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師班的小凡是個特可愛的小活寶,經常自娛自樂。比如,自己撕個衛生紙,可以哈哈樂上半天。幼兒園裡每個人都很喜歡他。
有一天午覺,隔壁班張老師找馬老師有事,正好看見小凡在床上傻樂,特別可愛的樣子。張老師忍不住逗他,摳小凡的腳丫子,問小凡癢不癢。小凡說:「癢,別摳了。」馬老師說:「你別動人腳Y子好嗎?「馬老師話音剛落,小凡"哇」的一聲哭了起來,把其他孩子吵醒了。
張老師趕緊道歉,小凡的哭聲還是不停,馬老師示意張老師先走,然後蹲到小凡旁邊,陪著小凡。
馬老師很了解小凡,小凡總是很快樂,很少哭,這次事情不大,怎麼會哭得這麼傷心?馬老師隱隱覺得其中也許另有故事。
馬老師索性脫了鞋,躺在小凡旁邊,小凡也不理她。馬老師想抱抱他,小凡依然不理她,這可跟以前的小凡截然不同。換了以前,小凡早已開心得哈哈大笑了。
馬老師向小凡道歉:「對不起啊小凡,剛才馬老師不在,不知道通發生了什麼事情,是張老師摳你腳丫子了嗎?「
小凡不回答,哭聲倒是有點低下去了。
馬老師:「你不願意和張老師玩這個遊戲,是不是?你願意和誰玩這個遊戲啊?」
小凡還是不說話。
馬老師:「好,不說了,老師拍你睡覺。」
馬老師就抱著小凡,拍著他哄他睡覺。
過了一會兒,小凡說話了:「在家裡爸爸跟我玩這個遊戲。」
小凡說完這句話後,哭得更厲害了。
馬老師心想,怎麼一說爸爸就哭得更厲害了,會不會......
馬老師趁熱打鐵追問了一句:「是不是和爸爸玩這個遊戲的時候,爸爸說你了?」
這下小凡哭得更厲害了,簡直是上氣不接下氣。
憑藉豐富的經驗,馬老師立馬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馬老師抱著小凡,對小凡說:「小凡,你很傷心吧。馬老師先替爸爸向你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馬老師不停地說著「對不起」,小凡則放聲大哭,在馬老師懷中,哭了十多分鐘,才漸漸停止了哭泣。在馬老師的印象中,小凡從來沒有這麼傷心過。
等小凡徹底安靜了,馬老師問他:」現在還傷心嗎?「
小凡搖搖頭:「好多了。」
馬老師:「現在,你可以原諒爸爸了嗎?」
小凡點點頭。
馬老師:「爸爸愛你,是不是?」
小凡:「嗯,我也愛爸爸。」
放學時,馬老師和小凡爸爸溝通中午的事情,爸爸說:「馬老師,上次小凡摳我腳丫,把我摳疼了,我狠狠教育了他一頓,不允許他再這樣,看來是把孩子嚇著了。「
爸爸向馬老師真誠道歉,馬老師說:「你要向小凡好好道歉。」
爸爸答應了,很真誠地向小凡道歉,和小凡說著悄悄話,走的候對馬老師說:「我跟小凡說了,他可以隨便摳我的腳Y,我向他保證怎麼疼也不再說他。「
爸爸帶著小凡去操場玩摳腳丫遊戲,看著父子倆樂得前仰後合。馬老師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
養育孩子是多麼精緻的工作,像小凡這樣天生樂天派的孩子心中,都隱著難以排解、無處訴說的傷痕。
要不是機緣湊巧,加上馬老師的明眼慧心,這道傷痕會在小凡的心中停留多久?它又會給小凡的人生帶來怎樣的不同?
這是我們知道的,我們不知道的呢?有多少被知道並化解了,有多少知道但沒有或無法化解,又有多少不知道一輩子也不可能被化解?
在生命的深處,那些深深沉澱下來無法化解的傷痕,到底有多少?恐怕多得數不清。
這些傷痕在心靈深處持續發酵,會給生命,給人生,造成怎樣災難性的影響?
當我們說「這個孩子怎麼這樣」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個孩子的心靈深處,傷痕有多少?
每個成人,每個教育者當深思,什麼是生命,什麼是心靈,什麼是人性,什麼是教育。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每一個有分別的愛,註定都會給生命留下傷痕,哪怕只是輕輕一句話,簡單一個動作,隨便一個眼神,微小一個表情,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也許單個看,無關緊要,但是,日積月累,天長地久,今天幾道,明天幾道,隨著我們的孩子逐漸長大,心靈的創傷也在逐漸裂口、長大、成型,直至成為不可逆的心靈病症…而生命在成年後,要最終醫治和擺脫這個病症,要耗費多少努力,多少痛苦,多少煎熬,卻往往收效甚微…這樣的心靈帶給身邊最近的親人,往往也是痛苦、煎熬和傷害,除了無分別的愛,再無其他的路徑。但是,要消除它,首先得先看到它,得先意識到它的存在。問題在於,有幾個人,看到了這樣的後果?
我們要謝謝小凡和馬老師,他們以最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後果很可怕,真的很可怕!
我們真的認為人類的情緒情感很重要?我們真的認為健康很重要?我們真的認為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性教育很重要?我們真的敬畏生命、敬畏科學、敬畏因果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我們真正敬畏,真正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才是成功人士?
自然,大家各有各的標準,在這裡,只給出我的答案。
在我看來,有能力帶給家人寧靜、快樂、祥和的生命,オ是真正的成功人士:有能力建設寧靜、快樂、祥和家庭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不用說什麼朋友、同事、陌生人、動物、植物,僅僅是能給家庭帶來寧靜、快樂、祥和的生命,就是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土。
只是,有幾個人配得上這樣的標準?
到底什麼是教育,什麼是生活,什麼是人生,每個生命當深思
唯有高度尊重生命、高度尊重生命的情緒和情感的生命教育、心靈教育和人性教育,才能喚醒生命沉睡的確力量和智慧,才能養育出這樣全新一代的生命體。
所以,請儘量不要去做這樣的事:
1.忽略孩子的情緒情感。
2.急功近利逼孩子學這學那。
3.比孩子、拼孩子。
4.不信任孩子。
5.給孩子製造壓力
6.向孩子發洩情結
7.追求外在的行為和成績。
8.送到××寄宿學校。
9.送到×x高分名校。
......
即使上面的錯誤你都犯了,一個不落,你一樣值得尊重、理解、信任和愛。因為,我知道,這些年,你也很不容易。我們都很不容易!
是啊,要經受住無窮無盡的有分別的愛的洗禮,能容易嗎?
那麼,就讓我們,彼此包容,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