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各種因緣,走上了信佛之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最虔誠的。
有的人希望自己可以像佛一樣自在解脫,有的人希望佛祖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有人的希望佛祖給自己帶來好運氣。
願望是好的,也不能說不靈驗,可是主要靠的還是自己。古話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求佛拜佛,不一定不靈驗,但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努力。也就是說,有的人是可以靈驗的,而有的人不能靈驗。
這是為什麼呢?那就是修的方法不對,或者只是把佛教當成了心靈雞湯,或者只是信仰而已,要麼就是半信半疑敷衍了事。總之就是沒有正信。
佛度有緣人,佛不是創造者,如果是創造者,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苦難人生了。如果佛是創造者,就會把你創造的非常完美。如果佛是創造者,就不需要度眾生了。所以佛也有做不到的。但是不可以否認佛的能力。佛是一位善師,人生的試卷要靠自己去解答,遇到難題時,給予啟迪。這就是加持與庇佑。
禪宗主要修無相法門,不喜歡有相的,認為拜佛求加持庇護是不正確。這是個錯的認知。
依佛經而言,裡面記載了拜佛誦經的功德,還記載了佛菩薩的大願力。這些都是加持與庇佑。當然真正的禪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心心相印的,是完全靠自己,無須加持與庇護的,不用拜佛的。可是如今的禪宗,已經面目全非,只是虛頭罷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就沒有了敬畏之心,剩下的就是貢高我慢。如果自己靠不住了,就要找其它的辦法。如果是個好的禪宗門人,那麼慢慢就可以理解,佛是如何加持與庇護的了。
拜佛別把佛拜成了無所不能的主宰,拜佛別把佛當成了神。實際上,發心不同,拜的對相就不同。雖說表象上都是拜佛,可是有的人拜的是神,有的人拜的是泥像,有的人拜的才是佛。如果佛在心中,拜與不拜又有何妨。但不是那種口說在心中,心中卻無佛的人。
拜佛拜的是自己,拜的是誠心,之後與佛一念相應,從而達到佛菩薩加持護佑的效果。《金剛經》上面講的是無相,但是沒有說無相就無能了。無相就沒有能力了,是自己長劫中產生的線性思維,是自己習慣了這樣的邏輯。這也是無明產生的顛倒夢想。
如果壞事做盡,口中念佛,不知悔過,拜佛也是沒有用的,不是真正的信佛,只是個虛偽的人。這樣的人都認為佛與他一樣唯利是圖,以為佛也是可以打點收買的,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佛就是你自己,因為佛只護佑真正信佛之人,所以要與佛結善緣。
如果做到身正,口正,意正常悔過,再去求佛自然就會得到佛的加持與庇佑了。求佛就是在求自己的正心。
在因果面前誰都無能為力,但是有因不一定有果,心存善念,一切改變,相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