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沃克談蕭邦:一位音樂作曲家,詩人的一生與他的輝煌時代

2020-12-11 黛妮的世界文藝

理想的作曲家傳記應該具備以下幾個品質:對藝術家生活和環境的深刻了解,以及對所有現有資料的重新審視;對作曲家個性的深刻理解(如果可能的話,也要對其有一定的感情);以及以一種能夠啟發學者和公眾的方式來談論創造性工作的能力,並將我們帶回到音樂中。

艾倫沃克的《蕭邦:一生與時代》很好地詮釋了這一帽子戲法。沃克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名譽教授,他最著名的成就是成功地為弗朗茨李斯特撰寫了多卷傳記,他為此工作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即使對於我們這些不太喜歡李斯特大部分音樂的人來說,沃克也證明了自己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故事講述者,他的主張讓我們在新書即將問世時感到振奮。現在,他轉向了蕭邦(沃克在整本書中使用了波蘭語的名字——弗裡德裡克)。

在一段簡短的前言中,沃克談到了蕭邦經久不衰的、近乎舉世聞名的聲望。這為接下來的近700頁奠定了基調,這是一個冷酷而恰當的視角,因為蕭邦在十幾歲時就患上了結核病。沃克解釋說:「我們知道,有時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生活中的不便,他可以把精力放在日常工作上。」但當他的活動幾乎完全停止的時候,還有其他一些人也來了,因為他的症狀——慢性疲勞、不停咳嗽、喉部發炎、呼吸困難和神經痛——沉重的負擔讓他幾乎無法活動。他在39歲那年英年早逝,在那之前,他經歷了一段似乎永遠都是死裡逃生的時刻。

人們可能會想,蕭邦身體上的虛弱是否限制了他的創作選擇,促使他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上。從表面上看,這裡有某種相同之處:他的大部分作品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為鋼琴單獨創作的。(事實上,他從未學會用華麗的辭藻來編排。)此外,儘管作品中處處閃現著智慧的火花,尤其是華爾茲和馬祖卡舞曲中,但這種持久的情緒是一種優雅而詩意的沉思。

然而,在這些限制下,儘管身患疾病,蕭邦還是創作了一些完美的音樂。還有其他作曲家能如此徹底地理解憂鬱嗎?如果他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鋼琴上,他將永遠改變我們對鋼琴能力的理解。巴赫等偉大作曲家的作品無論演奏什麼,通常都能產生效果。與他們不同的是,蕭邦的作品很少有成功的管弦樂安排,因為這似乎只屬於創作它的樂器。

蕭邦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演奏家,而且可能是他那個時代最具冒險精神的和聲演奏家。沃克的音樂之旅讓我們再次記起他究竟有多麼激進。每一個初學鋼琴的人都是通過《序曲》(Opus 28)來學習演奏的,但沒有人能超越它們。在這24部非凡的小作品(從30秒到5分鐘不等)的範圍內,你會發現音樂驚人的豐富和多樣被壓縮成最經濟的形式。

蕭邦是那些人們未必能與之相處的大師之一。他被趕下臺,對他的大多數作曲家朋友(包括那些重要的支持者)不屑一顧,他還懷有強烈的反猶太主義傾向,甚至比他那個時代和那個地方更為普遍。但他的天才大部分都用在工作上了。

蕭邦與作家、女權主義者喬治桑德的長期戀情已成為傳奇。對於這對不同尋常的組合,沃克寫道:「他矜持、冷漠,舉止有些娘娘腔,總是衣冠楚楚,看上去是完美的花花公子。」她性急、浮誇、在傳播激進政治思想時直言不諱,外表上絕對具有男子氣概,穿著男裝是男女平等的外在象徵。沃克煞費苦心地追查到兩人分手的原因,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沙恩甚至以她體弱多病的愛人為原型寫了一部刻薄的小說,但值得記住的是,在蕭邦最可怕的日子裡,她也對他給予了極大的照顧。

這是蕭邦最好的傳記——細緻入微,博學多聞。不管作曲家作為一個人有什麼缺點,他的音樂只會變得更加動人。正如詩人海因裡希海涅,蕭邦出生十幾年前倖存下來他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曾經說過:「當他玩時,我忘記所有其他樂器的大師,或單純的技巧,和陷入甜蜜深淵的音樂,他的憂鬱的狂喜細膩深刻的作品。蕭邦是一位偉大而親切的聲音甜美的詩人,他應該與莫扎特、貝多芬或羅西尼齊名。

相關焦點

  • 鋼琴詩人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
    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一、蕭邦的生平簡介浪漫主義時期不僅在德國和奧地利湧現了像舒伯特、孟德爾頌和舒曼這樣偉大的鋼琴音樂家,在德、奧以外的國家也產生出了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鋼琴詩人的波蘭作曲家蕭邦
  • 鋼琴家:蕭邦的音樂生涯
    波蘭浪漫詩人CYPRIAN KAMIL NORWID在1849年10月18日發表的蕭邦布告中第一句這樣寫道。對於這樣的評價,特別是最後部分,只有在今天蕭邦音樂所引起的世界人民的廣大興趣才真正讓我們意識到是多麼的貼切。我們不僅為那些傑出的鋼琴家曲目中的蕭邦作品而高興,更讓我們高興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蕭邦音樂的廣大詮釋者。
  • 歷史今日|「鋼琴詩人」蕭邦誕辰210周年
    1810年3月1日 ,作曲家、鋼琴家蕭邦出生在波蘭的華沙近郊。蕭邦一生只有短暫的39個春秋,卻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也是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創作涉及到鋼琴音樂的各種體裁,從練習曲、前奏曲、夜曲、圓舞曲……直到結構更為複雜的敘事曲、諧謔曲、奏鳴曲,都獲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蕭邦短暫的一生,卻創作了200多首經典鋼琴作品,成為經典名曲就有100多首。
  • 聽「鋼琴詩人」蕭邦,你想到了李後主還是李商隱
    今年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210周年誕辰。在短暫的一生中,蕭邦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浪漫而經典的作品。在流水一般動聽的旋律背後,深藏著他對祖國波蘭深切的熱愛。音樂家舒曼曾說,蕭邦是詩人,他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
  •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蕭邦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六歲開始學習音樂,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
  • 永遠的蕭邦
    上面有一個小小的金屬按鈕,我好奇地按了一下,立刻就響起了一段悠揚悅耳的蕭邦鋼琴曲片斷。  後來我才了解到,這是蕭邦年專門推出的「蕭邦音樂座椅」,自年初起,被分別安裝在15個與蕭邦當年在華沙生活有關的地方。它實際上是一個多媒體設施,可以通過它了解華沙的歷史遺蹟,以及與蕭邦青年時代有關的故事。同行的一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記者去過上海世博會,他說在波蘭館也看到了這樣的座椅。
  • 蕭邦辭世170周年,多少個夜晚有他的夜曲相伴
    1849年10月17日,波蘭鋼琴家、作曲家蕭邦,患肺結核,醫治無效,於法國巴黎去世,享年39歲。作為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蕭邦音樂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深受前輩巴赫的影響,他的作品以鋼琴為主。
  • 蕭邦夜曲的美學分析丨夜曲貫穿了蕭邦的整個創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天地.
    ,1810─1849)波蘭偉大的音樂家、作曲家,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創作有大量的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在他的創作中,夜曲是最重要最精緻的一組。  蕭邦早期的夜曲創作受夜曲的首創者英國作曲家、鋼琴家約翰?斐爾德的影響,旋律優美、情感細膩。但蕭邦並沒有模仿約翰?斐爾德的創作,而是走著自己的道路,甚至是在少年時期創作的e小調夜曲裡都鮮明地呈現出自己的風格特徵。
  • 他將靈魂的詩意傳給我們他來自詩的故鄉——蕭邦F.F.Chopin!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波蘭鋼琴家、作曲家(詩人),F.F.Chopin是歷史上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名列波蘭音樂史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大家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他創作的「夜曲」可謂是廣為人知,影響深遠了。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在這篇文章中正步音樂將主要對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和代表作品進行重點分析,主要包括旋律特點、和聲特點、民族精神等。鋼琴詩人」、「民族主義戰士」。對和聲的出色運用,構成了蕭邦音樂的一大特色,體現出它重要的藝術價值。蕭邦的和聲概念,在19世紀是非常不尋常的,大大先進於他所處的時代,讓同時代人感到困惑和不可理解,直到德彪西時期,這種和聲色彩才得到肯定和發展。
  • 一個藝術家和一座城市 蕭邦推廣的2.0時代
    蕭邦對波蘭,波蘭人對蕭邦,都有著無法言說的熱愛。2010年是蕭邦誕辰200周年,波蘭將這年定為「蕭邦年」,不遺餘力推廣這位「鋼琴詩人」。而蕭邦度過了人生中前20年的波蘭首都華沙,儼然已將蕭邦當成了城市代言人,瓦津基蕭邦公園、蕭邦音樂學院、蕭邦機場、蕭邦國際鋼琴比賽、蕭邦博物館……蕭邦痕跡深深烙印在華沙,隨處可見。
  • 蕭邦: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今年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210周年誕辰。在短暫的一生中,蕭邦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浪漫而經典的作品。在流水一般動聽的旋律背後,深藏著他對祖國波蘭深切的熱愛。音樂家舒曼曾說,蕭邦是詩人,他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
  • 蕭邦及其作品賞析
    普魯士三次野蠻瓜分,蕭邦少年時期是處在波蘭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代。1830年,反抗沙俄的華沙起義失敗,因此,蕭邦的音樂創作與19世紀上半葉巴蘭特定的歷史社會境況和社會心理有著深刻的聯繫,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色彩。佛列德裡克 . 蕭邦 (Fryder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音樂詩人。
  • 賞析蕭邦音樂會:最美的相遇
    最美的相遇武漢芳華愛樂團鋼琴俱樂部賞析蕭邦音樂會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種久別的重逢,經典的樂曲是難以忘卻的懷念,為了紀念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弗裡德裡克蕭邦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 鋼琴詩人蕭邦留給世人的不止夜曲,此生必去這些「有故事」的地方
    「他的音樂精緻卻不矯飾,抒情卻不濫情,憂傷卻不嚎哭,綺旎卻不風騷。」——人文學家趙越勝曾經這樣評價史上最負盛名的音樂家之一,鋼琴詩人蕭邦。208年的今天,一聲啼哭在華沙的一角乍破安謐,上帝將一位譜寫天籟的人才送往塵世,這位浪漫的雙魚男一生都有怎樣的故事,又在哪裡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呢,快跟隨TripAdvisor貓途鷹去看看吧。
  • 歷史上的今天,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誕辰
    弗雷德裡克·弗朗西斯克·蕭邦,1810年3月1日(距今208年),蕭邦生於華沙郊區熱拉佐瓦沃拉。父親原籍法國,是華沙一所中學的法語教師,母親是波蘭人,曾在一個貴族親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蕭邦幼年時向一位捷克音樂家W.日夫尼學習鋼琴,8歲時開始公開演奏。
  • 蕭邦作品風格與特點
    在19世紀的編年史中,蕭邦(1810--1849)被稱為「鋼琴詩人」,這是一個恰當的稱號。他那孕育與浪漫主義精神的藝術,構成了鋼琴這一樂器的黃金時代。  蕭邦是浪漫主義時代最具有獨創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人們絕不會把他的風格與其他人的相混淆。
  • 蕭邦夜曲的三個來源與三種類型
    在19世紀前葉浪漫思想風起雲湧的時代,蕭邦的作品充滿了浪漫的色彩,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在一流的藝術家中,蕭邦是唯一把他的創作生活集中於鋼琴上的大師。他的想像獻給了鍵盤,他的天才把鋼琴的局限性也轉變成美的源泉。在他的音樂中,精緻的顫音、裝飾音、輕盈的過渡句,都安排的得心應手,音樂幾乎像是自己演奏出來的。
  • 波蘭華沙蕭邦博物館,從音樂天才的樂譜,了解背後的努力故事
    如果喜歡蕭邦,去蕭邦博物館走一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談不上是蕭邦狂熱分子,但是每每聽到「蕭邦之路」上傳出的那些悅耳而舒緩的樂曲,總是會被感染,直搗內心深處,很想找一個地方靜靜地欣賞一下這些曲子並聽聽它們背後的故事,蕭邦博物館就是一個很好的去處。
  • 蕭邦夜曲賞析
    蕭邦是歐洲浪漫主義音樂時期波蘭的「鋼琴詩人 」,他 的作品體裁多樣 、感情樸實、手法簡練 ,而夜曲是蕭邦創作中最 富於浪漫主義氣質的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