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寺廟拜佛,如何做才能夠得到佛菩薩加持?

2020-12-23 明月天心

我真正開始接觸佛教、了解佛法是在2016年10月份,距今一年多了。在這之前,我和大多數信眾一樣,對佛教的了解知之甚少,去寺廟拜佛也沒有什麼概念,只是一種迷信和盲從。別人給佛菩薩磕頭許願,我也只是照做而已。可能大多數信佛的人和我一樣,對出家僧人也存有偏見。覺得出家人都是倒黴催的,覺得人生失敗了、絕望了、活不下去了、厭世了,要逃離才出的家。

許是因緣具足,我開始接觸佛教,甚至走進寺院,體驗出家人的生活。真正接觸佛法之後,才知道自己原來對佛教的理解是多麼的無知和偏執。佛教文化是一種正信文化,而不是什麼悲情色彩,更不是一種迷信。然而許多人將佛教其視為迷信色彩嚴重的宗教,把佛菩薩當成了一種外在的神力、一種神秘的力量、一種幫助自己逃避苦難的助力,整日神神叨叨而迷失本性。這是對佛教嚴重的誤讀。

佛菩薩是開悟的人,而不是所謂意義上的神靈。何為開悟?就是開發出人自身本來就具有的智慧光明,不生煩惱,不生分別,而於一切時處皆得大自在。而人自身的智慧光明被煩惱障蔽,所以業障深厚,煩惱重重,招受苦報,無法解脫。佛法不是談玄說妙,而是生活實實在在的活法。出家人不是看不開,而正是看開了,想通了,放下了。出家不是逃避,而是更加積極、光明、樂觀、包容,懂得用佛法降伏自心,遠離貪著妄想、顛倒夢想。出家師父弘揚佛法、普渡眾生,是續佛慧命的使者,是世間極其尊貴的人,是眾生的導師。

那麼我們進寺廟拜佛,到底在拜什麼?我們敬畏佛菩薩,我們拜佛,不是在拜那一尊尊威嚴的佛像,而是在拜自己,在拜自己的內心。我們要內心清淨,對佛菩薩虔誠、心存恭敬。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佛菩薩在哪兒?不在寺廟裡,而在我們的心裡,心中有佛佛自在。很多人總想著到寺院裡給佛菩薩上香磕頭,佛菩薩就能保佑自己逢兇化吉,那是一種自以為是。不要臨時抱佛腳,也不要想著能跟佛菩薩做交易。

世間萬物皆有因有果。我們在佛菩薩面前發願,佛菩薩怎麼幫我們實現呢?其實,我們求菩薩保佑,求的是一個心安。要想實現願望,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自己修的福分。佛門裡講隨緣,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佛菩薩不會保佑一個整天好吃懶做、不懂得惜福、培福的人。福從哪裡來?行善積德。自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發心虔誠供養,積善積德,便會心安,心生歡喜,行事也會理直氣壯,這份底氣對達成期望也能助益三分,這是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典。

佛菩薩缺你的供養嗎?佛菩薩智慧福德圓滿具足,什麼都不缺。佛菩薩缺那個因學佛而解脫煩惱之心的人。佛菩薩慈悲、智慧、圓融、無礙,我們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每個人都具有佛性,人之所以煩惱,是因為缺乏智慧和慈悲。修福才能得福,如果你按照佛菩薩的意願去修行,學習佛菩薩的精神,做一個光明、善良、智慧、包容的人,自然佛光普照,得佛力加持。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佛法是心法,一切唯心造,切莫心外求法。要想生活活得順順噹噹,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學會修好一顆善心。存好心、做好事,懂得舍,方有得。該是你的福,你發心舍給需要的人,那麼屬於你的那份福會加倍得到償還,這是因果。懂得了因果,你的人生也會少些煩惱和無明。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不要妄想著自己能逃避因果報應,也不要妄想著能給佛菩薩走走後門,那都是妄想。拜佛,不在形式,貴在內心。總而言之,學佛,就是要學著出離煩惱,發菩提心,以佛眼看眾生,把修行路上遇到的所有違緣當成一種助緣,用來成就自己,我們要心存感恩。

佛教總勸世人要廣種福田,這塊「田」不在外面,而在每個人的心裡。想收穫什麼,就要在心田裡播種什麼,時時澆灌、呵護。心田裡蘊含著巨大的寶藏,能夠長養一切善根、福德、智慧。不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可以播種、耕耘、收穫,但如果忽略了它,或一不小心,種下不善的種子,那便會長滿「雜草」和「荊棘」。又是一年春來到,看到外面草木萌發的同時,別忘了時時觀照自己的心田裡長出了什麼。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得到佛菩薩最大的「加持」?
    祈求佛菩薩,佛菩薩一定回應,就如叩鐘,大叩大應,小叩小應,不叩無應。祈求的心越強烈,信心越至誠,得到的加持就越大。問題在於:我們真正與佛菩薩的心相應嗎?什麼叫做「加持」呢?被加持的不是外物,而是內心。當我們因為外在的因緣而啟發了內心的善良和智慧,就是得到了加持。加持,既要有佛菩薩之「加被」,又要有自己至誠之「受持」,才能感應道交,內因外緣缺一不可。猶如天上有月,地上有潔淨平靜的水,才能印現出明月來;若水混濁擾動,則月影難現。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
  • 去寺廟拜佛,如何燒香?如何投功德箱?
    佛教作為我國的主流宗教,全國幾乎各個地區都有寺廟。每逢初一十五就有十方的香客到寺廟燒香,燒香的人雖多,但是很少人真正懂得燒香的意義和方法。雖說心誠則靈,但是如果連最起碼的禮儀和常識都不知道,又何談「心誠」呢?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說一說去寺廟時應該如何燒香。
  • 大年初一要燒香,去寺廟有什麼注意事項,不要失禮冒犯了佛菩薩
    去寺廟前的注意事項1、去寺廟之前,不要吃葷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別人交談時口中有異味是對對方的不尊重,更何況是面對佛菩薩。2、進寺廟之前要提前沐浴,最起碼也要將手洗乾淨,特別是上過廁所之後。3、女香客在每月的特殊時期儘量不要進入寺廟。4、女香客在進寺廟時要注意著裝,以樸素大方為宜,不要穿著過於暴露,這是對佛菩薩的大不敬。
  • 學處|怎樣「許願」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薩加持?
    很多「信佛人」在生活中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或有所希求時,就會到寺院向佛菩薩「許願」,求佛菩薩加持庇佑,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如求財、求子、求姻緣、求事業、求平安、求健康長壽等等,不一而足。那麼「許願」以後,佛菩薩有沒有給我們加持呢?究竟如何「許願」,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呢?談到「許願」,其實與中國民間的多神信仰有關。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3種願望儘量不要許,容易犯忌
    現實中有不少人不遠千裡去往各大名寺古廟燒香禮佛,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庇佑,圓自己的夢願。那麼問題來了,佛陀真的就是那麼的靈驗嗎?是不是只要內心足夠的虔誠,給佛祖菩薩施以諸多供養,世人就會如願以償皆大歡喜呢?
  • 拜佛的人很多,會拜的很少。揭秘拜佛方法,獲得加持。
    求佛拜佛,不一定不靈驗,但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努力。也就是說,有的人是可以靈驗的,而有的人不能靈驗。這是為什麼呢?那就是修的方法不對,或者只是把佛教當成了心靈雞湯,或者只是信仰而已,要麼就是半信半疑敷衍了事。總之就是沒有正信。佛度有緣人,佛不是創造者,如果是創造者,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苦難人生了。
  • 去寺廟別光燒香拜佛,給佛菩薩供一盞燈吧,福報功德無量無邊!
    很多人去寺廟都只知道應該燒香拜佛,為自己和家人求得健康、財富和名望,殊不知,雖然燒香拜佛也有功德,但功德不會太大,因為都被利己的私慾所淹沒。如果能為佛菩薩供一盞燈,那福報和功德真是無量無邊的。很多人家裡沒有設立佛堂,沒辦法為佛菩薩供燈,可以去寺廟的供燈處,隨喜一些錢,請一盞燈,讓寺廟的僧眾代為供燈,或者親自供於佛前,這是非常殊勝的行為。供燈的功德不可思議!《佛說施燈功德經》中說:「彼施燈者所得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算數,唯有如來乃能了知。」
  • 佛教:求神拜佛真的有用嗎?醒醒吧,別再愚昧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論信不信佛,遇到寺廟,都會去拜一拜,希望能得到佛菩薩慈悲庇佑。那麼求神拜佛真的靈驗,真的有用嗎?很多人是非常迷惑的,若不解其中法義,只是一味地換取與佛菩薩的交易,那就無所謂功德,也沒有什麼利益。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東西,更不會因為你的物質供養而格外優待你。
  • 女性去寺廟拜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如果你是女性,去寺廟拜佛時,最好不要跟出家的師父走得太近,最好不要單獨交往,更不要進入僧人居住的寮房,那樣容易讓人產生誤會。女性去寺廟拜佛時,一定要穿著得體,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寺廟也有寺廟的規矩,我們去寺廟燒香千萬不要破壞了寺廟的規矩,寺廟是一個注重修行,清淨的場所,我們到了這樣的地方,千萬不要穿太鮮豔的衣服。穿得花裡胡哨的去寺廟拜佛,很容易讓人誤解你去寺廟不是為了拜佛,而是去逛街的。去寺廟拜佛最好不要穿短褲、短裙,不要穿太顯露你身材的服飾,哪怕你身材很好,也要儘量穿一些保守、樸素的衣服。
  •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
    佛菩薩都發過各種讓眾生離苦得樂的大願。佛教說—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不同人不同事求佛菩薩,結果各不相同。有的效果明顯,有的不明顯。到寺廟拜佛燒香是少不了的,燒香自古至今,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拜佛儀式。人們似乎覺得到寺院如果不燒香,就顯得自己誠意不夠,對佛菩薩不夠恭敬,甚至懷疑不燒香就無法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我們燒香不是佛菩薩要聞得,而是表法的。
  • 佛教:去寺廟燒香拜佛,不要迷信3點女性要注意4點,才是真正供佛
    佛教:去寺廟燒香拜佛,不要迷信3點女性要注意4點,才是真正供佛。很多人空閒時都有去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希望能保佑自己和家人,這樣做是無可厚非的。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會以不同的身份示現,利益眾生是佛菩薩的慈悲,可能當佛菩薩走了,我們才覺察到。
  • 「加持」過的平安符,很靈的,這「加持」二字如何正確理解?
    我們在電視劇肯定看到過,或者在現實生活裡,總是能看到或聽到身邊的朋友說類似這樣的話:「這個是寺廟裡的高僧專門加持過的平安符,聽說很靈的」,那個拿到平安符的人臉上顯得很高興。說到這裡,好像感覺「加持」就像是實施了魔法一樣,一旦「加持」完成,那平安符感覺就有了無上威力,戴上它就可以一帆風順,而戴平安符的人,卻不用做任何改變。
  • 寺廟高僧:女性去寺廟拜佛,這3點要注意,不然對佛不敬
    導語我們都知道在佛教看來,其實女性在拜佛的時候需要注意的點是要比男性多得多,並且女性到寺廟燒香拜佛往往也要比男性更頻繁。那麼如果你是學佛或者是經常去寺廟禮佛的女性,當你進入寺廟後一定要能夠牢記這幾點,千萬不要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做了忌諱的事情。
  • 「生理期去拜佛了,會倒黴嗎?」佛者:這幾條「常識」,看完就知
    因而,女性去寺廟禮佛拜佛的時候,無論是不是在經期都不容易招來不幸的事情。1、女性拜佛需要注意的事情儘管說佛家容許經期女性進到寺院拜佛和禮佛,可是也需要一個人發心禮佛。在女性的健康狀況容許的狀況中,禮佛前要將自身梳理整潔,就可以舒心的去寺院拜佛和上香了。針對女性經期是不是能進到寺廟拜佛上香這個問題,實際上經期是一個十分一切正常的生理現象,無論是在家裡的修行人還是遁入空門的僧尼,都難以避免這一生理問題。
  • 佛前拜佛時,一定得帶供品嗎?不帶會怎麼樣?看看寺廟僧人怎麼說
    導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拜佛的人都有到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有一部分人是奔著有求必應去求佛的。因為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佛菩薩是有求必應的,有求必應這點是真實不虛的,但是佛菩薩的的有求必應不等於是幫你滿足所有的願望。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佛教:這4種人不用拜佛,佛菩薩也會庇佑,看看有你嗎?
    要想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不是物質供養越多就越好,而是要用心,用清淨心、慈悲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以真心禮佛,即心是佛。拜佛不是為了求取神通,而是敬畏因果、放下傲慢。佛不是所謂的神靈,佛是覺悟的人,我們皈依佛,就是要發願學習佛的智慧與慈悲,成為像佛那樣福慧圓滿的覺者,究竟離苦得樂。
  • 燒香拜佛沒感應,記得說這兩個字,自然有感應
    經常有人到寺廟去拜佛,與其說是拜佛不如說是在求佛,很多是在求福,求財富、求長壽等等。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拜佛能改變自己的心態,能保佑家庭、生活、事業一帆風順。當然按佛教的說法,佛事門中有求必應,我們所求的福報的確可以得到,但是要明白一句話,深信因果,拜佛是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
  •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4條「禁忌」,說這兩個字,心想事成!
    在中國古代,人們都非常相信鬼神說,每當遇到點什麼事情或者是困難,他們都會選擇到寺廟裡燒香拜佛,祈求保佑。有這樣的現象出現,也是因為當時人們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的富足,科技也不是很發達,所以人們也希望能夠通過燒香拜佛,也得到神靈的保佑,幫助自己能夠逢兇化吉,消除磨難。拜佛成了人們的心理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