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之死 臺灣應學學大陸這樣做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兩岸快評第357期】

隨著行動支付生活型態的改變,近年來大陸各個城市外賣服務已經成為常態,美團、餓了麼等外賣服務送到家門口,讓大陸同胞生活在「吃」的便利性和選擇上更為多元。因此臺灣同胞常讚嘆大陸因行動支付使得生活更加便利。臺灣在這兩年也進入了行動支付爆炸的時代,跟大陸一樣,外賣行業也隨之興起。這種新興行業的出現使得失業人口有了就業新選擇,因為只要會使用手機和騎乘摩託車就可以擔任外賣騎手。臺灣街頭上眾多外賣騎手為了搶單搶快送遞美食多掙點錢,超車爭快的狀況曾出不窮。筆者在臺北街頭騎乘摩託車時也發現到如此現象,以往在車道上搶快的都是年輕人,而現在則是為了分秒必爭搶單賺錢的外賣騎手。但就是因為搶快掙錢,在近期短短五天內臺灣街頭就發生三起外賣騎手相關的死亡車禍,至此臺當局才開始重視這個現象。

依照當今全臺前三大foodpanda、Uber Eats和deliveroo三家外資外賣平臺的外賣騎手與外賣平臺之間的關係,雙方竟然都不是「僱傭關係」而僅僅是「承攬關係」,業者根本沒有對外賣員投保,都是出事後臺當局有關單位才姍姍來遲開出罰單並提出糾正,由此一來又體現外資在臺灣的投機性,對照臺灣本地外賣平臺採用「僱傭關係」必須強制上勞工保險和健保相比,如此鬆散的規範難道臺當局有關單位就不必全面檢討負責嗎?

對照臺灣的荒腔走板,反觀外賣平臺成熟的大陸就有一套規範和準則,大陸各地城市都對外賣行業做了相對應的規範,北京自今年五月以來在全市主要路口設置管控點,嚴格實施「五統一」的管理。若是外賣騎手不遵守交通規則,交通部門將直接向企業進行通報且當事人必須重新學習交通法規。深圳和鄭州等地都舉辦各項交通規則講習活動,要求外賣騎手必須養成文明騎行的交通意識,若是有違法者最嚴重者將會被停工一年,且停工期間不可在各外賣平臺擔任外賣騎手。

比起臺灣外資外賣平臺的規避法律責任,大陸的外賣平臺美團配送就承擔了企業該有的社會責任。在今年7月17日訂為「717騎士節」,美團配送聯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共同發布了「外賣騎手子女公益幫扶計劃─袋鼠寶貝公益計劃」,為全部外賣行業的外賣騎手,其子女若是遇到大病和意外傷害等困難時提供公益幫助。

同時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今年國慶閱兵大典上,有著一群身穿黃、藍、橙色衝鋒衣頭戴安全帽騎乘電瓶車的「外賣騎手」方隊,這體現著在網際網路社會新興職業型態為國家社會默默付出的一個職業群體。「外賣騎手」方隊的出現,充分說明國家、政府和社會無時無都關注關心他們傾聽他們的聲音,並肯定他們為國家社會做出的極大的貢獻。

從大陸再回過頭看臺灣,大陸不只政府有規範,外賣行業有責任,社會更是對外賣行業尊重給予極大的肯定。反觀臺灣當局有關機機構慢半拍和外資外賣平臺鑽法律漏洞,最後苦得仍舊是臺灣這群外賣騎手,只為了多賺點錢貼補家用而賠上生命。因此臺灣應該學學大陸,制定更詳實的相關法規來保障外賣騎手,同時給予相關嚴格的培訓,最重要的是整體社會要給他們更多的尊重與肯定,因為沒有這些辛勤的外賣騎手,哪有社會生活的便利。(作者:羅鼎鈞,瀋陽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來源: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臺灣大學生在大陸體驗外賣:送餐遲到10分鐘還會給紅包補償
    點外賣如今已是大陸居民的日常,行之有時,但在臺灣卻是近期才興起的飲食新模式。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愈加便利,外賣這類因工商業發展而出現的O2O服務也跟著大放異彩,在大陸廣受歡迎的「餓了麼」「美團」外賣平臺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用戶只需輕輕點開App,選擇餐點並綁定支付方式,就可完成訂餐。
  • 誰能拯救困在算法裡的外賣騎手?
    對於外賣系統內部的利益紛爭,是否應動用監管之手?帶著以上問題,《中外管理》採訪了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創客共贏基金創始合伙人李建軍,以及杭州明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汪俊。李建軍:外賣行業早已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存量市場,誰的系統效率高,誰就能在獲客上佔據優勢。縱然科技的發展都以「快」為目標,但與之配套的行業標準和行業準則也要跟上,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良性競爭環境。
  • 外賣騎手職業報告:超五成外賣騎手對工作滿意,期待更多尊重
    不久前,外賣騎手因安全問題而引發社會關注。外賣騎手的生存現狀如何?有哪些因素容易導致他們面臨安全問題?他們又是如何評價自己的生活狀態,未來又該如何發展?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行深度思考,為外賣騎手提供更安全的職業環境和更具前景的職業發展道路。對此,近日,新京報智庫通過廣泛的調研和深度訪談方式,探討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
  • 「外送員之死」揭臺灣外賣產業擴張背後隱憂
    中新社臺北10月15日電 (記者 安英昭 陳小願)臺灣餐飲外送員5天內2人因交通意外死亡,引發輿論關注。「外送員之死」正揭開臺灣外賣(臺灣稱「外送」)產業迅速擴張背後的隱憂。10月15日,臺北街頭的餐飲外送員。本月10日以來,已有兩名外送員因交通意外死亡,引發輿論關注。「外送員之死」正揭開臺灣外賣(臺灣稱「外送」)產業迅速擴張背後的隱憂。
  • 外賣超時女子給出差評,騎手上門口出狂言:還敢報警,你去死吧
    近日,廣東東莞某女士,在某個外賣平臺上訂了一份外賣,但等了好久,已經超出原本預定時間很長時間之後,女子仍遲遲沒有收到外賣。女子想著就把訂單退掉,但卻遭到商家的拒絕。一般情況下,如果有突發情況或者路況擁堵,外賣遲到一點也是情有可原的,但這個超時已經非常嚴重了,超出了女士的忍受範圍。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
    因此,構建基於騎手工作績效的激勵機制需要綜合上述多方面因素,合理選擇激勵關於績效水平的斜率和形狀,這樣有助於提升配送系統整體的效率。實際上,美團已經開始嘗試無人車和無人機的配送:在 2月份疫情期間,外賣平臺利用無人配送車為北京市順義區幾個小區的居民做訂單配送,截至 9 月初,平臺已經累計使用無人車配送了超過6000多用戶實際訂單,覆蓋該站點超過80%的訂單需求;目前,平臺也在深圳等地進行無人機的運營測試[53]。
  • 外賣騎手,只在中文網際網路裡存活了72小時
    這樣的事,好像不是一次兩次了吧?心酸,無力...回看那篇爆文的標題,絕對可以列入今年的新媒體年度十大標題之列。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我們每個人,當下又何嘗不是困在每一個系統裡?後來到了傳統媒體實習過一段時間,發現這樣的報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少。之前實習的那個單位的師兄師姐們,好多後來都辭職不幹了,要麼自己做自媒體,要麼去廣告公司,網際網路大廠發光發熱。做記者,拿錢少,稿子還大多數時候發不了,多累啊!再者,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不斷在發生。
  • 外賣小哥勵志做國際水準的騎手
    最近,不少人被外賣小哥爬泰山送單的帖子刷屏。很多網友打趣說,現在的外賣小哥是無所不能,琴藝超群,武藝高強,下得了廚房,入得了賽場,且最主要的是他們都有一顆送單必達的責任心。在上海,也有一個外賣小哥最近成了朋友圈的「網紅」。
  • 外賣騎手撞傷他人,誰來擔責?
    閱讀提示由於搶時間送外賣,由外賣騎手引發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而這類案件中誰來擔責也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日前,一名傷者將外賣騎手、服務外包公司、訂餐平臺運營商三方均告上法庭。一審及二審判決均表明,服務外包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為了能多送幾份外賣,一些外賣騎手不惜超速行駛甚至闖紅燈等,由此引發了不少交通事故。那麼,外賣騎手在撞傷他人後,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呢?在協商私下解決未果後,北京一名被撞傷的女士將外賣騎手、服務外包公司、訂餐平臺運營商三方均告上了法庭。
  • 騎手肇事逃逸,「餓了麼」被判賠48萬餘元!法院:加強騎手管理是外賣...
    2018年,成都交警 7 個月間查處騎手違法近萬次,事故196件,傷亡155人次,平均每天就有1個騎手因違法傷亡。有外賣騎手稱:「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是外賣平臺的社會責任一份判決書中這樣還原了一起悲劇發生的場景:2019年3月21日19時53分許,在上海市新閘路路口附近,60歲的吳先生正騎著電動自行車前行,被一名外賣騎手超車時碰擦,吳先生摔倒受傷,肇事人員逃逸。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虎嗅網
    因此,面對複雜多變的現實場景,外賣騎手的激勵機制需要具備容錯性和靈活性,幫助外賣騎手抵抗已知或者未知的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負面衝擊,降低外賣騎手收入的波動,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騎手們的福利水平,也將會增強平臺的總體運力。
  • 外賣智堂解說: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
    一個月前,外賣騎手,被困在平臺裡,使大家掌握到外賣騎手這一現如今生活起居必不可少的職位背後的辛酸。在平臺系統的蟻群算法下,外賣騎手為了更好地能夠更好地節省成本出現車輛超速、逆向行駛、闖紅燈違章交通違章等違反道路交通法的行為見怪不怪,騎手遭到路面道路交通事故的數量大幅上升……有騎手寫到,「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大隊唱反調,和信號燈做朋友」。
  • 外賣騎手勞動權益保護現狀反思 | 法治論苑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賣騎手傷亡。今年以來,上海公安機關共查處快遞外賣騎手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已經有4.3萬餘起。具體在外賣平臺經濟方面,可以通過考量現行用工模式中對勞動者權益保障的不足及其特殊性,在保險繳納與賠償、勞動者工作與休息時間等方面制定特別規則。第二,企業應負擔起保障騎手勞動權益的社會責任。
  • 長沙近一半外賣騎手是「斜槓青年」 7%外賣騎手是「外賣小姐姐」
    華聲在線4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婷婷 通訊員 李超霖)「吃貨」們可曾想到,為自己送上美食的「外賣小哥」或許還是一名攝影師?阿里本地生活今天發布的《2020餓了麼藍騎士調研報告》顯示,在長沙,高達45%的「外賣小哥」是「斜槓青年」(在配送外賣的同時,還兼有其他職業身份)。鍾園園便是其中一員。她是湖南科技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也是一名漫畫師,並將自己在長沙大街小巷送餐的故事畫成了漫畫。
  • 美女教練兼職做外賣騎手 靈活就業增加額外收入
    於是,她想到去做一名兼職外賣騎手。那效果如何呢?周小姐在健身房中擔任有氧操教練。疫情開始後,她每天一大早就來到窗邊陽光下,進行瑜伽、普拉提訓練,以保持狀態。如今,疫情向好,健身房也逐步恢復正軌,她又重新開始為學員們授課。但鑑於健身房限流措施,跳操班開設不多,這和以往行業峰值期間,收入還是有些差距。
  • 國外外賣騎手:不要像中國外賣那樣快
    自從成為了西班牙外賣平臺Glovo在羅馬尼亞的一名騎手,安德魯的每一天幾乎都以這樣的方式打開。對他來說,當初選擇加入外賣平臺是因為失業後需要一段過渡期來維持生活,卻沒想到自己一幹就是近兩年。「主要是因為與其他工作相比,外賣配送的工作時間比較靈活,而且只要你勤快一點,收入也還不錯。」
  • 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9月8日,揭露外賣平臺算法壓榨騎手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在外賣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的驅動下,「準時送單」成為外賣騎手們的至高法則。為了準時送單,他們常常不得不違反交規,與時間賽跑。一時間,網民對這種「活在算法陰影裡」的狀態,口誅筆伐。 9月9日,事件進一步發酵,餓了麼、美團先後進行回應,先是「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再是「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 她們為什麼做外賣騎手:階級與性別視角下的平臺經濟
    許多有關女騎手的報導,要麼強調女性從事這份工作因風裡來雨裡去、有損容貌,從而進一步加強女性是靠臉而不能靠體力吃飯的刻板印象;要麼一味地歌頌騎手作為母親的偉大,側重報導她們如何為了家庭和孩子犧牲自己。這樣的媒體敘述無益於我們了解女騎手的生存狀態,以及基於算法的平臺經濟怎麼進一步吸納和壓榨底層女性勞動力。
  • 餓了麼騎手送外賣途中猝死賠2000,「漏洞」應及時堵上
    送餐乃外賣騎手之主要工作。外賣騎手在工作途中猝死,按常理該「騎手」所在的平臺當給必要的一定數額的賠償,以彰顯社會之公平與正義。然近日,餓了麼一外賣騎手送餐途中猝死,該平臺卻稱:無僱傭關係,賠償2000。
  • 外賣小哥送餐遲到,女子給差評被拍視頻侮辱,騎手:你去死吧
    全文822字,閱讀約需2分鐘導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服務行業高速發展,即使坐在家中,也可嘗遍全國各地的美食,每到飯點,穿梭在大街小港的外賣小哥的身影隨處可見,談起外賣行業,速度快和服務好是是立身之本,尤其在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人流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