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碰撞遠一些 幾款車輛防碰撞系統介紹

2020-12-20 網易汽車

安全一直是世界各大廠商最重視的課題之一,它們也在安全領域不斷研發和不斷創新,如今的防碰撞安全系統已經不僅僅關乎到車輛自身,而且有了一定的探測能力,在某個速度範圍內甚至可以避免碰撞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6月21日報導 安全是每個汽車廠商永恆的話題,海外各個知名廠商也在一直在致力於研發更對車內成員和外接更安全的措施來避免交通事故,這些安全保障已經從安全氣囊這些被動措施發展到ESP車身穩定等主動系統。隨著科技的進步,廠商已經不滿足於保障車輛自身的安全,而是在預防碰撞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些廠商也投入到了實際的應用階段,下面就讓我來看看這些防碰撞技術。


● 沃爾沃 City Safety

儘管各個廠商在安全領域都在做著,沃爾沃一直被認為是安全領域的倡導者,它也是將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這項高科技裝備第一個列為標配的汽車廠商。


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是幫助司機避免低速行駛時的追尾事故而開發的。當前大城市交通尖峰時段,車流量較大,路況複雜,平均行車速度通常會低於30公裡/小時,這正是低速行車安全系統發揮作用的最佳時刻,而駕駛員在長時間堵車的情況下駕駛時非常容易麻痺,不知道各位是否有這種感覺,City Safety的目的正是解決這一問題。


城市安全系統利用內置在風擋玻璃頂部,裝於後視鏡高度的一個雷射傳感器監測前方的交通狀況,它可以探測保險槓前方10米以內的汽車及其他物體。


以與前方車輛的距離和汽車本身的車速為基礎,城市安全系統每秒進行50次計算,從而確定避免碰撞所需要的制動力。如果計算的制動力超過了一定值而司機仍然沒有做出反應,該系統便認定碰撞即將發生。城市安全系統通過自動制動和減小油門來避免或者減小碰撞的嚴重程度,同時剎車燈閃爍以警示其他車輛。

當車速低於30km/h,在檢測到追尾即將發生,在駕駛員不採取措施時車輛可以自動將車輛剎停;而在30km/h時,車輛最大能提供50%的制動力,以防後車追尾。目前這套City Safety系統已經成為沃爾沃S60和XC60的標配。

● Pedestrian Detection 行人檢測

在沃爾沃S60身上,還可以選裝PedestrianDetection行人安全系統,它依靠180m距離的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共同作用,可以探測身高為80cm以上的行人,在車速低於35km/h時,如果有行人進入車輛的行進路線,車輛會進行全力剎車,儘可能避免或者減小事故發生的機率,若是行駛速度高於35km/h,車輛也會自動減速來規避風險,該系統能夠同時識別10個行人。

● 大眾 Front Assist(City Emergency Brake)


大眾是最早在合資車中安裝有防碰撞系統的廠商,不過由於只配備在銷量較少的CC頂配版本上,因此似乎也很少被人提及。它的工作原理與沃爾沃相似,依靠前部雷達傳感器和車載電腦收集障礙物信息,在車速低於30km/h時,如果車輛意識到前方有危險會對駕駛者發出聲音提示,如果仍然沒有及時做出反應,車輛會對自動進行制動。


其實分辨是否裝有Front Assist系統很簡單,只需看車頭的vw車標就可以了,至尊版CC的車標不是鏤空的,而是由於將雷達集成在車標裡而做成平面封閉的。如果哪天小偷把車標扣了去,這可值了錢了。


海外版力獅上裝有Eyesight系統

在斯巴魯力獅上也能看到時速為30km/h下的防碰撞系統,廠商稱之為Eyesight,它是利用車輛前方的立體攝像頭來識別影響的,其效果與其他廠商基本相似。目前日產公司正在研發在60km/h下的防碰撞系統。


在行人檢測方面,斯巴魯的Eyesight和沃爾沃S60的行人保護系統也都有弱點,它們都是依靠攝像頭來獲取影像的,因此在光線比較暗淡的時候會影響識別率,在去年,豐田公開演示了利用肉眼看不到的近紅外燈和近紅外立體攝像頭的安全技術,能夠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 日產 開發60km/h下的防碰撞系統

無論對車輛還是行人,0-30km/h的時速下發生碰撞往往只會造型輕傷,而速度到了40-60km/h時,車輛造成的死亡事故就會陡然陡然上升,因此日產將防碰撞的時速提高到60km/h下。

其實不僅僅是提高防碰撞時速那麼簡單,它還牽扯到一些政策原因。例如,日本國土交通省規定,當利用毫米波雷達和立體攝像頭等傳感器檢測到前方障礙物後,避免碰撞系統要在低時速下(低於30km/h)啟動,車輛停止時與障礙物的間距要在1m以內,碰撞前的負加速度要達到0.6G以上,車輛停止後要在3秒內解除制動,避免碰撞時負加速度的時間微分要達到12m/s3」。據了解,按照現在的規定和技術,在1.4秒內、30km/h時速採取制動是極限,如果以更高的油壓實施制動的話,輪胎可能會有側滑的風險。

因此,日產必須考慮要在1.4秒之前啟動制動。該公司研究的避免碰撞系統利用毫米波雷達在碰撞前6秒左右,告知駕駛員存在碰撞危險。

該系統由前車追隨功能ACC的自動制動器(最大0.25G)和避免碰撞的自動制動器(最大1.0G左右)組合而成。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技術指針的規定,如果ACC開著,即使時速在60km/h以上也能夠停止,而如果ACC未打開,則不允許啟動ACC的自動制動器。

日產已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議,只要遇到危險駕駛員有減速意志,在不開啟ACC的情況下也應該可以減速,而交通省正在考慮接納這項提議。如果獲得批准,日產以外的廠商也將能夠導入支持高時速的避免碰撞系統。

日產結合ACC概念的避免碰撞安全系統,有點不僅僅在於能夠支持較高的時速。由於早期就實施制動,優點是不僅只在於能夠支持高時速。由於在早期進行弱制動,因此在碰撞前1.4秒內啟動的自動制動器即使制動力弱也沒關係。因此,不僅能夠減輕緊急制動時對乘客的影響,還能夠減小被後方車輛追尾的危險性,由於啟動時間早,傳感器也可以不採用高性能產品,這樣有利於節省研發成本。


無論發動機、變速箱還是底盤、懸架,《技術大講堂》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全方位的向你闡述汽車各方面的先進技術。看過《技術大講堂》後你會對汽車有著更加全面的了解,4S店的銷售人員很難再用那些聽上去神乎其神的技術名詞忽悠你,你將成為一個真正的汽車技術達人。

本文來源:網易汽車 作者:孫濤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這幾款SUV自帶「防碰撞」安全系統!
    近些年,由於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加,人們對於汽車的安全性能也是格外看重,越來越多的新車開始配置防碰撞安全系統。一般來說,這項配置都會結合自動剎車的功能,在發出提醒的同時自動剎車以降低速度甚至停車來避免與前車的碰撞。
  • 前後防碰撞1080P雙錄像!JADO捷渡D610S-AD
    前後防碰撞1080P雙錄像!JADO捷渡D610S-AD行車記錄儀真正「雙保險」    行車記錄儀在日常生活中的扮演著越來越重視的角色。它可以為車主導航、為刮擦、碰瓷等交通事故責任評判提供強有力的證據。近日,一線行車記錄儀品牌JADO捷渡推出了一款後視鏡新品——D610S-AD,這款產品究竟有何不同之處,就讓小編帶領大家看看吧。
  • 英國林肯大學藉助昆蟲群體靈感,研發自動駕駛碰撞檢測和規避系統
    汽車氪獲悉,英國林肯大學( University of Lincoln )牽頭髮起了一項國際研究項目,其目標是開發一款創新型防碰撞系統,以提高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性,其靈感來源於昆蟲群體。該項目由歐盟「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研究和創新項目撥款資助180萬歐元(約合220萬美元),將開發一款微型、可靠的碰撞檢測傳感器系統,可顯著提高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性。ULTRACEPT項目將為自動駕駛車輛開發一款全新微型晶片,旨在利用「群體智能」(swarm intelligence)使其更具安全性。
  • 防患未然 5款配備預防碰撞安全系統車型
    目前的預防性安全系統大多通過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和攝像頭等實現對周圍環境的監測,偵測對象為行人和車輛。    這個配置目前還沒有普及到所有品牌之上。之前比較主流的預防碰撞安全系統主要集中在沃爾沃城市安全系統、CWAB、帶全力剎車的行人監測系統;奔馳PRE-SAFE系統;大眾Front Assist系統;豐田Pre-Collision(PCS)系統等等。
  • 北鬥防碰撞系統讓內河船舶實現「智慧渡運」—新聞—科學網
    3月17日,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大港汽渡正式接收北鬥導航船舶防碰撞系統的首期交付。
  • IIHS最新六款車碰撞測試:特斯拉Model S排名最後
    林肯大陸此次測試中,林肯的大陸車型是2017款新車, 它取代了林肯的MKS。 大陸車型可供選用的前擋板預防系統獲得了優越的評價。 搭載該系統後,該車避免了IIHS速度為12 英裡/小時和25英裡/小時的軌道測試的衝撞。 該系統還配備了符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標準的前向碰撞預警組件。
  • 車身重度碰撞修復鈑金復原車輛有功效!
    今天,車訊網編輯將為大家介紹的是車身發生重度碰撞後,如何利用鈑金的工藝將已經變形損壞嚴重的車身恢復成原來樣貌的維修手段。汽車鈑金先來說說鈑金究竟是幹什麼的。汽車鈑金是一個汽車修理的技術手段,此方面汽車鈑金等於汽車鈑金修理,指汽車發生碰撞後要對車身進行修復,也即除對車身進行防腐和裝飾的噴塗工作外其餘的所有工作。
  • 哈弗回應第三代H6碰撞測試:車輛在碰撞時處於斷電狀態
    哈弗回應第三代H6碰撞測試 : 車輛在碰撞時處於斷電狀態!12月23日,中汽研(C-NCAP)對第三代哈弗H6進行了一次側面碰撞試驗,並進行了全程直播。畫面顯示,在整個碰撞過程中,第三代哈弗H6的側氣囊、氣簾均未打開,並且出現碰撞後車門鎖死的情況。
  • 基於RFID的二進位防碰撞算法的改進
    RFID 系統會採用一定的策略或算法來避免標籤碰撞現象的發生,控制標籤的響應信息逐個通過射頻信道被閱讀器接收。防碰撞問題的研究主要解決如何快速和準確地從多個標籤中選出一個與閱讀器進行數據交流,而其他的標籤同樣可以從接下來的防碰撞循環中選出與閱讀器通信。
  • 中保研碰撞測試年度總結 安全性能提升
    中保研碰撞測試的測試項目、評分標準完全參考了以嚴格著稱的美國IIHS碰撞測試,而且它和IIHS一樣由保險公司主導,與車企不存在利益交換。在介紹中保研碰撞測試的文章裡,我們曾寫道:「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的出現將對國產汽車的安全性能帶來真正的考驗,甚至揭開汽車行業的一些黑幕。」
  • 新碰撞測試標準更嚴格!這款小型車首測居然獲得5星評價
    下面挑幾個重點的測試項目展開來解讀一下。 漸進式可變形移動壁障(MPDB) 在之前的正面偏置碰撞中,採用的是正面40%偏置碰撞,而且壁障也是固定的形式。而且在測試過程中,系統對於行人或者騎行者的反應是足夠的,在大多是情況下能避免或者減輕碰撞。不過,這套系統是識別不了車輛後方的假人,所以並沒有對它進行倒車AEB的測試(直接扣掉2分)。最終在行人AEB環節拿到了6.8分,騎行者AEB環節拿了5.7分(總分均為9分)。
  • 中保研Model 3碰撞測試解析
    Model 3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在測試車型的選擇上,中保研「不出意料」地選擇了2019款 標準續航升級版,也就是其最低配的版本。這也是中保研的特色,用最低配的車型往往更容易測試出一些車型減配的「貓膩」。
  • 基於二進位搜索的RFID標籤防碰撞算法研究
    1.2 RFID標籤防碰撞  RFID的一個優點就是多個目標識別。在RFID系統工作是,在閱讀器的作用範圍內,可能會有多個標籤同時存在,即產生標籤碰撞。在這種形式的系統中,存在著兩種基本的通信:由讀寫器到標籤的通信;由標籤到讀寫器的通信。  從讀寫器到標籤的通信,類似於無線電廣播方式,多個接收機(標籤)同時接收同一個發射機(讀寫器)發出的信息。
  • RFID二進位搜索法防碰撞的實現
    2 防碰撞方法綜述 早期的系統中,1次只能讀/寫1個射頻卡。射頻卡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確保一次只有一個卡在讀寫區域內,應用起來很不方便。很多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多個射頻卡進入識別區域時信號互相干擾的情況,即碰撞。具有防碰撞性能的系統可以同時識別進人識別距離的所有射頻卡,其並行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效率。
  • 長城回應哈弗H6碰撞:車輛處於斷電狀態
    長城回應哈弗H6碰撞:車輛處於斷電狀態 在測試過程中,這款車型的側氣囊/側氣簾均未正常彈出,雙閃燈也沒有閃爍,而非撞擊側的車門在碰撞結束後的第一時間也無法順利拉開。針對上述碰撞結果,長城汽車給出了官方聲明,具體內容如下:
  • 交通事故車輛變形與碰撞前車速關係定量分析
    交通事故車輛變形與碰撞前車速關係定量分析  摘要:歸納介紹了剛度係數和碰撞變形能網格圖這兩種對車輛碰撞前車速與車體變形間關係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較為詳細地說明了兩種方法的具體分析過程及其各自適用性和局限性。
  • 人性化貼心守護 體驗天籟i-SAFETY預碰撞系統
    初次接觸「i-SAFETY預碰撞系統」,小編的第一反應就想到了主動剎車系統,但深入了解後,發覺i-SAFETY預碰撞系統還真不是一般意義上單純的主動剎車系統。天籟歐冠版所搭載的i-SAFETY預碰撞系統,包括了FEB預碰撞智能剎車輔助系統、EAPM油門誤踩智能糾正系統和ITS預警式整體安全系統等多項人性化安全配置。
  • 3D渦輪風扇AND防碰撞系統! LG吸塵器亮相CES2017
    該系列吸塵器包括兩款,分別為CordZero手持式吸塵器和CordZero Canister臥式吸塵器。據了解,LG CordZero是一款無線式的手持式吸塵器,內置了3D渦輪風扇,在智能變頻馬達的帶動下,可以產生達到飛機發動機16倍的轉速,足以應對家中細小的粉屑。
  • 碰撞之解疑
    既然車輛事故無法避免,如何在車輛事故中降低人員傷亡便成為重要議題,於是有許多保護人員乘車安全的被動安全設計被採用(如安全帶、空氣囊及車體安全設計等)。於是,實車碰撞實驗就成了現今社會檢驗車輛被動安全係數的重要測試。  碰撞測試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公認的實車碰撞測試有多種。
  • 突發| 哈弗官方回應H6碰撞事件:車輛在碰撞時處於斷電狀態
    日前,懂車帝從長城汽車獲得對於哈弗H6(圖片|配置|詢價)在C-NCAP碰撞事件的官方回應。長城汽車表示:在經過現場調查後,「初步診斷為車輛在碰撞時處於斷電狀態,此狀態下氣囊相關組件(包含氣囊控制單元、碰撞傳感器等)和車身控制器均不工作,導致以上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