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把笨孩子送上了清華大學,笨孩子也能成才,只要家長多鼓勵

2020-10-23 菁媽育兒

孩子的笨是天生的嗎?笨孩子就沒有未來了嗎?真的不一定:

一個媽媽把笨孩子送上了清華大學。

幼兒園第一次家長會,老師說孩子多動症,坐不住三分鐘。而回家路上兒子問:媽媽老師講什麼了?媽媽忍著失望安慰孩子:老師說你有進步,以前只能坐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

孩子回家非常的高興,多吃了一碗飯。

孩子上小學去開家長會,老師又說:你孩子的智力可能有些障礙,數學考得了40名,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看醫院。


回家路上媽媽卻對失落的孩子說:老師說你不是笨孩子,只要努力就可能超過你的同桌(同桌是28名),媽媽的話讓孩子一下子充滿了電,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

直到孩子上了初中,家長會時老師說孩子上重點高中有點危險,而媽媽卻告訴孩子:老師說只要你努力一下,也是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的!

而孩子真的考上了重點高中,並且在高中畢業後,學校親自打電話讓兒子去學校拿通知書,兒子給媽媽捧回來的是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孩子天生可能會有點笨,但是只要家長一直認真孩子,鼓勵孩子,會讓你的孩子笨鳥也可以先飛。

菁媽昨天看了一本書,是陽光姐姐伍美珍寫的,說的是一個笨小孩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逆襲的故事。

笨小孩黃金鑫,轉學時發現周圍的同學都很聰明,而自己和同學比起來很笨,所以由心裡生出自卑感。幸好老師很照顧他,而同學都非常的友好。讓他覺得學校很溫暖。

而一個周末爸爸帶黃金鑫去聽新東方俞敏洪的講座,而俞敏洪說自己從小就是笨小孩,笨小孩有笨小孩的好,那些聰明的孩子在背書的時候可能很快就記住了,記得快忘得也快,記住的速度跟遺忘的速度是成正比,而笨小孩正因為知道自己笨,所以會反覆學,認真記反而會記得很牢靠,等到考試的時候就會考得更好,意識到自己笨才是成功的開始。

聽了講座之後黃金鑫還寫了周記,而也是這個周記讓老師表揚了,說他說得好,而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加上和同學做了一個關於學生吃零食的調研,在同學的幫助下順利完全了。

後來陰差陽錯的參加了辯論賽,從一個膽小自卑的孩子,一路蛻變成了一個最佳辯手,幫助學校拿到了首屆辯論賽的冠軍。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家長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多給孩子一點鼓勵,你會發現笨小孩也有春天。

孩子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

對一些在外面經常受到批評,或者說負面評價的孩子更加是需要鼓勵,比如說笨的孩子可能在外面更加容易受到別人的批評或者是別人的排擠,作為孩子成長路上重要引路人的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怎麼樣鼓勵孩子呢?

學會正確的鼓勵,會讓孩子越變越好,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1、選擇合適的時機鼓勵孩子

鼓勵孩子不是拍馬屁。

比如把笨孩子送上清華的媽媽,並不會天天鼓勵孩子,每天和孩子講你真棒,而是選擇去開家長會回來路上,孩子自己主動開口問時,才對孩子講出鼓勵的話。

比如孩子因為寫作業不會寫而委屈的哭起來時,你鼓勵孩子是沒有用的。這時候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並且指導孩子怎麼做作業。

2、家長不要期望鼓勵就能讓孩子馬上變好

有些事情孩子天生就不太擅長,比如說孩子的數學成績考了50分,你鼓勵之後考到了58分,那其實是值得表揚和鼓勵的。因為孩子有進步了。

如果孩子明明只有考50分的能力,你卻希望通過鼓勵他能考到80分,那就是你定的目標太高了,我們鼓勵的目的是讓孩子有所改善,而不是讓孩子達到你完美的目標。

3、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少看孩子的缺點

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去找心理諮詢師:說這個孩子什麼都不會,就會頂嘴,我說一句,她頂三句,學習成績也不好,老師經常批評他,作業也不好好完成,老師說讓我們帶孩子來做一下心理諮詢!這孩子怎麼這麼笨啊!

心理諮詢師卻告訴媽媽:你的孩子能知道頂嘴,說明她的反應能力很快啊,很聰明啊!

很多家長都會去盯著孩子的缺點來看:總會說孩子這不行那不行,這不好那不好,每天85%以上的精力都關注孩子的缺點。

事實上孩子身上肯定是優點多於缺點,把我們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孩子的優點上,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也很優秀。

對於我們的孩子除了鼓勵之外,還要每天或者每周給孩子一個特別時光

不要因為忙碌而忽視了孩子,我們忙碌的工作是為了孩子以後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如果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能讓孩子更快樂的成長,我們的工作其實就失去了最終的意義。

所以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安排一個特殊的時光,在這個時光是只屬於孩子的,家長不看手機,不做其他的事情,只專心致志的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深深的愛。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是笨孩子,是家長給他套上了3個「罩子」,所以才越來越笨
    小時候的一些習慣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讓其受益一輩子。而孩子習慣的養成,必然離不開身後父母的影響,優秀孩子的身後也必然站著一對優秀的父母。當父母的,內心也多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越來越聰明。天生就沒有笨孩子,只不過家長沒找到孩子聰明的地方。而且現實中很多家長沒意識到的行為都在讓孩子越來越笨,以下不經意的3件事就像是給孩子套了3個「罩子」,將孩子一點點推向越來越笨的境地,中了的請停止。
  • 心理學「標籤效應」:家長總給孩子貼標籤,小心孩子變成笨孩子
    心理學「標籤效應」:家長總給孩子貼標籤,小心孩子變成笨孩子 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總喜歡給孩子身上貼上各種標籤,比如壞孩子或者淘氣包等等,然而這樣的"貼標籤"式教育真的對孩子好嗎?
  • 頂級養育:普通孩子多鼓勵,調皮孩子多表揚,膽小內向的多...
    每個孩子,都可能是一位隱藏的天才。只不過他們就像一塊璞玉,需要教育者、養育者用心的雕琢,才能綻放生命的光彩。而不管任何「打磨、雕琢」的方式,都不能不結合孩子本身的性質特點來進行。正如那句,普通孩子多鼓勵,調皮的孩子多表揚,膽小靦腆的孩子多給他製造安全感......
  • 頂級養育:普通孩子多鼓勵,調皮孩子多表揚,膽小內向的多……
    正如那句,普通孩子多鼓勵,調皮的孩子多表揚,膽小靦腆的孩子多給他製造安全感...... ◆普通的孩子多鼓勵 養娃就像買彩票,雖然都想抽中那個極具天賦、父母不操心也能學好成才的優秀孩子。 現實卻是,大多時候我們抽到的。
  • 【撫寧紅黃藍】老師眼中的"笨孩子"考上清華,他的媽媽是這樣做的!
    我們不僅僅要告訴年輕的父母怎麼能提高孩子成績,更要告訴你怎麼教孩子做人,教你怎麼培養一個自覺、自強、自立的孩子。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裡,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90%家長都在用笨方法「教笨」孩子!
    孩子最初跟同伴相比顯得出類拔萃,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孩子身上的光環逐漸消失了,甚至對學習本身喪失了興趣,他們似乎變「笨」了,做了這麼多努力,孩子卻越學越「笨」,這是為什麼呢?美國幼兒教育家凱茨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習得性愚蠢」的概念。
  • 寶寶小時候聰明長大就變笨?會教的媽媽,笨孩子也能變成聰明孩子
    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小寶貝往往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可愛的,從呱呱墜地開始,他的每一次微笑,每學會一個動作,第一次喊出爸爸媽媽,第一次蹣跚學步,都會帶給父母無盡的驚喜和讚嘆:寶寶真聰明。云云屬於典型的晚婚,30多歲結婚,備孕好多年,在35歲那年好不容易生下了兒子,無比的開心幸福。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
    孩子最初跟同伴相比顯得出類拔萃,但隨著時間推移,有的孩子身上的光環逐漸消失了,做了這麼多努力,孩子卻越學越「笨」,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一些家長,對教育孩子一直自帶恐慌,怕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沒有,怕別人家孩子會的自己家孩子不會,怕不能給孩子最好的,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孩子覺得自己笨,很自卑,因為你沒給他講這5個「笨」小孩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喜歡聰明伶俐的孩子,對於那種古靈精怪的孩子尤為喜歡。家長有意無意的比較,讓孩子很敏感,產生自卑的情緒。特別是對於學習非常困難的孩子,覺得他們反應遲鈍,是"笨"孩子。歷史上有幾個天生的"天才"能夠成才的呢?反而是那些"笨孩子"成為偉人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天跟大家5個"笨小孩"的故事。達爾文的故事當年,達爾文決定放棄行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事不幹,整天只管打獵、捉老鼠,將來怎麼辦?"
  • 如何解救「笨」孩子?試試正向激勵法,效果一定會超出你的想像
    每當想起這句話,頭腦中冒出來的第一個孩子就是我的鄰居奇奇。最近晚上十點多還能聽到鄰居奇奇媽媽的吼叫聲,一聽就是在給奇奇輔導作業,早上看到奇奇都是掛著疲憊的眼神去上學,送他上學的媽媽狀態更疲憊,看到我就忍不住嘆氣。送完奇奇回來,我倆聊了一會,她滿腹無奈:「我家這娃實在太笨了,我心臟天天都要被他氣壞,早晚死他手裡。課本上的原題講了快十遍還不會,問啥啥不說,一會兒看不見就在那摳手指咬鉛筆。
  • 聰明寶寶與笨寶寶的差別,真是逗死了,你家寶寶呢
    不過媽媽們不用擔心自己寶寶笨,智商發展主要在於後天開發,一個不努力的人再聰明也不會有所作為。當多個寶寶在一起的時候,他們這些差別就會顯現出來。他們之間的動作表情,真是萌翻了,聰明寶寶和笨寶寶在一起會是怎樣的呢?鄰居有一個聰明孩子和一個笨孩子在一塊拍球,他們規定誰輸了就要受到懲罰。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你還在用笨方法教孩子嗎?快來自查~
    一方面,有些知識並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孩子雖然能鸚鵡學舌地死記硬背一些,卻不理解,所以並不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反而給他們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樂趣,更失去童年的快樂。另一方面,家長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又沒有跟進講解和指導,就會導致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學,每次嘗試都失敗,盡了力卻總也達不到設定的目標,很少能體驗到「贏」的感覺。
  • 愛迪生是被老師嫌棄的「笨孩子」,可母親的一句話,成就他的一生
    最後老師給了愛迪生一張紙條,讓他轉交給他的母親,愛迪生的媽媽打開紙條之後,一邊哭著一邊和大聲的讀出來:你的孩子是個天才,這個學校太小了,沒有好老師可以教他,建議你親自教導。可是沒想到後來愛迪生突然看到了當年老師寫給母親的紙條,上面寫著的竟然是:你的孩子有精神缺陷,他被正式退學了。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你在用笨方法教孩子嗎,快來自查| 育兒
    另一方面,家長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又沒有跟進講解和指導,就會導致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學,每次嘗試都失敗,盡了力卻總也達不到設定的目標,很少能體驗到「贏」的感覺。這樣,不用家長說,孩子都會很受挫,覺得自己很笨,進而懷疑自己的能力,變得越來越沒有信心。
  • 孩子最大的底氣,是父母的鼓勵
    給孩子貼上正面的標籤,能讓孩子向正面發展,一味批評責罵孩子笨,恨鐵不成鋼,她自然自信心全無,並且變成所謂的笨孩子。老師請了家長,她的父母並沒有像別的家長一樣唯唯諾諾地要她道歉,或者說著老師,這孩子就是不聽話,您隨便打隨便忙,更從未說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加重孩子心中委屈的話語。
  • 斯坦福教授:4種行為會導致孩子大腦變笨,甚至抑鬱!家長請警惕
    如果把我們的孩子比喻成這隻猴子,那麼我們家長的某些不當行為和做法,日久也一樣會深入孩子的腦髓中。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指出: 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有著怎樣的性格,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父母的舉動和言行更是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和走向。
  • 被動「焦慮」的父母,送孩子進早教班就能成才了?別忽略5個重點
    ,另一個媽媽不甘示弱,說自己的孩子三歲已經會幾百個英語單詞了……一會兒的功夫沒有刷,就好幾十條信息了,家長們發的無非是自己的孩子有多厲害,另一部分家長就在讚美。還有一對夫妻收入一般,但是還要堅持送孩子去大城市學網球和冰球,讓孩子從小接受「貴族教育」,很多人不理解,但是他們覺得這樣值。在孩子上早教班的事兒上,很多家長應該不是出於本心,但是大環境在那裡,焦慮的父母也會忍不住讓自己的孩子去上早教班。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送孩子去了早教班,就能圓你讓孩子成才的夢嗎?不見得,因為有些重點可能被家長忽略了。
  • 真正的原因不是笨,而是孩子在「偽學習」
    每逢考試成績出爐,更是一部分家長最為頭疼的時刻。考的統統不會,寫的總是不對。看著孩子的試卷,大面積的空白,以及鮮紅的「X」,家長們總會擔心我家的孩子是不是因為「笨」,才總是學不好。說起來,現在一些家長不正當的教育方法,才正是造成孩子「偽學習」的根源。每次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家長的應對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
  • 「我的孩子很笨!」懂得正確使用這4個字,將讓你的孩子重拾信心
    每到新生入園的時候,我就會聽到有很多媽媽在老師面前這樣說自己的孩子:「老師,我的孩子太笨了,教了很多遍都學不會!我在家裡教她數學,教的都快累死了。麻煩老師多教一教。」「老師,我的孩子很叛逆,說什麼他都不聽。
  • 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就是限制了孩子的未來
    令老師迷惑的是,冬冬並不笨,甚至很聰明,但是他卻長期居於班裡的最後一名,而且時常不及格。原來,冬冬以前的成績也十分優秀。有一次,由於他沒有認真審題,結果作文沒及格。回到家後,媽媽對他大加指責:「你怎麼這麼笨啊,居然還能審錯題?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笨蛋?你真是讓我頭疼死了,真是個笨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