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作品風格與特點

2020-12-15 煙臺大眾網

  在19世紀的編年史中,蕭邦(1810--1849)被稱為「鋼琴詩人」,這是一個恰當的稱號。他那孕育與浪漫主義精神的藝術,構成了鋼琴這一樂器的黃金時代。

  蕭邦是浪漫主義時代最具有獨創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人們絕不會把他的風格與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藝術家中,蕭邦是唯一把他的創作生活集中於鋼琴上的大師。從一開始,他就把想像力獻給了鍵盤,他在這個狹窄的範圍中創造出一個世界。

  他的天才甚至把鋼琴的局限性也轉變為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時間長度的持續音當然是鋼琴的主要局限,蕭邦卻巧妙地克服了這些局限。對於現代鋼琴風格的形成,他的功績是不亞與任何其他音樂家的。蕭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寬的和弦持續下去,形成縈繞著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訴學生:「必須讓每個音符都歌唱起來。」在他的音樂中,精緻的裝飾----顫音、裝飾音、輕盈的過渡句---魔術般地把那些單音延長了。所有這些總是安排得很自然,音樂幾乎象是自己歌唱出來的。

  蕭邦有很多作品至今仍是鋼琴家的演奏曲目,這是值得注意的。他的夜曲----正象這名字所含有的意思一樣,是夜晚的歌曲----帶有各種不同的憂鬱色彩,這些曲子通常是三部曲式。他的前奏曲都是幻想的片段,有些有一頁長,有幾首隻有兩三行。他的練習曲是教學用的最好文獻,在這些樂曲中,鋼琴技術也變得具有了詩意。他的即興曲奇異而有變化莫測,但它們卻都圓滿無缺。他的圓舞曲反映了沙龍裡的鮮豔色彩和嬌媚姿態,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心靈舞曲。他的瑪祖卡舞曲取自波蘭的農民舞曲,顯現了他青年時代所見到的理想景色。

  在大型作品中,蕭邦寫了四首敘事曲。這些樂曲是有宏大結構的史詩,象是遊吟詩人講述的傳奇。他寫的波蘭舞曲再現了一種莊嚴的情感,這是波蘭貴族向國王歡呼時跳的列隊舞蹈。這些舞曲具有英雄性的曲調,迴蕩著戰鬥中的鏗鏘聲,頌揚了英雄的功績。這位民族的詩人使同胞們記起祖先的光榮,加強了他們渴望自由的願望。《搖籃曲》、《船歌》、《F小調幻想曲》的諧謔曲都顯示出蕭邦在他的藝術中在他的藝術中達到了頂峰。《B小調奏鳴曲》、《降B小調奏鳴曲》和《E小調鋼琴協奏曲》、《F小調鋼琴協奏曲》都完全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

  蕭邦在20歲時就完全形成了他所顯現出的風格,他不象一些大師如貝多芬或是華格納那樣長期的思想發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蕭邦與同時代的舒曼和孟德爾頌一樣,在風格上是真正的抒情詩人。這三個人去世都很早,他們都用青年時代自發的抒情性達到自己事業上的頂峰,他們是浪漫主義第一階段最傑出的代表。可以說蕭邦在他的成熟作品中,幾乎沒有一件是憑藉傳統技巧和曲式寫成的。蕭邦沒有象舒伯特那樣忍受過貧困和輕慢,也沒有想舒曼那樣忍受過精神病的折磨。雖然他一生享有盛名,與那個時代最著名的一些藝術家友善,但致命的疾病使他過早地逝世。當他在39歲去世時,他留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鋼琴文獻。

  蕭邦的大量作品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包括技術性的練習曲兩集,每集12首,分別於1833和1837年出版,以及無作品編號的三首。每首練習曲提出一個技術性的難題,常用單一的動機加以發展。它們在多方面概括了蕭邦對鋼琴技術的可能性的想法。但它們不僅僅是練習曲,也是一系列已具雛形的抽象音詩。

  第二類包括用小型、親切的曲式寫成的作品,其中有24首前奏曲、19首夜曲、4首即興曲、14首圓舞曲、10首波蘭舞曲和55首瑪祖卡舞曲。波蘭的旋律和節奏對蕭邦風格的影響在波蘭舞曲和瑪祖卡舞曲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它們是波蘭的民族舞曲,用三拍子的斯拉夫節奏音型和民歌式的旋律寫成。這種簡單的舞曲結構常被擴展成幻想曲和音詩。蕭邦最出自內心的樂曲是夜曲和圓舞曲。夜曲是傷感情緒的無言歌,它用分解和弦伴奏上方的抒情旋律寫成。

  第三類包括用較大型的自由曲式寫成的作品,其中有4首諧謔曲、4首敘事曲和6首幻想曲。敘事曲和諧謔曲揭示了蕭邦使用大型曲式進行創作的能力。顯而易見,他是把敘事曲這一名稱用於器樂曲的第一人。他的全部敘事曲都用四分之六或八分之六拍子寫成。其中,他任意地借用了現成的奏鳴曲、迴旋曲和歌曲等曲式結構去創造這一新的、史詩性的體裁。

  在這三大類作品之外,蕭邦創作了三首奏鳴曲,其中的一首B小調(Op.58)最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與當時的流行習俗相左,蕭邦沒有一首樂曲被標上一個奇異的、浪漫色彩的標題。作為一位創造富有表情氣氛和情緒的大師,他拒絕把音畫用在他的作品之中。蕭邦還有兩首樂曲屬於另一類型:F小調幻想曲(Op.49,1840-1841)和波蘭舞曲幻想曲(Op.61,1845-1846)。這兩首樂曲也是蕭邦的不朽之作。

  蕭邦幾乎全憑個人的努力學習鋼琴。他是一位卓越的鋼琴家。他的演奏以精緻細膩、美妙動人的音色和富有魅力的表現力著稱,但是缺乏力量。人們常批評他彈奏的聲音在音樂會大廳中顯得過於柔弱。他特別喜歡在友人之間演奏。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沒有象李斯特那樣對廣大聽眾有著不可抗拒的力量,在這方面他很羨慕他的對手。

  蕭邦的作品沒有真正的先例可援。他的風格是個人的、浪漫主義的,與古典世界完全背道而馳。它們不依靠正規的大型曲式,也很少表現出結構感和均衡感。他的作品是隨意的、幻想的、雅致而迷人的。美妙的旋律和閃耀的和聲交織成適合與它們本身的曲式。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反覆,有時只用少量的裝飾就給反覆增添了興味。蕭邦的作品給人以來自即興創作的錯覺(這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所渴望能做到的事),但事實上,蕭邦是仔細而有意識地把它們創作出來的。雖然蕭邦是浪漫主義音樂的革新力量,但他從來都不是稀奇古怪的或炫耀自己的作曲家。他的音樂表現出的情感幅度很大:從傷感到洋洋得意的全有,但他反對空洞的炫技性作品。蕭邦的作品從來不是復調音樂,而是帶「伴奏的旋律」。蕭邦的旋律來自他從波蘭帶來的對祖國民間歌舞的回憶,但是,對他來說,純屬個人觸發靈感比這些現成的素材要多得多可。他那裝飾音很多的長樂句往往具有聲樂的特點,纏綿悱惻、迴蕩翱翔,最後似乎只得無可奈何地結束,但音雖消失,意猶未盡。

  蕭邦旋律中裝飾音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們屬於一種完全新穎的類型,與那種音域狹窄、緊緊圍繞著主要音樂的古典裝飾音迥然不同。它們快速靈活、激動奔放的音流往往一直衝到鋼琴的盡頭,又重返到它的起點。它們以大量極為豐富多彩的經過音群的形式出現,卻似乎從來不打斷旋律的進行,而是與之融為一體。它們燦爛輝煌,變化多端,非常悅耳動聽,但卻並不衝淡那些始終是最基本的東西----旋律線和表情。

  蕭邦的經過音是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在這方面,他在鋼琴音樂中引進了大量的新穎手法:不同音程的雙音經過音群、八度經過音群,以及隨意變幻的各種經過音群,其間引進了最不符合調性的經過音。這與那種古典風格的經過音大不相同,後者多限於表現用不同方式分隔的音階。

  蕭邦作品中「伴奏部分」的特點在於既有精心選擇的和聲,又有用來表現這些和聲的精雕細刻的音型安排。這已不再是那種純屬調性的和聲了。我們可看到當半音進行不在旋律的本身出現時,往往會出現在低聲部或中間的聲部。倚音、經過音和不諧和音層出不窮,而一個別具風味的和弦可以在這種音樂中產生表現力極強的效果,這在蕭邦之前沒有一個人能夠相信和聲本身會具有這樣的能力。

相關焦點

  • 鋼琴詩人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
    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一、蕭邦的生平簡介浪漫主義時期不僅在德國和奧地利湧現了像舒伯特、孟德爾頌和舒曼這樣偉大的鋼琴音樂家,在德、奧以外的國家也產生出了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鋼琴詩人的波蘭作曲家蕭邦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在這篇文章中正步音樂將主要對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和代表作品進行重點分析,主要包括旋律特點、和聲特點、民族精神等。1.創作特點蕭邦鋼琴音樂的創作特點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著重分析,主要包括旋律特點、和聲特點以及民族精神。(1)旋律特點可以說蕭邦創作鋼琴音樂作品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在於他的旋律。
  • 蕭邦主要的鋼琴作品
    蕭邦的鋼琴作品涉及體裁十分廣泛。蕭邦創作了許多練習曲、前奏曲、夜曲、圓舞曲、諧謔曲、敘事曲、瑪祖卡舞曲、波羅乃茲舞曲、奏鳴曲等作品。蕭邦的敘事曲源自歷史久遠的敘事詩,蕭邦共創作了4首敘事曲,每首作品的篇幅非常宏大,主題材料之間都有強烈的音樂對比和矛盾衝突。因此,他採用了相當複雜的邊緣曲式結構,這也充分體現了他駕馭大型鋼琴作品的創作能力。
  • 學琴必聽的十首蕭邦作品
    因為蕭邦的作品旋律性極強,情感樸實,內容豐富,並且創作手法極其細膩,廣為人們所喜愛。所以,孩子在學習鋼琴時,也對蕭邦的作品愛不釋手。蕭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是這一體裁最為出色的代表作品。 圓舞曲Op.64 No.2 圓舞曲有時音譯為「華爾茲」,用於社交舞會,它採用3/4拍,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節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僅用一個和弦,由於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旋轉,因而被稱為圓舞曲。
  • 蕭邦及其作品賞析
    普魯士三次野蠻瓜分,蕭邦少年時期是處在波蘭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代。1830年,反抗沙俄的華沙起義失敗,因此,蕭邦的音樂創作與19世紀上半葉巴蘭特定的歷史社會境況和社會心理有著深刻的聯繫,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色彩。佛列德裡克 . 蕭邦 (Fryder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音樂詩人。
  • 蕭邦夜曲賞析
    充滿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感傷情調 ,深厚的憂鬱情感為其奠定了獨特的基調 、嚴肅而又悲哀 ,其 作品開創了歷 史的新篇章。本文站在鋼琴演奏的角度,從音樂特色和演奏特點兩個方面對蕭邦的夜曲做出具體分析 。蕭邦夜曲音樂特色演奏特點一、 蕭邦的音樂創作弗朗西斯克 ·蕭邦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從小在浪漫主義的氣氛中接受德國古典主義音樂教育,表現出了非凡的藝術天賦。
  • 100經典作品,紀念蕭邦逝世170周年!
    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邦早年的音樂是優雅的、華美的、富於創意的、光芒四射並且帶有炫耀技巧的傾向。這時候他的作品彈起來常常令觀眾屏息而聽,如星光閃爍,先樹立複雜的音型,然後再將其擊碎,造成「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璀璨效果。
  •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要想認識鋼琴詩人的浪漫氣質,領略鋼琴詩的獨特韻致,蕭邦的作品是當之無愧的首選,蕭邦似乎命裡註定是為鋼琴而生的,在他的指下,鋼琴以自己獨有的聲音詩意地吟唱起來,音樂的個性與鋼琴的特性如水乳交融一樣和諧。我們不妨先從夜曲聽起,細細體會樂曲中所瀰漫的惆悵、瞑想、繾綣氣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動、嘆息、興奮、不安等豐富而微妙的情緒。你會感到夜晚的風格是統一的,而夜中的情調又是如此得不同。
  • 蕭邦鋼琴演奏的基礎風格與技巧原則
    指導蕭邦技巧手法的基礎原則是什麼?他是如何成為創新者的?若沒有得出蕭邦音樂美學的概論,則很難回答這兩個問題。他的鋼琴教學與風格立場緊密相聯,同他對樂器技巧的貢獻一樣密不可分。對蕭邦而言,就像大部分的浪漫主義者一樣,對具有情感主義及理性原則觀念的巴洛克和古典時期作曲家而言,尤其如此,音樂是一門語言。
  • 蕭邦21首《夜曲集》作品賞析(音頻+賞析+樂譜)
    1814年,菲爾德的三首夜曲在萊比錫出版,成為蕭邦創作夜曲的源頭。雖然在史料記載上,蕭邦在1833年之前並未親遇菲爾德,但早在1818年蕭邦便開始在華沙演奏菲爾德的作品。而到達巴黎之後,蕭邦更經常用菲爾德的夜曲作為音樂會曲目或教授學生鋼琴的教材。菲爾德一生作有21首夜曲,蕭邦也作有21首夜曲,其中明顯可見菲爾德的影響。
  • 【古典名曲】蕭邦夜曲
    ·field,1782-1837)首創的一種鋼琴曲體裁。        夜曲與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小夜曲只表現夜晚的情景,而夜曲可以是作者在晚上任何內心想法的抒發,在蕭邦的夜曲中很少有真正描繪夜晚景象的。              夜曲是蕭邦自己創新的一種鋼琴獨奏體裁,它具有衝淡平和,寂靜幽瀾的特點,輕緩中偶爾透著那麼一點點沉思。你忘記了樂曲何時開始,而不經意之間在你的陶醉感消泯之前樂曲卻已悄然結束。
  • 蕭邦作品的真正詮釋
    蕭邦作品的真正詮釋 2010年,全球掀起舉辦紀念蕭邦誕辰200周年活動的熱潮,媒體稱為「蕭邦年」「最卓越、最真實的蕭邦」傅聰早於上世紀60年代就被《時代》雜誌譽為「中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1955年傅聰應邀參加第五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榮獲第三名,因而聲名大噪。之後的55年,他一直以卓越的藝術表現而在國際享有極高聲譽!
  • 鋼琴詩人蕭邦的主要鋼琴作品
    圓舞曲蕭邦的圓舞曲雖有「圓舞曲」之名,但已不適合實際的舞蹈之用。蕭邦的圓舞曲比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更為高雅、優美,蕩漾著沁人的詩情,但卻只是供人欣賞的特性小品,而不是跳舞用的舞曲。蕭邦的圓舞曲共19首,大多是蕭邦生活社交化的寫照,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實際的舞蹈理想化的作品,如降E大調《華麗的大圓舞曲》Op.18及降A大調《華麗圓舞曲》Op.34 No.1。另一類是借用圓舞曲的形式寫成的抒情詩,例如:升c小調Op.64 No.2及降A大調《離別圓舞曲》Op.69 No.1等。
  • 鋼琴音樂學派波蘭學派的風格特點及代表人物
    一、波蘭學派及其風格特點波蘭在文化方面有自己的傳統,對音樂也有同樣的熱情,人們對蕭邦大賽不只是關注音樂比賽,還要聽廣播、看電視,參與評論,全國上下為之討論。對音樂的這種熱情,為音樂家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音樂氛圍。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品味
    意境深邃、充滿浪漫與夢幻是寫滿夜空的浪漫詩曲「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1810-1849)一生所創作的21首鋼琴《夜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其浪漫的旋律和獨特的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
  • 蕭邦夜曲的三個來源與三種類型
    淺談蕭邦鋼琴夜曲的風格及特點 在19世紀前葉浪漫思想風起雲湧的時代,蕭邦的作品充滿了浪漫的色彩,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在一流的藝術家中,蕭邦是唯一把他的創作生活集中於鋼琴上的大師。他的想像獻給了鍵盤,他的天才把鋼琴的局限性也轉變成美的源泉。在他的音樂中,精緻的顫音、裝飾音、輕盈的過渡句,都安排的得心應手,音樂幾乎像是自己演奏出來的。
  • 蕭邦《夜曲》全集,收藏了慢慢品味
    蕭邦《The Nocturnes夜曲》意境深邃、充滿浪漫與夢幻是寫滿夜空的浪漫詩曲「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1810-1849)一生所創作的21首鋼琴《夜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其浪漫的旋律和獨特的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
  • 鋼琴家:蕭邦的音樂生涯
    在2000年的比賽中,中國選手李雲迪充分顯示了對於蕭邦音樂的理解和作為一個鋼琴家無可置疑的成功。僅僅通過這些實例,我們可以看出偉大的音樂天才蕭邦被認為"聞名於世"是非常恰當的。  在浪漫主義時期,蕭邦作為一個傑出的波蘭民族音樂風格作曲家而擁有非常獨特的歷史地位。在19世紀歐洲音樂發展歷史中,民族音樂風格佔有主導地位。
  • 古典名曲欣賞24 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
    Arthur Rubinstein - Nocturnes, Op. 9 - No. 2 in E-Flat Major (夜曲,作品9 - 第204:27來自麥霖藝術學院曲目介紹降E大調夜曲——蕭邦本曲作於1830年,是蕭邦夜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風格明顯地流露出傳統夜曲的痕跡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在體型上,蕭邦體弱多病,並不適合演奏高響度的宏偉作品,但其細膩的情感和珠玉般的音樂變化,卻成了夜曲的迷人氣質。然而,當他的Op.9的三首夜曲初次出版時,卻遭到德國著名樂評家列爾斯塔的無情痛擊,稱蕭邦的作品比之費爾德的夜曲有欠自然,加入了過多的「香料和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