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心靈超越三尺講臺

2020-12-12 中國教育新聞網

愛的心靈超越三尺講臺

 

——記全國高校教學名師、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於洪珍教授 

  2006年3月31日下午,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於洪珍教授拖著一條剛動過手術還不能動彈的腿,半倚在沙發上為即將畢業的博士生高莉作論文預答辯前的最後一次指導。有誰知道,這時距她出院才幾個小時!

  病痛中的於洪珍已是68歲高齡,就在醫院的病床上,她仍然堅持抽空修改學生的畢業論文,住院20多天,她硬是把高莉近20萬字的論文修改了兩遍。

  4月1日上午,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特地把博士生預答辯會搬到於洪珍家中進行。博士生高莉在答辯結束後向於洪珍深深地鞠了一躬,深情地說:「於老師的精神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激勵,這將會影響我的一生……」

  眷愛講臺 教書育人

  從教46年來,於洪珍一直奮戰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多年來,她先後大膽地對「高頻電路」、「多媒體通信」、「通信電子電路」等20多門前沿課程進行研究、探討,並將自己的學科知識和學術造詣傳授給學生。僅「通信電子電路」一門課程,24年中她就為6個專業70個班的3000多名學生講解過。

  基於幾十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於洪珍總結歸納了「十大啟發式創新性教學法」,包括聯想式啟發、討論式啟發、實踐性啟發、多媒體教學啟發等。她上課時經常準備幾套方案,根據學生的聽課情況和表現隨時變化。她有一個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學生上課參與的情況,最後會對每位同學的意見作出小結。

  在課堂教學之外,於洪珍還積極為本科生開設「第二課堂」,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從科研項目中切下一小塊,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動手能力」。信息學院1996級學生王志敏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就參加了於洪珍的「第二課堂」,畢業後他籤約華為公司,在這個博士、碩士雲集的中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裡,作為本科生的他,工作第一年就以突出的研發業績被評為華為公司的優秀職工。

  2003年教師節,被評為全國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的於洪珍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親切接見。這一年她65歲,留任教學崗位的她,除了帶博士生、碩士生外,繼續堅持本科教學,並悉心指導青年教師。

  矢志科研 身先士卒

  「要想在講臺上講好課,一定要參加科研工作,不斷地開拓視野。」於洪珍說。多年來,她不顧體弱多病,主動承擔一大批國家級、省部級重要科研項目,足跡幾乎遍布全國所有的煤礦企業。

  1990年,在主持設計河南平頂山煤礦信集閉系統時,身為總指揮的於洪珍與技術人員在平煤一礦施工現場,連續3個月天天下礦井,春節都沒回家。除夕之夜,在井下300米深處採掘工作面,年過半百的於洪珍仍和課題組的同志一起,進行控制電機車的測試工作。春節期間,為了有效緩解工人盤電纜線的勞動強度,她與工人一起,幾百根電纜線一根一根地測量,最後測試顯示,一個線頭都沒出問題。截至目前,該系統已安全運行了17年。

  多年來,每逢暑假和寒假,於洪珍都帶領自己的博士生和碩士生搞科研,在煤礦現場論證、調試,使在一線的領導和工人深受感動和鼓舞。1999年寒假結束前夕,於洪珍教授去天津審核工程方案,因過度疲勞途中暈倒在地,門牙磕落,流血不止,醫院急救時縫了13針。為了不耽誤學生到煤礦實習,於洪珍帶著傷奔赴礦山照常帶學生下井,學生們非常感動,也深受教育。

  「歲老根彌壯,科興業更精」。在於洪珍主持的10個省、部級科研項目中,有4項成果獲部級二等獎,4項成果獲省、部級三等獎,1項成果獲國家專利。自1990年以來,她發表學術論文69篇,其中有17篇論文被EI、ISTP檢索收錄。在學科建設上,她非常注重學術梯隊建設,課題組的成員中既有20多歲的講師,也有40多歲的教授。

  呵護學子 甘為人梯

  「做人比做學問更重要,只有德才兼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這是於洪珍對學生經常說的一句話,更是她做人的宗旨。人們不僅敬佩於洪珍教學水平精湛、科研水平卓越,更敬佩她對學生的關愛、她的人格對學生所起的深遠影響和她對科研的執著、對事業的忠誠。

 

  有一次,於洪珍給本科生上實驗課,由於學院實驗室器材有限,班級同學分為兩大組,第一大組下午做完回去吃飯,第二大組晚上接著做。於洪珍10個小時連軸轉,一直耐心地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到給最後一個學生講解完疑點時,時鐘已經指向了晚上的22:12分了,這時於洪珍才突然覺得全身酸痛、飢腸轆轆。

 

  作為國家重點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帶頭人之一,於洪珍的科研項目很多,經常出差,卻從沒因此耽誤過一次課,甚至從未調過一次課。很多學生都不會忘記2002年冬天的那個早晨,當於洪珍走進教室時,瞬間爆發出的掌聲和掌聲中那無聲無息的淚水。因公出差的於洪珍,經過一夜的路途顛簸後尚未能到家中給自己倒杯熱茶,就抱著書本資料趕到課堂上課,寒冷的天氣不曾減弱她滿懷的熱情,一路的疲憊不曾淹沒她眼角溫暖依舊的笑容。

  優秀的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能手,更應該是學生人生徵途上的指路燈。那還是幾年前,自動化系97級的小趙因成績差而留級,情緒很低落。於洪珍專門約他到家裡談心,幫他擺脫心理障礙,談話整整持續了3個小時。末了,於洪珍說,明天的課我會讓你重點發言,你回去多看看資料,做好準備。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小趙由於準備充分,精彩的發言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從此,他走出了自卑的陰影,信心倍增。

  信息系98級一名學生畢業前夕父親突然去世,家境困難的他難以安心作好畢業設計。於洪珍知道後,不僅耐心安慰、鼓勵他好好學習,還給了他500元錢讓他先回家看望。還有一名學生,考上了研究生卻沒有錢上,學校的貸款也到期了,正當他為此絞盡腦汁時,於洪珍拿出800元給他,還幫助他申請保留了一年的研究生資格。這名學生利用這一年時間到上海打工,掙錢償還了貸款,繼續完成了學業……

  在回顧自己人生經歷的風雨坎坷時,於洪珍淡然地說:「我始終不感到委屈。」1994年,風雨相伴多年的愛人突發腦溢血病逝,於洪珍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然而,她還是堅強地挺了過來,繼續勇敢、樂觀地面對人生。

 

  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羅承選對記者說,於洪珍教授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身教重於言教的活的教科書,是影響學生一生的強大精神力量。

 

  (本報記者 晏仲超 趙建春 通訊員 章毛平 方躍平)

 

  《中國教育報》2006年9月17日第1版



相關焦點

  • 三尺講臺,師生情深
    沒有教學經驗只有對學生的熱愛教學是一種歷練在學習中下功夫在課堂上練教法三尺講臺》編成了劇學生登上三尺講臺表演得活靈活現這次聽課得到了全校的好評學生特別喜歡上臺表演 《皇帝的新裝》出演了一場又一場榮獲全市嘉獎 學生歡欣鼓舞三尺講臺讓我看清學生的容顏
  • 三尺講臺,萬丈青春
    有人說要把青春的汗水澆灌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的隊員作為師範院校的合格本科生,將自己的青春奉獻於三尺講臺,講臺僅有三尺,但這三尺講臺上,承載了這些隊員們滿滿的青春,承載著這些老師們曾經夢寐以求的願望,承載著一屆又一屆的師生情。
  • 李剛:三尺講臺播種「愛」
    李剛教授並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卻憑藉堅守和付出,超越人生的苦難,在三尺講臺上取得累累碩果。38年前,她第一次走上講臺,始終堅守當年的信念,將教師職業道德的三種境界「規範」「良心」「享受」有機融合,向我們述說了一個個「愛」的故事。
  •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
    三尺講臺育桃李著名的教育家巴特爾說: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的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老師是園丁,為祖國山川添秀色;老師如春雨,潤育桃李,神州大地盡芳菲。可即便如此,依然有那麼一群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著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任世界喧囂,任年華蒼老,依舊放飛出了一個個年輕的夢想。他們,就是我們的老師恩師。
  •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我81年7月參加工作,到如今已30年了。人們常說,教學30年,桃李滿天下。我雖然當了30年的教師,卻難說桃李滿天下。從此,十四中就是我的家,我愛我家,無怨無悔。作為一個教師,活動的主要空間是學校,而三尺講臺就是教師揮灑汗水,展示才華,傳播知識的平臺。鳥兒離開了天空,就無法飛翔;教師離開了講臺,就像老黃牛 掉進了井裡,有力使不上。自從08年秋期,我離開了站了27年的講臺,我的心裡時時眷戀著那看似平常又平常三尺講臺。教師對三尺講臺的眷戀,就像戰士對戰 場的眷戀一樣。
  • 羅信梅:用愛逐夢三尺講臺
    現如今,她實現這個願望已經六年了,對於教育事業,她始終充滿熱情,用愛教育,用情溝通,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教書育人的初心。這是羅信梅踏上三尺講臺後,一直追尋的夢想。在教師這個平凡而又神聖的崗位上,她揮灑了六年的青春,收穫了快樂,也收穫了肯定,陪伴學生成長,她成為了幸福的追夢人。
  •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記棗莊39中和雅教師隋炳麗
    和雅教師隋炳麗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隋炳麗,漢族,本科,畢業至今工作14年,現任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擔任八年級6班班主任,中學二級教師。有一群人年復一年,耕耘於三尺講臺,用智慧詮釋責任,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等待中堅持,只為滿園花開,他們就是教師。14年前,少不更事的隋炳麗背井離鄉來到了臺兒莊,有幸成為一名教師。14年的教學生涯中,隋炳麗感受了辛酸和疲憊,也收穫了成績和欣慰。
  • 謝春霞:愛生如子,三尺講臺綻放光彩
    教師節快樂三尺講臺上,她用高尚的師德和人格魅力塑造了一屆又一屆學生,十九年的一線教學生涯中,她始終盡職盡責、愛生如子,默默地為漢源教育事業無私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她就是七一中學教師——謝春霞。七一中學初一(10)班學生 張林菲謝老師對我們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她還特地到家裡去看我,病好了以後,她也給我補習落下的課程,她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我們都很愛她。在課堂上謝春霞老師是學生們的好老師,在課堂外她是學生們的好朋友。
  • 淮濱龔瑞麗:三尺講臺譜新曲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長江 符浩 郝昱瑋)教壇春秋,她書寫了教書育人的喜怒哀樂;講臺歲月,浸透了她不懈的追求和摯愛。站在三尺講臺,她始終懷著一顆愛心,一直根植於教學中......她就是教育戰線最美耕耘者、播種者——淮濱縣實驗小學五年級(14)班班主任——龔瑞麗。
  • 三尺講臺桃李芬芳 三十一年用愛育人
    初見王華老師,短短的頭髮,慈愛的臉龐,謙和的笑容,這個有著31年教齡的老教師,把最美好的時光都留在了三尺講臺,辛勤耕耘,育得桃李滿天下。2011年王老師接手了上一屆別人口中的「差班」,初次接手時,班級裡不聽課,不寫作業,做小動作的學生較多,王老師看到孩子們不愛聽課就改變授課方式,不寫作業就放學叫到辦公室看著孩子們把作業做完,靠著這份對孩子們的耐心和認真,這個所謂的「差班」一躍成為了全年級成績數一數二的「好班」,孩子們的學習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對於孩子們來說王老師讓他們重新收穫了學習的熱情和習慣,真正是受用一生。
  • 三尺講臺演繹美麗人生
    三尺講臺演繹美麗人生從教24年,她勤奮努力、孜孜以求,以旺盛的熱情、聰慧的睿智在三尺講臺盡展才華,演繹美麗人生,用樸實的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奉獻與堅守。「我要做學生最愛的老師!」這是一種無言的承諾。剛走上講臺的第二年,她班一名叫小志的學生,母親智障,父親在一次車禍中身亡,與爺爺、奶奶一同生活。因為缺少雙親的關愛,其行為離群,經常遲到、曠課,常因一點小事就向同學大打出手。看到這一切,她沒有因為小志違犯紀律而訓斥他,挖苦他,而是以母親般關愛他。得到了溫暖的小志性格開朗活潑起來,能嚴格要求自己了,學習也努力了。
  • 王雙雙:一支粉筆勤耕耘,三尺講臺育桃李
    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堅守三尺講臺;他們育人以德,言傳身教,耕耘教壇樹載;他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桃李滿天下……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各學校推出《師說》系列策劃。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藝霏東營報導王雙雙,東營市實驗中學一級教師,24年前,她成為了一名英語教師,24年來,她始終堅守著一腔熱誠一腔愛,在自己的崗位上奉獻著青春與汗水,用愛點亮了了學生前進的道路。一支粉筆勤耕耘,三尺講臺育桃李。
  • 耕耘三尺講臺 當好學生築夢
    耕耘三尺講臺當好學生築夢人  兩名「省優秀教師」講述與鄉村教育的不解之緣泉州13萬多名教師,默默耕耘三尺講臺,他們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認真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築夢人。他們中有的紮根鄉村,數年如一日;有的主動請纓援藏援疆支教……他們猶如蠟燭,無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今日起,海峽都市報將聯合泉州市教育局推出「我身邊的老師」系列策劃報導,向廣大讀者展示泉州這群最可愛的人。
  • 師說⑫|王雙雙:一支粉筆勤耕耘,三尺講臺育桃李
    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堅守三尺講臺;他們育人以德,言傳身教,耕耘教壇樹載;他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桃李滿天下……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各學校推出《師說》系列策劃。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藝霏東營報導王雙雙,東營市實驗中學一級教師,24年前,她成為了一名英語教師,24年來,她始終堅守著一腔熱誠一腔愛,在自己的崗位上奉獻著青春與汗水,用愛點亮了了學生前進的道路。一支粉筆勤耕耘,三尺講臺育桃李。
  • 田文建:三尺講臺言傳身教 兩尺教鞭桃李芬芳
    他用平凡的智慧,啟發學生的思維;他用深入淺出地演算,帶領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給學生一桿生活的尺去丈量人生在講臺上開班會的就是侯馬五中七年級作為一名從教21年的老師,田文建總會敞開心扉與學生們交流,從關心生活小事入手,無時無刻、無微不至,初一新生入學軍訓,田文建和他們一起跑步,一起訓練,為他們整理衣帽,收拾儀表,言傳身教中傳遞教師深沉的愛,
  •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 他們堅守一生
    翟梅豔    何珊玲    林達強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們紮根基層數十載,在三尺講臺上孕育遍地桃李,心無旁騖直至白頭;他們是手持明燈的「引路人」,用愛與堅守為孩子撥開迷霧、指引方向;他們擇一事而終一生,年近八旬卻依然在發光發熱,儘自己所能多輔導一名學生,詮釋了「人民教師」的深刻含義……2020年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連日來,記者採訪了我市老、中、青三代基層教師,聆聽他們因教育結緣的溫情故事。
  • 9.10送給老師的話:三尺講臺授真知,九月桃李念師恩!
    3、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桃李芳天下!祝老師們教師節快樂。4、您不是演員,卻吸引著學生饑渴的目光;您不是歌手,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你不是雕塑家,卻琢出了人類的靈魂。祝老師們 教師節快樂!
  • 三尺講臺,一生情懷
    優秀教師 婁亞磊 —— 我認為,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付出總有收穫,因教學成績優異,婁亞磊多次在全縣評比中名列前茅,曾獲「新鄉市骨幹教師」、「新鄉市教學先進個人」、「縣優秀教師」、「縣模範班主任」、「縣文明教師」、「縣師德先進個人」、「縣教學標兵」、「縣教壇新秀」等各類榮譽。
  • 「博白名師」黃小蘭:堅守教育初心,愛灑三尺講臺
    ▌「博白名師」黃小蘭:堅守教育初心 愛灑三尺講臺她是一名小學教師,從事語文教學工作20年。沒有驚人的業績,只有平凡的瑣事;沒有顯赫的榮耀,只有默默的奉獻。她就是博白鎮第一小學教師——黃小蘭。從教20年來,黃小蘭始終踐行為人之道、從師之道,堅守三尺講臺,辛勤耕耘,
  • 梁志祥:三尺講臺書寫不悔人生
    梁志祥:三尺講臺書寫不悔人生李 蓉 劉保金 劉毅新 報導初秋時節,伴隨著微風涼雨,康縣一中校園裡丹桂飄香,花香怡人。走進高三(2)班,遠遠就傳來陣陣清冽的聲音,「液體分子的不規則運動,懸浮顆粒,微粒碰撞……」,三尺講臺上,梁志祥老師正進行著他的物理授課。