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的關節,彎曲的手指,雖然醫生們管這種畸形叫做「天鵝頸」,但是它一點也不美麗!
對,沒錯,這就是類風溼性關節炎,這就是被稱為「不死的癌症」的一種關節疾病。
患有這個病的人,其生活都因為關節畸形而受到很大的限制,可以說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但不幸的是,這種可怕的疾病,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明確的病因,許多科學家都還在日以繼夜的奮鬥著。
雖然不能找到這個病的病因,但我們可以通過正規、有效的治療,去改善、去緩解大多數人的症狀。
1、非甾體類抗炎藥
這類藥物是被首先推薦使用在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身上的,這類藥物包括常見的撲熱息痛、布洛芬膠囊等。
在疾病的早期可以很好的控制疼痛,有效的改善患者關節的活動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藥物對胃腸道的副作用比較大,如果患者平時就有胃病的話,需要注意避免服藥之後引起胃病。
2、糖皮質激素
使用激素類藥物,不僅可以緩解疼痛的發作次數,更主要的功能使減輕關節畸形。因為激素可以減少局部炎症介質的分泌,減輕自身免疫細胞對組織的殺傷作用。
這樣可以起到保護關節,以及減輕炎症反應的作用。但是糖皮質激素一樣有副作用,長期服用激素,容易導致患者遺留激素後遺症,出現向心性肥胖等後遺症。
3、分子製劑
隨著靶向藥物的不斷開發,科學家們也發現了一種針對分子細胞的藥物,目前被用於臨床的主要是託法替布。
這類藥物作用於細胞通路,減少炎症細胞的產生,阻斷炎症傳遞過程,最終阻止炎症反應。這類藥物不僅副租用較低,並且藥效也比較好,但目前應用不太廣泛,價格較高,每月的治療費用高達數千元。
生活中,類風溼關節炎的患者還應這樣做。
1、保持鍛鍊
保持鍛鍊是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必須做的一件事,保持適度的鍛鍊,可以避免關節長久不動而發生畸形,但需要注意的是,活動不能夠太劇烈,可以適當進行太極、打羽毛球等項目,不僅能夠改善關節活動度,還能夠增強自身的抵抗力,長期以往能控制關節畸形的程度。
2、心態要積極
許多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疾病後期容易因為關節畸形和自身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出現悲觀的情緒,這種情緒不僅會導致治療的效果變差,也容易讓患者產生消極情緒,甚至是選擇自殺等極端途徑。
可以多向朋友和家人訴說自己心中的煩惱,一定要學會釋放壓力,類風溼性關節炎雖然不能夠徹底治癒,但能夠通過服用藥物來極大程度的改善症狀,讓自己的生活儘量恢復以前。
類風溼性關節炎雖然被稱為不死的癌症,但可以治療的。在服用藥物治療的同時,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身的心態要積極、樂觀,只有這樣才能夠戰勝病魔,讓「天鵝頸」從自身關節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