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分析中的強迫症患者

2020-09-03 一個人的鄉村

拉康:分析中的強迫症患者

強迫症地試圖中和對方。他越強迫,就越不可能進行分析。因為進行分析就是尋求另一個人的幫助,這個人通常被認為具有專業知識——簡而言之,一個象徵性的他人。強迫性的人在參加了幾周的弗洛伊德理論和實踐課程後,仍然會說:「我仍然認為人們應該能夠自己解決問題。」他可能在理智上接受了無意識的存在,但不接受沒有別人的幫助就無法進入無意識的概念。他意識到自己有問題,但只會做「自我分析」,記日記,寫下自己的夢等等。

在更多的日常情況下,強迫症患者拒絕別人的幫助:「我自己能做,」提姆(「工具人」)泰勒在使用工具的時候說,儘管他總是需要幫助——實際上是專業的幫助。「既然我能自己安裝這個暖氣設備,為什麼還要找專家呢?」當600磅重的玩具從閣樓穿過天花板砸進他的起居室時,在教練上的主角問道。完美的強迫症是艾恩·蘭迪亞的「白手起家的人」,他相信自己不欠任何人任何東西,他的名聲和財富完全是在一個非歷史背景下獲得的,獨立於任何特定的經濟體系、政府、行業或個人。更典型的是,強迫症患者一生都在反抗父母的一個或所有願望,但他否認自己所做的事與父母想要他做的事或成為的人之間有任何關係。他的一生可能是對他人理想的抗議,但他很可能會以自主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行為:「我這樣做是因為我相信x、y和z,」而不是「我的父母試圖強迫我做p,所以我才做q。」

強迫症患者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的獨立性,這使得他不太可能成為分析的對象。一般來說,只有當非常具體的事情(用分析的術語來說)發生時,他才真正進行分析。許多強迫症患者來這裡只進行了幾次治療,尋求小的幫助,或者是因為他們的另一半強迫他們接受治療,但他們並沒有留下來。那些留下來的人通常會意外地遇到他者的欲望,遇到他者的缺乏,從而產生焦慮(也許是多年後的事),動搖這個強迫症的世界。可能是鼠人遇到了「殘忍的船長」,船長毫不拐彎抹角地表達了自己想懲罰他人的願望;或者可能是強迫症患者突然意識到父母中的一方在另一方去世後不久就陷入了一場激情的戀愛。強迫症被他人的欲望的這種表現所動搖,並且再也不能成功地消除或消除他人以及他對他者的依賴。這樣的相遇通常是出於強迫症要求開始分析的根源,它導致了對他者的某種開放或關注。換句話說,這樣的相遇讓強迫性的人更像歇斯底裡的人,歇斯底裡的人總是關注他人的需求。強迫症已經變得「歇斯底裡」,用拉康的話說——已經向他人敞開了心扉。

問題在於,「歇斯底裡」是脆弱而短暫的:強迫性的人往往很快就會把對方拒之門外,拒絕任何形式的依賴。如果分析對強迫症有任何影響,分析師必須培育歇斯底裡;由病人扮演他人的角色,分析師必須不斷地承受他或她的欲望(關於所有需要分析的事物,如第1章第5章所述),以阻止不可避免的「強迫症」或關閉強迫症。因此,分析師需要的第一個和正在進行的「機動」是確保強迫症定期面對分析。

因此,分析師需要的第一個和正在進行的「操作」是確保強迫症定期地面對分析師的欲望。與強迫症患者一起工作的分析師對強迫症患者喋喋不休的傾向非常熟悉,強迫症患者總是自己聯想和解釋,根本不注意分析師的標點或解釋。事實上,分析師常常不得不付出相當大的努力來阻止強迫症患者對他或她的幹預的壓制:強迫症患者會給分析師留下這樣的印象:他或她是在幹涉、阻礙他想說的話。強迫症患者更希望分析師保持沉默,或者假裝死了,即使他還沒死。分析師發出的每一個聲音——在他或她的椅子上移動,甚至呼吸——都太過分了,提醒強迫症患者分析師的存在,而他寧願忘記。許多分析師的反應是裝死,保持沉默,儘量不去打擾病人無窮無盡的聯想,但只有通過打擾和提醒強迫性的他人的存在和他人的欲望的存在,癔病才得以維持。分析師不能遵從強迫症者的幻想,因為在幻想中他者被掩蓋或廢除,但必須試圖用分析者來挫敗強迫症者試圖廢除幻想的企圖。

相關焦點

  • 《拉康精神分析辭彙》之歇斯底裡
    他的思想徹底改革了精神分析的臨床實踐,也持續影響電影研究、文學批評、女性主義與哲學等不同領域。《拉康精神分析辭彙》囊括了很多拉康字彙的詳細定義,既包括了拉康所使用的通用精神分析語彙,也包括了他自己在不同講學階段所發展出的獨特用語。心理學家拉康對字彙是怎麼解釋定義的,你品,你品,你細細品。
  • 你是強迫症的潛在患者嗎?關於強迫症的精神分析報告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最典型的神經症之一,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存在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這種想法在腦海中反覆出現,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很精神健康。
  • 未滿足的欲望(歇斯底裡)vs不可能的欲望(強迫症)
    ----拉康與歇斯底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強迫症的特徵是一種無法實現的欲望。讓我借用Colette Soler的一個例子來很好地說明這一點。一個有強迫症的男人遇到一個非常吸引他的女人,他引誘她,並定期與她做愛。他在她身上看到了使他產生欲望的東西。
  • 拉康:「心理」 壓抑
    拉康通過說他或她的無意識暴露在世人面前來表達精神病患者的處境。的確,在某種意義上,精神病中沒有無意識,因為無意識是壓抑的結果。壓抑——但其動力被描述為(無論是自我或超我將不符合自身觀點或道德原則的思想或願望拋諸腦後;或者是對與之相連的原始受抑制物質的「原子核」的吸引;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這將導致一個單獨的銘文或記錄一個曾經在一個人腦海中閃過或閃現過的知覺或思想。
  • 解密強迫症:寫給強迫症患者的話
    強迫症是心理疾病裡的頑疾。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是:「強迫與反強迫的對立」。首先就是有了強迫行為、或者強迫思維。來訪者感覺到強迫行為沒必要,所以,就想解決強迫症,想克制強迫行為。而經過自己反覆的克制強迫行為無效後,導致病人更加焦慮、擔心、害怕。從而誠惶誠恐。強迫症加劇了。
  • 強迫症患者
    過度追求完美其實是另一種病態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強迫症吧,我這自認為地解釋太過片面,索性在百度百科中來解釋這詞語的意思。以下為百度百科內容:「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中
  • 強迫症會對患者造成哪些危害?
    核心提示:你的生活之中身邊有沒有一些人經常說自己有強迫症呢?比如看到某個雜亂的東西就一定要收拾好什麼的,其實這種行為還算不上強迫症,只能算是一種強迫行為。強迫症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精神障礙。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強迫症的寵兒,尤其是非自願強迫症的困擾。因此,只要我們認識到強迫症的危害,就可以擺脫強迫症,避免強迫症。
  • 強迫症潔癖患者應當怎麼辦
    核心提示:潔癖強迫症在強迫症當中非常的嚴重,會有很多的原因誘發該病的發生,帶給患者相當多的侵害,我們要將潔癖強迫症關注起來,尤其是要深入了解一些該病的治療措施,接下來帶大家認識一下潔癖強迫症的治療辦法有哪些呢。
  • 強迫症患者家屬需要做什麼
    因為患者訴說的症狀,在常人看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足為奇,但是神經症尤其是強迫症確實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外人沒有得過強迫症及神經症的人是很難理解的。這樣就有很多的孩子沒有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神經症患者一般性格大多內向,不善於溝通交流,在自己的痛苦或是被症狀幹擾達不到嚴重的程度是不會告訴家長的。
  • 強迫症患者該如何轉移注意力
    作者:袁運錄某網友問我:強迫思維者如何轉移注意力?為什麼強迫症患者會控制不住去想某些問題,並且一個接一個的想?因為他有強迫症的種子。但這個想法和那樣去做,雖然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你想用什麼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所有的強迫症患者都用過,而且都在努力的尋找這樣的方法,但結果呢?短暫平靜後,不久,問題還是依然出現。甚至被暫時堵截的強迫情緒(就如黃河),一旦找到突破的機會,就會以更加瘋狂的力量去傷害你。人類的悲哀,就在於總是行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的愚蠢之舉。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
  • 強迫症的真實案例分析
    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 強迫症患者的人生:惠紅的故事
    這不是故事,惠紅是一名強迫症患者,她講的是她腦海裡的各種奇怪甚至荒誕的想法。這些想法常常是片段式的,根本拼湊不出什麼邏輯,但就是這些零零碎碎的思想片段,從她14歲開始就一直折磨著她。今年惠紅42歲了,她不知道這樣的生活有沒有盡頭,她說她累了。
  • 陷入沉思(強迫症) 與 陷入原因(歇斯底裡)
    拉康認為神經症的基本問題是存在的問題:「我是什麼?」正如我在第5章所指出的,這個問題首先反映在孩子對父母(他者)欲望的調查中。「他們為什麼要生我?」他們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這些問題與孩子在父母欲望的位置有關。
  • 作為強迫症患者,我要如何自救?
    強迫症令很多患者不堪其擾,很多人都將強迫症看成是自己的敵人,試圖通過正面交鋒的方式對抗強迫症,結果卻鎩羽而歸,甚至有些人還淪為強迫症的手下敗將,聽從腦中的強迫性觀念行事。其實,強迫症並不是你的敵人,當然,這也並不代表你們就是友好的朋友。正確認識你與強迫症的關係,平靜地對待腦中出現的強迫性觀念,你會發現自己的焦慮情緒會得到有效的緩解。
  • 2未滿足的欲望(歇斯底裡)vs不可能的欲望(強迫症)-弗洛伊德的例子
    為了說明這一點,讓我們考慮一下屠夫妻子的例子,弗洛伊德在《夢的解釋》中描述了這個例子,拉康在《治療的方向》中把它作為一個範例。我並不是在暗示強迫症者對自己的性取向不感到疑惑,我並不是說強迫症患者對自己的性取向不感到困惑
  • 24張完美治癒照片,強迫症患者的福音
    important}完美主義強迫症,是一種建立在處處不滿意、不完美之上的,極度追求完美、毫無瑕疵的想法,是由於處於極端的環境缺乏溝通缺乏安全而形成的。所有很多完美主義強迫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去追求完美。
  • 強迫症患者千萬別放棄治療
    《專治強迫症》是一系列有趣的、經典的敏捷類遊戲!絕對是史上最讓人瘋狂的遊戲,時刻挑戰你的強迫極限!有沒有強迫症?踢館進來驗證看看!無論強迫症初期還是重症患者,是病,得治,千萬別放棄治療。三個療程,18個關卡,治癒你的強迫症,絕對史上最難!
  • 拉康的控制分析
    拉康似乎對此很滿意,於是詢問L先生講話的聲音和當前及過去的困難,然後請我向他解釋這個個案。 我這樣做了,解釋了作為格律化的分析過程中的合法性的啟示。 他看起來很驚訝,並問我的病人已經證實的內容有哪些。我想了下然後回答中提到了我從未想過的事:他變得輕鬆了。 拉康:「嗯,這就是我想要你說的。」他說這個之前還曾告訴過我:「非常好,你是知道如何導向一次分析的。」
  • 強迫症患者是神選者——小析強迫症狀的積極性轉換
    首先說明,這不是一篇令人乏味的心靈雞湯,而是探討在生活中把心理障礙的病態症狀轉換成正向能力。當然,也許它比心靈雞湯還要更乏味一些。 前幾天我在網上偶然看到一段視頻,題目就叫《強迫症都是神選之人》。看完這段視頻後我感到很有啟發,於是決心較為深入地探討這一課題,也許能夠對那些還在飽受強迫症折磨之苦的人們會有些小小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