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黃屍」群體竟認為內地醫生不懂英語?這段採訪,很打臉!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1月3日,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對媒體說,由於香港的政治氣氛轉變(指實施了《香港國安法》),近年移民外國的港人越來越多,並指身邊認識的十位醫生裡,有高達八位都有移民打算。

蔡堅說雖然自己具備在加拿大及英國的執業資格,但目前暫時沒有離港移民的想法;不過,隨著香港情況「每況愈下」,不禁讓更多港人對前景「感到憂心」,他稱當香港的政治環境至「無法承受時」,不排除會離開這個地方。

他又「無中生有」了一個不願具名的年輕醫生,稱朋友圈子約有30至40名專科醫生,正考慮或已考取其他國家的執業資格,以便取得「移民入場券」,特別是有家室及子女的醫生。

這些忍受不了國安法實施後的醫生,最多人會選擇移民到英國,並在當地繼續執業;主要是因為當地醫療制度跟香港相若,而且領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時間較短。

看到這個香港醫學界「大佬級」「黃絲」出來吹風,暗示香港醫學界要用「移民」來抵制《香港國安法》,有理哥就想起之前一位友人給我發的一個吐槽。

一位香港網友在藍絲港人的話題裡發帖,稱他有一個「黃絲」同事,說香港已經有好多醫生及護士準備移民去外國,之後政府肯定會請內地醫生來香港,而內地醫生又不會英文,覺得好危險。這位「黃絲」叫他們以後看醫生要小心。

這位網友聽完沒有反駁,只是感嘆:「黃絲」思維已荼毒香港多年及井底之蛙何其多!

所謂內地醫生不懂英文早已經不是事實。內地醫生英文分分鐘好過香港醫生多多了。就算是不懂英文又如何?醫生只要懂醫人就得啦,也不見內地好多人看醫生有生命危險。全世界有好多醫生都英文不好啦,一樣可以做醫生醫人。井蛙之見真是膚淺無腦。

上圖是一名香港網友的回覆:大陸學生英文水平比香港學生不知高出幾萬倍,人家不會英文,神經病。電視,Utube(油管)都有得聽有得看啦。

現實中,內地三甲醫院的醫生大多具備非常好的英語水準,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英語已經佔到了面試五成的能力考核(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閱讀一下內地頂級醫院招聘的面試要求),沒有幾把刷子是不可能過的。

而老一輩的醫學專家,也多是英語了得。2020年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全程英語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鍾南山院士是1936年出生的,已經84歲了,這英語水平,棒棒的。

對於內地醫生不懂英語這個槽點,內地網民也熱烈討論:

「好歹內地的醫生哪個不是一路深造,你說英文不行?

不懂英文醫學都畢不了業(確實,內地英文不過怎麼拿學位)。

我都笑死,內地醫生不懂英文?內地大部分醫科大學專業課都是全英文授課的,臨床牙科等熱門專業一年分比一年高。我所在城市醫科大的5+3本碩連讀的專業分超2個著名985、211名校。」

也有內地醫科畢業生現身說法:我醫科大學畢業已經16年了,那時都已經要修專門的醫學英語,大學英語六級要必過,N多同學去歐美的醫院進修,香油人(對「黃絲」的謬稱)都不知道內地的醫科大學要求多高。

內地醫生要晉升職稱需要有科研文章,文章規定要刊載到國際專業刊物,不用英文寫,用中文寫?比如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醫生大多是博士,少數碩士,護士基本是本專科。試想,小學一年級就學英文,讀了二十幾年書,有的還出國搞科研,不會英文?開什麼國際玩笑呢?

在香港「黃絲」群體裡,會形成一種內地醫護不懂英語,又很想湧入香港的偏見,其實也是源自亂港頭目們多年的抹黑。

2020年7月份,香港暴發第三波疫情的時候,香港社會在討論向中央請求支援時,蔡堅就稱「香港醫生用英文寫病歷,用電腦開藥,內地醫護只會普通話不適合在港開展支援工作」,被網民指充滿傲漫與偏見。

後來國家核酸支援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蔡堅打臉:支援隊大部分都會粵語,都可以看英文報告。

而香港醫生群體中,最接受亂港理念的,就是年輕醫生,特別是剛工作幾年的。年初鬧罷工、要求對內地全面封關的黃醫護,大都是這個年齡段。

為什麼會是他們呢?

眾所周知,香港的醫科學生也是香港學生中的佼佼者。

2019年有香港高考之稱的中學文憑試(DSE)結果於7月10日揭曉:12名學生考獲7科5**狀元(5**是最高評分, 7科5**狀元即是指一次考試中有7科全取得最高分的高材生)。這12名狀元竟有10人想讀醫科!

再看回往年數據:

2014年,12名狀元有5人升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就讀;

2015年,11名狀元有超過2/3表示有意報讀醫科;

2016年,4名狀元有3名表示立志行醫;

2017年,6名狀元一致表示希望學醫;

2018年,9名狀元4個想學醫。

可以說成為醫生,是香港絕大多數學子的夢想。而經過高強度高淘汰的競爭後,成功成為醫科生甚至以後走上醫生崗位的,也一個個都是「天之驕子」,所以非常珍惜這份工作。

亂港團體這時候就找到機會了。他們多年通過在香港控制的各種大學組織、社會團體、醫學資源,有意引導醫科生形成錯誤認知:內地大量醫護很想進入香港,他們來了你們的工作就要被搶走,收入會大幅下降,整個學生生涯的努力,就白費了。

一張白紙的學生,很容易就被這些「權威」或者師長洗腦了。

為了讓自私披上道德的外衣,亂港者再編出這麼一套理論:內地醫護不懂英文,不會用電腦,如果讓他們來香港會降低香港醫療水平,導致市民健康水平下降。之前說的香港醫學會蔡堅,其實只是在重複他們說了幾萬遍的謊言。

謊話多說幾遍就會被人相信,醫科生在學校裡就被這種謊言洗腦,加上自身利益所在,久而久之就會極度排斥內地。

為了讓自己的「壟斷」行為合理化,這些被洗腦的醫生會將這種理論傳導給護士、病人,並妖魔化內地的一切,從而讓病人中的「黃絲」群體,也接受他們的理念。

其實和蔡堅一樣,整天把移民掛在嘴邊的「黃醫護」是最沒有本事的,他們知道自己在國外沒前途,又害怕在香港被炒,於是散布這些信息,就是為了綁架市民威脅政府,讓他們可以繼續搞事,又不會被炒。

其實,就怕這種幹啥啥不行的「黃絲」潛伏下來,繼續成為破壞香港社會的毒瘤。如果真如他們自己所說能投向歐美、移民外國,或許才是香港普通人之幸吧!

 

(原標題:港醫學會長:十個有八個醫生想移民?)來源:有理兒有面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港醫學會長:十個醫生八個想移民
    一位香港網友在藍絲港人的話題裡發帖,稱他有一個「黃絲」同事,說香港已經有好多醫生及護士準備移民去外國,之後政府肯定會請內地醫生來香港,而內地醫生又不會英文,覺得好危險。這位「黃絲」叫他們以後看醫生要小心。這位網友聽完沒有反駁,只是感嘆:「黃絲」思維已荼毒香港多年及井底之蛙何其多!所謂內地醫生不懂英文早已經不是事實。內地醫生英文分分鐘好過香港醫生多多了。
  • 江蘇省文科狀元選擇香港大學被錄取,是在「打臉」內地名校?
    就在大家興致勃勃的討論選擇國內的哪所名校更適合她的時候,這位狀元已經作出了選擇——香港大學。最新的消息,白湘菱已順利通過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的面試,校方已向其發放了錄取通知,這也正式宣告白同學已經被香港大學錄取。我們知道,香港大學是我國香港的一所國際化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亞洲最具名望的大學之一。其名聲不亞於國內的一些雙一流大學,因此她選擇這所大學也是不錯的。
  • 江蘇文科狀元選擇香港大學被錄取,網友:真是「打臉」內地名校
    我們知道,香港大學是我國香港的一所國際化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亞洲最具名望的大學之一。其名聲不亞於國內的一些雙一流大學,因此她選擇這所大學也是不錯的。然而這個消息出來以後,網友們就不淡定了,有人支持她選擇這所大學,也有人質疑她為什麼不選擇國內的雙一流大學,更有人說她選擇香港大學是對內地的清華北大等名校的一種諷刺、是打它們的臉。
  • 香港中學生評年度十大新聞,竟無一條關於內地
    香港公益慈善機構學友社本月4日公布2020年「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結果,「澳洲山火連燒多月」以近六成的得票率成為香港中學生最為關注的2020年新聞,持續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排名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這10則新聞中並沒有關於內地的。
  •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內地生是科大最孤立群體(圖)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內地生是科大最孤立群體(圖) 2008年06月05日 11:50 來源:南方都市報   內地生接連出事  眼下,正是臨近高考、港校在內地大舉招生的時期,阿文事件立刻在內地引起關泛關注。其實,自從去年以來,香港科大的內地生出事已經不止一次了。  2007年9月,湖南籍香港科大學子尹日強攜帶6萬元,在經深赴港上學路上失蹤,深港湘三地聯合尋找,15天後在深圳一家網吧找到尹,他因無法忍受求學壓力選擇逃避。
  • 香港高校內地招研承認英語六級
    東方網10月30日消息:香港高校即將啟動研究生招生。記者昨天從香港有關院校獲悉,到香港的高校讀研,學生只需自主申請即可,2008年的招生政策和計劃與2007年相比不會有太大變化,將繼續承認內地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成績。
  • 4個香港狀元中3個報考醫學,內地卻遭遇爆冷?
    若任職私家醫院及診所醫生,薪金可能更高。這麼有誘惑力的工資水平,難怪香港高考學霸們都要爭取到這一福利!在香港,醫生這個職業受人尊敬、收入較高並且工作穩定。而且,不是你想學,就可以報考醫學專業,願意去學的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港媒評價道,不論中外,醫學教育均被視為精英教育。所以,香港高考狀元們有了充分的優勢:高分,再報考醫學專業,佔據了一定的主導權。
  • 俠客島:我們採訪了一些離開香港的內地學生
    周的死訊尚未被確實的那兩日,港中大學生小路已有意識在校園中繞路迴避蒙面者,在學校中偶有和「情緒激動」的黑衣人擦肩,他總會下意識地握緊早已調成震動的手機——「就怕一個電話打進來,被聽出內地腔」。 而在此前相當一段長時間,小路曾傾向於認為,和理非和勇武者會始終涇渭分明。
  • 港校在內地褪色?香港八大院校內地生申請人數下降引發議論
    香港各大專院校近日陸續公布新一年錄取的內地生名單。據多個院校反應,今年接獲的內地生申請人數均較往年減少,不少內地高考狀元寧願放棄香港的獎學金,都要選擇留在內地升學。有分析認為,近年陸港矛盾升溫、內地院校國際化優勢日趨明顯,令香港大專院校在內地的光環開始褪色。據香港《大公報》19日報導,香港八大院校內地錄取工作陸續結束。
  • 「解局」我們採訪了一些離開香港的內地學生
    周的死訊尚未被確實的那兩日,港中大學生小路已有意識在校園中繞路迴避蒙面者,在學校中偶有和「情緒激動」的黑衣人擦肩,他總會下意識地握緊早已調成震動的手機——「就怕一個電話打進來,被聽出內地腔」。而在此前相當一段長時間,小路曾傾向於認為,和理非和勇武者會始終涇渭分明。
  • 香港大學面試 11名內地高考"狀元"被拒之門外
    香港大學教務長表示,該校不收錄對課外活動缺乏興趣的「書呆子」   多名申報香港大學的內地省市的高考「狀元」因面試不理想而沒被港大錄取。   今年香港大學可自行在內地收取本科生,17個省市共遞交多達4848份申請,比去年激增逾倍。經過面試,最後錄取250人。
  • 內地媒體香港專題採訪|河南豫劇有可能在香港戲曲中心上演
    T·PARK[源·區]裡的水療池大劇院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郭兵文圖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特舉辦「內地媒體香港專題採訪」活動,9月15日至9月21日,大河報記者受邀參加了為期一周的探訪
  • 高鐵開通香港段 神州兩地任縱橫
    本報記者 史家民攝   編號G5736的高鐵列車,9月23日早上7時從香港西九龍站首發。這列滿載579名旅客的「動感號」,是香港鐵路公司從內地定製的出口型高速動車組,列車在歡呼聲中緩緩駛出月臺,加速、飛馳,19分鐘後抵達終點站深圳北站。
  • 港媒:在示威活動中墜樓的香港科大學生周梓樂離世
    新聞多一點:11月4日發生的香港科大學生墜樓事件,為香港的街頭騷亂注入了新的「助燃劑」,在各種證據出來之前,有關墜樓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而「黃屍」們興奮地歡呼著,拿著「血饅頭」的手激動地顫抖著。但在警方及現場視頻抽絲剝繭地逼近真相之後,「黃屍」們選擇無視,甚至變本加厲釋放暴力。
  • 觀察:「港漂」受關注 內地學生搶了香港什麼?
    今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據香港大學公布的2013年內地招生數據顯示,今年申請港大的人數創新高達到1.2萬人。在錄取的303人中,有16位是全國各省市的高考狀元,這意味著香港本地學生要迎接內地生帶來的更大競爭。  到香港讀書,很多內地的家長和學生都衝著香港有些大學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的名次,而且花費比留洋便宜。
  • 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最終申請港大,內地多所985被"打臉"?網友:惋惜
    但顯然這是不現實的,已經定好的錄取規則,不能說改就改,那對別的學生也不公平。果不其然,清華北大浙大等名校陸續發布通知,表示根據招生規則,無法錄取白湘菱,並表示很遺憾。據介紹,白湘菱諮詢了很多學長學姐和老師,也了解了所能填報的幾所大學的專業情況,最終才做出了申請香港大學的決定。
  • 香港進內地招生高校增至12所 英語分數要求高
    對此,記者專門採訪了上海新東方「港澳高校面試班」負責人邱政政、2007年被香港大學錄取的上海學生任妍。        考查英語思維能力,小心「襲擊式」提問面試環節主要分為三個部分:自我介紹、小組討論、單獨提問。港校面試的「襲擊式」提問對學生來說很具有「殺傷力」,它不是像傳統面試的提問,每個都是相互獨立的,港校的面試採取在一個問題上深入地連續提問,學生必須連貫地用英語回答,這就更需要英語思維能力的深化。
  • 香港醫生待遇如何,為什麼這麼多人考香港醫生?
    試想,人人都立志當醫生,人人都想讀醫學專業,入學門檻自然特別高,競爭十分激烈。入學成功後,只意味著學醫之路的開始。到了高校,才是「練真經」。進入醫學院之後,學霸們要先埋頭苦讀6年。最後一年還要到醫院實習。實習一年後,才有機會獲聘為住院醫生。按照咱們內地的節奏,這7年幾乎都是奔著讀博去了。
  • 內地女性流行赴香港打宮頸癌疫苗
    上個月,杭州的周小姐在朋友的介紹和推薦下,趁著到深圳出差的機會,特意去香港的醫院注射了子宮頸癌疫苗(即HPV疫苗)。由於該疫苗共3針,需於6個月內分3次肌肉注射,也就意味著周小姐必須在接下來的半年中,為剩下的2針疫苗特意從杭州飛至香港注射。  據周小姐介紹,現在內地女性很流行到香港打這個疫苗,她的很多朋友都是慕名而去。HPV疫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