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李海勇在給學生上數學課。
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霄 通訊員 咼奕州
9月10日9時許,邵陽市北塔區陳家橋中學初中部182班,一位頭髮花白、身材瘦小的老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40多名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課。
這位老師名叫李海勇,今年42歲,是182班班主任兼數學老師。
幾年前,李海勇因病導致頭髮全白,身體羸弱,體重從原來的60公斤銳減到不足37公斤。但他依舊堅守三尺講臺,用粉筆書寫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被評為2019年度「敬業奉獻」湖南好人。
1998年大學畢業後,李海勇先後在北塔區偏僻的田莊村小學和雙樹村小學任教。2004年,因工作出色,李海勇被調進陳家橋中學。
課堂上,李海勇堅持粉筆板書,因為這樣能持久留下痕跡,給學生深刻印象。為了拉近師生關係,他經常利用下班時間或節假日家訪,與家長溝通交流,給出一些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建議。
在李海勇的辦公桌上,教案和導學案字跡工整,擺放整整齊齊。「我要讓學生們都知道,老師做『作業』也是嚴謹認真的。」李海勇說。
在李海勇的言傳身教下,他帶的班級一直是北塔區同類學校數學學科統考第一名。
細緻繁雜的工作需要付出相當大的精力,對身體亦是一種考驗。2012年春,李海勇開始持續腹痛腹瀉、食欲不振,日漸消瘦,最後住院確診為克羅恩病。這是一種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世界罕見,且需長期服藥,無法治癒。
即使病情嚴重,李海勇一心牽掛著學生,每次住院都儘量選在寒暑假。
2014年下學期,考慮到身體原因,李海勇暫時放下班主任工作,只擔任初三畢業班的數學教學。當年底,李海勇的身體再次出現狀況,必須住院治療。為了不耽誤課程,李海勇決定上午在醫院輸液,下午坐車趕回學校上課,上完課後再返回醫院。
就這樣,每天往返醫院、學校,李海勇順利送走了兩屆畢業班學生,沒有落下一節課。
「我其實很留戀班主任工作,和學生在一起的時候,充實又快樂。」2016年下學期,身體狀況有所改善後,李海勇申請重新擔任新一屆的初中班主任。
2017年7月底,李海勇住進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需要以腸內營養的方式持續治療3個月。為了不耽誤開學,8月底,在醫生的允許下,李海勇申請提前出院,帶著2個月的治療藥物回到學校,開始了邊上課、邊打點滴的教學生活。
當李海勇出現在學生面前時,孩子們都震驚了:李老師竟然變得又黑又瘦,頭髮花白!
「那段時間,李老師需要邊上課、邊打點滴,輸液瓶就掛在壁扇上。其他老師勸他休息,但他總是拒絕,我們都很敬佩他。」學生陳圓圓對記者說。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既然選擇當一名教師,生命就應該奉獻在講臺上。」站在教室窗前,看著學生們安靜地學習,李海勇輕聲說。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9月11日08版)
[責編:姚帥]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