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長情感忽視的孩子,真的沒有表面那麼開心,內心早已傷痕累累

2020-08-26 馨媽談育兒

節選《媽媽,請這樣愛我》之傷痕的故事--人生成功的標準

馬老師班的小凡是個特可愛的小活寶,經常自娛自樂。比如,自己撕個衛生紙,可以哈哈樂上半天。幼兒園裡每個人都很喜歡他。

有一天午覺,隔壁班張老師找馬老師有事,正好看見小凡在床上傻樂,特別可愛的樣子。張老師忍不住逗他,摳小凡的腳丫子,問小凡癢不癢。小凡說:「癢,別摳了。」馬老師說:「你別動人腳Y子好嗎?「馬老師話音剛落,小凡"哇」的一聲哭了起來,把其他孩子吵醒了。

張老師趕緊道歉,小凡的哭聲還是不停,馬老師示意張老師先走,然後蹲到小凡旁邊,陪著小凡。

馬老師很了解小凡,小凡總是很快樂,很少哭,這次事情不大,怎麼會哭得這麼傷心?馬老師隱隱覺得其中也許另有故事。

馬老師索性脫了鞋,躺在小凡旁邊,小凡也不理她。馬老師想抱抱他,小凡依然不理她,這可跟以前的小凡截然不同。換了以前,小凡早已開心得哈哈大笑了。

馬老師向小凡道歉:「對不起啊小凡,剛才馬老師不在,不知道通發生了什麼事情,是張老師摳你腳丫子了嗎?「

小凡不回答,哭聲倒是有點低下去了。

馬老師:「你不願意和張老師玩這個遊戲,是不是?你願意和誰玩這個遊戲啊?」

小凡還是不說話。

馬老師:「好,不說了,老師拍你睡覺。」

馬老師就抱著小凡,拍著他哄他睡覺。

過了一會兒,小凡說話了:「在家裡爸爸跟我玩這個遊戲。」

小凡說完這句話後,哭得更厲害了。

馬老師心想,怎麼一說爸爸就哭得更厲害了,會不會......

馬老師趁熱打鐵追問了一句:「是不是和爸爸玩這個遊戲的時候,爸爸說你了?」

這下小凡哭得更厲害了,簡直是上氣不接下氣。

憑藉豐富的經驗,馬老師立馬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馬老師抱著小凡,對小凡說:「小凡,你很傷心吧。馬老師先替爸爸向你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馬老師不停地說著「對不起」,小凡則放聲大哭,在馬老師懷中,哭了十多分鐘,才漸漸停止了哭泣。在馬老師的印象中,小凡從來沒有這麼傷心過。

等小凡徹底安靜了,馬老師問他:」現在還傷心嗎?「

小凡搖搖頭:「好多了。」

馬老師:「現在,你可以原諒爸爸了嗎?」

小凡點點頭。

馬老師:「爸爸愛你,是不是?」

小凡:「嗯,我也愛爸爸。」

放學時,馬老師和小凡爸爸溝通中午的事情,爸爸說:「馬老師,上次小凡摳我腳丫,把我摳疼了,我狠狠教育了他一頓,不允許他再這樣,看來是把孩子嚇著了。「

爸爸向馬老師真誠道歉,馬老師說:「你要向小凡好好道歉。」

爸爸答應了,很真誠地向小凡道歉,和小凡說著悄悄話,走的候對馬老師說:「我跟小凡說了,他可以隨便摳我的腳Y,我向他保證怎麼疼也不再說他。「

爸爸帶著小凡去操場玩摳腳丫遊戲,看著父子倆樂得前仰後合。馬老師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


養育孩子是多麼精緻的工作,像小凡這樣天生樂天派的孩子心中,都隱著難以排解、無處訴說的傷痕。

要不是機緣湊巧,加上馬老師的明眼慧心,這道傷痕會在小凡的心中停留多久?它又會給小凡的人生帶來怎樣的不同?

這是我們知道的,我們不知道的呢?有多少被知道並化解了,有多少知道但沒有或無法化解,又有多少不知道一輩子也不可能被化解?

在生命的深處,那些深深沉澱下來無法化解的傷痕,到底有多少?恐怕多得數不清。

這些傷痕在心靈深處持續發酵,會給生命,給人生,造成怎樣災難性的影響?

當我們說「這個孩子怎麼這樣」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個孩子的心靈深處,傷痕有多少?

每個成人,每個教育者當深思,什麼是生命,什麼是心靈,什麼是人性,什麼是教育。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每一個有分別的愛,註定都會給生命留下傷痕,哪怕只是輕輕一句話,簡單一個動作,隨便一個眼神,微小一個表情,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也許單個看,無關緊要,但是,日積月累,天長地久,今天幾道,明天幾道,隨著我們的孩子逐漸長大,心靈的創傷也在逐漸裂口、長大、成型,直至成為不可逆的心靈病症…而生命在成年後,要最終醫治和擺脫這個病症,要耗費多少努力,多少痛苦,多少煎熬,卻往往收效甚微…這樣的心靈帶給身邊最近的親人,往往也是痛苦、煎熬和傷害,除了無分別的愛,再無其他的路徑。但是,要消除它,首先得先看到它,得先意識到它的存在。問題在於,有幾個人,看到了這樣的後果?

我們要謝謝小凡和馬老師,他們以最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後果很可怕,真的很可怕!

我們真的認為人類的情緒情感很重要?我們真的認為健康很重要?我們真的認為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性教育很重要?我們真的敬畏生命、敬畏科學、敬畏因果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我們真正敬畏,真正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才是成功人士?

自然,大家各有各的標準,在這裡,只給出我的答案。

在我看來,有能力帶給家人寧靜、快樂、祥和的生命,オ是真正的成功人士:有能力建設寧靜、快樂、祥和家庭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不用說什麼朋友、同事、陌生人、動物、植物,僅僅是能給家庭帶來寧靜、快樂、祥和的生命,就是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土。

只是,有幾個人配得上這樣的標準?

到底什麼是教育,什麼是生活,什麼是人生,每個生命當深思

唯有高度尊重生命、高度尊重生命的情緒和情感的生命教育、心靈教育和人性教育,才能喚醒生命沉睡的確力量和智慧,才能養育出這樣全新一代的生命體。

所以,請儘量不要去做這樣的事:

1.忽略孩子的情緒情感。

2.急功近利逼孩子學這學那。

3.比孩子、拼孩子。

4.不信任孩子。

5.給孩子製造壓力

6.向孩子發洩情結

7.追求外在的行為和成績。

8.送到××寄宿學校。

9.送到×x高分名校。

......

即使上面的錯誤你都犯了,一個不落,你一樣值得尊重、理解、信任和愛。因為,我知道,這些年,你也很不容易。我們都很不容易!

是啊,要經受住無窮無盡的有分別的愛的洗禮,能容易嗎?

那麼,就讓我們,彼此包容,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吧。


  • 二胎寶媽,分享育兒經驗,聊生活,聊寶寶;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從心理學解析《傷痕俱樂部》:情感忽視對孩子的傷害,不亞於暴力
    後來朋友想了想,認為應該是半個月的離家讓孩子覺得生疏了,於是她就花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後來才慢慢和孩子恢復了之前的狀態。後來有一天,讓朋友感到驚訝的是孩子居然對著他她說:"之前你走了那麼久,我還以為你不要我了。"聽到這句話的朋友,突然覺得很傷心,她原本以為可以出去半個月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沒有想到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沒有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 解析《傷痕俱樂部》:「情感忽視」,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復工後的這段時間我確實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很多時候一回家我就累的癱在沙發上,刷刷手機解解疲勞,但是卻沒有關注到孩子情緒的變化。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一聊生活中我們的&34;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 從心理學解析《傷痕俱樂部》:父母的情感忽視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因為說話的時候孩子們都在,但他家兩個孩子聽到自己的父母即將離開自己去外地打工時,表現出非常失落的情緒。後來他們偷偷跟我說,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他們了,不然為什麼會跑到離他們那麼遠的地方不回來。因為農村收益不好,所以很多年輕人選擇留下孩子外出打工,但是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這個時候,父母想的是為孩子提供物質支持,但同時,孩子們也缺失了精神陪伴。
  • 女人隨便的一句「我沒事」,其實內心早已傷痕累累
    可是這樣就真的忘記了嗎?這是怎樣的自欺欺人啊,不管我去哪裡,幹什麼,都會把手機握在手裡,不想錯過你的電話和信息。女人隨便一句「我沒事」,隱藏了多少口是心非?吃飯的時候,終於等來你的信息:「我明天回去,可是要回公司開會,陪不了你!」
  • 10天後,一生痴念,傷痕累累,正緣靠近,相濡以沫,今生相隨
    10天後,一生痴念,傷痕累累,3星座正緣靠近,相濡以沫今生隨,一起看看吧!白羊座的感情,向來都是轟轟烈烈、刻骨銘心的,他們相信緣分,覺得只有一見鍾情才是真愛,所以,當他們見到讓自己有了觸電般感覺的人,就馬上會放手去追,從不考慮有沒有身份地位的差距,生怕別人捷足先登。只要能成功牽手,他們就會一往情深地愛到底,就算兩人的感情出現問題,他們也會執著等待,堅信有情人終成眷屬。10天後,一生痴念,傷痕累累,白羊座正緣靠近,相濡以沫今生隨。
  • 你的孩子是「情感孤兒」嗎?對子女有無情感忽視,兩種失敗告訴你
    喬尼絲·韋布總結了凱薩琳的經歷,發現凱薩琳長大後之所以會因媽媽而煩躁,正是因為這麼多年來,這個女孩兒有太多個無關緊要的情感被忽視,甚至根本沒有多少與媽媽共情的感受。情感忽視並非只由「不負責任」的父母造成,也可能是並未有過教養失誤的家庭。
  • 10天後,一生痴念,傷痕累累,3星座正緣靠近,相濡以沫今生隨
    10天後,一生痴念,傷痕累累,3星座正緣靠近,相濡以沫今生隨,一起看看吧! 白羊座的感情,向來都是轟轟烈烈、刻骨銘心的,他們相信緣分,覺得只有一見鍾情才是真愛,所以,當他們見到讓自己有了觸電般感覺的人,就馬上會放手去追,從不考慮有沒有身份地位的差距,生怕別人捷足先登。只要能成功牽手,他們就會一往情深地愛到底,就算兩人的感情出現問題,他們也會執著等待,堅信有情人終成眷屬。10天後,一生痴念,傷痕累累,白羊座正緣靠近,相濡以沫今生隨。
  • 「媽媽你不要不理我」,家長的「情感忽視」,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一直覺得孩子哭抱孩子會慣壞孩子,當孩子拿到小紅花感到高興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略帶嘲笑地說每個小孩子都有,當孩子摔跤哭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呵斥他不準哭不要那麼嬌氣。其實,我們往往在自己不注意的生活細節、說話語氣態度、方式上對孩子"情感忽視"。簡單來說,情感忽視是指:家長沒有提供給孩子自己本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持。
  • 媽媽很忙:一直忽視情感需求,孩子很難健康長高
    」,即:家長沒有給予兒童應有的愛,忽略了對兒童心理、精神、感情的關心和交流,缺少對兒童情感需求的滿足。對號入座一下,面對孩子的情感需求,你有沒有這三種反應:①「不回應(unresponsiveness)」:家長不會積極響應孩子的情感需求,而是有意識地採取迴避
  • 被父母情感忽視的童年,孩子可能要用一輩子「療傷」
    比如小時候全家出去旅遊開開心心地玩耍,或是因為成績優異受到了表揚,或是因為調皮搗蛋破壞了事情被家長批評。這些情感都會深深地記在人的腦海裡。如果童年沒有受到虐待,欺凌或者拋棄,相比於生活在有家庭暴力家庭破碎的環境中,是幸運的,但是那些看似安靜無害的,卻對孩子忽視的感情,容易讓孩子成年之後同樣受到影響。
  • 被父母情感忽視的童年,孩子可能要用一輩子「療傷」
    比如小時候全家出去旅遊開開心心的玩耍,或是因為成績優異受到了表揚,或是因為調皮搗蛋破壞了事情被家長批評。這些情感都會深深的記在人的腦海裡。如果童年沒有受到虐待,欺凌或者拋棄,相比於生活在有家庭暴力家庭破碎的環境中,是幸運的,但是那些看似安靜無害的,卻對孩子忽視的感情,容易讓孩子成年之後同樣受到影響。
  • 蒼白的思念,一味的堅持,只是傷痕累累的結局
    三、蒼白的思念,一味的堅持,只是傷痕累累的結局。四、我願意繼續和你走下去,讓餘後的歲月繼續沉浸在陽光裡,我和你在光陰裡漫步,一起邁向時光的盡頭。五、有人刻薄諷刺,你馬上尖酸回敬。有人冷漠忽視,你馬上冷淡疏遠。你討厭的人,很容易把你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這才是「敵人」對你最大的傷害。六、全てが過ぎて、何もかもが思い出に変わる日がきっとくる。でも、きっと繰り返し思い出す。君がいて、みんながいて、ただ一つのものを探した。總有一天一切都會過去,所有東西都將變成回憶。
  • 多少女人傷痕累累後才明白,有些男人,不值得愛
    可是女人,不要等到自己傷痕累累之後,才明白,有些男人根本不值得去愛。到那個時候,已經傷痕累累的你,再也沒有力氣去愛別人了,連你身邊最好的那一種男人,你也再沒有了力氣去跟他交往。所以,女人在跟男人交往的時候,要知道他的人品如何?
  • 《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走出焦慮生命的虛無感
    但是經常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那些出了心理問題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在了解他們的成長環境時,你會發現他們的父母都是挺好的人,性格不錯、文化水平高、家庭經濟條件也好,父母對孩子全心全意教育、沒有虐待也沒有怠慢,但是心理還是出了問題。《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作者是喬尼絲·韋布博士,臨床心理學博士。創立首個童年情感忽視在線治療項目。
  • 孩子需要被看見,被父母忽視的孩子,內心藏著看不見的傷
    家長最常做的不是拒絕孩子,而是忽視他們,嘴上說著敷衍的話,然後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認為孩子年紀小,沒有關係,只要能吃飽穿暖有好的教育資源就夠了。但心靈的成長離不開的是精神上的滋養,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父母的回應和愛,甚至還有的家長會一邊忽視孩子,一邊主觀地下結論,給孩子貼標籤。
  • 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
    為什麼有時會沒有明顯原因地感到沮喪、悲傷或憤怒?如果你覺得自己小時候有過上面的經歷,成年後又經常出現上述多條疑問。那麼,你很有必要讀一讀喬尼絲的《被忽視的孩子》這本書。有些影響是正面的,比如父母的一次獎勵或者鼓勵;有些影響是負面的,比如父母的責罵或忽視。還有那麼一些「事情」,我們雖然記不得,那是因為它們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但它們仍然對我們的一生都可能產生消極的影響,這就是「情感忽視」。
  • 摩羯座會隱忍,表面毫無波瀾,但內心早已翻江倒海
    大家好,我是不二說星座,摩羯座會隱忍,表面毫無波瀾,但內心早已翻江倒海。摩羯座的女生明明內心是一個很熱乎的人,但是外表卻給人一種很冷漠的感覺,明明有的時候是很感動的,但是卻還是裝作很淡定的樣子,明明心裏面是很開心的,卻還是裝作平時的樣子,儘管表面毫無波瀾,但內心早已翻江倒海了,摩羯座就是這般的會隱忍。
  • 家長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比暴力更可怕,別再這樣忽視孩子
    短片講的是爸爸回家後,就一直低著頭看手機,面對女兒的各種情感需求,都沒有反應,爸爸只有一個動作,就是一直低著頭看手機。等爸爸發現手機沒電後,想回應女兒的需求時,抬頭卻發現,自己已白髮蒼蒼,滿臉鬍子。而此時,開門進來的是已經長大的女兒。
  • 單親家長的「情感勒索」:以愛之名,毀掉孩子
    「我就這樣了,什麼都沒有,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情感勒索」的表現,家長們利用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控制孩子,大到人生選擇,小到日常一言一行。 這種「情感勒索」的背後,看似孩子都變得聽聽話話的,但卻在孩子的內心,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 「新型情感暴力」正在流行,孩子吃穿不愁,內心卻活成了孤島
    「孩子小不用溝通,聽話照做就行」「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吃飽穿暖萬事大吉,長大什麼都會了」……這種觀點看似平常,但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往往需要用一生治癒。沒錯,孩子是吃穿不愁,可家裡沒一個人理解他,內心逐漸活成了孤島。父母們往往用固有的思想教養孩子,不感受孩子的感受,這些忽視和強勢的背後,就是新型情感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