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論語》這5句經典名言,能讓我們受益終身、被人們信任!

2020-12-16 炫火人文

孔子作為世界級的歷史文化名人,常被稱為"大成至聖先師",連很多的外國人都是很崇敬的,對於他的思想和名言,自不必言!至今我們還能從中汲取到大量珍貴的至寶精髓!

孔子是世界性的歷史文化名人

他的主要論述和思想主張,通過很多跟他多年生活在一起的弟子們,整理成了典籍文獻,其中《論語》一書,更是其中的重要聖典!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他,關於誠信方面的話語吧。

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應該是指的:說話要講信用,行為要有結果,這是孔子所主張的君子應該具備的基本美德,反之,就成了不守信用的小人了。

孔子主張:說話要講信用,行為要有結果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話應該是主張嚴肅認真地待人接物的,不能有失珍貴的信用!對他人也要恭敬有禮,這樣的結果之下,才會得到(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人們,就像那兄弟一樣地來真誠相處的。

不失信不失禮,兄弟朋友會很多的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人類是屬於群居的社會性高級動物,人與人交往是自然而然並且必需的事情。如果時間放長些,再放長些,怎樣來面對自己聲譽的傳播形象呢?孔子和論語給我們講了發人深思的這句"不知其可也",給我們解釋了有些人,沒有了信用的不良後果:人們不知道此人可不可靠?可不可信?要不要調低對他的評價?所以大家為了將來做事順利,還是老老實實做誠信人的好!

緊接著他在下一句又做了形象的比喻,「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輗,是一個車輛零件名詞,古代大車子的車轅和橫木銜接的活銷,代表了大車子的核心部件;軏,意思同上。比喻的意思是:沒有了誠信的人們,好比車子少了關鍵的核心部件!是走不了遠路的,所以為了自己將來的長久事業,請大家還是努力講誠信吧!要不然坐著個二手車、淘汰車、老爺車,前途將會是非常有限的。

輗和軏,是古代車子的核心部件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是主張說到做到,這也就是誠信思想,說的承諾話,要用行動來兌現! 中國有幾個成語和詞語,也是認同這種思想的, 例如:言出必行、 言行一致、言行若一、言行相符、作言起行……等等。

但是,孔子為我們大家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言"要以"忠信"為本,對人忠誠和守信用;"行"要以"篤敬"為本,"篤"字上面是竹字頭,下面是馬字底,會意比喻為用竹子編籠網住馬嘴,不使其分心,專心致志、恭恭敬敬地把「忠誠信義」的承諾話,用行動給履行了。

「篤」字會意是馬嘴套住竹籠保證專心

後面又會有這樣的結果:即使是在講不通道理和不通教化的橫蠻地區的人們,如果能夠做到「」說話真誠而守信,行為專心而恭敬地履行承諾,還是可以走出來長遠道路的!反之,即使是小州縣、小巷裡,都是寸步難行的,因為人們不信任。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這句話可就重了!原文大致是這樣的意思:子貢向孔子求問政事,孔子說了三件事即:糧食豐足、軍隊豐足、取信於民!子貢又問,如果萬不得已,最先去掉哪一個?孔子回答是去掉軍隊豐足,子貢還問然後呢?孔子又回答去掉糧食豐足。

看來,他是把信用看作比生命還重要的!糧食和軍隊居然還是排在然後的。

以上是我的個人讀書感悟,分享給大家,如有錯誤,請大家不吝指正,謝謝。

相關焦點

  • 《論語》經典名言分享之五,讀完受益終身!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論語》的名言,感恩大家這段時間的支持和厚愛!經典常讀常新,如有什麼不同見解,希望大家直言不諱,共同探討學習。一,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七,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的好,有沒有一句話能讓我終身奉行呀?孔子說了:大概就是「恕」了吧!只要是自己不想要的、不喜歡的,就不要施加給別人,因為將心比心,你不喜歡的,別人肯定也不喜歡。
  • 《論語》中有關人際關係的五句語錄,跟孔子學為人處世,受益匪淺
    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影響巨大,甚至很多東亞強國都留下飽受儒學薰陶的印記。北宋的大學問家趙普曾經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名言,足見儒學思想的寶貴,是現代人了解過去,指導未來的精神財富。如果你善於從中吸取智慧,就可以讓貧者立志、達者懷仁,疾者不屈、健者英勇,少者好學、老者豁達、敗者堅強、能者寬厚。一部論語包羅萬象,蘊藏自省修身、陶情解惑、治國齊家之金玉良言。今天就為大家節選出十句與為人處世有關的語錄,學習孔子高明的人際關係處理法則:1、以德聚人。
  • 偉大思想家孔子,他這20句哲理名言伴隨我們一生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這位來自於中國,就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2570年的今天,孔子誕生,開啟偉大的人生篇章。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重溫上學期間,背誦的那些孔子名言,紀念這位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 論語裡受益終身的三句話,長大才真正明白,很實用
    半部論語治天下,沒看《論語》之前以為這句話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當你真正去領悟《論語》後,你就覺得這話不是假的了,《論語》是道理的集合地,經過幾千年的傳遞,保留下來的精華。以下這三句話讓你受益終身。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 《論語》中讓人受益終身的十句格言
    《論語》這部儒家經典之作,每一句都是聖賢智慧的結晶,無論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為人處世,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很貼切的講出了這部經典的份量。但由於日常生活繁忙,大家可能沒有時間去詳細閱讀這部經典,因此,末學從中精選了十條可以讓我們受益終生的做人格言,分享給大家:一,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花言巧語,滿口都是討人喜歡的話;態度上好像很善良,很仁義,但這種人很少是仁慈厚道的。
  • 《論語》10句勵志經典名言,百讀不厭,值得收藏!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集而成,是記載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經典。一、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出自《論語·憲問》。既想立志為士,卻又貪戀家室之安逸,那就不配做士了。這是陽貨勸說孔子出仕之語,要想有所作為,切莫錯過時機,時間是不等人的。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出自《論語·子罕》。逝者,指過去的時間。如,像。斯,這,此指流去的河水。舍,停、棄。過去的時光就像這滔滔不絕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淌而去了。
  • 曾國藩的3句警世名言,耐人尋味,句句經典,受益終身!
    文/玉濁清曾國藩的3句警世名言,耐人尋味,句句經典,受益終身!曾國潘出身貧寒,但是在他步入仕途之後,通過他的奮鬥步步高升,並且被上層領導重視,成為了晚清最重要的名臣之一,即使在當時晚清這種非常惡劣的政治環境之下,曾國潘也能夠保全自身,並且在他去世的時候,清政府也給他很高的讚譽,就連他的子孫也能夠一直享福,曾國潘為何能有如此功績,這是因為曾國藩堅持幾個智慧道理。
  • 《論語》格言十句,終身受益!
    《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格式的經典,裡面處處都是格言,其內容豐富,無所不包,涉及社會人生的方方面面。值此孔子誕辰紀念日之際,再次學習《論語》的十句格言,感悟一下經典的智慧。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論語》經典:民無信不立
    點擊「i清新書坊」加關注,夏風習習,我們一起清華園裡讀經典吧!子貢問政。
  • 《論語》中的三句話,受益終身!
    《論語》是儒家最經典的著作之一,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也是為了表明《論語》這部經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今天我們就分享《論語》中的三個名句,也是三條基本的做人原則,雖然是老生常談,但經典的魅力所在,就是常讀常新,所以才能令我們終身受益。
  • 《論語》中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勵志,值得收藏!
    《論語》一書詳細的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較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思想,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論語》中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勵志,值得收藏!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語出春秋·孔丘《論語·為政》。知道承認自己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便是智慧。
  • 《論語》中的這六句名言,教你孔子的處世之道,學會了終身受用
    孔子為了不致丟了身份,著喪服前往,被陽貨擋在門外。他說,季總理今天是宴請士族子弟,您的身份好像不夠資格,我不敢讓您入席。孔子就這樣被趕走了。在孔子的17歲,一個家臣都看不上他,但在其20歲時魯昭公卻把鯉賜與孔子。可見孔子並不因為別人的質疑而選擇自我懷疑,相反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最終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三、三十而立
  • 讀了孔子這三句經典名言,讓人增智養德,不妨試一試
    孔子的《論語》是一部經典之作,有許多名言名句,讀了讓人長智慧,會使人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最喜歡《論語》這樣幾句名言,有論讀書的,有論做人做事,充滿著辯證法和哲學觀,讀罷對做人很有啟迪。如果在讀書學習上,將毛澤東這句話和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兩句話結合起來,弄懂了,這樣的讀書學習方法就一定會有實效的。
  • 孔子的名言(學生必備)
    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 孔子晚年的三句話讓你終身受用現在知道還不晚
    孔子晚年的三句話讓你終身受用,現在知道還不晚我們國家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流派局面,在這百家之中,其中儒家的思想一直在影響著後世,一直到了今天孔子的思想依舊影響著人們,而孔子和他的徒弟們用盡畢生的心血編制整理的《論語
  • 孔子名言 經典語錄123句(含百句譯文)
    孔子經典語錄100句1、孔子語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別說你讀懂了論語,孔子最讓人誤會的幾句名言,不得不服
    說起論語很多人都看過吧!論語這本書主要記載孔子的言行,基本上我們在上語文課的時候都會學到那麼一兩句。絕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曾經看過這本書,很多人都認為論文上的道理太簡單了,其實不然,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別說你讀懂了論語,孔子最讓人誤會的幾句名言,不得不服。第一句以德報怨這一句的流行程度很廣,很多人都認為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別人迫害了你,你要原諒他,其實孔子的本意不是這樣的,有弟子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
  • 《論語》中10大經典名句,句句讓人受益終身!
    關於這些言論,逍遙子為大家整理了幾句,我們不妨一起學習一下。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志存高遠,樂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簡樸,又有何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格局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 《論語》裡的10句經典勵志名言,句句充滿正能量
    《論語》一書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其中蘊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用心學習。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論語·學而》。出自《論語·裡仁》。躬:指身體,引申為親身。古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他們害怕把話講出去,而又做不到,這樣他們會很羞恥。5.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出自《論語·學而》。慍:惱怒。
  • 孔子名言 經典語錄123句(含百句譯文)【十一月初四,孔聖人誕辰紀念】
    《小學語文》特發布孔子名言和經典語錄123句,以志紀念!!!孔子名言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