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對媒體說,由於香港的政治氣氛轉變(指實施了《香港國安法》),近年移民外國的港人越來越多,並指身邊認識的十位醫生裡,有高達八位都有移民打算。
蔡堅說雖然自己具備在加拿大及英國的執業資格,但目前暫時沒有離港移民的想法;不過,隨著香港情況「每況愈下」,不禁讓更多港人對前景「感到憂心」,他稱當香港的政治環境至「無法承受時」,不排除會離開這個地方。
他又「無中生有」了一個不願具名的年輕醫生,稱朋友圈子約有30至40名專科醫生,正考慮或已考取其他國家的執業資格,以便取得「移民入場券」,特別是有家室及子女的醫生。
這些忍受不了國安法實施後的醫生,最多人會選擇移民到英國,並在當地繼續執業;主要是因為當地醫療制度跟香港相若,而且領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時間較短。
看到這個香港醫學界「大佬級」「黃絲」出來吹風,暗示香港醫學界要用「移民」來抵制《香港國安法》,有理哥就想起之前一位友人給我發的一個吐槽。
一位香港網友在藍絲港人的話題裡發帖,稱他有一個「黃絲」同事,說香港已經有好多醫生及護士準備移民去外國,之後政府肯定會請內地醫生來香港,而內地醫生又不會英文,覺得好危險。這位「黃絲」叫他們以後看醫生要小心。
這位網友聽完沒有反駁,只是感嘆:「黃絲」思維已荼毒香港多年及井底之蛙何其多!
所謂內地醫生不懂英文早已經不是事實。內地醫生英文分分鐘好過香港醫生多多了。就算是不懂英文又如何?醫生只要懂醫人就得啦,也不見內地好多人看醫生有生命危險。全世界有好多醫生都英文不好啦,一樣可以做醫生醫人。井蛙之見真是膚淺無腦。
上圖是一名香港網友的回覆:大陸學生英文水平比香港學生不知高出幾萬倍,人家不會英文,神經病。電視,Utube(油管)都有得聽有得看啦。
現實中,內地三甲醫院的醫生大多具備非常好的英語水準,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英語已經佔到了面試五成的能力考核(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閱讀一下內地頂級醫院招聘的面試要求),沒有幾把刷子是不可能過的。
而老一輩的醫學專家,也多是英語了得。2020年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全程英語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鍾南山院士是1936年出生的,已經84歲了,這英語水平,棒棒的。
對於內地醫生不懂英語這個槽點,內地網民也熱烈討論:
「好歹內地的醫生哪個不是一路深造,你說英文不行?
不懂英文醫學都畢不了業(確實,內地英文不過怎麼拿學位)。
我都笑死,內地醫生不懂英文?內地大部分醫科大學專業課都是全英文授課的,臨床牙科等熱門專業一年分比一年高。我所在城市醫科大的5+3本碩連讀的專業分超2個著名985、211名校。」
也有內地醫科畢業生現身說法:我醫科大學畢業已經16年了,那時都已經要修專門的醫學英語,大學英語六級要必過,N多同學去歐美的醫院進修,香油人(對「黃絲」的謬稱)都不知道內地的醫科大學要求多高。
內地醫生要晉升職稱需要有科研文章,文章規定要刊載到國際專業刊物,不用英文寫,用中文寫?比如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醫生大多是博士,少數碩士,護士基本是本專科。試想,小學一年級就學英文,讀了二十幾年書,有的還出國搞科研,不會英文?開什麼國際玩笑呢?
在香港「黃絲」群體裡,會形成一種內地醫護不懂英語,又很想湧入香港的偏見,其實也是源自亂港頭目們多年的抹黑。
2020年7月份,香港暴發第三波疫情的時候,香港社會在討論向中央請求支援時,蔡堅就稱「香港醫生用英文寫病歷,用電腦開藥,內地醫護只會普通話不適合在港開展支援工作」,被網民指充滿傲漫與偏見。
後來國家核酸支援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蔡堅打臉:支援隊大部分都會粵語,都可以看英文報告。
而香港醫生群體中,最接受亂港理念的,就是年輕醫生,特別是剛工作幾年的。年初鬧罷工、要求對內地全面封關的黃醫護,大都是這個年齡段。
為什麼會是他們呢?
眾所周知,香港的醫科學生也是香港學生中的佼佼者。
2019年有香港高考之稱的中學文憑試(DSE)結果於7月10日揭曉:12名學生考獲7科5**狀元(5**是最高評分, 7科5**狀元即是指一次考試中有7科全取得最高分的高材生)。這12名狀元竟有10人想讀醫科!
再看回往年數據:
2014年,12名狀元有5人升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就讀;
2015年,11名狀元有超過2/3表示有意報讀醫科;
2016年,4名狀元有3名表示立志行醫;
2017年,6名狀元一致表示希望學醫;
2018年,9名狀元4個想學醫。
可以說成為醫生,是香港絕大多數學子的夢想。而經過高強度高淘汰的競爭後,成功成為醫科生甚至以後走上醫生崗位的,也一個個都是「天之驕子」,所以非常珍惜這份工作。
亂港團體這時候就找到機會了。他們多年通過在香港控制的各種大學組織、社會團體、醫學資源,有意引導醫科生形成錯誤認知:內地大量醫護很想進入香港,他們來了你們的工作就要被搶走,收入會大幅下降,整個學生生涯的努力,就白費了。
一張白紙的學生,很容易就被這些「權威」或者師長洗腦了。
為了讓自私披上道德的外衣,亂港者再編出這麼一套理論:內地醫護不懂英文,不會用電腦,如果讓他們來香港會降低香港醫療水平,導致市民健康水平下降。之前說的香港醫學會蔡堅,其實只是在重複他們說了幾萬遍的謊言。
謊話多說幾遍就會被人相信,醫科生在學校裡就被這種謊言洗腦,加上自身利益所在,久而久之就會極度排斥內地。
為了讓自己的「壟斷」行為合理化,這些被洗腦的醫生會將這種理論傳導給護士、病人,並妖魔化內地的一切,從而讓病人中的「黃絲」群體,也接受他們的理念。
其實和蔡堅一樣,整天把移民掛在嘴邊的「黃醫護」是最沒有本事的,他們知道自己在國外沒前途,又害怕在香港被炒,於是散布這些信息,就是為了綁架市民威脅政府,讓他們可以繼續搞事,又不會被炒。
其實,就怕這種幹啥啥不行的「黃絲」潛伏下來,繼續成為破壞香港社會的毒瘤。如果真如他們自己所說能投向歐美、移民外國,或許才是香港普通人之幸吧!
(原標題:港醫學會長:十個有八個醫生想移民?)來源:有理兒有面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