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三尺講臺播種「愛」

2021-03-02 南昌大學

李剛,南昌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主講的《細胞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獲江西省優質、共享建設課程,曾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國家級優秀多媒體課件三等獎1項,省級高校優秀多媒體課件二等獎2項,省基礎理論研究一、二等獎1項以及江西省模範教師、省師德先進個人、省職工職業道德模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候選人提名、省三八紅旗手、寶鋼優秀教師,省女科聯先進個人、江西省教育系統先進女教職工,江西省高校優秀黨員等光榮稱號。

立德樹人是每一位教師的神聖使命。李剛教授並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卻憑藉堅守和付出,超越人生的苦難,在三尺講臺上取得累累碩果。38年前,她第一次走上講臺,始終堅守當年的信念,將教師職業道德的三種境界「規範」「良心」「享受」有機融合,向我們述說了一個個「愛」的故事。

無論是當年的青年教師、普通黨員,還是今天的教研室主任、支部書記、系副主任、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委員,工作中她總是自己先做,多做。她從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從辦公室打掃衛生到實驗室製作玻片,從編寫教材到多媒體課件製作,從基礎實驗到科研創新,她努力把每一件工作做好,在她的帶領下教研室也多次被評先進集體和優秀黨支部,2014年獲江西省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她毫無保留地將自己長期積累的經驗、創造摸索的方法傳給青年教師,甚至工作到深夜還與他們交流,由她指導的青年教師參加江西省青年教師授課比賽3人獲一等獎、3人獲二等獎、1人獲三等獎,微課獲全國微課比賽二、三等獎和設計大獎,多媒體課件獲國家級優秀多媒體課件三等獎。

2000年,她主持參加藥學系的《藥用植物學》《生藥學》兩門學科的系統籌建,籌建工作繁瑣而複雜,尤其是採集標本非常艱辛。她常常帶領年輕老師,背上設備,鑽入叢林,跋山涉水到沒有人煙的艱苦地方採集稀有標本,每天忙碌的採集完成後,其它老師都累得早已入睡,她還在油燈下仔細整理一天的成果。她從不為名利而默默工作,用紮實的工作和出色的成績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她不僅將高質量的專業科學知識奉獻給學生,更注重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的「人格教育」。無論是論文,課題的署名,還是經濟報酬的分配,她總是先人後己,以自己廉潔從教,淡泊名利,甘當「紅燭」的形象呈現於同事與同學面前,樹立起高風亮節的人民教師形象。

在科研教學問題上一絲不苟,她從不馬虎,先後主持和參加了國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衛生部、省教育廳、省衛生廳各級科研課題,其中參與的衛生部課題《海馬突觸超微系列研究》《大腦皮質內樹突和側棘間的自身接觸》分別獲江西省教學成果基礎理論一等獎和三等獎。

課堂教學上,她以廣博的專業知識和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以及滿腔熱忱的態度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同事們的稱讚,並十分注意教學手段的改進,較早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製作了教學軟體《醫學細胞生物學》《醫學遺傳學》,榮獲江西省首屆高校多媒體課件二等獎、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西省第二屆高校多媒體課件二等獎、並在全國四十多所醫學院校推廣使用。

李剛是一位視事業如生命的師者,一刻不曾離開自己深愛的崗位,哪怕身受癌症折磨。為了教學選擇假期手術,治病期間體重從原來的120斤猛降至75斤,白血球降到1千,血色素降到3克,但她以超人的毅力與病魔鬥爭,即便化療期間也堅守在教學崗位,她積極、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深深感動了周圍的人。

同事們都說她像一個鐵人,履行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崇高職責,不讓生活中的情緒影響到工作。那年的中秋節之夜,她母親由於突發心臟病去世,事發突然失去母親的巨大打擊讓她悲痛萬分,在通宵忙碌後,第二天一早她忍住悲痛,一如既往走向講臺;父親由於腦梗癱瘓,她晚上要到醫院伺候父親,白天下班後還要做飯餵飯,沒耽誤一點工作。

李剛是高等教育戰線上的一名普通教師,但她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卻表現出優秀的精神境界,她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默默地奉獻出她的青春、心血和健康,李剛就是這樣一個有著看似陽剛的姓名,卻是一個剛柔相濟、敬業奉獻的女教師。

來源 | 基礎醫學院

視頻 |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電視臺

編輯 | 梁升露、王彤彤、左子涵

責編 | 杜明琳

審核 | 饒勇、孔愛民、甘雨

相關焦點

  • 【先進工作者】陳淑麗:三尺講臺上的播種者
    作為班主任教師,陳淑麗崇尚愛的教育,以「關愛之心、奉獻之心、平等之心、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勤奮、務實、上進的她,將一如既往的在三尺講臺上傾灑熱情,播下希望的種子。同期聲:碭山中學教師  陳淑麗:能被評為宿州市先進工作者,我內心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倍感壓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和同事們再接再厲,手握一支粉筆,腳踏三尺講臺,心懷滿腔熱情,培育桃李萬千,共譜碭中輝煌。
  • 三尺講臺,萬丈青春
    有人說要把青春的汗水澆灌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的隊員作為師範院校的合格本科生,將自己的青春奉獻於三尺講臺,講臺僅有三尺,但這三尺講臺上,承載了這些隊員們滿滿的青春,承載著這些老師們曾經夢寐以求的願望,承載著一屆又一屆的師生情。
  • 三尺講臺,師生情深
    沒有教學經驗只有對學生的熱愛教學是一種歷練在學習中下功夫在課堂上練教法三尺講臺》編成了劇學生登上三尺講臺表演得活靈活現這次聽課得到了全校的好評學生特別喜歡上臺表演 《皇帝的新裝》出演了一場又一場榮獲全市嘉獎 學生歡欣鼓舞三尺講臺讓我看清學生的容顏
  • 三尺講臺,一生情懷
    優秀教師 婁亞磊 —— 我認為,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付出總有收穫,因教學成績優異,婁亞磊多次在全縣評比中名列前茅,曾獲「新鄉市骨幹教師」、「新鄉市教學先進個人」、「縣優秀教師」、「縣模範班主任」、「縣文明教師」、「縣師德先進個人」、「縣教學標兵」、「縣教壇新秀」等各類榮譽。
  • 三尺講臺演繹美麗人生
    三尺講臺演繹美麗人生從教24年,她勤奮努力、孜孜以求,以旺盛的熱情、聰慧的睿智在三尺講臺盡展才華,演繹美麗人生,用樸實的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奉獻與堅守。「我要做學生最愛的老師!」這是一種無言的承諾。剛走上講臺的第二年,她班一名叫小志的學生,母親智障,父親在一次車禍中身亡,與爺爺、奶奶一同生活。因為缺少雙親的關愛,其行為離群,經常遲到、曠課,常因一點小事就向同學大打出手。看到這一切,她沒有因為小志違犯紀律而訓斥他,挖苦他,而是以母親般關愛他。得到了溫暖的小志性格開朗活潑起來,能嚴格要求自己了,學習也努力了。
  • 淮濱龔瑞麗:三尺講臺譜新曲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長江 符浩 郝昱瑋)教壇春秋,她書寫了教書育人的喜怒哀樂;講臺歲月,浸透了她不懈的追求和摯愛。站在三尺講臺,她始終懷著一顆愛心,一直根植於教學中......她就是教育戰線最美耕耘者、播種者——淮濱縣實驗小學五年級(14)班班主任——龔瑞麗。
  • 羅信梅:用愛逐夢三尺講臺
    現如今,她實現這個願望已經六年了,對於教育事業,她始終充滿熱情,用愛教育,用情溝通,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教書育人的初心。這是羅信梅踏上三尺講臺後,一直追尋的夢想。在教師這個平凡而又神聖的崗位上,她揮灑了六年的青春,收穫了快樂,也收穫了肯定,陪伴學生成長,她成為了幸福的追夢人。
  • 辛勤耕耘三尺講臺 唯願成就莘莘學子
    為了向耕耘在三尺講臺的老師們致敬,記者採訪了幾位老師:培華教師張偉:積極踐行應用型課程改革理論,現身說法,不斷探索課堂改革新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培華教師潘迎麗:把獲得感、幸福感帶到課堂,帶給學生,與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馳騁遨遊,共同成長,培養正確的思想品德修養。小小身軀,大大能量,滿滿的幸福感。
  • 三尺講臺桃李芬芳 三十一年用愛育人
    初見王華老師,短短的頭髮,慈愛的臉龐,謙和的笑容,這個有著31年教齡的老教師,把最美好的時光都留在了三尺講臺,辛勤耕耘,育得桃李滿天下。2011年王老師接手了上一屆別人口中的「差班」,初次接手時,班級裡不聽課,不寫作業,做小動作的學生較多,王老師看到孩子們不愛聽課就改變授課方式,不寫作業就放學叫到辦公室看著孩子們把作業做完,靠著這份對孩子們的耐心和認真,這個所謂的「差班」一躍成為了全年級成績數一數二的「好班」,孩子們的學習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對於孩子們來說王老師讓他們重新收穫了學習的熱情和習慣,真正是受用一生。
  •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我81年7月參加工作,到如今已30年了。人們常說,教學30年,桃李滿天下。我雖然當了30年的教師,卻難說桃李滿天下。從此,十四中就是我的家,我愛我家,無怨無悔。作為一個教師,活動的主要空間是學校,而三尺講臺就是教師揮灑汗水,展示才華,傳播知識的平臺。鳥兒離開了天空,就無法飛翔;教師離開了講臺,就像老黃牛 掉進了井裡,有力使不上。自從08年秋期,我離開了站了27年的講臺,我的心裡時時眷戀著那看似平常又平常三尺講臺。教師對三尺講臺的眷戀,就像戰士對戰 場的眷戀一樣。
  • 耕耘三尺講臺 當好學生築夢
    耕耘三尺講臺當好學生築夢人  兩名「省優秀教師」講述與鄉村教育的不解之緣泉州13萬多名教師,默默耕耘三尺講臺,他們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認真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築夢人。他們中有的紮根鄉村,數年如一日;有的主動請纓援藏援疆支教……他們猶如蠟燭,無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今日起,海峽都市報將聯合泉州市教育局推出「我身邊的老師」系列策劃報導,向廣大讀者展示泉州這群最可愛的人。
  •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
    三尺講臺育桃李有人說,教書育人是一場暗戀,費盡心思地去愛一群人,結果卻只感動了自己。有人說,教書育人是一場苦戀,真心實意地愛那群人,他們卻總會離你而去。可即便如此,依然有那麼一群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著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任世界喧囂,任年華蒼老,依舊放飛出了一個個年輕的夢想。他們,就是我們的老師恩師。
  • 「博白名師」黃小蘭:堅守教育初心,愛灑三尺講臺
    ▌「博白名師」黃小蘭:堅守教育初心 愛灑三尺講臺她是一名小學教師,從事語文教學工作20年。沒有驚人的業績,只有平凡的瑣事;沒有顯赫的榮耀,只有默默的奉獻。她就是博白鎮第一小學教師——黃小蘭。從教20年來,黃小蘭始終踐行為人之道、從師之道,堅守三尺講臺,辛勤耕耘,
  • 周笛:傳承工匠精神,綻放「三尺講臺」
    郫都一中高級教師周笛是一名音樂教育的執著追求者,也是在三尺講臺上堅守了二十二個春秋的普通黨員。「我總鞭策自己要保持對專業的執著,不斷順應時代的需求,提高教學水平,才能無愧於教師的稱號。」周笛把爭做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老師當作自己的目標和信念。
  • 愛的心靈超越三尺講臺
    愛的心靈超越三尺講臺 ——記全國高校教學名師、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於洪珍教授   2006年3月31日下午,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於洪珍教授拖著一條剛動過手術還不能動彈的腿
  • 最美教師黎明霞 三尺講臺書寫新篇章
    在昭平縣第二小學,有這麼一個人,在教育的天地裡默默付出,三十四年來,演繹著自己的人生舞臺;在三尺講臺上昭平二小副校長 黎明霞 到今天,我在這個三尺講臺上已經站了整整三十四年了,記得我剛剛到學校的時候,只是牢牢的記住了一句老師的囑託:要做一個好老師! 那時的我樸素的覺得,做一個好老師,那就要愛學生、愛學校。
  • 以愛之名,耕耘三尺講臺
    教育是一種愛和守候。在柯橋大地上,廣大教師數十年如一日躬耕講壇,滋蘭樹蕙,用熱血和芳華培養了一批批青春學子,用奉獻和敬業書寫了一頁頁動人華章。  無論是奮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線教師,守護在特殊孩童身邊的辛勤園丁,還是初心不忘的教壇新秀……他們聚沙成塔,潤礫成珠,用青春、智慧、汗水和堅守,編織著孩子們絢麗多彩的夢。  今天是教師節,師愛無痕。
  • 王江玉:讓生命融入三尺講臺,讓教學綻放光彩
    2000年,懷著對教師職業的熱愛,王江玉踏上了嚮往已久的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從教20年來,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經驗的她一直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九襄鎮小學教育集團第一小學教師 王江玉作為一名老師,也作為一名曾經與病魔抗爭過的人,我深刻體會到了留守兒童愛的缺失和對愛的渴望,所以我參加了一些公益活動,想用自己一點點微薄的力量去溫暖他們,讓他們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
  • 三尺講臺守初心——記湯坑中學優秀教師張瑞君
    她熱愛自己的工作,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站在神聖的講臺上,她不曾忘記自己的誓言,不曾動搖過這顆育人的拳拳之心。憑著這種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永遠保持著一種敬業精神。用全部的愛呵護著每一顆幼小的心靈。播種陽光,收穫了春天。
  • 讓三尺講臺更溫暖
    「三尺講臺系國運。」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加凸顯。教育是什麼樣子,明天就是什麼樣子。一個崇德尚學的民族,總是把崇高的位置留給教師。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僅有「春蠶」精神的倡導還遠不夠。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尊師重教作為重要政治責任,不斷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