009年餓了麼成立,2013年美團外賣上線,2014年百度外賣上線,2016年後餓了麼&美團網際網路站隊逐步清晰,外賣領域至此進入BAT角力戰場,2017年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後改名為餓了麼星選),美團和餓了麼近乎包攬了外賣市場。
  • 外賣騎手之死 臺灣應學學大陸這樣做
    臺灣在這兩年也進入了行動支付爆炸的時代,跟大陸一樣,外賣行業也隨之興起。這種新興行業的出現使得失業人口有了就業新選擇,因為只要會使用手機和騎乘摩託車就可以擔任外賣騎手。臺灣街頭上眾多外賣騎手為了搶單搶快送遞美食多掙點錢,超車爭快的狀況曾出不窮。筆者在臺北街頭騎乘摩託車時也發現到如此現象,以往在車道上搶快的都是年輕人,而現在則是為了分秒必爭搶單賺錢的外賣騎手。
  • 臺灣戶政管理:便利背後個人信息安全存隱憂
    臺灣戶政管理:便利背後有隱憂(兩岸聚焦)近期,臺灣內政部門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新一代居民身份證設計方案。按照計劃,新一代居民身份證將採用晶片卡,以取代使用多年的紙卡身份證,引起臺灣民眾熱議。臺灣當局換發晶片身份證的計劃已醞釀多年,但一直在各種疑慮和爭議中蹉跎不前。
  • 2020臺灣這一年|「經貿孤兒」隱憂逐漸呈現
    不過,臺灣優異經濟表現的背後潛藏著隱憂。檢視推動臺灣經濟成長的因素,成之於內環境的少,源自於外環境的多。然而展望未來,有利的外部因素將逐漸消退,不利的因素卻逐漸呈現,外環境將轉趨不利。預測明年或許仍有機會亮麗,但3到5年內卻將出現轉折。長期來說,臺灣地區經濟展望並非樂觀。
  • 跟著大陸腳步,臺灣「宅經濟」發燒!
    臺灣民眾對外送員(大陸稱「外賣小哥」)的暴增非常有感,因為在路上幾乎隨時能看到多部外送摩託車,急行穿梭於街頭巷尾,形成「快遞臺灣」的街景一隅,猶如早年的人力黃包車。臺灣滿街「吳柏毅」(Uber Eats)、「腹龐大」(foodpanda)和「拉拉姆」(Lalamove),加上幾位外送員因交通事故過世,「共享經濟」一躍成為各家媒體頭條。
  • 「試客經濟」:「免費午餐」背後有隱憂
    新華網上海8月6日電 題:「試客經濟」:「免費午餐」背後有隱憂     新華社記者潘清     試用最新潮的化妝品和小家電,試玩最新款的網路遊戲,試嘗即將面市的食品和飲料……伴隨著「試客」家族的日益龐大,「試客經濟」正在悄然升溫
  • 日本與那國島駐軍成臺灣安全隱憂 島民更親臺灣
    日本與那國島駐軍成臺灣安全隱憂 島民更親臺灣 2013年08月22日 04:1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駐軍成臺安全隱憂  與那國島這個面積只有28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為何能夠牽動臺灣軍方的神經?該島距臺灣島僅110公裡,與中國釣魚島相距約150公裡,因為在地理上的特殊性,一旦實現軍事化,就會成為西太平洋地區一枚舉足輕重的戰略棋子。  有專家表示,日本增強與那國島駐軍將成臺安全隱憂。
  • 700人的公司,年銷售額90億日元,日本外賣之王成功的秘訣
    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加持下,外賣行業發展迅猛。人們已經習慣點幾下手機,就很快收到熱氣騰騰的各種外賣。外賣服務已經成為餐飲行業新的基礎設施。可以預見的是,外賣行業未來幾年仍將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但繁榮背後伴隨著隱憂,除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外賣巨頭們還面臨著持續燒錢盈利困難的局面。餐飲商家和外賣公司們之間的矛盾也時有發生。
  • 【快樂華廣Easy Go】外賣APP始發力 臺灣電商尋市場出路
    臺灣島內電商產業近來蓬勃發展,臺灣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顯示,基於前景佳、可增加收入及工時彈性,高達46.7%的臺灣上班族有意投入電商產業,其中以31至35歲民眾從事意願最熱,
  • 觀察:臺灣石化產業現狀及展望
    一、2019 年臺灣石化產業概況 (一) 整體石化產業概況 2019年,臺灣石化基本原料及中間原料產量呈現跌多漲少的格局。合成纖維原料中的純對苯二甲酸總產量小幅擴張6.0%達到359.2萬公噸;己內醯胺與丙烯腈兩項產品之生產量分別衰退17%和2.8%。 主要橡膠原料受市場供需影響,聚丁二烯橡膠產量為11.2萬公噸增幅5.74%,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生產量為7.4萬公噸,略減2.2%。
  • 公務員報考熱背後的「劣勝優汰」隱憂
    今年「國考」之熱可見一斑(北京晨報10月24日報導)。   公務員報考熱已非一日,而且呈現出越來越熱的景象。儘管不斷有輿論對此潑冷水,並直指精英人才過度聚集於政府部門,對中國市場經濟發展、人才多元化分布乃至社會風氣導向都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但依然抵擋不住公務員報考的「過熱」。
  • 羊奶收購價飆升近一倍,產業系統性隱憂凸顯
    在業內看來,漲價的直接原因是嚴重的供需矛盾,但背後則是產業上遊發展滯後,系統性隱憂逐漸凸顯。飆漲的羊奶「這一輪羊奶漲價已經持續了3個多月了。」一位陝西奶山羊大型養殖企業總經理張揚(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春節前羊奶漲價就已有跡象,春節之後,羊奶的收購價格就開始一路向上,最高時曾達9.7元/公斤。
  • "刮痧死"刮出多少權力濫用隱憂?
    當班民警為何會縱容巡防隊員們幹出如此傷害人命之事?當晚即使就警察所為,亦逃不脫濫用職權的嫌疑。  用專家的話來說,首先,陳紹雄是否為涉嫌盜竊的犯罪嫌疑人,應該由公安機關通過偵查取證認定,巡防隊員無權認定。第二,即使陳紹雄被公安機關依法認定為犯罪嫌疑人,巡防隊員也無權將其強行帶回調查詢問。第三,警務站應該有民警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