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生活#我們知道在我國的農村能看到非常多的野果,這些野果在以前很多都是小孩的零食,大人吃了也是十分喜歡的,這些野果給人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風味。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種11月份成熟的野果,吃起來口感好,外形和我們在水果超市裡看到的青棗差不多,等被霜凍後再食用味道更好。這種野果其實就是野生的獼猴桃,可能很多人沒有吃過。
對於獼猴桃來說很多人肯定都吃過,成熟的獼猴桃味道甜美,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而野生的獼猴桃口感好,但是因為數量不多,在城裡又是非常受歡迎的,因此價格也是不斷的上漲。野生獼猴桃有一個缺點就是保存起來難度比較大,農民們都會提前採收,然後放置到成熟以後食用。
野生獼猴桃的個頭比普通種植的獼猴桃要小不少,不過因為它是純天然無汙染的,所以農民朋友們在發現了之後往往會採摘下來帶回家放置一段時間,等成熟了再自家享用。不過現在這種野生的獼猴桃在市場上價格非常高了,有些地方一斤可以賣到40元,遠遠超過很多人工種植的水果的價格,也許有農民會問,這種野生的獼猴桃既然市場需求這麼大,那麼為什麼卻沒有人去尋找方法來種植呢?
其實野生獼猴桃沒有人種植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它的成熟期非常晚,一般都要到11月份才能夠成熟,如果採摘得早,口感就非常酸澀,果肉也非常堅硬,吃上一口就不想再吃了,當等它成熟以後再採摘的話,市場上其他的獼猴桃也已經上市了,賣不上價格,所以到現在為止野生獼猴桃也僅僅限於自家享用,在市場上看到野生獼猴桃的機會少之又少。
農民朋友們都見過野生獼猴桃嗎?你們那有沒有農民採摘了拿去市場上售賣呢?經濟效益如何?歡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