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傑瑞向武漢慈善總會捐款的微博截圖
「美國會交出怎樣的抗疫答卷」
「如果疫情在美國暴發,會交出怎樣的答卷?」郭傑瑞曾有過這樣的疑問。
郭傑瑞講述紐約醫療狀況的微博視頻截圖
「為什麼醫院只收病得嚴重的人」「老人在養老院不斷被感染」「群體免疫何時到來」……他探訪紐約醫院、超市、公共運輸,現場記錄醫療物資、生活必需品、防疫措施是否得到保障。他回答網友留言,「疫情下美國的農場,為何安樂死豬、倒掉牛奶也不送給窮人?」
郭傑瑞講述紐約超市物資短缺的視頻截圖
「你覺得政府防疫工作做得如何?」「是否擔心會丟掉工作?」他在紐約街頭採訪市民,「如何看待疫情尚未結束,就被催促復工?」他在視頻中介紹,「各州復工的標準不是看有多少新增病例,而是看醫院是否有足夠的收治能力。」
郭傑瑞講述美國疫情控制目標的視頻截圖
「什麼時候能有特效藥?」「政府是否會承擔普通人治療費?」他拜訪病毒專家、連線急診醫生,探究「美國人為什麼擔心看不起病」。他在視頻中分析,「美國疫情控制的目標不是沒有新增病例,而是不要讓所有人都同時生病。」
關注新聞報導、了解疫情動態、記錄真實的美國現狀……他一直用事實和數據回答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美國為何成為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他甚至被網友稱為「戰地記者」「美國眼睛」。
除了疫情下的美國,反種族歧視也是郭傑瑞關注的話題。他發布視頻《為何美國十萬人不如一人》,告訴大家「為什麼美國疫情死亡10萬人,大家反應不大,而一個『弗洛伊德』之死引發這麼多人抗議示威?」視頻引發網友熱議,點擊量超千萬。
人民日報微博轉發的截圖
在紐約街頭抗議示威的人群中,郭傑瑞舉著他標誌性的黃色小話筒採訪民眾:「你如何看待美國的種族歧視」「是否感到政府在努力解決問題」……
面對網友提問:「為什麼白人也會去參加遊行?」他在視頻中解釋,這不是黑人反對白人,而是人們一起反對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
央視新聞《相對論》視頻連線郭傑瑞
「希望觀眾看了我的視頻後,對事件能有更為客觀的判斷,了解表象背後的東西。」郭傑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就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目標。」
「我希望展示一些真實的東西」
從2017年成為B站海外博主以來,「客觀、理解、尊重」成為網友給郭傑瑞留言的高頻詞。郭傑瑞拍視頻,沒有太多「聽說」,想知道什麼就去現場調查什麼。
他曾拍攝過美國底特律的沒落,記錄過凌晨2點紐約的治安,街頭採訪美國民眾對持槍的看法。「每到一處,我只想憑真實體驗說出對這個地方的感受,不會假意誇讚,也不會刻意貶低。」
如果網友不理解一條美國新聞,他就儘自己所能為其解釋:「我希望展示一些真實的東西」。在郭傑瑞看來,誤解、摩擦源於互相不了解。如果可以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誤解或許就能消除不少。「中國有個詞叫『換位思考』,就是這個意思。」
迄今為止,郭傑瑞發布了400多條視頻,網友評價他打破了很多人對美國的「美好濾鏡」。例如,在大多數人印象中,美國大學生都很獨立,18歲成年後便離開家,靠自己打工賺錢交學費。事實真的如此嗎?在郭傑瑞的視頻中,他採訪了很多美國大學生,他們誠實地表示:這個很難。美國大學的學費很貴,多數大學生學費基本靠家長付;有些會選擇助學貸款,工作以後慢慢還。諸如此類的視頻,郭傑瑞拍了很多。
真實的美國是什麼樣的?郭傑瑞在視頻裡告訴網友:美國醫療不免費,醫療保險很貴;基礎教育雖然免費,但好壞要看學區,很多大學生有學生貸款;紐約房價很貴,沒有人住大房子,而且美國大房子很多是木質的,每年修理費很貴。這就是他眼中的美國:「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這麼多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肯定會有社會問題。」
有網友曾質疑他誇大了美國社會的現實矛盾,也有人說他「故意在講中國好話」。面對這些聲音,他告訴記者:「我記錄事實,只說我的眼睛看到了什麼。」
「如果你想看真的中國,你必須親自去那裡」
與很多外國人一樣,郭傑瑞眼中的中國標籤也曾經是「筷子」「熊貓」「功夫」,《臥虎藏龍》是他最喜歡的中國電影。然而當真正踏上中國這片土地時,他發現自己錯了。
「你在電影裡看到的都不是真正的中國,如果想看到真實的中國,必須要親自去那裡。」郭傑瑞也是這樣做的。
郭傑瑞第一次坐上高鐵,是從成都前往西安。高樓大廈,現代科技,中國的發展讓他感到十分驚訝。「大部分美國人並不關心外面的世界,他們不知道世界變化很大,不知道別的國家有什麼東西可以學習。」他希望在中國常見的手機支付、共享單車和充電寶,在美國也能普及。
郭傑瑞的微博視頻截圖
郭傑瑞分享最多的視頻還是中國美食。南京的板鴨、廣州的豆撈、雲南的手抓飯……他曾在視頻中挑戰成都火鍋、重慶辣子雞、湖南湘菜,「這個不辣」是他的口頭禪。
不僅如此,這個美國年輕人對中國農村也格外感興趣。在江西農村,他體驗劈竹子、泡野溫泉;在四川鄉下,他嘗試用最原始的推磨做豆漿。郭傑瑞感嘆道:「如果我不曾來到這裡,沒有拍攝這些視頻,我至今也不會了解中國。」
2019年3月,郭傑瑞和團隊來到雲南普洱,拍攝當地的美食和民俗。他發現雲南不僅盛產普洱茶,而且咖啡豆的品質也相當高。但是,這裡的咖啡只能人工種植,在機械產業化的衝擊下,農民的辛勞跟收入完全不成正比。郭傑瑞希望幫他們做些改變。他拍了很多視頻來宣傳雲南本地的咖啡,不僅介紹給中國人,還介紹給外國人。
郭傑瑞在雲南走訪農戶
「我們應該很驕傲地說,這些咖啡是雲南的。」視頻中的郭傑瑞帶著一臉興奮。經過半年的努力,第一批咖啡啟程發往美國。郭傑瑞說,他不僅要讓世界了解雲南咖啡,還想幫助當地的咖農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有價值的事情。
「我覺得文化的差異並沒有對錯,只有適合不適合,能看到差異,就能看到學習和進步的空間。」
郭傑瑞就像一面雙面鏡,讓中國人看到真實的美國,也向世界展示成長中的中國。「我是一個關注社會的博主。疫情後,我還會拍更多這類的視頻。」郭傑瑞說。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