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2021-12-30 至雅dentist宋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和成功相遇的機會。有時候耐下性子多等幾分鐘,也許像天上掉下第二個棉花糖那樣的機會也會屬於你。但許多時候,我們就是著急了那麼一點點,所以就遺憾地和成功擦肩而過。在生活中,無論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要想成功,就要耐心點,再耐心點,先別急著吃掉面前的棉花糖。

  《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是美國著名演說家喬辛·迪·波沙達寫的一本書,該書被譯為多種語言,曾風靡20多個國家,全球熱銷300餘萬冊,改變了無數讀者的人生。

    棉花糖是什麼東西?這是一本什麼樣的圖書,竟能如此暢銷,它是如何打動挑剔的我們的?這是一本父親講給孩子的書。這位父親講給女兒珍妮弗關於棉花糖實驗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父親小時候,曾參加一個意義非常深遠的實驗,叫棉花糖實驗。實驗開始後,好多小朋友被分別帶進不同的房間。過了不久,一位親切的研究員,把一塊棉花糖放在父親面前的茶几上,對他說,如果他能夠忍上十五分鐘不去吃這塊棉花糖的話,他就會再給父親一塊。也就是說,只要稍微忍上一會兒,就可以吃到兩塊棉花糖了。為了讓自己不再想著桌上的棉花糖,這位父親想盡了各種辦法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閉上眼睛數數、在房間裡跑來跑去、還故意大聲唱歌,好不容易撐過了十五分鐘。那個研究員似乎很滿意他的成績,笑著又給了他一塊棉花糖,並示意父親可以吃了。這位父親抵制住了棉花糖的誘惑,成功的吃到了第二顆棉花糖。

    十年後,結果出來了,當時沒有急於吃掉第一顆棉花糖的小朋友,長大後都比較成功,學習成績比較優秀,人際關係處理的比較好,事業也比較成功,生活富裕;而沒有忍住的小朋友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就沒那麼好了。由此可以看出,不容易受誘惑,並安於等待的小朋友更容易成功。也就是說,在誘惑面前,能再耐心等待一會的小朋友離成功更近。其實,不僅對於小朋友如此,對於成年人也是如此。你再耐心那麼一點點,堅持一下,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機會。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和成功相遇的機會。有時候耐下性子多等幾分鐘,也許像天上掉下第二個棉花糖那樣的機會也會屬於你。但許多時候,我們就是著急了那麼一點點,所以就遺憾地和成功擦肩而過。在生活中,無論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要想成功,就要耐心點,再耐心點,先別急著吃掉面前的棉花糖。

   這實驗讓我想到了女兒。因為父親不在身邊,女兒小時侯是吃過一些「苦頭」的,比如因為當時我在日報社當編輯,要上夜班,上幼兒園時,夜裡只能把女兒寄養在梁老師家裡。女兒在梁老師家我很放心,梁老師和愛人都對女兒細心呵護。他們會教育孩子,女兒獨立性很強,也很乖巧懂事。但由於平日夜裡女兒不在媽媽身邊,也少了很多任性和隨意。

   第一次看到棉花糖實驗以及10年後的結果。我還有一些小竊喜,女兒小時候就屬於那一種能抵制住誘惑,能把最好的東西留到最後吃的孩子。比如吃飯的時候,先吃不太喜歡吃的東西;買兩雙襪子,先穿次級喜歡的顏色。總是把最最喜歡的東西留到最重要的時候使用。所以我也充分信任女兒,很多時候,也很大膽的讓她為自己做主!

     六一兒童節,給女兒買禮物。女兒挑選了她喜歡已久的一款果語機。這種榨汁機是手動的,沒有刀片,小孩子可以很安全的自己榨果汁,說白了,其實也是一款DIY的玩具,所以很多孩子很喜歡。既然孩子這麼喜歡,買機子的時候也同時給家裡其他的兩個小孩子買了同樣的禮物。禮物一樣,但顏色卻不同。粉紅色的雖然孩子們都很喜歡,但由於是限量版的,只能買一臺。所以就私心的滿足了女兒的心願,給她留下了。而綠色的果語機也同樣漂亮,充滿了清新。

    在網上訂購以後,女兒就開始日思夜想起來,希望能早日喝到自己榨的果汁,還希望能用果汁做彩色的麵條和餃子。但果語機卻姍姍來遲,就好像要考驗孩子耐心似的遲遲不到。有時候包餃子,女兒也失望地說:如果果語機來了就好了,我們就可以吃彩虹餃子了。我也在焦急著,希望果語機快點來,能滿足孩子小小的心願。

   果語機終於來了,女兒很高興,但遺憾的是兩臺綠色的機子先到。粉紅色因為缺貨,所以得等一等。女兒有些迫不及待了,她說:「粉色的果語機留給丫丫吧!她一定會特別喜歡!」隨後,女兒便興高採烈的開始榨甜瓜汁了。

第二天,粉紅色的果語機就來了,顏色著實漂亮。雖然粉色的果語機送給丫丫她也能時常去玩,但女兒還是有點沮喪。低聲說:「如果再多等一天就好了。」但錯過了就錯過了,容不得女兒反悔。

   對於孩子如此,對於成年人不是也是這樣的嗎?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會有很多巨大的像棉花糖一樣的誘惑時時刻刻在等著我們,但如果能較好地控制自己,不被眼前的誘惑所吸引,就會得到更多自己喜歡的東西,獲得更大的成功。面對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誘惑,如果你能忍耐,再耐心的等一等,再等一等,你就能得到更多。忽然間領悟到,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我更要著眼於未來!生活的誘惑就像棉花糖,我們不要急於吃掉這些棉花糖,更不能不計後果的提前預支掉未來的棉花糖。比如急著貸款購買漂亮的車,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比如壓縮生活買名牌奢侈品,只為了炫富;比如不計後果的發脾氣,只為了圖一時解氣。比如一天到晚胡吃海喝,只為了圖口舌之歡。 

   當你忘記未來只看重眼前時,想要抵禦棉花糖的誘惑,實在太難。只有放眼未來,為了更好的明天,抵禦住眾多棉花糖的誘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掌控別人,但是我們能夠掌控我們自己的行為。面對誘惑時,我們堅持一下,只是那麼一下,成功就能被我們牢牢的把握在手中。

    成功很簡單,就是在很艱難的時候,再堅持那麼一下下。在面對誘惑的時候,不迷失,再清醒那麼一點點。慾壑難填,延遲滿足欲望,你將得到更豐厚的回報!無論再具誘惑力,只要你能清醒地看到,吃掉棉花糖就等於吃掉未來!想必你也就會耐心點、再耐心些的等待!

 

相關焦點

  • 新書推薦 《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
    書 名: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作 者:【美】喬辛迪波沙達出 版 社:青島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7-10 內容簡介: 《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小學生珍妮弗家境不錯,平日裡衣食無憂,但跟所有同齡的小女孩一樣
  • 好書推薦《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編輯推薦兒童情緒管理系列  * 全球暢銷書《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的升級版。
  • 《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父母幫孩子養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
    《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是一本神奇的教育之書,它在全球暢銷20餘個國家,熱銷300餘萬冊。本書中,參加過史丹福大學棉花糖實驗的爸爸:喬納森,將會告訴您怎樣通過延遲享樂讓您的孩子學會管理、變得自信、快樂、熱愛學習,養成受益一生的習慣。
  • 有趣的「棉花糖」實驗 避免掉進「棉花糖陷阱」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有更多的自控力:該寫作業的時候就去寫作業,該練琴的時候就去認真練琴,該睡覺的時候就知道關掉電視、放下iPad;不用操心,不用吆喝,對欲望有所克制。親貝網帶大家了解下這個實驗以及如何避免掉進「棉花糖陷阱」。在上世紀60年代,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 進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 幸福感愛心烤棉花糖、用棉花糖做的雪花Q餅和微笑棉花糖製作
    一、幸福感烤~棉花糖(一)、簡介烤過的棉花糖~QQ的棉花糖吃起來還會牽絲ㄟ~好奇妙的口感^_^搭配一杯茶,就很適合當下午茶。2、將棉花糖排在巧克力吐司片上~薄片約可放9顆大顆棉花糖。(中間記得留些縫隙喔)3、烤箱預熱上下火150度,預熱5分鐘。底部放鋁箔紙,棉花糖吐司180度烤10分鐘,表面有上色即可(不需要烤的過焦喔!!!!!!!)4、成品熱呼呼的出爐囉~口感真是超棒的。
  • 喉嚨痛要吃棉花糖?你沒聽過的治療小偏方!
    棉花糖不是小孩子吃的零食嗎?什麼時候也可以用來治療喉嚨痛了?先別急著懷疑,雖然目前尚未有實質研究證實這項說法,但其實棉花糖是來自於生長在野地沼澤的葵類植物藥蜀葵(Athaea officinalis)所製成。從棉花糖的英文「Marshmallow」這個字的來源就可以看出,它本身是由植物名稱(Mallow)及其所生長的環境(Marsh)合併而來。
  • 原來棉花糖做法如此簡單,先攪後晾,香甜暄軟,入口即化,特好吃
    導讀:原來棉花糖做法如此簡單,先攪後晾,香甜暄軟,入口即化,特好吃說起棉花糖,相信大家都挺熟悉的,這是孩子們最愛吃的小零食,棉花糖吃起來又香又甜,而且還有一種入口即化的感覺,尤其是愛吃甜食的孩子們,看到棉花糖,就會吃上癮
  • 棉花糖是怎麼做出來的?
    編譯 七君棉花糖圖片來源:wikipedia你吃過棉花糖嗎?棉花糖還可以拿來烤一烤,會更好吃哦。在吃棉花糖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棉花糖是怎麼做出來的呢?難道是和彈棉花一樣彈出來的嗎?其實這並不是一種容易製作的零食,它裡面包含著高深的科技呢。棉花糖的名字來源於一種歐洲蜀葵植物。英語單詞裡的marsh是沼澤的意思,因為這種植物長在沼澤地裡。
  • 棉花糖也可以在家做,一個雞蛋做一盤,沒有添加劑,孩子吃得放心
    棉花糖也可以在家做,一個雞蛋做一盤,沒有添加劑,孩子吃得放心!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年味也越來越重了,每每這時都想給家人準備一些純手工製作的糖果,家裡長輩們比較喜歡香甜酥脆的花生糖、芝麻糖,而孩子們則比較喜歡綿軟清甜的軟糖、棉花糖。
  • 媽媽稱棉花糖髒了要洗洗,女兒洗過棉花糖後,原地大哭
    媽媽騙女兒洗棉花糖2021年1月4日,一段關於新疆哈密一母親騙3歲女兒洗棉花糖的視頻走紅。趙女士(孩子的媽媽)說她給女兒買了一個棉花糖。她吃了很多。因為糖和色素太多,媽媽不想讓女兒吃太多,但女兒又不想放下。當孩子媽媽去洗手間時,腦子裡突然產生一個「餿主意」。於是媽媽就騙女兒說,棉花糖髒了,快去洗一洗棉花糖。結果棉花糖一遇到水就全沒了,看見自己心愛的棉花糖瞬間「消失」,女兒開始大哭起來。
  • 羅江一男孩吃棉花糖時玩耍 棉花糖竹籤不慎插入左臉
    據了解,男孩是在吃棉花糖的過程中,不慎將棉花糖的竹籤將插到左臉上,最終,經過及時的救治,插入小男孩面部的竹籤被成功拔出。被插入到下頜骨的竹籤  在羅江縣人民醫院的五官科內,科主任彭洪立發現小男孩左側耳下被一竹籤直插入到下頜骨下緣,血流不止,且孩子哭鬧得十分很厲害。
  • 繽紛七彩牛軋糖(棉花糖版)
    棉花糖版本簡單,容易上手,不用擔心熬糖是糖水到處飛濺,還做出一堆失敗品。無需烤箱,一個平底鍋就能做出高顏值的繽紛牛軋糖。這七種搭配是我試驗了無數搭配之後保留下來的,好吃又特別,趕緊學起來吧。2、先準備好所有原材料,待會才不會手忙腳亂。3、芒果乾切成小丁。4、.黃油倒入不粘鍋,小火加熱到其融化成液體。5、加入棉花糖,先大致翻拌一下,讓每一顆棉花糖表面都沾滿黃油。
  • 給孩子一塊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試試
    有個小女孩還沒等教授說完話,就已經抓起棉花糖開吃,根本不理會什麼實驗規則:有些孩子直勾勾地盯著棉花糖,艱難地熬了大約30秒,然後忍不住抓起來吃了;有些孩子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停地敲桌子、踢腿、摸頭、唱歌;
  • 原來棉花糖還可以這樣吃,我厭倦了做牛軋糖,烤碧根果派怎麼樣
    --原來棉花糖還可以這樣吃,我厭倦了做牛軋糖,烤碧根果派怎麼樣--這個餡餅烤後味道很特別,特別是棉花糖,烘烤後,棉花糖的柔軟口感被燒焦和酥脆所取代,但咬一口後仍有自己的柔軟彈性,太棒了!對每個孩子來說,這可能是童年在操場或路邊的甜蜜回憶。
  • 給孩子一塊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試試 育兒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暑假已經過半,在這段時間裡,你家孩子表現怎麼樣呢?如果孩子表現不好,往往就是因為「自控力」不夠強。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吧!一個關於棉花糖的實驗,揭示了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因素!
  • 新手上路必學「棉花糖布丁」!簡單大氣的兩款棉花糖甜點!
    只要使用「棉花糖」,新手、懶人都能做出超簡單棉花糖布丁、棉花糖吐司喔!這道棉花糖布丁從日本卡通《我們這一家》被發掘出變成新手、懶人必備的點心清單啦!到底這道棉花糖布丁有多容易成功?料理新手、想變出甜點花樣的人,快試做看看!使用立體顆粒形狀的棉花糖,竟然也能變成布丁?
  • 棉花糖育兒講堂第二期
    「育兒講壇」棉花糖情商棉花糖的哥哥姐姐們說:其實孩子對新奇有趣的事物很感興趣,見到別人有困難,孩子會覺得很新鮮,忍不住出於好奇去棉花糖的哥哥姐姐們說:小朋友一年級這個階段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階段,主要的是需要他律到自律的狀態。
  •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有多少孩子,掉進了棉花糖陷阱裡!
    生理和心理仍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他們自控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家庭環境以及父母行為舉止的影響。因此,育兒先育己,無法自控的孩子,背後也會有言而無信的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輕易許諾,向孩子承諾過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千萬不要不當孩子說的話,是一回事。
  • 一包棉花糖帶來的啟示:把生活變課堂,孩子成長習慣養成不是事兒
    一日,6歲的女兒隨我去超市,再次見到掛在貨架上的棉花糖,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棉花糖,開口道:「媽媽,我可以選一包棉花糖嗎?」正在貨架旁專心對比產品的我略加思索後應了一聲:「可以」。女兒驚喜地再次問我:「媽媽,你說我可以買一包棉花糖?你答應了!你真的答應了對嗎?」
  • 網絡上爆火的液體棉花糖,棉花糖大家都吃過,但你絕沒吃過液體的
    說起棉花糖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大街小巷,公園或者娛樂景點都能看到賣棉花糖的小販,棉花糖可以說是小朋友的最愛了,小朋友看到都會吵鬧著想買,棉花糖甜甜的,軟綿綿的,入口即化,而現在的棉花糖造型和顏色也都非常多,拿著一支棉花糖邊走邊吃簡直不要太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